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3|回复: 6

绍兴"公祭大禹陵"有望成为国家级祭祀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 0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说中大禹治水的重要地点及大禹陵墓所在地——浙江绍兴将于4月2日再度公祭大禹。绍兴市委副书记顾秋麟昨天称,“公祭大禹陵”有望升级为国家级祭祀活动,目前已进行了申报,“最终升级只是程序问题”,届时将成为与北方“公祭黄帝陵”遥相呼应的华夏两大祭祀活动之一。


<P>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邵田田称,<!--ADV_CONTENT-->“公祭大禹陵”也有望作为空间文化遗产,跻身今年文化部公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绍兴是1995年开始祭大禹陵的,通常情况下是“每年一小祭、五年一公祭、十年一大祭”,至今年已是第11届。</P>
<P>转贴自:<a href="http://www.js.xinhuanet.com/zhuanti/2006-03/24/content_6559102.htm" target="_blank" >http://www.js.xinhuanet.com/zhuanti/2006-03/24/content_6559102.htm</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 1:36:3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4-1 01: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很有趣的报道

<P><a href="http://news.sina.com.cn/o/2005-05-05/00245812365s.shtml" target="_blank" >http://news.sina.com.cn/o/2005-05-05/00245812365s.shtml</A></P>
<H1>抢祭大禹是弘精神还是争名气?</H1>
<P>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近年民祭公祭此起彼落。在继前些年浙江等地公祭民祭大禹以后,今年5月1日,武汉市举行盛大的公祭大禹仪式,市长李宪生等官员也参与祭祀。“禹公不朽,光照汉阳,武汉振兴,祖国永昌……”的祭文激越高亢,回肠荡气(见《楚天都市报》2005年5月2日)。</P>
<P>  为弘扬大禹“不朽精神”进行公祭或民祭,无论对光大华夏文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NEWSZW_HZH_BEGIN--><!--NEWSZW_HZH_END-->,都是一件大好事。然而,在近年兴起公祭民祭大禹的背后,人们也“另有所思”。众所周知,国内一些地方对大禹的拜祭已见于多处。比如,1995年浙江省绍兴首次公祭大禹陵活动;2001年4月20日绍兴又在举行公祭大禹活动中,同时举办包括大禹风文艺o(︶︿︶)o 唉、绍兴文化旅游投资恳亲会、地方产品展销会等。不言而喻,祭大禹归根结底是为了促旅游、促招商。</P>
<P>  公祭民祭大禹活动的此起彼落,还涉及到大禹的出生地问题。而今,史学界、学术界对大禹的身世就争持不下,“有的认为大禹生于四川,在中原开夏朝”。而浙江绍兴人则坚持“本地能出大禹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即使是四川,北川、汶川两个县也为大禹的出生“产权归属”一直争议不休,各有一帮文人墨客在绞尽脑汁搜刮资料申报“专利”(见《四川青年报》2001年2月14日)。</P>
<P>  平心而言,作为对古代历史人物的论证,应该百家争鸣不断深化。通过反复论证,逐步求得统一。这种争论即使进行一百年也不会无意义。因为事物总是在比较中逐步接近真理,或者说,真理会越辩越明。但是,一些地方争大禹的产地“正宗”不是为论证一段史实,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争名气争夺旅游资源。而今,这类争夺比比皆见。</P>
<P>  但是,大禹治水的积极意义不在于大禹出生在四川还是浙江,也不在于大禹是奋战在武汉还是建功于浙江。而是在于,大禹是为5000年中华文明添光彩的中华英雄。据悉,2002年在香港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具3000年历史的国宝级青铜器,上刻铭文被专家证实是一篇记载大禹治水的“德治政论”,其核心内容就是“有德于民”,即是为老百姓做实事。这与时下人们倡导的“以德治国”观念是相近的。显然,纪念大禹就要求弘扬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只有为民办实事,才能体现官员存在的价值。官员与民众的不同之处,就是官员要成为民众的代言人,听到民众的呼声,了解民众的情绪,感受民众的疾苦,身先士卒,努力为民众排忧解难。这也是o(︶︿︶)o 唉总书记反复要求各级官员树立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精神。大禹治水,就是紧紧地抓住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的现状,运用他的智慧,率领民众去改天换地。“大禹治水”也就是想百姓所想,解百姓之忧,为百姓谋幸福。百姓世代铭记大禹,就是弘扬为民办实事的精神。</P>
<P>  “大禹治水”还有动人的情节,那就是脍炙人口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实际生活中,一个官员,随时都存在公与私之间的矛盾。而在公私矛盾中,是先公还是先私,从来都是好官与劣官的分水岭。为着缚住洪灾这个苍龙,古代的大禹竟然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全力以赴投身水利疏浚工程,他为民的品德也可见一斑。记得,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建国以后曾有几次路过四川家门,却没有一次返到土生土长的家乡。个中包含着不要惊动乡亲的意思,无疑也体现他公而忘私的品德。时下一些地方官员之所以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一些地方基层形不成凝聚力,其中一因,是当地官员模范带头作用薄弱了,想自己的多起来了,想百姓的少了。什么“票子、儿子、妻子、车子、房子”“五子登科”就是对官员私心杂念的辛辣讽刺。因此,公祭治水英雄大禹,首先就要弘扬大禹为民办实事、为民献身的品德。只有做到这一点,九泉之下的“大禹”才会得到真正安息,而改革开放的事业才会不断推进。</P>
<P>  笔者想,假若各地以抢祭大禹的劲头来弘扬大禹为民办实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才有可能涌现成千上万个“大禹”,祭禹活动才会引发万千民众的兴致,才会祭到点子上。</P>
 楼主| 发表于 2006-4-1 01: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日,绍兴公祭大禹陵

