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09|回复: 11

[转帖]关于王直的史实及评价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3 21: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FONT color=#ff0000>(转贴,不代表本人观点)</FONT></b></P>
<P>文献一


</P>
<P>网易和搜狐等网站上,这两天发表了一篇文章《安徽歙县否认为勾结倭寇的民族败类立碑(组图) 》,引起了网友们的民族愤慨,纷纷指责当地政府的行为,并且把王直定位为***,定位为和日本勾结的民族败类。 </P>
<P>  但是真相真的是那样吗?王直真的是***吗?为了澄清历史,还先人一个公道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P>
<P>  首先我必须声明的是:我是一名有良知的研究生,我是中国人,我也是一名少数民族,我只是出于对王直的敬佩,出于对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这样优秀的豪杰的自豪感才写下这篇文章。 </P>
<P>  但是我必须郑重告诉你们:王直不是***!!!真的不是***!!他不仅不是***,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位很优秀的先人!!!你们也许不了解王直,那我告诉你们:1、王直是明朝人,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中国人,他在当时就曾极力反对闭关锁国,力主开放通商,与各国进行往来(你们可以想象在明朝的人能想到这一点,有多了不起!你们可以想想,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为什么挨打?就是因为封建政府的闭关锁国啊!要是听王直的话,中国也许就是今天的美国!!)请不要侮辱我们的优秀先祖啊!!!2、你们说王直是***?大大的错了!!事实刚好相反!!王直几乎把日本征服了,并且在日本建立了自己的政府,而且他比其他伟人更厉害的是,他把日本人的心给征服了,当时的日本人非常的信任王直(你们可以想想,就是成吉思汗,也没有把日本人打败啊,但是王直做到了!)3、王直绝对不是因为当***被杀,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他在即将很可能统一日本时,被明朝政府骗降招安,就这样被昏庸的朝廷误杀了!!!4、他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死,更是把一个民族对外开放、开眼世界的机遇给毁了!更是把一个很可能统一日本的大好机遇给毁了!更是使当时昏庸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拖住了我们民族前进的脚步!!其结果是给我们近代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和屈辱!!!5、记者啊,你了解这段历史吗?你知道王直的这些英雄事迹吗?你知道是我们当时的明朝政府对不起王直,而不是王直对不起中国人吗?(可能你说他有强盗行为,那我问你,在封建社会的王朝,在建立过程中,不是建立在无数尸体上面的?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不残忍吗?没有抢杀过老百姓吗?清朝的建立者没有抢杀过老百姓吗?元朝的统治者入关时只要汉人有一点反抗,就把一城市的人杀光,你知道吗?但是我们并不因此就否任他们的功劳啊,更不能就说他们是***啊!)我知道记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我们评价我们的先人时,请我们必须了解清楚啊。6、每当月深人静,回想我中华数千年历史,多少事事非非,多少辛酸事!</P>
<P>

