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3|回复: 3

[转帖]清初推行“剃发令” 有人涕泣就剃有人宁死不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1 15: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表现清代故事的电视剧,总会产生一种疑问:既然严令剃发,为什么还留有辫子呢?这是因为我国历代全是“束发而冠”。所谓“束发”,就是有别于“蛮夷”的“披发左衽”。到了清代,就实行“剃发留辫”。即是把周圈的头发剃光,中间留有辫顶。这样的发式,是否类似京剧花脸的意思--突出脸庞,以显示男子的英武剽悍呢?亦未可知。不过,就围绕这一“剃发、留辫”的发式问题,也曾经历过一段严酷的历史。这大概分为三个步骤。  

  (一)降臣“积极分子”孙之獬的建议: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是在1644年进北京,定鼎中原,代明而有天下的;始颁“剃发令”是在1665年。起先,朝贺时分成满汉两班。满员自是剃发留辫,身着满装;汉员(指明朝降臣)仍是束发冠带而朝。如此二十年来,彼此相安,未生异议。偏偏有个明末天启进士孙之獬别出心裁,自发地剃发满装,站入满班。而满员以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驱之出列。其再回汉班,汉员又以其满装而不纳。孙之獬羞愤之余,乃上折奏请改制,疏中说:“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这使世祖顺治颇受震动,深叹曰:“不意降臣中有作此说者。”遂下令剃发。  

  此令一行,天下哗然。有的涕泣就剃,有的宁死不屈。从此,原本心理上的满汉矛盾更加激化(在古代,发式服装很代表一个民族的尊严)。严令既下:“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者,决不轻贷。”当下檄至各县,曾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各地官府令剃匠负担于市,强行剃发。据后世人议论此劫:“此皆孙之獬一念躁进而酿此奇祸。”至于顺治帝对孙之獬奏折的考语,是赞其忠,还是叹其佞,不知孙之獬本人是怎样理解的。  

  不过从孙之獬的“作为”,可见其为人。他还真不是“假积极”,而是“真o(︶︿︶)o 唉”。他在明朝,官至侍讲,禄位不低。事清后,曾因操练乡勇有功,升为礼部右侍郎,后又领兵部尚书衔去招抚江西,真可算是自基层而扶摇直上的人物。这种人当然不会顾忌什么操守,他自有其“处世哲理”,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远比黄道周、倪元璐、孙嘉绩(我祖)要“高明”得多。然而这种人也自有其下场,最终还是落得个“被劾夺职”。1667年山东义民谢迁攻入淄川,杀了孙之獬全家,使万民称快。正所谓:“怨毒之于人也大矣!”有趣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用了“之獬”这样的官讳。“獬”,是一种名“獬豸(音会)”的兽。《异物志》说它“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其不直者,闻人论则咋其不正者。”彼孙某者,可当之乎?  

  (二)顺治皇帝为了稳定局势颁布了“缓剃发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是儒家“守身如执玉”的基本孝道。孝道又是历代“以孝治天下”的政教主张,人们世代遵循。甚至生前脱落的头发、牙齿,死时也要同殓同葬以“还之父母”。  

  世祖入北京后,声言明室并非亡于清军,而是灭于流寇,清朝的天下不是从明朝手里得的。这样说虽似矫情,但却给亡明降臣的脸上蒙了一层“遮羞布”。就是一般士庶,心理上也得到些缓解。但是“剃发令”一下,如同又正式宣布了他们的“亡国奴”的身份。于是举国各地,群起反对。世祖有鉴于福王在南京的政权还很有号召力,当时反清的情绪还很高涨,全国尚未真正形成大清之一统,从大局出发,不愿因一个发式问题而使民族矛盾过于激化,于是曾有一度对“剃发令”宣布缓行。但只是缓行,而不是不行。封建专制统治者总是要实现那句“中国从陛下也”。只是须要有个节骨眼儿。上一次由孙之獬提供了,这一次就是由孔文?提供的。只不过提供的角度不同,一个是出于谗佞,一个是出于迂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1 15:28:32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5: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P>(三)孔文之奏请蓄发被革职  

  孔文上疏曰:“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自汉至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于是乎奏请蓄发。“剃”没彻底,已示宽贷,还要“蓄”起来,得寸进尺!就按你们孔家的“君臣父子”之仪说吧,“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孔文没词儿了,也因此被革了职。而“剃发令”却更加雷厉风行地推行起来。  
 有句俗话:“剃头挑子一头热。”比喻一厢“情愿”。这句歇后语,包括年轻人,都是很熟悉的。但对剃头挑子,却非人人所知了。特别是年轻人,更是无从得见。解放初期,还能偶尔见到。其形状是:一副挑子,一头是个小火炉,上有铜盆,温着热水;另一头是一个小柜子,抽屉里放着理发工具。沿着小柜子后板正中,竖着一个十字架样的木架。请注意,专为搭手巾用,“丁”字架即可---说到这套设施,还是专为“发”而设的。而十字架出头的部分干什么用呢,说出来?人---挂人头!不是说“留发不留头”吗,实非戏言。“是时檄下各县,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令剃匠负担o(︶︿︶)o 唉于市...”所谓“剃匠”,当时都是头戴红缨帽的旗兵,一组三四人。其中一个掌剃头刀,另外两三个人,抱着鬼头刀。接受剃发的用剃头刀,并能享受到诸如热水、手巾的待遇;抗拒剃发的,就只享受一样,冷森森的鬼头刀,最后把脑袋挂在那个十字架的竖杆上,“剃匠”们又继续“o(︶︿︶)o 唉于市”了。大抵还是剃发留头的人多,不然一根竖杆哪能挂许多人头。只是有些劳逸不均,掌剃头刀的忙,掌鬼头刀的闲。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1 15:29: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5: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P>就是清朝剃头挑子的来历。当然这种挑子早被夹小包袱(内包理发用具)的所代替,不过手中拿的“唤头”(又名滑铁艾)仍然沿袭着。其形状像个大镊子,另一手拿着一个铁棒,劈中一滑,发出音叉似的响声,告诉人自己是剃头的(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那位七爷手中拿的便是),其名“唤头”,也是“换头”的谐音。扁担上红、下青、缠有皮条,当时也是打人的刑杖。  

  从剃头挑子的这套装置,足以想见当年为推行“剃发令”而出现的惨烈景象。就这样在中国人头上,辫子被迫留了二百多年。人就是这么有趣,不管当初为着辫子曾多么惨烈,辛亥革命提倡剪辫子,竟还真有不少人眷恋那条又粗又黑的大辫子,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我是民国二年(1913年)生人,所见到的“剃头的”或称“打换头的”全着便服。据说原来穿官服,清末即着便服,但仍然头戴红缨帽,有的还足着官靴。  

  这种剃头行业,一直延续无定价,由雇主随便给钱的做法,从不争多嫌少。据说这一习惯源于官方强制剃头,当然免费。1969年我随学校下放到湖南常德县,还见有这种剃头挑子,但有了规定的价格。孙菊生 孙大兴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1 15:29:3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2-11 21: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清初推行“剃发令” 有人涕泣就剃有人宁死不屈

长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22:55 , Processed in 0.0735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