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7|回复: 20

[转帖]被人们误认为是弊病的儒学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6 1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华夏复兴论坛-云尘子</P>
<P>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P>

<P>这里首先涉及到的是对“礼”的认识:礼是违背人性的吗?在儒学经典中,《礼记·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因此,“礼”是根据一个人的德与位所形成的本分与职责的不同,是要求每个位置之上的人各敬其业,这是使一个团体和国家,乃至天下,能够有条不紊的关键所在,所以,《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在孔子学说的“礼乐政刑”之中,“礼乐”两方面都属于道德层面上的,它不是强制性的接受,而是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和公众舆论的监督,当自觉遵守和舆论监督无效的时候,才会动用“政刑”的手段予以制裁。孔子在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时候,不是强制人们接受,因为孔子既不是君王,也不是官长,孔子只是站在仁者的立场,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使人们更能保障自己的安居乐业的正常生活。我们不会只要“法”而不要“礼”,等到人们犯法的时候就用法律加以制裁吧?孟子说,那叫做设置罗网陷阱让百姓上当,不是仁者所为。当一个社会不知道什么该看、该听、该说、该动的时候,不知道什么不该看、不该听、不该说、不该动的时候,也就必然是社会混乱o(︶︿︶)o 唉的时候,可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是,该看的不看,不该看的偏看;该听的不听,不该听的偏听;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该动的不动,不该动的也动。我们现在不正是需要复兴“礼”的时候吗?当“礼”复兴起来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国家民族和平安定的“和谐社会”到来的时候。</P>

<P>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P>

<P>大家对此句常有的误解是,好象孔子在此是在贬低小人、否定利。事实果然如此吗?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义”?什么叫“利”?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子所说的“天理”,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天道”,《礼记·乐记》中记载,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没有私心的好恶,便是无私,便合乎天道、天理,我们总不能说我喜欢的就说是对的、不喜欢的就是错的吗?“天理之所宜”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欢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不能做。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 程子说:“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有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由此可知,能不为利所动,能够见利而先思义,便是君子;见利而忘义,抛弃人生原则,便是小人。那么,请问,谁喜欢与这样的小人一起做事交朋友呢?贬低这样的小人,而提倡人们学习着去做个君子,不是要害人害社会,而正是要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那么,孔子是不是否定“利”呢?《易传》中说“利者,义之和也。”只要我们能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却应该提倡做好此时此刻该做、能做的事。</P>

