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36|回复: 28

[節慶計劃文案] 听风听雨过清明---华夏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复兴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5 2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汉民族文化网
百度汉服吧
民族传统服饰·礼仪·节日 复兴计划
天风环珮(溪山琴况) 蒹葭从风 撰
目录:
前言
一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远去的节日:寒食节
二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秋千”---寒食节之节物风俗
三 寒食已逝、清明尤存----寒食向清明的节令演变
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之节物风俗
五 重建人文诗性信仰,再寻华夏明媚春光------寒食、清明节复兴方案
节日时间:寒食节于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清明节于夏历清明日,今年寒食、清明节在西历2006年4月4、5日。
“三月光阴槐火换,两分消息杏花知”。华夏大地上,春日对联上的字迹早已在春雨中模糊,如同对于寒食的民族记忆。没有慎终、更无追远,丢失了绵山叠嶂里的之推故事,凝固了杨柳春风中摇曳的秋千。“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清明时代远去了,失落了诗性的信仰,不再有明媚的春光,我们失去的不是寒食、清明,我们失去的,是心中的华夏。
                                         ------题记
图:秋千·清明

音乐:清明上河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7 19:24:03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2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远去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的意义远大于清明,若比做母子,寒食为母,清明为子。清明尤在,而寒食早已不存。也可以说,寒食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的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没有寒食,几无可能。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绘画:绵山之焚


        绵山又称介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市境内,这就是之推归隐、宁焚不出的绵山。
图:层峦叠嶂的绵山

寒食节相沿持续两千多年,期间,历代文人墨客追悯昔贤,写出了数以千计的寒食诗歌,“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唐 王昌龄《寒食即事》);“只今禁火悲寒食,胜却年年挂纸钱”(唐 胡曾《绵上气节》);“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绵山经月火不灭……留于千年作寒食”(明 李东阳《西涯乐府》);“岁岁逢寒食,其为惆怅人”(明 谢榛《绵山怀古》);“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明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年年寒食动春愁,生不明心死便休。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明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明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图:“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文人墨客们自是善于比会抒情,但是众多研究者却纷纷指出,寒食节纪念介之推只是节日的表层现象,与其说,此节真的是为了纪念绵山之焚的故事,不如说是一种附会。寒食节真正的来历和意义却是与华夏民族的火崇拜和火观念密切相关,究其初源,来自华夏文化“改火”的风俗。
        如,有考证者指出:焚火一事本与介子推无关,而且介子推并不一定死于o(︶︿︶)o 唉。子推燔死之说,始于《庄子》。《左传》上只说“晋侯求之不获”,《史记》上只说“闻其于緜上山中”,都未说到进一步的下落。《庄子》寓言十九,借事寓情,当非实录。但是这则寓言,充分表达了清廉谦退的道德情操,符合“人能弘道”的中国人文精神,于是博得汉代人士的一再表彰,并在民间倍受崇信。人民要表达对介子推精神的纪念,需要将这种情怀落到一个实处。正如为纪念屈原精神而利用了龙舟竞渡古俗一样,要纪念子推精神,便利用了一个与火有关的古俗;这个古俗,便是“禁火”。而所以要禁火,原来是为了“改火”。
        早在远古时期,当人们懂得以太阳和月亮来指示季节以前,曾有过很长一段时期,是以恒星大火(心宿二)作为示时星象,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候,天上的大火和人间的火,被想象为有着某种神秘关系。每当仲春时节大火昏见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之一便是熄灭掉去年薪火相传下来的全部旧火,代之以重新钻燧取出的新火,作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其名目叫作“改火”。《周礼·司烜氏》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所谓“修火禁”,便是禁火,是监督大家将一切旧火全部熄灭,以表示过去的一年已经全部结束,以保证全民改用新火,使人间的火与天上的火一致,使人事与天象合一。
        旧火与新火交替之时,势必要准备出足够的熟食来,照后来《东京梦华录》的说法,“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或者是《荆楚岁时记》上说的“造饧、大麦粥”。熟食之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煮鸡子。鸡子不仅易得易存,而且更具备生生不已、一元复始(鸡鸣为一日之始)的象征特性。所以《荆楚岁时记》上还有“斗鸡、镂鸡子(染色并雕镂)、斗鸡子”一说。这些熟食是在禁火之后改火之前(一月、七日或三日)冷吃的,所以叫“寒食”。
        火历被阴阳历代替以后,禁火、寒食、改火作为礼仪,渐渐失去意义;而作为习俗,当然还会延续一段时间。这时候,人民拿与火有关的介子推故事填充进来,使古俗重新具有一种与时代精神相合的人文新意,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创造,也是文化演化的一个典型事例。
饶有趣味的是,西方基督教地域的复活节,也是定在我们的寒食节前后(春分后之月望后的第一个星期日),节中有彩绘蛋和篝火会活动。篝火会前也要熄灭全部灯与火,然后钻木取新火点燃篝火,会后各家取篝火火种投入新的生活。弗雷泽说:“农民举行的复活节篝火会的方式和复活节篝火会有关的一些迷信,都明显地表示出它的性质乃是非基督教的。”
        看来,复活节也是一个改火节.他们吃彩蛋,也是一种寒食。原来许多民族都有新年改火的风俗,而新年又多与春耕邻近,春耕又多靠晨昏观察东天的星象而定。基督教徒们以选定这个古老的节日来纪念耶稣复活,也是为旧俗充实了新意。东西文化尽管不同,而寒食节、复活节内容之演进却又如此相似,倒也发人深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22: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秋千”---寒食节之节物风俗
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黄庭坚《观化十五首》
我们先来看,《荆楚岁时记》中对寒食节物风俗的记载。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寒食三日作醴酪”“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沃之”“黍饭一盘,醴酪二孟”“斗鸡,镂鸡子,斗鸡子”“蹴鞠、施钩之戏”......禁火三日、饴糖大麦粥、雕画鸡蛋、斗鸡卵、蹴鞠、拔河、秋千......早已逝去的寒食节,竟然拥有如此丰富的节日内容。
1 禁烟、改火----上古时代孑遗的仪式
自介之推事出,民间寒食禁烟就蔚然成风。禁烟时间的长短几经变化,最终定在了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禁烟寒食。唐宋时期寒食禁烟被当成了大事,连皇室贵族都不得例外。如韩翃《寒食》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是证明。
改火即钻木取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 秋取柞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燧人做钻燧取火后,其钻木工具称燧,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于是又有“木燧”和“阳燧”之分。史料显示,改火仪式自上古时代产生,至少直到宋代宫中仍有流传。

