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2-8 15: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井梧桐秋叶黄---悲吟团扇班婕妤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 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王建《调笑令》
这首诗是唐朝王建的一首很有名的小词,虽然词牌名为“调笑令”,可是词中之意一点没有调笑的意味,读起来但觉不胜哀怨。这首词正是取材于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班婕妤的令人伤感的故事。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出生,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有的文章说她是班固和班超的姑母,当然也就是本书后面所要提的另一个著名才女班昭的姑母了。但此说法不确,又把辈份弄混了,班美眉比班超什么的要大80岁之多,而且江湖夜雨特地找了一下《汉书》中的记载,。《汉书·班彪列传》中说:“班彪之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穉”。《汉书·叙传》中又说:“况生三子:伯、游、穉。……成帝之初,女为婕妤。”所以,班美眉应该是班彪的姑姑,也就是班超和班昭的姑奶奶。
班家当时名声显赫,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功劳。班美眉自然也是大家闺秀出身,但我们不知道班美眉的闺名叫做什么了,班婕妤三字,婕妤是宫中嫔妃的“职称”,据说当时宫中分为嫔妃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等。班美眉应该是地位比较高的了。
因为班美眉长得很漂亮,人也很聪颖,知书达礼,气质高华。一开始皇帝对她是十分宠幸的,不久就把她提升为“婕妤”的等级,并给她扩建宫舍(特别受宠或有地位的妃子才有资格扩建宫舍,像我们参观故宫就会看到慈禧当年住的储秀宫也因为她的地位的特殊而得到扩建),不久她就生了一个男孩,可惜的是这个男孩几个月就死于襁褓之中了。在《幼学琼林》和《龙文鞭影》里都有“班妃辞辇”样一个典故,说的是这样一回事:
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这段意思是说汉成帝在后宫游玩,有次想和班美眉同乘一辆车(估计要搂搂抱抱地吧),班美眉却一脸正气地拒绝了,说道:“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倖(以邪僻取爱曰嬖)的妃子在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 看到这里江湖夜雨觉得班美眉未免有点太古板了,也有点小题大作,皇帝在后宫里玩玩就玩会嘛,难道整天陪着那么白胡子大臣们才行?虽然史书上说:“上善其言而止”,但恐怕心中也大为不悦,虽然王太后(即王政君,也就是王莽的姑姑)听了欢喜,夸班美眉是“古有樊姬(樊姬是楚庄王的妃子,劝楚庄王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今有班婕妤”,但是这一举动却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隐患。
果然,不久妖艳放浪的赵飞燕美眉和她的妹妹赵合德这对汉代“twins”就取代了班美眉的地位,说起这姐妹俩,可是历史上有名的风骚人儿,好多艳史小说都以此为素材。像贾宝玉让茗烟买的“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之类的那种东西绝对就是现代的情色小说。但情色小说也是有点事实做影像的,历史载赵飞燕:“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看来赵飞燕并非大家之女,父母无力抚养,就扔掉了,但三天后还没有死,又可怜她而收养起来,成为大户人家的歌女。什么礼敬淑仪,全不当一回事,完全不像班美眉那样“每进见上疏,依则古礼”那样刻板,汉成帝让飞燕同坐一车,飞燕肯定不会像班美眉那样一本正经的拒绝,像飞燕那样的放浪美眉,别说和汉成帝一起乘车了,可能让她骑到汉成帝身上她也不会有什么不敢的。
但事实却是,赵氏“twins”越来越得到汉成帝的欢心,所谓“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从小就受正统教育,一直规规矩矩做人的班美眉哪里是赵飞燕姐妹这对历史上著名的狐狸精的对手?都说“男人不坏,女孩不爱”,其实女孩不坏,男人也不一定很喜欢。班美眉就是例子。男人们内心中,常常是“要美貌更要风骚”。于是飞燕姐妹俩很快就占据了汉成帝的全部世界,从此汉成帝在妖媚迷人的温柔乡里胡天胡帝,班美眉洁身自好,耻于当“以邪僻取爱的嬖女”,但别的美眉都瞪着两眼想抢和皇帝同车的座位呢。其实早知道这样,江湖夜雨觉得班美眉还不如当时就坐住这个座位呢,怎么说也好过没有教养的赵飞燕她们。