<P>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P>

<P>在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这里的君臣父子是四类人的象征性名词,而不是说君就是“封建皇帝”、臣就是“封建官僚”、父就是“封建家长”、子就是“孝子贤孙”。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只要是处在国家最高地位上的那个人就是“君”,拥有治理国家的权力而处于君王之下的人就是“臣”,所有家庭中已经有了子女的父母都是“父”,还有父母在世的子女都是“子”。不要认为现在、外国就没有“君臣父子”,何时何地都有。二是这里所讲的是四种人的责任与义务,而这种责任与义务又是落实在个人修养上的,绝不是说“君”就要专制,“臣”就要服从,“父”就要威严,“子”就要孝顺。无论是谁处在君王的位置上,都要按照君王的原则去做,君王什么原则?就是要效法天地之道,仁民爱物,要把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国家社稷放在第二位,把自己放在第三位。无论是谁处在臣子的位置上,都要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据道义来为君王做事,为民众做事,为国家做事,君王有错误必须根据道义加以劝谏,君王的命令是正确的就必须根据道义去执行好,以真诚和端正之心来对待天下、民众、国家、君王。父母要尽父母的职责,仁慈而又对子女负责;子女要尽子女的职责,孝敬而又真诚。由此,我们可以说,儒学恰恰教导的就是要人们做好自己的事,敬自己的业,守自己的位,尽自己的本分,而且这种教导所要求的是个人的自我修养,而不是先去责备别人。我们难道有谁会主张君、臣、父、子应该不尽职责和义务吗?对孔子此说持有疑义的朋友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非要把我们几千年来所尊敬的圣人言辞往坏处去理解呢?要是真的那么理解,那么,真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4、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P><P>此言出自《论语·季氏》,全文如下:“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对此话的误解,原因就更复杂了,甚至可以说对每一个词语,我们可能都会产生误解或者曲解。那么,怎么才算正确理解呢?按照华夏文化的整体精神,按照“六经”的原则来理解,才能算正确。什么叫“畏”?畏不是“畏惧”的意思,而是“敬畏”的意思,也就是谨慎小心地去对待,如果理解为“畏惧”,那么,君子也就成了胆小鬼了,也就成了奴才了,如果这样,那还有什么必要再去提倡君子之道呢?</P><P>为什么说“小人不知天命”?反过来说,如果能“知天命”也就不一定是小人了。我们今天常常认为,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追求,就一定能够得到,事实果然如此吗?有些人想死却不一定死得了,有些人不想死却死了;有些人想富贵却一直不得志,不想富贵却得到了富贵;我们想胜过天地自然,我们真的战胜了飓风、地震、旱涝灾害了吗?在天道、地道和人道之中,人道只占三分之一,所以,顺应天地之道然后为人类造福才是正道,人类把自己凌驾于天地之上,最终结果是灾难的降临。所以,敬畏天命,也就是敬畏天道、地道,去靠自我的自强不息来加强自我的免疫力,去小心谨慎地对待天地自然来增强自我的适应能力,这才是正道。在天地人之中,人所能做到的,是道与德的修养,其中包括了心灵的解脱、心灵的诚正,要想战胜天地自然,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P><P>为什么要敬畏“大人”?“大人”与“君子”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两者都是有仁有智的人,但是,“大人”不仅有仁有智,还要有“位”,这可以从《周易》中的“君子”与“大人”的用法上得到证明。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欲望满足,而不把仁智兼备的官员放在眼里,无视政府、藐视官员,那是自取灭亡。莫非我们在“大人”面前无所作为了吗?当然不是,儒学绝不是培养奴性的学说。只有符合道义的官员,才能叫做“大人”,因此,敬畏大人所敬畏的不是其官位,更不是官员本身,而是其仁其智。对于仁智不全的官员,君子要去辅佐、帮助,成人之美,而不是去贬低、侮辱,更不是去咒骂;对于根本不讲仁德的官员,君子要用自己的仁与智去教化他、影响他,教化和影响不起作用,就用“政”与“刑”去罢免、除掉他。《论语·里仁》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这个意思。</P><P>为什么要敬畏“圣人之言”?没有一位圣人是靠自己能封得起来的,也不是靠政治力量所能封得起来的,那是靠自我的道德言行而被后人认可的。所有的圣人,都是有益于民众,有益于民族的非凡人物,不是因为他们的地位高,更不是因为他们在财物上的富裕,而是道德修养的崇高。因此,圣人之言是经国济世之言,是公正无私之言,若非如此,不会流传于世而长久不灭,也不足以称之为圣人之言。这样说来,敬畏圣人之言,不是敬畏圣人这个人物,而是敬畏圣人的道德修养,而是敬畏圣人之言所体现出来的道义。人们会反驳说:难道圣人之言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我们难道就用圣人之言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吗?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言论,就不能称为圣人之言,那是经过千年甚至数千年过滤、沉淀之后的言论,而不是圣人的所有言论;能称之为圣人之言的言论,都是讲做人做事原则的,而不是讲具体的方法的,而且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言论,我们从中可以感悟、体会、学习到许许多多的智慧和道理,那是给我们指方向的,路还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走,思考和应用它还要靠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与身体。《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从圣人之言中受到的启迪,就好比得到了点铁成金的方法,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P>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11: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P>5、巍巍乎,唯天为大。</P><P>此语出于《论语·泰伯》,实际上只是半句话,其全文如下:“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意思是说:“帝尧作为一代君王是多么伟大!他像崇山一样高高耸立着,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尧就是在效法着上天!他像大地一样一望无际,民众无法用现有的词语来称道他!因此,他所成就的功业是如此崇高伟大,他所制订的礼仪制度是如此灿烂辉煌。”整段话都是在赞美帝尧,在赞美他的功绩,我们应该知道,孔子不是因为帝尧是帝王而赞美,而是因为帝尧能够效法天道地道的无私覆载,因为他的礼仪制度能够使国泰民安。</P><P>今人对此语的误解,一般是认为这句话好象把天看成了一切的主宰,似乎孔子一说“唯天为大”就表示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意味着人只能是天的奴隶。因为这样,这半句话就使人们反感了。可是,我们应该想一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华夏文化中的“天”究竟是什么样的天?二是究竟是“天大”还是“人大”?</P><P>对第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习惯是按照西方科学和西方哲学来看待,把“天”分成人格话的天、自然的天、主宰性的天等等,但是,在华夏文化中并不把“天”分开来讲,这个“天”字只是一个类象,却并不确指某个方面,抛开人的认识角度来说,宇宙间根本没有天地的分别,一切都是天,都是自然;站在人的角度来说,人的头上就是天;从人本身来说,人的头部就是身体上的天;从人的头部来说,额头就是头部的天;从百姓日用来说,民以食为天。这个“天”是不是万物的主宰呢?也不是,他只是本性、自然的体现,他是无私、至善、至仁的象征。《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周易》以乾卦代表天,《周易·文言传》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意思是说,天只是随着春夏秋冬的变换而使万物各自按照本性生生不息,其中兼有仁礼义智,君子就是应该效法这种天道。因此,华夏文化中的天,不是主宰者,而是顺应万物本性的调节者。</P><P>如今,我们强化了人的作用,拔高了人的地位,人成了万物的主宰,人成了无所不能的宇宙间的主人,似乎我们可以战胜天地,可以征服自然,也就是所谓“人定胜天”。当我们有了相对论之后,制造了火箭、宇宙飞船,我们可以飞到月球、火星上去了,于是,我们就骄傲起来,不再对天地有丝毫的敬畏,这与夜郎自大毫无区别!在华夏文化中,天也就是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时间无始终,空间无边际,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认识这无始终、无边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人在天地之间是渺小的,同时又是伟大的,其渺小在于人无法去认识、观察整个宇宙,其伟大在于人可以不断地认识、观察宇宙,并且人的活动也在影响着宇宙,其实人也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说来,“唯天为大”有什么错误呢?</P>
发表于 2006-5-7 02: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能太把程朱的解释当回事。
发表于 2006-5-7 02: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P>事实上,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把程朱的解释当回事。。。</P><P>而对自己不当回事的东西,能够理解么?</P><P>不理解的东西,却又能旗帜鲜明地反对,这又是什么道理呢?</P>
发表于 2006-5-7 11: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P>     中国的思想家,例如孔子,他们的思想体系和西方思想家有本质的不同。</P><P>     我觉得中国思想家对自身理论的构建不是立足于完整的阐释,不是像西方的围绕几个核心论点进行思想大厦的构建。比之《物种起源》、《资本论》、《理想国》,《论语》这些东西从结构上说就比较松散,在逻辑和理论上就会有不严密的地方(比如说“仁”与“礼”的定义)。这就为后人往其中掺入自己的私货提供了机会。从郑玄开始,对《论语》这些年头久的书的解读就开始出现分支。我想,不会有人会曲解《物种起源》吧。</P><P>  </P>
 楼主| 发表于 2006-5-7 1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述而不作,信仰无关逻辑.
发表于 2006-5-7 12: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舍藏室</I>在2006-5-7 12:36:38的o(︶︿︶)o 唉:</B>
圣人述而不作,信仰无关逻辑.</DIV>