图:钻燧取火、十运会商丘华夏文明之火钻木表演

2 青团、桃花粥---绿意盎然的寒食节食俗
寒食节禁火,人们只吃冷食。所以在节日之前,民间就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可供冷食的寒食食品:
①杏仁麦粥:《邺中记》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
②环饼: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一种寒食节的食品─环饼。“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油炸至金黄色后即可食用,味道极为脆美,相当近似现在的点心。
③枣锢飞燕:宋代,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后,可以不蛀夏。
④青精饭:《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
⑤青团:《七修类稿》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白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茏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
⑥桃花粥:唐代民间寒食食品。以新鲜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犹存。唐冯贽《云仙杂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孔尚任《桃花扇》:“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无疑,在寒食节的特色节令食品中,桃花粥最令人青睐。此外,还有杨花粥、梅花粥等春日花卉入粥。
煮鸡蛋、寒食饼、寒食面、寒食浆、枣饼、春酒、红藕、香桩芽拌面觔、嫩柳叶拌豆腐。。。。。。寒食节虽然远去了,但留下的特色食俗却顽强地存在于各地民间。

3 祭陵、展墓------庄重的寒食祭俗
寒食节本无扫墓风俗,西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寒食节还只是一个单一性、地方性的民间节日,节俗活动十分单调,仅有禁火和寒食,流传区域集中在晋地。到南北朝时,其节俗活动开始出现了扫墓,隋唐五代时期称寒食展墓。其过程大致是寒食节这一天,一家人或一族人一同到先祖坟地,然后致祭、添土、挂纸钱。因这项活动与千家万户的生老死葬休戚相关,因而在民间尤为看重。但在唐代开元年代之前,民间盛行的这种拜墓活动还被视为“野祭”。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组织官方编修五礼时,为了给世人这种追贤思孝的“野祭”正名,特敕令将寒食节上墓编入五礼之中的第一项吉礼中,使其永为恒式。此后,寒食节展墓名正言顺地成为官方认同倡导的拜扫礼节。皇家从此也挤身于寒食祭陵展墓行列。
最隆重的自然是皇家祭陵。唐贞观时规定,皇祖以上至太祖陵寒食日设祭。宋代“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明代“上陵之祀,岁凡三举,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事天下无事,天子于清明日亦时或一行。”
除皇家祭陵外,寒食节较为隆重的祭仪为祭祀孔林。历代规定孔林祀期为一年两祀,即春用寒食节,冬用十月朔日,奠仪由孔子后裔衍圣公主祭。
明洪武二十六年,国内各府州、县皆立厉坛,礼部曾颁发有定礼及钦定祭文。按各地志书中载叙,厉坛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晡时(申时)致祭。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内,先由地方有司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将城隍神奉请于厉坛内,让其南向,无祀鬼神名位俸陪于左右两侧。按张震《邑厉坛记》文载:厉,谓古帝王无后者,好祸民,故祀以安之。文中还讲:鬼有所归便不为厉。虑其无归而病民,故祀之。此以防民患,仁之至也。