</P>
<DIV>文献二

<P>
<P>由“两教师怒砸王直墓事件”看:“王直”此人    </P>
<P>
      “两教师怒砸王直墓事件”无疑是近期讨论的焦点,座落在安徽歙县的由12名日本"友人"捐资所修建的王直墓,终于在1月31日晚,被两位老师所带的斧头和榔头所砸毁了。关于“两教师怒砸王直墓事件”的评价,这几天抄得很火,各有各的说法,本人也不好过多评说,但对于事件中的真正主角“王直”此人,就不能不粗略地说上几句。</P>
<P>       回想起自明太祖朱元章起就实行禁海,凡违反禁令,走私贸易的一律犯法,尽管当时明朝舰队实力也强,但也阻挡不住王直这位徽州人所创立的海上武装贸易舰队,但当时的祖国大地都是明朝所统治,明军和“王直”的作战都是每战必败,加上王直勾结倭寇,在明朝大地,人称“五峰船主”的王直早就被嘉靖戴上了“o(︶︿︶)o 唉”这顶帽子,叫“王匪”也就一点也不为过了。</P>
<P>        但从当时国际大环境来看,据史料所称:当时明朝的白银已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走私贸易的昌盛,也造就了王直这支称霸东亚的强大武装贸易舰队。此时王直在东亚大搞走私自由贸易,十分兴旺,自然白银滚滚而来,实力之雄厚,其实已是东亚海运的霸主,就连东南亚的藩帮也自叹不如,至于王直与当时的倭寇勾结,当时所存在的倭寇十有六七是沿海一些人民,只有两三成是倭人,如果当时明帝嘉靖在招安时不杀王直,而重用王直,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利用王直在东亚的财力,实力,霸权。将海外藩帮变成大明的殖民附属国,开拓海外市场,建设美洲,非洲大陆,何乐而不为。但很可惜,尽管大明当时已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主义主导了一切,重农轻商,加上那个愚味的明帝嘉靖,自然而然,一向重义气的王直轻信人言,招安后也就落得个在1560年冬被诱杀于杭州的下场。时至今日,o(︶︿︶)o 唉这顶帽子一直带在“王直”头上。</P>
<P>         回到今天,尽管王直的影响力还不如大明起兵造反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头领,但对于“两教师怒砸王直墓事件”,正如战士的一位好友”鹰族传令官”常说的一句话:这些就让历史和后人去批叛吧。既然历史已给王直带上一顶“o(︶︿︶)o 唉”的帽子,在不翻案的前提下,我们作为后人,打倒王直这个o(︶︿︶)o 唉,歌颂那两位老师的抗日战绩也就理所当然了,哈哈哈。抗日万岁!!!!</P>
<P>
</P>
<DIV>文献三

<P>
<P>新民晚报该为有关王直文道歉
  
  
   作者:黄山李平易 提交日期:2005-1-29 15:42:00
  
  ??先说几句:出门有日,归,上网,收一邮件附新晚有关王直文,觉荒唐。今在天涯见更多,觉应该说几句。两年前,自己和一同行沿“徽商故道行”,作系列报道,曾写有王直文,写前除实地采访,亦浏览正史野史,面访专家学者。对王直的事特别关注过,因为其人一直难有定评,传奇色彩太浓。在自己电脑中搜索当时文字,可惜只暂时找到一小段,且先附在下面吧。完整的文字一时找不到,但是可以负责任说,有关专家叶显恩、陈学文等对王直这个所谓“倭寇”都有着客观的评价,对他至少有着相当的肯定。退一万步,还从来没有人说王直是“o(︶︿︶)o 唉”的,新晚发这样的文字实在是羞辱自己。
     另外说一句多余的话,我们写的这组包括评价了王直的报道,曾得到安徽省新闻一等奖(系列报道)和中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这说明不了太多,至少说明被人认可吧。
  
