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1|回复: 2

中国姓氏编年史大纲(一、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8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

    按语:一直都有一个从姓氏源流史角度重新解构中国历史的“宏大企图”,这两天得暇拟了一段大纲,先提前发给国史的朋友,也想看看大家的反映,再决定如何继续完成这篇“巨作”。


<p>
<P  align=left>一、五帝三皇多少事,骗了无涯过客——中国姓氏编年史之黄帝尧舜篇

     自儿时便酷爱读史,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中国古代朝代更迭的个中奥秘。最近几年更是醉心于对古代姓氏源流史的研究,拨开层层迷雾,我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一部中国古代二十五史,不管政权、朝代如何走马灯式纷繁变幻,无非都是几大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贵族显姓在有规律地轮流执政。其政权更迭的方式无非也是两种:一曰“尧舜禅让”式,二曰“汤武革命”式。而这几大显姓(有时是民族),溯其本源,又不过是出自两大原始氏族——即奠定我华夏民族基础骨干的西羌部落和东夷部落。

     欲知详情究竟如何,且听某家从头说起。中国古代二十五史的源头是司马迁公的私家史书《史记》。根据《史记》里的记述,最初构成华夏民族的成分主要有三大部落: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炎帝和黄帝同出少典氏一源,本为同胞氏族,同属西羌部落。炎帝姜姓,又号神农氏。这里似乎已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炎帝最初是来自西北的一支游牧部落(从其姓氏姜和羌族的羌上面的羊字可窥一斑),后来逐渐定居而过渡为最早的农耕部落。黄帝姬姓(一说公孙姓),又号轩辕氏。轩辕其实就是有蓬顶的大车,大概黄帝是游牧部落中车子最早的发明者(以后草原中还有以高车命名的民族恐即系其一支后裔,关于这点我们以后再论)。而从黄帝统帅虎豹熊罴之师的记载可大致推断其为一强悍的游牧部落。高车的发明使得游牧民族在广阔的草原大范围迁徙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黄帝部落的发展强盛。蚩尤的族属尽管史学界至今还有争论,但一般认为其属于东夷部落,夷字造型象一大人背一长弓,东夷最初沿渤海湾一带居住,故属于渔猎部落。另外我们从今天东夷人后裔韩国人至今仍奉蚩尤为其祖先,也可大致认可这一说法。<p></p></P>
<P  align=left>《史记》一开篇就告诉我们“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云云。炎帝到这个时候已经传了多少代太史公没有明文记载,但根据其他史书的旁证,我们知道此时的炎帝名叫榆罔,算是黄帝的堂兄弟辈。当时居住在今天环渤海湾及山东半岛一带的渔猎民族——东夷由于也发展很快,其部落首领蚩尤开始向代表农耕文明的炎帝频频发起挑战(有点类似后来历史上的女真挑战大宋和后金跟大明叫板),开打了几个回合后,渐趋文弱的农耕文明显然已落下风、节节败退,炎帝榆罔只得向尚处在游牧阶段更具尚武精神的同胞兄弟黄帝求援,后来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联合,在今天河北的涿鹿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历史意义的大战。这场恶战的细节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真正算是神话小说的绝好题材。无庸赘言,伟大的黄炎联军几经曲折,终于打败了以蚩尤氏为首的东夷部落,“遂禽杀蚩尤”,并以蚩尤之血祭旗。接下来,为重新确定新的领导权地位,黄帝又与炎帝再战,结果黄帝在坂泉击败炎帝的二次挑战,这才一举确立了黄帝氏族在新生的华夏部落大联盟中的新的领导地位。黄帝有子25人,共得姓22氏,象后来著名的周朝之姬、尧帝之祁、夏朝之姒等姓氏都出自黄帝。据说,炎帝榆罔并不甘心接受黄帝的领导,率领一支残部远走南方,继续从事农耕种植业,并发展出水稻文明,所以在今天的湖南仍保留有炎帝陵遗迹,而越南也一直自称是炎帝后代。