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3|回复: 13

别找回仪式感丢了文化认同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1 22: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魏英杰
  
  4月4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像前,该校一名大三女生身着汉服,在此举行古代女子成年仪式——“笄礼”。凑巧的是,次日在郑州文庙孔子塑像前,也发生了十分相似的一幕:一百多名当地中学生在礼仪老师的指导下举行了“成童礼”。再加上日前河南举行的规模庞大的公祭黄帝大典,看上去似乎尊重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许多国人的自觉诉求,并且蔚然成风。不过,对这些报道细加揣摩的话,情形可能并非如此。
  
  且不去追问这两场“成人礼”是否真正符合传统礼仪的规范。按理说,尊重传统即意味着对传统的认同与实践,因此不妨设问,“成人礼”认同的是什么传统,践行的又是何种传统美德?
  
  先说发生在人大的这场“笄礼”。报道介绍,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20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也就是说,“笄礼”起到的作用一是表示该女子已经成年,二是作为婚嫁与否的标志。由此来看,这种习俗礼仪并非传播什么传统美德,而且在现代语境下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而组织者竟然表示,此举目的在于“推广汉服传承中华文化”,这种说法更是荒谬,照此说来,组织者应当出门坐轿子,在家用便壶才是。
  
  郑州举行的“成童礼”,同样让人啼笑皆非。按照学校校长的说法,举办这场活动是深感于“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不深”。问题是,从报道可以看到,学校所谓的“传统精髓”却是“一拜感恩,再拜效法,三拜明志”的跪拜文化,不得不说,这种“对古代有积极含义的日常交际礼仪进行革新和继承”的做法,明显有违培养现代新青年的教育目标。
  
  笔者双手赞成尊重传统文化的倡议,但前提理当是,传统文化应当进行“创造性转换”(学者林毓生语),以适应现代性的要求。具体而言,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传统,必须与追求独立、自由、宽容与理性的现代人格不相违逆。否则,这样的传统便不值得践行,大可让她存活在历史文献里,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如烟往事。
  
  针对公祭黄帝大典,学者张颐武日前撰文(《需要庄重的仪式感》)认为:“在这种大典中,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在得以恢复。……特别是中国这样变化迅速,全球化的冲击剧烈的社会,正需要重新建构一套将自己的传统和当下的生活接合的礼仪和仪式,让生活里有一点庄重和高贵。”这或者可以成为包括“成人礼”等仿古活动盛行的注脚。实际上,如果没有与传统文化的内涵真正结合,所谓仪式无外乎形式主义的雅号,仪式感更无非是一种虚幻意识。笔者同样不反对激活传统仪式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但应该强调的是,仪式乃用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可以说,在某种限定条件下可以是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但仪式绝非等同于传统文化本身,更不能以此僭越传统。
  
  如果不是对传统文化怀有历史的温情,进而生出自觉的文化认同,并不能使国人对这形形色色的“文化效颦”仪式怀有同情的理解。因此,与其将面孔暧昧的“传统美德”强加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头上,或者以政府意志举行外表华丽但内涵苍白的盛大仪式,不如通过个人对传统道德的践行,点滴推动“传统的复兴”,从而找回在近现代历程中迷失的文化认同感。
  
  2006年4月7日;4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发表于 2006-4-11 22: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又是一个青年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P>本文为转贴。</P><P>对于文中观点,我不完全认同,但也不完全否定。</P><P>任何事情,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自然产生不同的观点。汉服、汉礼要为公众接受,不可避免要面对公众的质疑和批评。</P><P>一件事情,最大悲哀不是被批评、反对,而是无人观注。</P><P>希望版主不要删贴,也真诚希望这篇文章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P><P>如果在这个贴子里看到“o(︶︿︶)o 唉”、“o(︶︿︶)o 唉”的字眼,本人将非常遗憾。</P>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2: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P>人大女生孔子像前行笄礼 </P><P>--------------------------------------------------------------------------------