      王直:徽商的一大悬案
    
     沿着杭沪线滨海公路,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了历属于嘉兴的滨海小城海盐,站在修砌得整齐坚固的海堤上,脚下是浩渺无际的海面。思绪万千中,一个历史上的大悬疑浮出水面,那就是有关徽商王直的事件。在王直的身上,有着极为浓郁的传奇意味,他从事海外贸易,又参与组织了海盗集团,并成为“倭寇”首领多次进犯中国沿海,最后在在杭州官港口法场上被处以极刑。王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历史上曾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在近年,这种争论越来越趋于尖锐。集中的焦点在于王直的率倭寇进犯。记者脚下的海宁与海盐都曾经是倭寇为害的地方,百十年间,倭寇进犯的次数难以统计。但剥开“倭寇”的内核,我们就可以看到,名义上的“倭寇”在组织成份上相当复杂,而令人诧异的是当时的徽商在这个组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倭寇”的主要成员和首领都是徽商。当明白这一些史实之后,自然而然地,我们就会对这些“倭寇”危害的原因感到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本是中国人的“倭寇”屡屡进犯东南沿海呢?
    而王直的成为“倭寇”的原因和动机异常重要,这对于臧否和评价他的行动,甚至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王直由一个徽商成为“倭寇”首领的原因,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表述。但王直的一句话可以作为参考,王直与一帮人曾经在一起商议道:“中国法度森严,动辄触禁,孰与海外乎逍遥哉!”很明显,从王直的口气为看,作为一个比较有胆量的徽商,王直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对于商贾的多重限制感到非常不满。而可以肯定的是,王直在此之前所经历的很多事情当中,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感触和教训。王直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人,史书上说他有着任侠之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予,以故人宗信之”,正因为如此,王直在当地人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正因为王直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王直遂于徐惟学、叶宗满等辈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趁着海禁区松弛之际,远赴广东沿海打造巨船,满载明王朝严禁出海之硝磺、丝棉等商品,驶抵日本、暹罗、西洋等国,进行贸易,仅仅五、六年间,王直即获得了巨额暴利,成为一个海外大富豪。与此同时,王直将海外一些商品以走私的方式运达国内,在浙江沿海,他与许栋、许三兄弟也多次合伙做生意。由于王直等在这些海外贸易中讲究信誉,深得各国商人的信任与合作,被称为“五峰船主”。
     但这时候政治与经济的矛盾,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当时的制度之下,明朝的王权政治是很难容忍这样大规模跨海域的商品交换的,王直的所作所为触犯了明代的海禁政策,因为明朝政府“片板不许下海”。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政府必然要对王直的“走私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政治力量的干预下,明朝开始派军队对王直所进行的海外贸易进行围剿。而王直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照他的个性,倚仗他的实力,以梁山好汉的方式,对这种蛮横无理的围剿进行还击。这时候王直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日本领土雇佣一些散兵游勇,组织起来进行反抗。这一年是嘉靖二十七年(1547年),万历《歙书》上写到:遂起邪谋,招聚亡命,勾引倭奴,造巨舰,联舫一百二十步,上可驰马。”
     在此之后,明王朝与王直之间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刀光剑影,喋血成河,到了后来,双方的仇恨越来越深,甚至忘记当初战争的旨意和目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史书上也曾记载,“倭奴万余人驾船千余艘自浙江登岸,攻陷城塞,杀掠居民无数。”这时候整个战争的状态已无法控制了。作为明王朝,显然也将这场与对经济政策进反抗的商人之间的战争,上升为民族之间的战争了。
     一直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王直才被他的徽州老乡、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以诱降的方式捉住并杀害。胡宗宪派人远赴日本劝降,以皇帝的名义承诺不杀害王直。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当时,一个歙县籍徽商郑舜功,也是以飘洋过海做海外贸易而闻名,他主动找到胡宗宪,要求到日本去劝降王直,但他告诉胡宗宪:“欲靖海波,必须直、浙、福三省效广东南奥开市贸易,则倭患自息。”由此可见,当时所谓的“倭寇”与明王朝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明王朝禁止他们进行海外贸易,而他们的反抗,也正是对明王朝这一政策的反抗。因此,评论胡宗宪与王直的关系就应该注意这段时间的历史背景。总而言之,这场战争应该定性为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资本与一群要求发展商品经济的民间资本所进行的战争,至于战争过程中的一些事情的无可控制,只能当作战争本身的一些问题。而王直与胡宗宪,虽然同为徽州人,但他们所代表的,则是两个集团之间的利益:胡宗宪所代表的,是即将没落的地主阶级也即建立在封建土地制度上的农业社会王权的利益;而王直所代表的,则是新生的带有浓厚的商品经济意味的商人阶级的利益。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只是这两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和战争。