另有一支鲜卑族的宇文部也自称是炎帝北迁大漠的一支。但毫无疑问,新的华夏部落大联盟的构成基础正是炎、黄两大西羌部落,这也是后来汉民族都以炎黄子孙自居的原由。但我相信,失败的东夷部落的绝大部分应该也融入进新生的华夏部落联盟体中。这一点,我们可从黄帝之后,新的部落联盟盟主和平转入东夷系的少昊氏可见端倪。少昊氏是居住在今天山东半岛的崇拜鸟图腾东夷民族,(至今山东境内仍有少昊陵遗迹保存),春秋时代尚存的郯国为其直系后裔。过去有人根据少昊与黄帝子玄嚣(字青阳)曾孙同名为絷(一种猛禽)而判定少昊系黄帝之子其实是以讹传讹。历史的真实很可能是,来自中国西部的炎黄联盟与东边的东夷联盟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部落大联盟,并约定由两方部落首领轮流担任新的部落联盟大盟主,其实这正是后来尧舜禅让的最初雏形。我甚至怀疑,西羌部落与东夷部落组成新的华夏民族大联盟,从而奠定了后来汉民族的基本骨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的民族大融合。<p></p></P>
<P  align=left>少昊而后,政权重新转入黄帝一系的颛顼帝。颛顼号高阳氏,为黄帝的嫡系孙子(其出于黄帝子昌意),据说少年时便开始辅佐少昊,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颛顼在位期间,炎帝系的共工不甘心部落联盟主导权的旁落,曾再度向黄帝系的领导权发起新的挑战,结果兵败不敌,神话传说他竟一气之下撞断了四极之一的不周山,使得”天不满东南,地倾西北”。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颛顼以后,政权便一直落入黄帝一系手中。继起的帝喾及其儿子帝絷、尧帝都是来自黄帝另一个儿子玄嚣的后代。五帝之一的帝喾没有什么著名的事迹,倒是他的几个儿子非常了得、值得一提.一曰后稷,得姓为姬,性爱稼穑,后来成为了周王朝的始祖;二曰契,由于传说其母简狄吞了一个鸟蛋生下他,故得姓为子,后来成为商王朝的始祖;三曰絷,继帝喾为部落联盟首领,始开父死子即家天下之先河;四就是著名的尧帝陶唐氏,得姓为祁(或说为伊),后来成为两汉共奉的始祖。<p></p></P>
<P  align=left>也许由于部落联盟领导权落入黄帝一系太久的缘故,这才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尧舜禅让”的一幕。现在史学界一般都认同舜帝并不是如《史记》所说的系出黄帝一系,而是出自正宗的东夷氏族。从舜帝后来衍生出来的如姚、妫、陈、田、胡、袁等姓氏皆奉舜为始祖的事实也可做一旁证。以前讹传舜帝(还有以后的商汤)为黄帝子孙,还有一个原因不能不提一句,以前部落联盟多以婚姻血亲为纽带,入赘的一方常常兼奉两大部落的先人为共同祖先。而舜为黄帝后人尧的女婿,祭祀先祖自然也就把黄帝也加上了(有点类似后来汉家外甥匈奴人刘渊自称是汉高祖子孙)。按照儒家的描述,尧帝自民间选拔出舜加以培养考验,并把二女娥皇、女英嫁给他。尧帝百年之后,舜避尧子丹朱于南河之南,天下之人不归丹朱而归舜,无奈之下,舜帝这才就任了新一代的西羌、东夷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当然,所谓尧舜禅让,中间也隐约含有某种血腥的影子,象《竹书纪年》等书关于“舜逼尧,使其父子不得相见” 的零星记载似乎已透露出与和平移交权利的民主精神相悖的另一种信息。不过以后的史实的确是,东夷系的舜帝掌握政权后,曾重用东夷系的皋陶(传为少昊后人),曾把包括鲧(颛顼之孙)在内的黄帝系反对者一律贬斥为所谓“四凶”(倒使我联想起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或投放四夷,或因过被戮。好在黄帝系此时又诞生了一位治水大英雄——鲧的儿子大禹,顺理成章的,舜百年之后,历史又出现了禹避舜子商均于阳城而天下诸侯不朝商均而朝禹的一幕,于是政权再次由东夷一系和平转入黄帝一系手中。当然,其中细节恐怕也非那么简单。我们至今还是可以从湘妃啼竹这一悲惨凄婉的爱情传说中领略到几分接近历史迷雾的真实。禹,姒姓,按照孟子的说法,出生地在石纽,实为“西夷之人也”。大禹在位时,也曾打算百年以后将政权和平禅让给东夷系的贤人伯益(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后面的嬴秦、李唐、赵宋等王朝都与这个人大有渊源),终于由于黄帝一系的反对势力太强大没能实现。以后,伴随着大禹儿子夏启建立夏朝为开端,政权轮替形式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汤武革命时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p></P>
