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5|回复: 8

[弓武樂舞之道] 基本规律,,不晓得写的对不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4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大家从小学前基本都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
有矛必有盾,有盾别有矛,这似乎是阴阳论的一个典型事例
但事实上,进攻性武器与防御性武器并不是同时发展的。总的来说进攻性武器的发展是先与防御性武器。
在古埃及,最早期的壁画中没有出现盾和铠甲,只是长矛等进攻性武器。
人类最初为了防御和进攻其他生物或同类使用的方法都是使用进攻类的工具,
等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才懂的为了防御进攻和减轻伤害而制造出可以防御这些伤害的护具。</P>
<P>所以总的来说,盾牌铠甲这类的防御性武器,是根据进攻型武器的改变而改变的,
人是一种进攻性动物,有了比较好的材料时,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样用之去攻击别人,统治者们为了能在相互的斗争中得到胜利,无不将其时代出现的先进的材料与技术用于兵器制作,列如说中国最早的人工铁制品是西周的玉柄铁剑,最早的实用火药配方也是出现在北宋的《武经总要
》.
当人们吃够了这些新式武器的苦头之后,“穷则思变”一批比以前更能防御新式武器伤害的护具变出现了。
本人把铠甲划分为3个时期,一是皮甲时代,二是铁甲时代,三是棉甲时代,
皮甲时代与青铜时代是互相联系的,铁甲时代是与铁器时代相互联系的,绵甲时代则是由于火器的使用而诞生的。
根据先前的理论。总的来说,铠甲的3个年代是稍晚与兵器的三个时代的。</P>
<P>
同时,防御性武器也直接影响到进攻性武器的发展,防御性武器的进步能使一些以前性能还不错的进攻性武器失效或者降低性能,
从而强迫进攻性武器进行革新改变。
在青铜时代,极为流行也极具特色的兵器是戈,一是因为车战的需要,还有就因为这种兵器勾划产生的力量是足以破坏当时皮甲的防御的。
但是当钢铁的铠甲出现以后,戈的划钩破坏力面对铁甲就力不从心了。后来又进化成戟,有因为铁甲发展的不断进步,最后直接被长的马槊取代,包括在同时代,剑被环首刀取代,一方面是眼铁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也是因为铁甲使剑的穿刺伤害大打折扣。而重刀的劈砍力却显得实惠多。改朝换代也就显的顺理成章~</P>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4 17: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2-4 19: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进攻即是最好的防御</P>[em05]
发表于 2006-2-4 19: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P>分析的很到位</P>
发表于 2006-2-9 20: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对我这样的初学者很有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3: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P>既然这样,我就继续写下我对一些时期铠甲的总结,,还请各位达人多多指教.</P><P>评判铠甲功能是否优越主要是看2个基本点,一是防御性,一是灵活性。</P><P>而甲胄的变化发展便是在这2个基本点上发展的。</P><P>防御性体现在甲胄的材质以及其防护面积。
灵活性体现在甲胄的形式和甲片编缀,组织方式上。</P><P>
而汉代铁甲作为中国甲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演变时期,在这几点上都有着长足的发展进步。</P><P>在材质上,汉代是从以前皮甲一统天下转型到铁甲为主,皮甲为辅的一个重要演变时期,</P><P>
在形式上,汉代铠甲形成从宽大的甲片向精小舒适、防护全面的鳞甲过渡,也就是扎甲转型到鳞甲的重要演变,</P><P>
首先让我们从材质上来谈,。</P><P>
如果说秦兵马佣中将军佣中的甲片是模拟铁甲,一般士兵则身着皮甲,或者木甲的话,那么铁甲在汉代军士中则基本普及开来。
在西汉,很多文集中称正式军队中的铠甲为玄甲,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
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班固的《封燕然铭》:“玄甲耀日,朱旗绛天。”