     但我们仍然为王直所曾经代表的新生力量感到可惜。这应该是一种代表着时代方向的社会阶层。但在当时,它所面对的那种建立在土地之上的王权太强大了,实在是难以撼动。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法律只允许皇帝和官僚聚集财富,或者干脆说,只允许皇帝聚集财富,而当皇帝感到满足时,他宁可让经济发展陷于停顿。作为封建制度的王权,它显然不能允许其它资本力量进行聚集。这种系统,是一种“农业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以王直为代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肯定只有惨痛的结局。在由“农业系统”向“商业系统”的转化时,在两者处于一种对抗和磨合时,似乎任何国家都要发生一些悲剧。
     而徽商,在王直被处死之后,可以说是大伤元气,这也意味着,不断兴旺发达的徽商在延伸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了红灯,一种没落的力量在正前方高悬着锋利的铡刀。
     现在,那种禁锢的思想与环境已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在某些方面它仍旧“死而不僵”,但毕竟,时代不同了,历史的发展方向已经明朗。在海宁和海盐,我们已看不到当年“倭寇”横行的蛛丝马迹。我们在海盐落脚的地方,是距海堤不远的秦山核电站接待中心,在那里,有三五成群的外国科学家,他们或上街购物,或来宾馆进餐,这当中就极可能有“佛郎机”(葡萄牙的旧译名)国的人呢。世界上的一切都显得平和而开放,王直要是生于当今,也该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世界级经济强人吧!
     这天晚上,我们又来到了海边,夜色中的海隐藏在一片巨大无朋的黑色之中,只有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宇之上,那么凄清,又那么神秘,这一切就像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隐藏在并不阴暗的虚空之中。</P></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0 19:22: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2-16 1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王直能统一日本有点夸大,但是如果明朝真的能重用王直。在九州地区建立一二块殖民地是毫无问题的。整个东南亚也将是王直的天下。总之我是很敬佩这个人的,骂他是o(︶︿︶)o 唉毫无道理。
发表于 2006-2-16 23: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直这个人,我很钦佩。关于他,太多的民间传说和成者为王败者寇的观念,使得他长时间的被人误解,讹传。其实,应该客观的说,他对于中国明代的贸易发展,尤其是对外的贸易上,是很成功的,是做出贡献的。至于勾结倭寇,只是一种说法,不敢说是完全没有,但是,这种做法,是出于某种保护自己的目的。毕竟明朝海禁严酷,讨生路,不能只靠自己的微弱力量。
发表于 2006-2-17 14: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2>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FONT></P><P>不过下面这段描述未免把历史太简单化了.</P><P>"<EM>但我们仍然为王直所曾经代表的新生力量感到可惜。这应该是一种代表着时代方向的社会阶层。但在当时,它所面对的那种建立在土地之上的王权太强大了,实在是难以撼动。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法律只允许皇帝和官僚聚集财富,或者干脆说,只允许皇帝聚集财富,而当皇帝感到满足时,他宁可让经济发展陷于停顿。作为封建制度的王权,它显然不能允许其它资本力量进行聚集。这种系统,是一种“农业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以王直为代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肯定只有惨痛的结局。在由“农业系统”向“商业系统”的转化时,在两者处于一种对抗和磨合时,似乎任何国家都要发生一些悲剧</EM>"</P><P>以下几点供参考:</P><P>1.宋以来在中国日益占主导地位的是商品化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而不是想当然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P><P>2.商人地位低下并不是中国的特点,在欧洲也一样.分裂的欧洲比普遍皇权的中国更利于商业的发展,是我们以欧洲人的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得出的成见之一.几百年来中国商人地位在不断提高,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结构,更多体现在绅商合一.中国朝廷敌视商业,始终贯彻抑商政策,同样也是一个成见.</P><P>3.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时禁时驰,但总体是趋向驰的.王直的个人命运是否有决定性的象征意义,值得商榷.如果不是满清入关,中国在一禁一驰中可能会更趋于开放,而不是相反.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断言,如果这样中国就会率先走上欧洲的道路.欧洲对中国优势确立于工业革命,而不是由于什么优势才产生工业革命,而这一革命本生是非常偶然的.</P><P>山野兄:本来准备在那个文王之后的帖子里和兄再聊几句的,没想到那个帖竟然被锁住了.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
</P>
发表于 2006-2-17 23: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田租太高是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障碍。
发表于 2006-2-19 21: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舍藏室</I>在2006-2-17 14:11:01的o(︶︿︶)o 唉:</B>

