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3|回复: 0

朱元璋的长相与极端治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6 14: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元璋的长相
??这是两幅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太祖朱元璋画像(见本版图片——编者注)。据说,围绕着这两幅画像,曾经死过不少人。
??这副尊容,曾经被当时的人们称颂为龙形凤姿,“姿貌雄杰?熏奇骨贯顶”。按照今天的眼光看去,朱元璋的长相如果不能说是丑陋,至少应该算是相当怪异了。
??当时,为了给朱元璋画标准像,一些功底应该算是很不错的画家被召到宫廷。他们兢兢业业,以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专业水准,一丝不苟地照着皇帝本人的相貌画出——就是这副尊容——丝毫不敢走样。结果,这样的画家都被皇帝砍掉了脑袋。
??后来,一位聪明人悟出了其中道理,于是,对朱元璋的脸型加以较大规模的修饰,着力于眉目传神,侧重于理想表达,便有了这幅据称是不怒而威的皇帝像。朱元璋见了这幅与自己本来面目没有太大关系的画像后,十分欢喜,认为其“谀而不佞”,就是马屁拍得恰到好处的意思。
??不过,今天的人们从史料中可以知道,这幅画画的基本不是事实。刘伯温是朱元璋的首席谋士——军师。此人精通阴阳数术象纬之学,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名气极大,被认为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仙一流人物。
??有一种说法,说是刘伯温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曾大吃一惊,深深为朱元璋那怪异的相貌所震撼。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据说,刘伯温一见之下,便据相术得出结论:此人之相,兼具大贤之厚朴与大奸之残暴。后来的朱元璋,果然以自己的行为,准确地证明了刘伯温所言之不虚。
??对这段说辞,我们不必追究其真假。事实上,它是后人附会发挥的可能性很大。不过?熏至少在刻画朱元璋其人的容貌与作为上,相当传神。这里对相貌的描述,显然更接近未经艺术加工的那幅标准像。
??
??朱元璋的农村生活设计
??帝国每一个乡村都要建设“旌善亭”与“申明亭”各一座。
??旌善亭用来表彰良民及其令人称道的善行义举,他们的名字和好人好事将被严肃认真地摹写在亭中,以此激励人心之向善。申明亭则是处理村中纠纷的场所,举凡婚姻、财产、争占、失火、盗窃、骂人、斗殴、钱债、赌博、擅食田园瓜果、六畜践食禾稼、亵渎神明等等,都要在此由年高望重者予以仲裁。审理仲裁中,老人可以酌情使用竹篦荆条等抽打案犯,但不许设置牢狱监禁。白天审问,晚上必须放回,第二天接着再审。那些行为不检者的名字及其坏人坏事,也将被一丝不苟地摹写在亭中,以此警醒后来者不要重蹈覆辙。
??每年正月和十月,全国各地之乡村都要举行两次全体村民大会餐,名曰“乡饮”。届时,全体村民必须在进餐之前,聆听年高望重者发表训词报告和宣读朝廷最新颁布的法令文件,所有行为不轨者将在此受到批评教育。其中屡教不改及态度恶劣的人,将被宣布为“顽民”,扭送到县政府去,甚至包括他的家属,都将被发配或者充军到边远地区。假如被推举出来主持这些工作的年高望重者,没有能够很好地履行上述职责,那么他们也可能受到惩罚,严重者将会被发配或者充军边疆。皇帝规定,上述惩恶扬善暨乡村自治的过程,均不许政府官员干预。不论惩恶,还是扬善,官员的职责就是如实向皇帝报告。若地方政府官员敢于干预,则乡村主持者有权直接报告皇帝。那时,这个官员将会被一同治罪。这种双轨报告的机制,可能会使帝国各级官员们相对地收敛一些。
??皇帝要求,全国每个村庄都要置鼓一面。凡到农忙时节,需指定专门人员于清晨五更时分擂鼓,令人们黎明即起,下田耕作。这个工作,一般由老人负责。其懒惰不下田者,由老人督责。若老人没有尽职,导致懒汉生活困窘,从而铤而走险为非作歹被官府抓到了,则老人有罪,将受惩罚。皇帝还要求每个乡村都要选派一位老人,每月六天,于暮霭四合时分,炊烟袅袅之际,在乡村街道上,摇着铜铃,大声朗诵宣讲皇帝亲自制定的六谕:
??——要孝敬父母,要尊重尊长,要友爱邻里,要教育好子女,要安居乐业,不要为非作歹!
??