其实这皇帝有时候当的也不自在,有的皇帝幼时被管教得很严,一旦自己掌了大权后就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用现在的心理学理论来说就是“逆反心理”。像明朝的万历皇帝,其生母李太后教子甚严,五更天就亲自叫帝起床,万历帝幼年师从张居正,张对他也很严格。连太监都管着他。《明史》言:“帝事太后惟谨,而诸内臣奉太后旨者,往往挟持太过。”后来万历皇帝要立他心爱的郑贵妃为后,郑妃的儿子福王为太子,迂腐的大臣们死抱着“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和皇帝力争。“满朝文武泣于文华殿请立储”,气得万历一跺脚,“辞职”不干了,从此隐居深宫,谁也不见,奏章文件一律不看,大明从此烂得快透了气。其实立长立幼这个本是天子的家事,大臣们管好国家兴亡的大事就行了,不能什么都管。班美眉对汉成帝的要求也太严格了些,汉成帝工作之余在后宫坐车玩玩,HAPYY、HAPYY,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并非是什么有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人家汉文帝一边搞着同性恋(和邓通),一边照常有文景之治的政绩。班美眉一本正经地回绝,未免扫了汉成帝的兴致。反而将空虚的汉成帝推到赵氏“twins”的淫乐之乡。
当然,这些事情身为名门闺秀的班美眉不可能懂得,就算懂得,也无法可想,除非武则天美眉那种权力欲和控制力极强的美眉,才能将皇帝抓在自己的手心里。
赵氏姐妹极受汉成帝的宠爱,很快就想搬开许皇后这个绊脚石,她们诬告许皇后搞邪教活动,阴谋用“巫蛊”来加害皇帝(是不是诬告很难说,但江湖夜雨想就是有也只是针对赵氏姐妹吧,不会针对皇帝)。这可是一个极要命的罪名,“巫蛊”指祈求鬼神加害于人,现在有“整蛊专家”一词,也是捉弄折磨别人的意思,也就是《红楼梦》中马道婆弄得那一套。而且这“巫蛊”两字在汉代可是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不知有多少人听到这两字梦里都要发抖。汉武帝当年由于“巫蛊”之事杀了包括太子在内的数万人。所以许皇后背上这个罪名后被废掉,不久自杀。赵氏姐妹还想一并除掉班婕妤,说班婕妤也参与了“ 巫盎” 一案。但幸好汉成帝还不是十足的昏君,在他质问班婕妤时,班婕妤答道:“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一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意思是说,规规矩矩地做善事,也不见得上天就降福,难道企求上天帮你做坏事,上天就会听从吗?如果上天不会听从,这样不是徒劳的吗?我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的”。由于班美眉一向行得端正,品德是有口皆碑地好,所以汉成帝听了也觉得班美眉这样品志高洁的人绝对不会做这种下作的事(就是啊,班美眉连与帝同车还觉得不当,哪里会干“巫蛊”这样龌龊的事),于是汉成帝不但没有治她的罪,还“赐金百斤”。
但是班婕妤是个非常明智的美眉,她对后宫里的你争我夺早已厌倦,对汉成帝的沉沦堕落早已灰心,所以她请求远离这个风暴中心是非之地,她以王太后年岁已高为由,自愿请求到长信宫服侍太后。当然太后身边的宫女不会少,也用不着班婕妤亲自侍奉,到太后身边去只是为了避祸而已。
虽然没有了和赵氏姐妹鸡争鸭斗的烦恼,但是深宫寂寂,冷月冥冥,那种孤单寂寞的心情,也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寂寞深宫中,班婕妤以团扇自喻,写出这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这首秋扇,通篇用物喻人,以齐纨之皎洁比喻自己的德行之高洁,以扇子之团圆之态喻当时的欢娱之时,以天气之热喻感情之热,以团扇所用时光之短喻君恩之太易变,确实十分地贴切精妙,而且诗意盎然。由此可见班美眉之逸才仙姿。
有的人在评论说班美眉只有这一首诗,而且只是相传为其所作,所以对班美眉的才女身份竟然有所质疑,其实这只能证明他对班美眉了解得太少。班婕妤的文章还有不少,她还有《自悼赋》、《长信秋赋》等好多文章,在当年就十分出名,据说《长信秋赋》写的并不在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之下。江湖夜雨觉得可能也并非过誉,司马相如文采就算高出班美眉,但是他毕竟没有深居禁宫中的寂寞感受。这篇《自悼赋》也是写得凄婉欲绝,和后来林妹妹的《葬花吟》颇有相似之处。虽然班婕妤的文章是文赋的形式,林妹妹的是诗歌。但悲苦之意是差不多的,文赋如下: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后庭。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降宠于增成。既过幸于百位兮,窃庶向乎嘉时。每寤寝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虽遇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痛阳禄马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白日忽已移光兮,遂腌莫而昧幽。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林。