那么所谓的玄甲是材质的呢?大家都知道,铁暴露于空气中稍锈蚀的时候所呈现黑色,即玄色。况且汉代出土的甲衣,甲片基本是铁甲。所以,玄甲无疑是指
铁甲,</P><P>这段时期甲胄材质发展速度如此之快,首先,经战国晚期,秦以来对铁器的发展,到西汉时,已经出现“百练纲”这一类较为成熟
的技术,并且首先大量使用铁制兵器,以前的皮甲这时显的力不从心,铁制铠甲变代替皮甲紧跟着占据了历史舞台。
而且铁甲的出现与当时的军事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秦末的起义,楚汉的战争,以及西汉的统一,特别是汉武帝为了驱逐匈奴,
大力提高了军队素质以及装备质量。
当时的摇错,也提出了“器用利”“甲不坚密,与坦荡同,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的论点,在这里。
“甲不坚密”中的坚字,应该就是指铁甲质地的坚精!</P><P>我们再来谈谈“甲不坚密”中的密字。这个“密”字应该就是指鱼鳞甲片的精小与连缀的细密。</P><P>汉代前期的甲型中既有先秦铠甲的型制,也有汉时的新出甲型,鳞甲。
关于鳞甲,个人觉得有狭义与广义2种解释,
从狭义来看,鳞甲,顾名思义是形似鱼鳞的细蜜甲片以类似鱼鳞紧密排列的方式制作而成的甲衣。
但从广义来看,鳞甲是铠甲类别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光是指鱼鳞状的甲片,其他形制,只要是细密甲片连缀成的甲衣皆可
统称为鳞甲。其与扎甲之间的区分主要取决与甲片的大小,如果说方形的就是扎甲,半圆形的便是鳞甲是不科学的。极小的方形
甲片也可以称之为鱼鳞甲。从广义上认识鳞甲,有助于我们把这一类的甲胄放在历史长河以及东西方甲胄对比中宏观的看问题。</P><P>从西汉铁甲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出鱼鳞甲取代札甲的历史过程。在汉代前期,鱼鳞甲是服务于高级士兵或将领的。
以杨家湾陶俑为代表。唯一一个身着鱼鳞甲的陶俑,比其它陶俑都高大,着华丽长靴,并做指挥状,应该是军官级别的人物。
而其他士兵都比较矮小,穿着麻鞋,便都穿着扎甲。这时期,由于甲胄制作技术以及生产力的问题,鱼鳞甲的普及率还是很低的。
但事情发展的很快,到了汉武帝时期,鱼鳞甲得到极大的发展,以出土的二十家子甲片为例。扎甲片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七。并且甲片比
杨家湾的扎甲片小了近一半,其余的皆为鳞甲。其中不少鳞甲已经到了精小的极限。
此时的鱼鳞甲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已经为中国以后千百年铁甲的发展定下大的方向,以后铁甲片的基本形状和编缀方法
基本没有大变。变化大点的也基本上都是铠甲样式,甲片材料以及防护面积等。</P><P>现有的孝堂山画像、沂南石刻等刻画出来的披甲战士像来看,东汉铠甲的进步是出现了保护两腿的“鹘尾”和“腿裙”。到了汉朝中期,
出现了著名的百炼钢技术。此制法也将成为中国刀剑后2000年的独特风格。百炼钢技术出现后,东汉末年这种技术被引入盔甲制造业</P><P>西汉铠甲的出土情况和秦代铠甲的情况不一样,秦代铠甲为人所知,基本上是因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而闻名的,因为秦始皇兵马俑的高度
写实性,后人对秦代军队的铠甲制式是较为明确的,但汉代有所不同,虽然汉代也出土了相当数目的兵马俑,但与前面相比,一是小了很多,
二是其刻画手法已远远不如前者写实,所以给搞清汉甲的样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好在汉代出土的甲衣实物不少,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研究
资料。</P>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15 02: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4: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肯定的, ,关键在于对以前材料的重新整理,就象讲故事一样,讲的好就行,,东西一般不会有什么大变,只是手法问题...
发表于 2006-2-21 11: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P>版主辛苦了, 请版主继续写!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20:41 , Processed in 0.2562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