4 踏青、插柳-------青山绿水间的寒食活动
唐代寒食踏青已相当广泛普及。孟郊《济源寒食》诗曰:“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于鹄《襄阳寒食寄宇文籍》讲的是水乡的踏青:“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诗人杜甫也有踏青《绝句》曰:“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北宋苏辙《踏青》:“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北宋时期的寒食踏青是我国历史上踏青活动的极盛时期,一些人当时甚至热衷于踏青,淡化了祭扫。时人李之彦《东谷所见》中记载自己回乡时,看到一些人家“置亲于荒墟”,清明节拜扫只草草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明清时期,寒食节踏青依旧是国人久经不衰的活动项目之一。明代著名方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有京郊当年清明踏青时的一幕场景:“……玉泉三十里至桥下,夹岸高柳,丝垂到水。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寒食折柳、插柳历史悠久,《荆楚岁时记》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 不仅插柳,而且戴柳,寒食节时,人们纷纷将柳条编成环,戴于头上。寒食插柳、戴柳风习之烈,民谚可证:“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汉民族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风俗,《诗》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灞陵折柳的风俗更是充满了汉民族特色的优美送别。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5 蹴鞠、秋千------杨柳春风中的轻舞飞扬
自南北朝起,寒食节就出现了从单一的禁火寒食向娱乐化方向演变的趋势。至强盛的隋唐,寒食娱乐活动已经蔚为大观。华夏传统节日中,没有哪个节日有寒食这样浓厚的运动色彩了。蹴鞠、秋千、拔河、斗鸡卵、放风筝......寒食节完全可以称为汉民族的春日运动节。据说这是因为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来锻炼身体。
①秋千
图:秋千图
荡秋千之于寒食节的普遍,杜甫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寒食节甚至又被称为“秋千节”。
汉族有关秋千的说法很多。《古今艺术图》称,秋千本是古代山戎人用于练习身手轻趫的军训项目。到春秋时,齐桓公出兵远征山戎,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其后逐渐在中原地区传开,并从军训项目演化为游艺。《荆楚岁时记》注还具体画出了秋千从山戎之戏变成汉人游艺的线索:“《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真正的秋千游艺,很可能是中原汉族女子的创造。
《汉武帝后庭秋千赋》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湘素杂记》称:“秋千,汉武帝后庭之戏也,本云千秋,祝寿之词也,语讹传为秋千。”也有说法认为,“千秋”在汉语中有生死之讳,故改为秋千。
唐玄宗对秋千之戏更是赞不绝口:《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历代的寒食诗词中,处处可见汉家女子花丛中荡起秋千的美丽身影: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王禹偁《寒食》曰:“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梅尧臣《梨花》曰:“月白秋千地,风吹蛱蝶衣”;文彦博寒食日过龙门,也有诗作曰:“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欧阳公《渔家傲》词:“隔墙遥见秋千侣,绿色红旗双彩柱”;陆游诗句:“秋千旗下一春忙”;元代著名散曲家,卢挚寒食日新野道中创作《双调·蟾宫曲》曰:“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垭斜插花枝”;元代另一名散曲名手张养浩也在寒食途中作《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曲中曰:“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明代嘉靖进士朱日藩《清明扬州道中忆王端公》句曰:“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
②蹴鞠
蹴鞠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类似足球的体育活动。宋人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反映唐代寒食节蹴球活动的诗作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王建《宫诗》:“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白居易《洛桥寒日作》:“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睛” ......
图:蹴鞠
③牵钩
牵钩即拔河。寒食拔河戏据说由水上舟战“牵钩”演变而来,至唐代始称拔河。寒食节拔河之最,当数唐中宗导演的梨园拔河戏。据《景龙文馆记》:“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清明节,帝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絚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六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附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因年老,随而踣(倒),久不能起,帝以笑为乐。”
④斗鸡、斗鸡卵
我国斗鸡习俗历史悠久,斗鸡之戏久经不衰。寒食节斗鸡大约起自隋代。隋代杜台卿著《玉烛宝典》载:“寒食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到唐代,寒食节斗鸡已成为皇宫中不能缺少的娱乐项目之一。宋代之后,宫厅斗鸡戏依然为国人乐不可支的节日休闲娱乐项目,自然,这当属于一种节俗的陋习。
有些不同的是斗鸡卵,《荆楚岁时记》说, 寒食节有斗鸡、雕画鸡蛋和斗鸡卵的风俗。古时富势的人家,讲究的吃食是画有图形的鸡蛋。当时还有在鸡蛋上染上蓝红等颜色,仍象雕刻的一样,辗转相互赠送,或者放在菜盘和祭器里。至于斗卵的游戏就不知道出自哪里,具体的做法无考。

