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74|回复: 7

地下的汉朝——石头上的史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5 09: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令人惊讶的发现
</b>  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称汉画像石为“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并断言:“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光辉。”</P>

<P><IMG src="http://www.civilization.com.cn/wm/kgfx/W020060110573829062230.JPG" border=0></P>
<P> 让时间先回到2002年7月31日。这一天的《江南时报》报道说,中国基督教协会常务委员、基督教神学教育教授汪维藩先生,在对江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珍藏的汉画像石研究时惊奇地发现,一批东汉画像石造像竟然出现了圣经故事和早期基督教的图案!经测定,其中有的画像石刻凿于公元86年即东汉元和三年,比世界公认的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提早了550年。
        汪教授向记者出示了他拍摄的一批汉画像石照片,并且打开《圣经》,逐一对照介绍了以鱼、飞鸟、走兽、牲畜和爬虫组成的“上帝创造世界”等圣经故事。这批汉画像石上的图案表现出伊拉克、中东一带的早期基督教艺术风格,同时又兼有中国东汉时期的艺术特点。
  世界公认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是从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进入中国“翻经书殿,问道禁闱”开始,尽管以往有少数专家质疑基督教传入中国有可能早在东汉时期,但一直缺乏实证无法确认,汪维藩教授的研究发现为这一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显然,如果要下一个确凿的结论,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但这里面至少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汉画像石中已经有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鲜明印记,而传统认为,汉画像石是纯粹中国的艺术。
  汪维藩先生的研究发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发现必然会相继到来。2005年初,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从民间征集到了一些风格迥异的汉画像石,这些画像石在雕刻手法上已经接近浮雕,更具意味的是,画像中还出现了一些高鼻深目的人物造型。武利华馆长认为,这些人物造型具有胡人的特征。这又是汉画像石中出现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有力证据。
  正像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所说,汉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已有的发现不过是刚刚撬开了一道通向汉画像石神秘世界的门缝,透出了几缕来自遥远年代的光线,但这几缕光线已经让世人睁大了惊奇的眼睛。
  那么,汉画像石的世界里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P>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P></P><P><b>一部绣像汉代史
</b>  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汉代史。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
  目前,我国发现汉画像石的地域很广,分布区域主要有4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今作彬县)也有零星发现。前3个区域都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陕北、晋西北区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方边防重地,其中心绥德又位于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上。
  汉画像石发展时代和地区分布都有轨迹可循。画像石产生在西汉中叶,即国家财力势力最为雄厚发达的时期;西汉末至东汉初是画像石的发展期,地点分布以河南、山东、湖北为主;东汉中晚期是画像石的全盛期,山东、南阳画像石在此时臻于繁荣,其他各地也开始流行画像石,并很快形成了地方风格;东汉末年,战乱局势使社会生产遭受重大破坏,画像石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全面而迅速地走向衰微。
  那么,为什么在汉代会诞生画像石呢?
  专家们认为,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其思想和物质方面的基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汉初统治者热衷于神仙传说,追求长生不老,永享极乐。当神仙不可见、长生不可得时,他们又迷上了“死即再生”的观念,希望活着极尽人世欢娱,死后还能继续,于是,墓室成了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后汉书·荀淑传》说:“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以视天下莫遗其亲”。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花钱千万为死者建造墓、阙、祠堂才是孝的表现。《盐铁论·散不足》中也说:“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可见在当时,生养的情况无关重要,只要死葬时能竭其全力,并将所花费的钱财数目刻到石头上,以告生者和死者,就被看成是至孝的行为。这是汉画像石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
  汉初休养生息70年,终于迎来了汉武帝刘彻统治的全盛时期,雄厚的财富积累使得厚葬蔚然成风。铁器时代的到来,也使汉代匠师雕造画像时有了得心应手的工具。这是汉画像石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徐州东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于江苏徐州市及其周围地区,这些画像石的创作年代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东汉早、中期;后期为东汉晚期。画像内容可分四类:表现生产活动的纺织、牛耕等画像,如铜山洪楼所出的纺织图和双沟所出的耕耘图,把当时的纺车、织机和二牛抬杠的犁耕状况描绘得非常细致;反映墓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庖厨、饮宴等;东王公、西王母、仙禽神兽等神话故事;“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一类历史故事。从这些画像石中可以看到一门艺术发展演进的历程——早期画像内容一般比较简单,晚期画像则大量增加神话故事等内容。徐州画像石后期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许多飞腾嬉戏的仙禽神兽和惊险壮观的百戏场面,充满活力和生活情趣,反映了石刻艺术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著名汉画研究专家蒋英炬教授在《关于汉画石产生背景与艺术功能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从汉画像石的产生背景,以及它作为墓葬及其附属在地面上的祠堂、墓阙等刻画装饰的存在形式,可以说汉画像石是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功能艺术,是密切联系并从属于那些‘鬼神所在,祭祀之处’的墓葬建筑物。其艺术功能不仅有装饰华丽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它充实了墓葬建筑物的内涵意义,而这种艺术功能是随着汉画像石墓葬习俗的发展,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备的。”汉画像石艺术“为死者开辟创造了另一个神奇世界,人死亡后进入的是‘天人合一’、祥瑞纷呈、有各种神灵护佑、可辟邪消灾、能羽化升仙、有理想道德规范、充满着安乐生活享受的天地境界。这种为丧葬服务的画像艺术,对祭祀死者和为死者禳灾祈祥来说,足以使死者的灵魂得到满足和慰藉了。”最后他总结说:“汉画像石艺术功能的终极结果,是从属并满足着人们对死的观念和欲求,抚慰着生人的灵魂。”“为死者丧葬礼仪服务的汉画像石艺术,其实质是为人们自身的艺术。”</P>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9: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P><b></b> </P><P><b></b> </P><P><b>中国绘画之大宗</b>
  最让后人品味不尽的,还是汉画像石。它是无声的画,有形的诗,雕镂的梦想,殂殁的挽歌;它是两千年前图画式的信息库,它是汉代先民留给后代的无言之教。后人,光仰视是不够的,还要闭目聆听,潜神思索,或许才能接通断绝千百年的种族文化联系。
                                                                                                              ——著名文史专家田秉锷
  