赋中的“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林”意思和林妹妹那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的意味极为相似,都是伤心欲绝时的失望之语,是啊,深宫之内,度日如年,比之山林泉下青灯古佛边的出家人更多了几许的寂寞无望。
汉成帝在绥和二年三月,崩于未央宫。死得非常突然,在野史的故事中写汉成帝的死法和《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一样,据说赵氏姐妹因为始终不能生育孩子,就天天催着汉成帝和她们MAKE LOVE,这次她们给汉成帝o(︶︿︶)o 唉喂多了,于是汉成帝精流如注,将被褥全部湿透,为赵氏姐妹流尽最后一滴精后“壮烈牺牲”。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有所夸张,但历来好色贪欲者受o(︶︿︶)o 唉所害而早夭者并不鲜见,现在吃伟哥吃出人命来的也不是没有,汉成帝死于纵欲过度当无疑问。但多数好像是引发心脏机能的衰竭而致,死法没有野史故事中说得那样更富有传奇色彩。
汉成帝死后,朝廷上下的舆论也都归咎于赵氏姐妹,赵氏姐妹被迫自杀。班婕妤到成帝陵前守墓,可能这时候她的心情更加凄苦了。江湖夜雨猜想,当时失宠的班美眉也许心中隐隐地还存在着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汉成帝能幡然悔悟,但如今汉成帝已死,作为没有生有皇子皇孙的嫔妃来说,那绝对就只有一条通往无限黑暗的绝路。于是班婕妤在愁苦中得了重病,当时,朝中人正忙于争权夺利,拥立新君,有谁会注意到班婕妤的死活?班婕妤在凄凉的松风柏声中闭上了她那流干了双泪的眼。正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班婕妤的才情是历代被推崇和公认的,钟嵘在文学论著《诗品》中说:“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意思是说:“自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一班人,都只以辞赋竞相取胜,而诗歌之作还没有听说过。从李陵到班婕妤,约百年之间,只有一位女诗人(班婕妤)罢了。”对于班美眉的评价是极高的,江湖夜雨觉得很有道理,就班美眉的《团扇》那首诗来说,在艺术上是空前的出色,江湖夜雨见识浅薄,对于诗也是“见了浅近的就爱”,对于《离骚》和前面所述的许穆夫人的诗作等都无法理解体会出怎么好来,但对于班美眉这首《团扇》,却由衷地觉得好。
班婕妤虽然不是历史上最早的宫中怨女,像求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的陈阿娇等比她更早,但是班美眉德操高洁,才情灵秀,却因不会“狐媚惑主”而受冷落,无疑让后人更为同情。而且后世文人往往将臣子失宠和之联系起来,所以团扇悲吟不但感动着后世的诸多宫中美眉们,也使许许多多的失意文人为之长叹。
所以后人有着数不清的诗作来吟咏班婕妤的故事,《婕妤怨》成为一个十分经典的曲调名。晋朝陆机说:“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 ;梁元帝写道:“……谁知同辇爱,遂作裂纨诗。以兹自伤苦,终无长信悲”;唐代王维吟道:“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李白歌曰:“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更有留情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更有名的是王昌龄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太多了,太多了,如果把后人写班美眉的诗作都搬过来给大家看,恐怕不止几万字,但是即使这么多的诗句,我觉得也未必能倾诉出班婕妤寂寂深宫、漫漫长夜,耿耿孤灯中的绵绵哀愁。
班美眉的得分:
才情:★★★★ (团扇一诗很有韵味)
美貌:★★★★ (班美眉一度为汉成帝所宠,想必也是绝色,而且多半是端庄之美。)
性格:★★★ (班美眉的家教中礼教成份太多,略有刻板之处)
魅力:★★★★ (总体来说,班婕妤还是个很不错的美眉,可惜命运不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