⑤放风筝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专家指出,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2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寒食已逝、清明尤存----寒食向清明的节令演变
上巳、寒食的消失和清明节地位的上升,是华夏岁时节日演变中的重要现象。对此,民俗专家们做过多年的专门研究,让我们来看专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著名民俗学家黄涛先生指出,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但同时也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乌嘀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关于上巳节与清明节的关系,黄涛先生认为,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综上所述,黄涛先生指出,根据现有资料,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22: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之节物风俗
如本文所述,清明节的风俗基本继承自寒食节,所以,完全可以说,所谓清明节风俗,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寒食节风俗。祭俗、食俗、娱俗,大体上别无二致。不过在食俗方面还是稍有不同,寒食节食俗,皆为冷食事先准备好的食品。而清明节则要宽泛许多,大量春日时新菜蔬、美味,皆可入食,而根本不问冷热。
比如,民间在清明时常吃炒螺蛳。有“清明螺,赛只鹅”之说。螺蛳价廉物美,很受百姓欢迎。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关于春社日,请参考:http://www.tianhan.com.cn/bbs/fo ... hlight=%B4%BA%C9%E7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23: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风听雨过清明---华夏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复兴方案

五 重建人文诗性信仰,再寻华夏明媚春光------寒食、清明节复兴方案
由于寒食与清明之间的继承与融合的关系,两者互为一体、难解难分,故我们对寒食、清明两节不做严格的区分,将其视为一个节日的整体,统称“寒食清明”之节。
(一) 寒食清明节在当代中国的流传现状
直到今天,清明仍然是中国人比较重视的传统节日,但是这种重视几乎完全出于一种风俗惯性和文化流失的本能反应,严重缺乏实质性内容,更多的只是本能地坚守模糊的风俗底线。换言之,寒食早已烟消云散,而清明也几近空洞无物。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华夏传统的清明节很可能步上巳与寒食的后尘,成为又一具只留下节日名称的文化空壳。
当代中国人,几乎完全不知寒食为何物,更遑论什么寒食风俗了。寒食清明的几大风俗中,只有扫墓之风残存,而踏青与春日游艺几乎完全消失。这也与我国不合理的节假制度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说,唐时寒食清明节,休假日最长高达七天,而现在,寒食清明皆不放假,忙碌的城市人能设法祭扫已属不易,又何来踏青的闲情雅致。
残存的祭扫风俗也已经严重异化。一方面,由于殡葬制度的变迁,土葬已被废止,扫墓之俗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风气的恶化,清明时节各种违背清明慎终追远、怀念亲人与先贤本意的现象也大量滋生,有的人甚至用“纸二奶”“o(︶︿︶)o 唉”等所谓的“另类祭品”进行祭扫。
公祭方面,对黄帝、孔子等的祭祀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清明祭黄帝时,礼仪小姐身穿大开衩的旗袍,露着大腿纪念人文先祖,失去了应有的庄重和肃穆。参加公祭的人群着装也非常混乱,西装、夹克、“唐装”、中山装、牛仔裤,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许多地方还在清明日组织大中小学的学生祭扫烈士墓,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却常常出现诸如学生骑在烈士头上嘻闹、祭扫之后垃圾遍地等不应有的现象。
以上种种清明乱象,令华夏文明古国蒙羞,令华夏儿女汗颜。寒食清明节延续了两千多年,它本该是一个华夏国民慎终追远、庄重地纪念先人的最文明的节日,本该是中国人最肃穆、最优雅、最安静的一个节日,而现在却弄得充满喧嚣、浮躁之感。