??朱元璋与棉花推广
??早在南北朝时期,棉花就已经传入我国。但直到宋朝晚期,并没有广泛使用。从当时的资料中判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布衣,其实指的是麻布。当时,南方地区过冬,用丝绵袍御寒;北方则主要是用毛皮所制之裘衣。棉布轻暖温柔,优点颇多。但非本土所产,因此罕见使用者。到了宋朝末年,棉布制品可能比羔羊皮、狐狸皮都珍贵。以至于只有横行天下的成吉思汗、忽必烈这个级别的人才穿得上。而且破了以后,还要多次补缀。可见其珍视程度。
??从《农桑辑要》中我们知道,元代中后期曾经在中西亚地区引进棉花种子试种,感觉不错,开始推广。于是有了广受人们尊敬的老婆婆——黄道婆。
??棉花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得益于朱元璋的大力推动。从而,使棉制品这种王公贵族的奢侈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造福国民的同时,一个没有想到的副产品,则是舒缓了松江府人民的苦难。
??松江府治下,在今日上海的松江县。当年松江府管辖的范围为两个县,比今日的县治要大。前面曾经说过,此地过去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切齿痛恨张士诚治下人民对张士诚的支持,曾有过“屠其民”的念头,就是想杀光苏州、松江一带的百姓。后来想想不对,勉强放弃了这个想法,但还是有一块垒,梗在胸口下不去。于是,改为向苏州、松江地区征收高额赋税。
??宋朝绍兴年间,松江税粮只有18万石,朱元璋时期一家伙增到了98万石,加上其他杂费,总计达到了120多万石。当时,全国年税粮总计2900多万石,苏州一个府需要交纳的是290万石左右,占全国的10%。松江虽然不到苏州的一半,但号称天下赋税最重之地。原因是苏州府管辖着七个县,松江府只辖两个县,从农田面积上看,松江只有苏州的四分之一。
??这样重的负担,仅靠土地种粮已经完全无法支撑。于是,心灵手巧的苏州人向丝绸发展,成为全国的丝绸制品中心;聪明能干的松江人则向棉制品进军,以此,“上供赋税,下给俯仰”,并进而形成了松江棉制品“衣被天下”的局面。
??后来,我们在大明帝国军队装备清单上经常能够看到的“胖袄”一款,指的就是那肥大臃肿却温柔舒适的军用棉衣裤。
??
??朱元璋与内阁制度
??今天人们时常谈到的所谓内阁制度,在我国,其形成时间大体是始于大明帝国初期,成型于大明帝国的中期。最后,应是在张居正走上帝国官场时的嘉靖一朝,方告最终完成。其演变过程,最早可追溯到帝国创立者朱元璋时代的洪武十三年。
??这一年,是为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奸党一案,杀宰相胡惟庸,前后牵连至死者,凡两万余人。与此同时,朱元璋对帝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
??与以往世代比较起来,帝国政治制度与机构设置均变得极其简单明了,其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力最终毋庸置疑地全部归到了皇帝手上,即所谓“大权一归朝廷”。其直接后果,则是一目了然,皇帝的威权变得空前之巨大;同时,其负担当然也变得空前巨大。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中记载说: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之中,全国共有1160件各种文书报告送到朱元璋案头,其中涉及各类事项3391件。平均计算,该人每天需要批阅文件字数约20万字,处理事务423件。就是说,即便此人24小时不吃不睡,一个小时也要阅读8000字以上,并在20多件国家事务上作出决断。这种情形称得上令人畏惧。就算皇帝是真龙天子,就算他体力、精力、智力、能力都超群绝伦,就算他无限热爱此种工作,这样的工作量应也是形同苦役。
??为此,朱元璋曾从民间征召过几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做自己的国事顾问,称春、夏、秋、冬四辅官。其间效果如何,记载相当委婉而暧昧。推想起来,这些来自乡村的老学究,若真能做到不是越帮越忙,真能顾好这个问,倒确实是政治史上的奇观。于是,朱元璋设置了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等大学士,挑选那些品级较低、年纪较大、政绩平平的文史官充任,帮自己处理文书报告,以备顾问,但不能参与政事。
??到永乐年间,燕王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之后,开始让这些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置。虽然其官阶仍只有五品,没有部下,没有统辖机构,甚至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既无宰相之名,又无宰相之实,但这些人全是皇帝的亲信近臣,每日侍奉于皇帝身边,奔走于殿阁之下,特别是可以参与机务,看起来却很像宰相。为避开宰相这个已变得不祥的字眼,加之其名称为“入值文渊阁”,在内廷办事,人们含混地称之为“内阁”,算是有了内阁制的大模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20:14 , Processed in 0.0612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