<P  align=left><p> </p></P>
<P  align=left>二、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中国姓氏编年史之夏商周篇<BR ><BR ><p></p></P>
<P  align=left>上文说到,大禹为帝时,曾着力培养并指定东夷族的伯益为其法定接班人。关于这个伯益,我们还要再交代几句,相传少昊有女名女修,在一次河中洗澡时吞吃了一个鸟蛋而怀孕(列位看官注意了,以后此类神话故事还会屡屡出现的),产子曰大业,大业又生大费,大费的孙子就是舜帝时代赫赫有名、非常能干的大理皋陶,而伯益则是皋陶的儿子。由于伯益有功,后来舜帝赐姓为赢,(嬴姓跟殷人的子姓一样本意就是指燕子)命他统帅少昊的凤图腾东夷部落。本来按照既定的“尧舜禅让”轮流执政的潜游戏规则,大禹去世后应由东夷系的伯益接任帝位。但这回历史却出现另外惊人的一幕——禹三年之丧毕,伯益避禹子启于萁山,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曰:吾君之子也。于是共推启即帝位。《竹书纪年》则记载的更干脆“益干帝位,启杀之”,伯益成为夏启改变政权游戏规则的第一位牺牲品。从此,西羌东夷两大部落联盟民主选举大酋长、轮流执政的游戏历史终于被彻底打破了,代之以父子(或兄弟)传承帝位的“家天下”政权递交形式。不过这种新的政权传承模式很快就遭遇来自东夷族方面的顽强阻击和挑战,新建的夏王朝几乎被颠覆。夏启死后,子太康即位,游猎荒淫,来自东夷族的权臣后羿(注意不是尧帝时射下九个太阳的那位同名者,而是他的嫡系后人)趁机将太康放逐,另立太康的弟弟仲康,后来又立仲康的儿子相为帝,成为后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始作俑者。不久后羿也走上太康打猎荒淫的老路,其家臣寒浞乘机作乱,杀死后羿和相,自立为帝。从而以武力流血形式暂时复辟了东夷族的领导权。相妃子有虞氏之女怀遗腹子自狗洞逃回娘家,生下少康。十几年后少康长大,借外祖父有虞氏之兵再次以武力方式灭掉东夷族寒浞,重新恢复了一度倾覆的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后代著名的两汉外戚窦姓,就是为纪念少康母自狗洞(古称窦)脱险那段经历而来的。除了窦姓,象夏、夏侯、楼、欧阳、娄、杞、姒等姓氏都是出自夏王族。  度过瓶颈危机的夏王朝以后传到孔甲时再呈衰象,帝尧的后裔刘累曾为孔甲做过“扰龙”表演并调治龙羹满足其淫欲。到了夏桀上台更是玩起了“酒池肉林”的荒唐游戏。终于招致另一位蛰伏几百年的东夷部落——商汤的复仇。商汤子姓,后代的宋微子、孔子系其后人,孔、宋、殷、戴、牛、华、向等姓氏都出自子姓。前文我们曾提到,商部落的始祖契为黄帝系帝喾的儿子,但史学界根据《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一般都认定商部落也是属于崇拜鸟图腾的东夷一系。其实契母简狄吞鸟蛋怀孕这种说法也从侧面透露了契没有(或不知道父亲是谁)这一事实。亡国的夏王族据说曾南逃北遁,南逃的一支后来在浙江绍兴一带建立越国,北迁的一支为夏桀少子淳维,后来兼并了大漠薰粥、昆夷、猃狁等游牧部落,在战国秦汉之际形成为另一强大的草原帝国——匈奴,这是后话。<p></p></P>
<P  align=left>商汤以暴力“革命”形式取代西羌系的夏王朝,建立东夷系的商王朝。也同夏朝开国之初一样,很快便遭遇来自黄帝系的一轮反攻倒算。这个人物不是别人,就是曾辅佐商汤立下赫赫开国卓勋的伊尹。伊尹从其姓氏便可知道出自黄帝一系的尧帝。以前按照儒家的传统说法,都认为是由于商汤的孙子太甲荒怠朝政,权臣伊尹才将他暂时软禁于桐宫令其悔过,后来在太甲改过自新后又迎其归位,似乎并无篡夺帝位的嫌疑。但又是《竹书纪年》的有关记载,把这段历史的蛛丝马迹向我们透露了几分?“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太甲潜出自桐而杀尹,并立伊涉(尹子)为帝”,看来这场血腥政变的基本过程应该是,伊尹出于篡权的目的将太甲囚禁起来,并很有可能趁势已即了帝位(从太甲杀了尹反立尹子可证明),后来太甲在同情者的帮助下从囚禁地成功逃出,杀死伊尹夺回政权。经过这段瓶颈危机之后,商朝很快走向繁盛,在商王武丁时曾征讨过北方的鬼方。