我们的“清明”哪里去了?
浮躁源于信仰的不再,源于仪式的流失。大把大把的祭品烧过,心中却没有一丝对先人真正的敬意和怀念。各种公祭广场人山人海,旅游与经济的炒作却是最强烈的意念与心思。而真正的信仰,反倒在清明之祭中变得非常稀薄,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有人说,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我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清明之祭,是道德的诗性信仰。
而事实上,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基本丧失了这种面向生命与文明的敬意,丧失了这种诗性的信仰。
该“静”时“闹”,而该“闹”时却“静”得一塌糊涂。如前所言,寒食清明节有欢乐喧闹的另一面,有充满春日动感与活力的踏青、插柳、秋千、蹴鞠、牵钩、风筝等充满汉民族特色的春日运动和游艺活动。而到了今天,踏青、秋千等风俗已难觅踪迹,忙碌的人们终日身心疲惫,在清明来临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网上上香祭扫一下了事,那些汉族风格的春日运动,很少有人知晓和问津。
汉民族服饰的丧失更让这些活动失去了味道。穿着西装,如何踏青?穿着牛仔裤,头戴柳环更是缺乏韵味。秋千是要女孩子穿着飘逸汉服才真正能荡起来的,风筝也需要与飘扬的裙裾搭配才更有灵性。
清明时节,北方最多的不是纷纷春雨,而已经是来势汹汹的沙尘暴。每年春季,北方的中国人常常弄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忽然风起沙尘来,京城到处卖碳翁”,就是当代中国北方城市春季的写照。环境的持续恶化让亿万中国人很难真正体验到春光的明媚。
清明的绿色变成了灰色,清明的灵动也凝固了,我们这个最善于感受的民族,已经不再能感受到真正华夏春天的清新与妩媚,诗意没有了,汉民族的心灵已经变得干瘪枯涩。
我们的“清明”哪里去了?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这是多么美好而真诚的文明信仰。功名与利禄,在我如浮云。其实子推的故事是真是假甚至是有是无,都无关紧要,寒食的纪念,是一个民族朴素的道德情感和跨越数千年的坚守。由此,汉民族慎终追远的文明性格有了一个最适合表达的节令时间,华夏第一祭日,意义即在于此。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阳春三月,方景物清明。花朝、上巳、寒食、清明......如果说,从腊祭到上元,是汉民族冬日里最欢乐最温暖的狂欢,而立春开始至寒食清明,则是汉民族迎春的绿色乐章,那是一个心中充满浪漫和诗意的民族才会有的优美节日。寒食的秋千飞过,你听到立夏荷塘的蛙鸣了吗......
失落了诗性的信仰,不再有明媚的春光,我们失去的不是寒食、清明,我们失去的,是心中的华夏。
(二)寒食、清明之节复兴方案
1 放假
寒食清明假日法定化,已是普遍的社会共识和起码的人文常识,也已经是人大代表业已提出的正式法律议案,此处不再赘述其意义。
综合考虑,呼吁国家对寒食清明节进行如下的假日安排:
取消或缩减五一长假,将节日时间转移至上巳、寒食、清明三节,加上周末,形成大清明春季长假。给人们留下祭扫、踏青、运动的充分休息时间,恢复汉民族清明春游和运动的习俗。
寒食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和烈士纪念日。植树节转移至清明日。
2 公祭及民间祭祀活动<
公祭如祭黄帝、孔子、革命烈士等,公祭黄帝、孔子时,宜采用正规的祭礼,民间人士应着本民族的正式礼服。对于汉族,即玄端一类。
民间祭祀,则需殡葬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此论题此处无法详细展开,但“既尊重传统又符合国情、节约土地、优化生态、文明、肃穆、节俭”当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而在祭祀礼仪方面,则需以庄重、意诚为本,鲜花、果品、上香、祭酒即可,无须铺张浪费。祭服应采用汉民族传统的玄端、深衣类正式祭祀礼服。
3 恢复“寒食”的节日食俗
建议寒食日前,按照前面的介绍,举家亲手制作麦粥、枣锢飞燕、青精饭、青团、桃花粥、煮鸡蛋等寒食特色食品,备寒食日食用。自然,寒食一天即可,清明便可恢复正常饮食。而且,体质较弱的儿童、老人、孕产妇等仍应进用热食。
雕画鸡蛋、斗鸡卵也是一种有趣的节日活动。
4 举行改火等节日仪式以为民众娱乐。
宜由政府为民众组织表演,钻木取火等改火仪式趣味性强,也有一定的文明教育意义。家长也可以带小孩子自己尝试钻木取火(提示:钻木取火并非易事,需要一定技巧,适当的钻具、足量的易燃物是关键)
5 恢复踏青、插柳、戴柳等寒食节俗
踏青时,宜穿适合郊野运动的轻便舒服的襦裙、直身一类汉服,详细着装建议,请参考:汉服系统知识分类纲要
五:服制与场合  
(第四楼现代部分)
6 秋千、蹴鞠、拔河、风筝......重温汉民族特色浓厚的春日运动