<FONT face=宋体> </FONT>
<P >“今年力争把公祭大禹陵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并形成每年一祭惯例,打响‘北祭黄帝陵,南祭大禹陵’品牌。”</P>
<P >昨天上午,绍兴市委副书记顾秋麟宣布,2006公祭大禹陵活动将于4月2日上午9点50分在禹陵村举行隆重的公祭典礼,这天正是传说中的大禹生日。</P>
<P >大禹作为华夏立国之祖,同炎黄二帝一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自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公祭大禹陵活动后,绍兴市本着“每年一小祭、五年一公祭、十年一大祭”原则,由地方政府主持的公祭活动已延续10年。</P>
<P >但与北祭黄帝陵的浩大声势相比,南祭大禹陵活动很低调,显得静悄悄、少有人知。为此,绍兴市近些年来投入2亿多元,对大禹陵景区进行建设,新建祭禹广场、水上祭台、守陵村和夏禹文化园,为绍兴打造又一张文化“金名片”做好准备。</P>
<P >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邵田田介绍,在今年初得知黄帝陵进入国家级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第一批公示后,省政府前天批文同意绍兴祭大禹陵活动作为补报项目。</P>
<P >“目前,我们已向国家文化部申请将‘祭禹’活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她说,农历三月初三是北祭黄帝陵的日子,农历三月初五就是南祭大禹陵的日子,今后两者遥相呼应,将更好地传播华夏文化。</P>
<P >在绍兴市委副书记顾秋麟看来,通过公祭大禹陵活动,可以大力弘扬忧国忧民、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大禹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绍兴知名度,展示文化绍兴特有魅力。</P>
<P >“今年将有国家领导人、省领导参加公祭大禹陵典礼,规格为历年最高,届时预计有3000人统一着古汉服拜谒大禹陵和禹王庙,场面非常壮观。”他说。</P>
<P >据悉,往年祭禹活动基本是以“官方人员”为主,普通市民只能通过媒体看到录播。而今年,绍兴市将专门辟出一块“市民参与区”,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可以报名参加。</P>
<P ><a href="http://dskb.hangzhou.com.cn/20050801/ca1036763.htm" target="_blank" >http://dskb.hangzhou.com.cn/20050801/ca1036763.htm</A></P>
发表于 2006-4-1 19: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是绍兴人,这个活动也是早入我眼的,据报纸上来看,祭的过程极可能也是汉服(可能被称为古装),伪唐装,西装,不知什么装一堆全上的类型</P><P>那个汉服的话,是淡紫色为主,黄色衣缘,对这样的色彩选择,我有点汗</P>
发表于 2006-4-1 19: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抢祖宗的事多了.诸葛亮该归那儿现在还没有说清.
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1 23: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4-2 2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4.2号?现在问直播好象晚了,有重播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4:49 , Processed in 0.1371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