2006年04月07日02:24 现代快报

  据《新京报》报道宽袍大袖,长发一束,簪上发笄,跪、拜、祭、祝……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大三学生张丹丹在校内孔子像前,行古代女子的成年仪式———笄礼。她的父母专程从西安赶来。这次活动是按照《朱子家礼》设计,组织者文渊社希望借此推广汉服,传承中华文化。</P><P>  《湘妃怨》曲声悠扬,张丹丹着一套淡黄色汉服,头发散披等候仪式开始。活动组  


   



织者之一的吉恩煦说,根据《朱子家礼》,从迎宾、置醴、醮子到笄者揖谢,仪式共分16个步骤。</P><P>  当日下午2时半,受礼者的父母先立于东侧,迎接正宾方芳。方芳同着淡黄色汉服,她与受礼者的父母互行揖礼。此时,张丹丹登场,面南向观礼宾行揖礼,然后跪坐席上,开始梳头盘发。</P><P>  正宾开始诵读祝词,然后跪坐为张丹丹梳头加笄。笄上秀发后,张丹丹起身回房,赞者将一套红色的裙子加在她淡黄色汉服的外面。张丹丹走出房间,接过正宾醴酒,聆听祝词,然后跪洒酒水祭酒,再用嘴唇轻触酒杯,再次跪拜正宾。正宾答拜,并为张丹丹取字“孟卿”。</P><P>  一位同学说,现代笄礼的意义应该是对现代女性独立自强的角色提醒。文渊社成员向同学说,他们希望人们在传统节日、成年或结婚仪式中能穿起汉服,感受中华文化。</P><P>  【笄礼】</P><P>  笄,即簪子,笄礼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20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P>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3: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P>人大女生孔子像前行“笄礼”</P><P>  古代成人礼引来过路同学的好奇目光。本报记者范继文摄</P><P>  本报讯(记者李远志)昨天,人民大学一位大三女生身穿长袍,在孔子像前接受古代成年礼———“笄(jī)礼”。</P><P>  昨天下午2点,在古曲《湘妃怨》的伴奏下,这名女生身着长袍跪坐在软垫上,表情庄重。身后的同伴将其披肩长发盘成发髻。另一名女子将两支红色的“筷子”插到她的发髻上。随后,跪坐女子起身,换上红色的褶裙。</P><P>  据活动主办社团人民大学文渊社介绍,古代“笄礼”在女子订婚后出嫁之前行礼,现代“笄礼”是对女性责任和社会角色的一种提醒,同时也是对汉族人文遗产的传承。与男子成年的“冠礼”不同,“笄礼”的参礼者为女性,受礼者加笄,形状好象木筷,服装为褶裙。</P><P>  此次“笄礼”参照宋代《朱子家礼》设计。文渊社在校园网上招募受礼者,最终确定了刚满18岁的人文学院女生张丹丹。张丹丹的父母也专程从西安赶来,参加女儿的古代成人礼。
</P>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3: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ccccc 1px outse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8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class=text14px vAlign=top bgColor=#ffffff><P><FONT face=黑体 size=5>人大女生孔子像前行笄礼 中华文化再传承(图) </FONT></P><P>笄礼系古代女子成人礼,组织者文渊社希望借此推广汉服传承中华文化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4/06/xinsrc_1920403060842390163762.jpg"></P><P>    受礼者在父母亲面前行拜礼。昨天下午,人大一女生在校园内举行传统成人礼。 </P><P>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像前 </P><P>  事件:女大学生行成年礼 </P><P>  笄礼 </P><P>  笄,即簪子,笄礼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20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P><P>   宽袍大袖,长发一束,簪上发笄,跪、拜、祭、祝……昨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大三学生张丹丹在校内孔子像前,行古代女子的成年仪式———笄礼。她的父母专程从西安赶来。这次活动是按照《朱子家礼》设计,组织者希望借此推广汉服,传承中华文化。 </P><P>  仪式还原《朱子家礼》 </P><P>  《湘妃怨》曲声悠扬,张丹丹着一套淡黄色汉服,头发散披等候仪式开始。活动组织者之一的吉恩煦说,根据《朱子家礼》,从迎宾、置醴、醮子到笄者揖谢,仪式共分16个步骤。 </P><P>  下午2时半,受礼者的父母先立于东侧,迎接正宾方芳。方芳同着淡黄色汉服,她与受礼者的父母互行揖礼。此时,张丹丹登场,面南向观礼宾行揖礼,然后跪坐席上,由赞者梳头盘发。 </P><P>  正宾开始诵读祝词,然后跪坐为张丹丹梳头加笄。笄上秀发后,张丹丹起身回房,赞者将一套红色的裙子加在她淡黄色汉服的外面。张丹丹走出房间,接过正宾醴酒,聆听祝词,然后跪洒酒水祭酒,再用嘴唇轻触酒杯,再次跪拜正宾。正宾答拜,并为张丹丹取字“孟卿”。 </P><P>  百密一疏少了揖谢环节 </P><P>  主持仪式的同学事后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疏忽,少了一个“笄者揖谢”的环节。根据程序,最后笄者还需向在场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受礼者要点头示意。一位同学告诉记者,现代笄礼其意义应该是对现代女性独立自强的角色提醒。文渊社成员向同学说,他们希望人们在传统节日、成年或结婚仪式中能穿起汉服,感受中华文化。(记者 郭少峰 张晓玲) </P><P>  国家为鼓励失业人员自筹资金、自谋职业或创业、促进再就业,而由地方财政拨付担保基金、劳动部门审核担保、商业银行贷出的政策性商业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水平确定,不向上浮动。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但展期和逾期不贴息。</P></TD></TR><TR><TD bgColor=#ffffff height=50> 文章来源:新华网</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3: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庄重的仪式感
张颐武
3月31日,河南举办丙戌拜祖大典活动,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央视的演播室,由白岩松主持,我和社科院考古所王巍教授作为嘉宾参加了大典仪式的现场直播。河南当然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有许多黄帝的传说和记载流传下来。郑州的新郑市被认为是黄帝的出生地和建都之处,而农历的三月初三是被认定的黄帝的诞生日。在此时此地举办祭拜大典是恰逢其时的。
大典的整个进程庄重肃穆,气象不凡,表达了对于民族始祖高度的尊重和对于自己的过往历史的珍惜和爱护。尤其是一首《黄帝颂》,庄严大气,流畅自然,不像有些时候这类典礼歌曲经常受o(︶︿︶)o 唉歌曲的影响,容易露出俗气。黄帝虽然是传说人物,但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象征意义已经为世人所公认,这样的典礼和陕西的祭黄陵一样有了一些年的历史,成为当地一项经典性的文化活动,现在更有了全国性。其实近年来各地的地方政府和民间都对于这种祭祀活动相当重视,一面发掘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一面通过这种文化活动将这些资源加以公众化。正可以看出在急剧的经济发展中,各个地方开始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开始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这当然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
我最感兴趣的是,在这种大典中,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在得以恢复。这种仪式感一面是一种生活中对于价值观的敬畏所造成的庄重,一面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展现的典雅。这种仪式感似乎是我们大家多年来所缺少的。我们在过去的二十世纪的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一面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一面也由于我们日常生活过于匮乏,往往忽略一种庄重的仪式感的建立,忽视一种赋予日常生活以庄严高贵的含义的象征性的“形式”的必要性。
在文革时期,一面是用一些刻板的政治性的标语口号替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一面将原有的庄重典雅加以彻底破坏。所以粗俗往往被误解为“实在”,简陋往往曲解成“朴素”,随便被解释为“潇洒”。当时除了政治性的形式如“早请示,晚汇报”,“背语录”之外,生活里的礼节和形式几乎全面破除了。破除形式主义可能有它的道理,但连必要的形式也彻底破除了却也是一种极端主义。没有了仪式,似乎也就没有了仪式的庄重。“破四旧”破坏了传统的文化符号的尊严和气度,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新的东西建构起来。一旦过度政治化的时期过去,政治性的仪式立即淡出,变成姜昆的《如此照相》里荒唐的一幕幕奇观之后,我们就发现没有什么我们生活的仪式和庄重感了。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大家都发现了我们往往是过度的简单和随便了。