服饰方面,皆宜穿轻便的汉服,具体建议同上。蹴鞠,在古代是开展广泛的民族体育活动,需着汉服、制皮球进行比赛,建议政府为民众进行表演,团体、社区、单位等也可自行组织比赛,关于蹴鞠的知识和制作、组织方法等问题,可用百度进行检索。
当清明时节华夏大地到处是穿着民族服饰汉服蹴鞠的人群、拔河的少年、荡秋千的姑娘和放风筝的孩子,那将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华夏春日踏青游戏图?那种全民健身,我们不是早就拥有了么,为何要让它流失呢?
(节日复兴实践方案亦为一家之言,意在抛砖引玉,期待激发国民同胞更多的文化灵感和节日创意,启发更深入的节日文化思考。寒食、清明节复兴实践方案全文完)
更多"民族传统节日复兴计划方案"和"民族传统礼仪复兴计划方案",请访问:
天汉民族文化网-天汉计划专版
发表于 2006-3-15 14: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下……</P>
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18 22: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3-20 09: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P>继承传统文化,不应只是形式上的继承,更应是精神实质上的传承。</P>
发表于 2006-3-21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羿</I>在2006-3-18 22:56:17的o(︶︿︶)o 唉:</B>
介个,偶问一下:插柳的柳枝不会是随便从大街上树上橛的吧。要是那样,北京1000多万人,上海1300万,柳树够用吗???</DIV>
<P>…………
<P>我觉得已经比西方用枞树做圣诞树好多了~
<P>中国人讲意会,也许用一些造型逼真的假柳枝比较可行吧</P>
发表于 2006-3-23 14: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皇明月的画也用上了嘛!</P><P>我正在画咱们千秋和元宵插画,还有清明插柳……扫描稿的效果不是太好,决定要拷贝一边再重来。</P>
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23 23: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3-28 22: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P>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传统节日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已经太久远了。很多孩子从小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教育。不论是家庭或者学校,都没有介绍这些方面的知识。反而是大肆提倡英语教育。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现在的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也不是很多,他们本身就不是很关注这些。当然,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媒体在开始关注。再者,现在很多文人学者真正能静下心来传承这些文化的很少了。所以,个人以为,如果要做到这些,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们应该从文人学者,媒体记者以及爱好这些文化的大学生朋友们这样一个整体来搞这些活动,这样规模和影响也会比单纯以个人力量要来的大的多 。而且,国人本来就有追捧的性格在里面,如果喜欢的人多了,大家就会跟随潮流而走。还有,现在很多大学里面的专业没有开设语文这门课程,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英语是必修课,语文到成了次要的了。所以,还建议最好是恢复语文课,如果是讲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就更好了。</P>
发表于 2006-3-29 1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恕在下愚笨,我还是弄不明白清明节日期是怎么算的,怎么会每年这么巧碰上阳历4月4~6日而不发生较大的偏离呢?而且今年更巧,和我的生日重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15: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龙    发表于  2006-3-29 12:13:13
恕在下愚笨,我还是弄不明白清明节日期是怎么算的,怎么会每年这么巧碰上阳历4月4~6日而不发生较大的偏离呢?而且今年更巧,和我的生日重叠了。