<P><FONT size=2>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FONT></P>
<P>不过下面这段描述未免把历史太简单化了.</P>
<P>"<EM>但我们仍然为王直所曾经代表的新生力量感到可惜。这应该是一种代表着时代方向的社会阶层。但在当时,它所面对的那种建立在土地之上的王权太强大了,实在是难以撼动。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法律只允许皇帝和官僚聚集财富,或者干脆说,只允许皇帝聚集财富,而当皇帝感到满足时,他宁可让经济发展陷于停顿。作为封建制度的王权,它显然不能允许其它资本力量进行聚集。这种系统,是一种“农业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以王直为代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肯定只有惨痛的结局。在由“农业系统”向“商业系统”的转化时,在两者处于一种对抗和磨合时,似乎任何国家都要发生一些悲剧</EM>"</P>
<P>以下几点供参考:</P>
<P>1.宋以来在中国日益占主导地位的是商品化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而不是想当然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P>
<P>2.商人地位低下并不是中国的特点,在欧洲也一样.分裂的欧洲比普遍皇权的中国更利于商业的发展,是我们以欧洲人的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得出的成见之一.几百年来中国商人地位在不断提高,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结构,更多体现在绅商合一.中国朝廷敌视商业,始终贯彻抑商政策,同样也是一个成见.</P>
<P>3.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时禁时驰,但总体是趋向驰的.王直的个人命运是否有决定性的象征意义,值得商榷.如果不是满清入关,中国在一禁一驰中可能会更趋于开放,而不是相反.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断言,如果这样中国就会率先走上欧洲的道路.欧洲对中国优势确立于工业革命,而不是由于什么优势才产生工业革命,而这一革命本生是非常偶然的.</P>
<P>山野兄:本来准备在那个文王之后的帖子里和兄再聊几句的,没想到那个帖竟然被锁住了.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
</P></DIV>
<P>
<P>锁贴的事是我没做对,再次表示抱歉。</P>
<P>原本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看了主贴和各位特别是舍藏室兄的评论,受益匪浅。记得剑桥中国史中就提出过统一的中国的大传统和中国沿海地区的小传统的命题,虽然最后得出的中国为“统一”付出太多的代价应考虑另一种历史模式的结论我难以赞同,但是王直的历史应当是很好地佐证了这样一种结构性矛盾。</P>
<P>现在随着中国的开放,沿海地区飞速发展,而内陆地区发展迟缓,差距越来越大。有的时候觉得去欧美日不像是到外国,反倒是去西部地区像是到了另一个国家。怎么解决这个地缘发展上的矛盾,估计应当是今后中国历史一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了。</P>
发表于 2006-2-20 1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P>"<EM>记得剑桥中国史中就提出过统一的中国的大传统和中国沿海地区的小传统的命题,虽然最后得出的中国为“统一”付出太多的代价应考虑另一种历史模式的结论我难以赞同</EM>" </P><P>思茶兄在这样极具解释力的理论面前仍然保持怀疑态度,令人敬佩.对明朝及满清经济史的研究较之剑桥史写作之时又有了很大发展,使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更详细更清晰的显现.但阅读所及,总觉得若无社会理论的突破仍然是公有理,婆也有理.中国何以在这一千年里由领先而落后实乃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此问题的解答,关乎民族自信的重建,实为民族文化复兴大业之不可或缺.</P>
 楼主| 发表于 2006-2-20 1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舍藏室</I>在2006-2-17 14:11:01的o(︶︿︶)o 唉:</B>

<P>山野兄:本来准备在那个文王之后的帖子里和兄再聊几句的,没想到那个帖竟然被锁住了.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
</P></DIV>
<P>舍藏室兄尽管讲, 不必客气. 我先谢过舍藏室兄!</P>
发表于 2006-2-20 2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P>山野兄这么客气,莫非误解了在下的意思.我是说不赞同锁帖而已.本来是想对文王的帖再罗嗦几句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0 20:46:3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2-21 10: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P>误会了![em0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1 19:45: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16 2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P>个人认为这篇帖子最大的问题时其将个人之于历史的作用看得太大了——很多人都犯过这个错误</P><P>个人之于历史时渺小得</P><P>即使时皇帝也时如此</P><P>其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与精神领袖</P>
发表于 2006-3-18 11: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P>上面的历史事实我只知道一部分</P><P>汗一个</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0:33 , Processed in 0.0685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