  据资料称,现已发现汉画像石1万块左右,其中仅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里就收藏有近千块,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那么,这些画像石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毫无疑问,汉画像石的主人多为经济上富有的墓主及其家属,正是他们与画工、石匠集体创作了画像石。墓主和家属总是要提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理想,画工和石匠则围绕这个目标和理想进行创作。画像石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是:先由画师在打制好的石板平面上绘出线勾的图画底稿,然后由石工按画稿加以雕镂刻画,最后还要由画工再加彩绘。但最能表现汉画像石艺术特征的,却是古代匠师们那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
  综合地看,这些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其中最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阴线刻,即在打制好的石板平面上以单线刀刻画出人物、动物及其他图像,其拓片效果基本是白线条;第二种为平底浅浮雕,也称减地浅浮雕,刻法是在磨制好的石面上先将画像凸出,然后将画像轮廓外减地,即将画像外的空白部分全部剔掉磨平,使图像呈平面凸起状;第三种是有横斜纹衬底的凿纹减地浅浮雕,其技法基本同于第二种,只是在图像外减地时留下一些平行或斜向凿纹,更增加了画像的装饰效果。
  在构图上,汉画像常是不分远近的,它所用的o(︶︿︶)o 唉,是散点的;后世使用的俯瞰o(︶︿︶)o 唉法,在汉画里早已完成,一直到今天,在中国画中还有很大的势力;在布局上不留白,常以小的物件填塞其间,这一点和唐宋文人画所提倡的“留白天地宽”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因而被后来的文人画弃之不用,只在民间艺术里有所保留。
  在形象塑造上,汉画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流贯、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因此画面上常可看出线条的弹力和感情的紧张。翦伯赞先生如此评说:“风景楼阁则俨然逼真,人物衣冠则萧疏欲动;在有些歌舞画面上所表示的图像,不仅可以令人看见古人的形象,而且几乎可以令人听到古人的声音。”
  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所谓“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留给后人的是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由于汉画像石在雕凿前是先在石块平面上绘出画面,而后雕刻出物像,是绘画和雕刻两种艺术的结合,因此,我国的绘画艺术的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从这里窥见端倪。正如艺术大师林风眠所赞叹的:“汉画像石是中国绘画之大宗也。”他更进一步指出:“汉朝的画像石应该是中国艺术的主流。”</P>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P></P><P>  这里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细节。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我们惊奇地发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默默无闻的民间画工就开始了更新视觉语言的尝试,乃至出现了如毕加索在20世经初才创作出的打破视觉空间的作品。其中睢宁旧朱集九女墩的“侍者进食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一发现令许多人叹为观止,以至于有些媒体的报道赫然以《毕加索与徐州汉画像石》为题,认为“这是视觉时空中的一场革命,毕加索受到了浪漫主义以来特别是塞尚及黑人艺术的启发,对物体结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徐州的民间画工们在汉代粗犷豪放、大朴不雕的审美观念影响下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亦开始了改变视觉时空的追求。”
  从徐州汉画像石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开始的兼工带写的画法已逐步演变为以形写神,最后发展到“得意忘形”。仅从头部形象就可看出,从一开始的五官俱全,发展为有的舍去口部,有的仅存两眼;而“侍者进食图”只在人物脸部画上一只大眼,但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跳跃。可以想见,当时的艺术氛围多么浓厚,人们的艺术想象多么丰富:鲤鱼可以拉车;仙草中长出了鸟头;怪兽可以驯作卫士;一身可以长出九头……当时的民间画工们占尽风流,抖完了写实的包袱后,一些勇于创新的人们就开始了改变视觉空间的尝试。
    此后两千多年,徐州民间工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造像艺术:剪纸、泥模、糖人和泥玩具等在表现内容、制作技法和艺术风格上吸收了汉画像石和汉兵马俑中的养料,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蔚然成大观。如邳州农民画、邳州农村生活剪纸、邳州纸塑狮子头、沛县泥模玩具、徐州吉祥面具等民间艺术精品在民间艺术展览中屡获大奖,而当地的一些民间艺人更是被授予了“中国民间艺术家”的称号。</P>
发表于 2006-3-13 1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的是现在是不可能再出现那种艺术氛围了。
发表于 2006-3-22 1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拙大方  气势磅礴这是汉代的风格   
发表于 2006-3-22 12: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青铜器一样,石刻艺术来源于草原民族,被风吹来的种子却在华夏大地繁茂起来。
发表于 2006-6-23 1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喜欢啊`</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9:44 , Processed in 0.0689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