不是巧,而是因为24节气和公历的参照物本来就都是太阳
我们现在用的公历是太阳历,是按照太阳的方位来划分的.转一圈是一年,再切成12块
4节气也是根据太阳方位,太阳到达黄经15度就是清明..
现在用的农历其实不完全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它是以月亮的盈亏定月份,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成了354或355天,比一个太阳回归年少了11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农历通过每19年安插7个闰月的办法加以协调补差.
所以,由于参照物和算法不同,节气和公历日期是相对应的,但是在农历中却是不固定的.
24节气不妨称为太阳节气.当然和阳历对应了.
再举例来说,每年10月23或24号,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人们认为此时该下霜了,所以叫做"霜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9 15:16: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29 21: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在南方的老家就好了,回去给祖先扫墓,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着四处飘荡的吊纸、再远眺绿水青山……实在是令人难忘。
发表于 2006-3-30 13: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发表于 2006-3-31 12: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天风环珮</I>在2006-3-29 15:07:29的o(︶︿︶)o 唉:
不是巧,而是因为24节气和公历的参照物本来就都是太阳</P>
……
再举例来说,每年10月23或24号,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人们认为此时该下霜了,所以叫做"霜降"


先谢谢天风兄,如24节气是与阳历对应,那么每年大量的日历出版发行,其中24节气的确定是不是先由一个统一的部门去推算并公布而不至于发生误差呢?
但是古人在没有阳历的情况下,他们如何根据太阳的运行去做确定24节气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4: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法的东西,其实我也一知半解,这玩意很绕人,越想越晕,不想反而不晕,因为日地月三者有相当复杂的运转关系,所以历法也成了一门专门学问。据说中国古代出现的历法就不下上百种,我看到一个民俗学家说,中国是一个时间观念和时间制度多样化的国家。

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没有阳历,这东西根本就不是西方的发明,中国是个历法制度发展很早的国家,对于太阳运行的计算,很早就比较精密了,24节气也就不是难事。根据日影长短确定了冬夏两至和春秋两分,春分为零度,再以太阳黄道运行每增加十五度为一节气,在我们古代的历法中已经精确定位完成,并不是根据后来才传入的西方的公历来确定的。
中国古代的历法很多,黄帝历、夏历、殷历、太初历、宣明历、统天历,非常多,在郭守敬搞的授时历达到高峰,一直沿用到1644年。专家说这些历法多数是阴阳合历,对历日历月的协调都有所兼顾。
现在用的所谓公历是西方人弄的,叫格里历,是由儒略历发展而来。它也有个演变过程。

据说最早是古埃及人发明的太阳历,后来传入欧洲。
公元前46年,就是西汉汉元帝年间,在埃及天文学家帮助下,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创立,叫儒略历。他死了以后,他侄子奥古斯都即位,这个家伙生在小月八月,为了显示皇威,硬是把八月改成大月,然后从二月中抽掉一天。其它月份也改动了。他硬是把月给人为弄乱了。他弄的这个叫奥古斯都历,一直用了十几个世纪。由于儒略历年长不准确,1600多年以来就积累了10天的误差了。
所以,在1582年,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十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修定颁布。沿用至今。它是把耶酥的诞生年为元年。(这个多说一句,非常有意思,公元元年正好是西汉末年的汉平帝元始元年,这个可怜的汉平帝是在公元前一年即位,第二年颁布了"元始"的年号.恰好是耶酥诞生年,公元开始年,但是他肯定没有这个意思了,也许是巧合? 是天意? 说不清楚.我觉得这个病孩子天生好象就是来做两件事的,一是给王莽毒死篡位的,一是颁布元始年号的.9岁既位,14岁死掉,五年皇帝任务完成,就被召回天界了.)
其实现在的所谓公历就是西方历法,全球都用了,也就叫公历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西方的扩张才推广到全世界,另外据说它的好处是年长和回归年接近,一万年累计误差才三天,又和节气季节吻合,所以世界普遍采用。
但是这个东西还是不合理的,它的年首位置(冬至后10天),月和星期都是人为规定,月长与月相盈亏无关,星期也与任何天象无关,又有奥古斯都的篡改,所以现在世界上还有人在搞一种据说更合理的世界历,但是不知道怎么样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31 15:03:33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31 15: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呀?好东西?有谁会易经</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13 14:27 , Processed in 0.0768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