如高规格的电影颁奖,我们的大明星往往就是一袭牛仔装上场;重要的演讲会,主宾一身运动服和运动鞋出场。我当年大学和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是一件T恤接受证书的,当然大家都是如此,谁穿得讲究反而显得别扭,和场合不合适。这当然也是一种潇洒,但也可能是过于缺少礼仪和庄重感。大家都以随便不拘礼为时尚。还有王朔式的挖苦,当然看到了礼仪中的毛病,有其价值和意义,却将不拘礼进一步合理化了。我们的礼仪之邦的传统没有没有得到发扬,反而还在衰微的路上下滑。就拿开会出席公众场合而言,在国外规矩严,什么场合穿什么有一定的规范,容易掌握,但在我们这里往往不好办。别人都是自由潇洒的夹克的时候,你一个人西服革履,就有点可笑;大家都西服革履,你自己一个人穿休闲装也显得别扭。掌握分寸就相当难。这其实正是反映了我们的仪式感的缺乏和无规范。
于是,往往是“礼失求诸野”,我们发现自己的仪式感过度缺乏之后,但又迫切需要一种仪式感来规范正在急速的经济成长和全球化的进程中的人们,就只有引进西方的不少仪式和礼节了。所以为人们诟病的过“洋节”,如过圣诞,过情人节等等都大行其道。明星们在重大场合也越来越气度不凡,讲究品味了。而大学的毕业式也越来越大方典重了,每到暑假前,学生们身穿毕业礼服照像的情景让我羡慕。其实这正是反映了新一代的中等收入者对于仪式感的渴求。虽然没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却也聊胜于无。这说明一个正在崛起的社会和充满希望的人们在渴望一种庄重的仪式感,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的感觉。所谓“文化”,并不是抽象玄虚的东西,往往正表现在一种具体而微的仪式之中。有了许多这种仪式,一个社会就有了自己的文化上的根基,有了自己的价值传承的基础。所以这种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上的仪式,其实对于一个社会不可或缺。
特别是中国这样变化迅速,全球化的冲击剧烈的社会,正需要重新建构一套将自己的传统和当下的生活接合的礼仪和仪式,让生活里有一点庄重和高贵。许嘉璐先生多年倡导“文化自觉”,我觉得象祭祖这样的活动,虽然还并不完美,也可能还有许多可议的问题,但却是“文化自觉”的开始。
我们需要庄重的仪式感。
发表于 2006-4-11 23: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转来了多篇评论文章,谢谢。</P>
发表于 2006-4-11 23: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回的中国青年报,比上次那个什么青年报厉害哦,   有些强词夺理观点的确不能认同,但有些的确又是不可否认的</P><P>呵呵,这也是一种关注的表现吧,现在复兴汉服还在初期阶段,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有人过来适当的批评到是可以帮助我们进步的</P>不过想想,那些青年报是不是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啊,呵呵[em09]
发表于 2006-4-12 07: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P>嗯,成童禮我也覺得牽強了些。</P><P>不過現在成人禮普遍都有啦(團旗下宣誓,orz...)這樣不如辦漢文化更濃重一點的好喔。</P>
发表于 2006-4-12 09: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P>文中关于将某些古代礼仪结合当代生活进行转化是有道理的. 象即将到来的复活节. 本来是严肃的宗教仪式,为了庆祝耶酥的重生和升天而设立..  但现在变成庆祝春回大地, 庆祝新生命的充满活力,喜庆的节日.  有代表生命的彩蛋,和带表春天火力的兔子.人们o(︶︿︶)o 唉,  穿新衣服, 表示生活从新开始.  </P><P>我们也可以将古代传统仪式赋予新义. 比如女儿节, 就可以延伸为春游, 庆祝少女成人可以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和约会的节日.</P>
发表于 2006-4-13 20: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文</P><P>这样的骂文是越多越好的</P>
发表于 2006-4-13 22: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有时候,多一些批评更可以成就一种事业
发表于 2006-4-13 23: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动的问题,在行动中解决!坐而论道,也太轻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5:57 , Processed in 0.2358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