一般史学界认为鬼方很有可能就是周朝猃狁、秦汉匈奴的前身,换言之,也就是来自大漠的西羌一系残余势力的挑战了。整个殷商一朝,频繁迁都达11次之多,恐怕也与不断应付来自炎黄一系的激烈反抗大有关系。这些反抗不仅来自西北一方,到了殷纣王时代,甚至连留在家乡还没完全华夏化彻底的东夷、淮夷也造起反来(有点象是后代与北魏同出一源的柔然与进入中原彻底汉化的鲜卑经常火并的的类似情况)而这时在西羌族的老家,却有一支黄帝系的嫡系部落悄悄发展起来。这就是与商朝始祖同出帝喾的周部落。周部落的来头可不小,其始祖后稷,姬姓,又名弃,传说是其母姜原踩了一个巨人的脚印才怀孕生下的。从其姬姓的姓氏也可知是黄帝的嫡系子孙(黄帝姬姓,一说公孙姓)。后来的周、武、王、晋、郑、卫、燕、鲁、随、管、蔡、吴、郭、毕、魏、韩等等姓氏均莫不出自此姓。<p></p></P>
<P  align=left>接下来的历史有点象是“克隆”了商汤灭夏桀的一幕。周武王趁殷军主力讨伐东夷国内空虚的最佳战机,纠集西方黄帝一系的所谓八百诸侯,进军至殷都郊区牧野,一战击溃纣王临时召集的刑徒之众(据说号称70万众),并射杀殷纣,终于报了西羌系600多年以来政权旁落东夷族之手的一箭之仇。周王朝为了表明自己推翻殷商王朝、继承夏后氏政权的合法正义性质,常以“我区夏”“有夏”自称,便是明证。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周武王曾大封子弟、功臣以及先朝后裔为诸侯。除了分封同姓的晋、郑、卫、燕、鲁、随、管、蔡、吴等国外,还封功臣姜尚于齐,舜帝后裔妫满于陈,尧帝后裔于蓟,伯益后裔于秦,颛顼后裔于楚,大禹后裔于杞,四岳后裔于许,商纣之兄微子于宋,当时有一位亡国的商朝王族萁子不愿接受周朝的册封,率五千族人东渡朝鲜,另立萁子朝鲜国家(该国传了八、九百年几乎与周王朝相始终,汉初才亡于燕人卫满)这就是至今韩国人自称是东夷人后人的原由。至于萁子为什么选择朝鲜半岛立国,我一直怀疑那里曾是商王朝的海外领地,《诗经商颂 相土》中有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是早期商部落的一个王,很有可能早在相土时代,作为环渤海湾居住的东夷部落商人就涉足经略那块土地了。这时,还有一支远处东北蛮荒的落后东夷部落肃慎氏这时曾向周天子进贡弓矢,这便是后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掀起几波惊涛巨谰的女真人的前身。<p></p></P>
<P  align=left>与夏商两朝初期都要经过一番镇压复辟势力终于转危为安的历史一样,周成王时期,东方爆发了周室宗亲管、蔡二叔勾结武庚(殷纣子)前朝东夷势力的军事叛乱,周公历时三年,平定了这场旨在复辟的东夷之乱,并趁势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安插到东夷族的大本营山东一带建立鲁国。西周发展到周穆王时代,国力强盛。曾北击大漠,获四白狼四白鹿而归;东破淮夷,擒灭徐偃王(东夷族皋陶的后裔);并驾八骏远巡西域,登昆仑山会西王母。其衰落则始于周厉王的“国人暴动”,终于在周幽王时发生了“烽火戏诸侯”这幕荒唐剧而亡于西北的游牧民族犬戎。犬戎的族属目前学术界还无统一认识,有人肯定就是匈奴的前身,但大约是属于西羌的范畴应不会错的。整个春秋时期中原华夏民族最大的威胁已不再来自东方,而是来自北方的山戎、狄人和南方的荆楚。于是遂有“春秋五霸”团结中原诸夏尊王攘夷的大戏频仍上演。五霸中值得一提的是早已华夏化的东夷后人宋襄公曾想借尊王攘夷这面大旗恢复商汤旧业,终于因不合时宜而失败。到了战国时期,列国争雄,最后余七。按照中国特有的西羌东夷两大系轮流角逐最高统治权的游戏规则,这一回的真命天子无论如何该自东夷一系诞生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p></P>
<p>
<p>
<P align=left>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30 17:20:32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0-18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妈呀!迷糊了....快给我打针葡萄糖!...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4:17 , Processed in 0.0703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