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本报讯 “与妻书,情绵长;字字血,句句伤。七尺男儿赴国难,杀身取义仁未让……”昨日上午10时许,福州苍前公园林觉民烈士雕像前,20多名年轻人头戴鹅冠、身穿袍服襦裙,为烈士致祭。
他们在拍电视?非也!他们是福州的一群汉服爱好者。只见他们在林觉民烈士雕像前列队,先依次净手,然后献花敬酒,按古代礼仪行祭礼,再宣读祭文。祭礼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引许多路人纷纷前来围观。
“这是福州汉服爱好者第一次自发组织的活动。”该活动的策划者魏星说,他是福州大学法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同行的年轻人都是在网上相互认识的汉服爱好者,聚在一起已好几年了。
为了组织这次活动,他们专门根据历史资料,设计并订做了这身专门用于祭奠用的汉服,并按照古制确定了相关祭奠的礼节。
“我们举行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和推广汉服,现在人们穿的大都是西方传入的服装,而我国传统的汉服几乎已经消失。”魏星说,此前,他们曾穿上汉服去孔庙等一些文化场所活动。尽管许多人觉得他们的行为很怪异,甚至认为他们在作秀,但他们却依然乐在其中。“我们绝不只是在复兴一种衣裳,我们复兴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重新提倡我们民族的精神、道德、文明水准。”
<B>□ 相关链接</B>
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穿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常见汉服最主要的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等,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宽袍大袖,显得潇洒优美。</CENTER>
<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6-4/2006412215818449.jpg" border=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2 21:59: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