    不严密符合逻辑的东西,我不敢信仰。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7: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P>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P><P>作者:云尘子     </P><P>此语出自《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在这句话中,涉及到死生与富贵两个方面,死生是不是有命数的呢?似乎我们现在很愿意相信西方科学的人能活到120岁或者别的什么说法,却不愿意相信中国文化中的命数观点。但是,西方科学的这个说法只是大体而论,但是,每个人都活到120岁,可能吗?中华文化可以推算每个人的命数,《四库全书》中这方面的书籍不少。同时,我们都愿意相信西方科学以及中国道教中所说的“延年益寿”的说法,却不愿意接受“尽其天年”、“寿终正寝”的观念,为什么?因为是生的执着和对死的不愿。无论如何,人生既然有生就必然有死,能够“永垂不朽”的思想精神,而不是具体的生命。因此,我们何必要否定或排斥“死生有命”呢?同时,圣人说“死生”,而不说“生死”,金圣叹说过:生死只是一番生死,而死生却是生生不息,就像《周易》的六十四卦不是以“既济卦”结束,却以“未济卦”结束一样。为什么说富贵在天?《论语·述而》中说:“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富有,人人都想,于是如何求财富的法门也就很多了。可是,那么多求财富法门的书,介绍了那么多方法,有几人通过学习这种方法而求到财富了?如果求财富就能够必然得到,那么,尽管去求就是了。如果追求理想就必然能实现,那么,尽管去追求就是了。但是,生在富贵之家,不求也能得到遗产;生在官宦之家,不求也比常人更好。这不是通过求而得来的。姜子牙卖面被风吹,邓通自铸钱而饿死,是他们自己不求财富吗?那么,爱财富之心应当如何对待?善待自己,修养自己的德与才,按正道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那么,有富贵的时候,我们可以承受,没有富贵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忧。不求之求,才是最好的求。当你爱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投入进去,你一生的快乐就在这兴趣之中,那就是你一生的“财富”;当你通过自己的修养而获得了自信的时候,你的自尊也就建立了起来,那就是你一生的“尊贵”。当我们的心灵被追求富贵而奴役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自我,我们也就因患得患失而忧愁,我们也就会把自己变成财富的奴隶!</P>
发表于 2006-5-9 2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人文主义</I>在2006-5-7 12:41:55的o(︶︿︶)o 唉:</B>


    不严密符合逻辑的东西,我不敢信仰。</DIV>
<P>逻辑学用来分析线性理论再合适不过,而天地人和却是所谓的“混沌问题”
<P>从严密的思维出发,西方科学只可证伪,就是说,不可作为信仰,而必须始终持怀疑态度——英国天文物理学家霍金声称,他若在自己提出的理论发现漏洞,将毫不犹豫地推翻自己倾其一生的心血。</P>
发表于 2006-5-9 20: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舍藏室</I>在2006-5-9 17:36:43的o(︶︿︶)o 唉:</B>

<P>不求之求,才是最好的求。当你爱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投入进去,你一生的快乐就在这兴趣之中,那就是你一生的“财富”;当你通过自己的修养而获得了自信的时候,你的自尊也就建立了起来,那就是你一生的“尊贵”。当我们的心灵被追求富贵而奴役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自我,我们也就因患得患失而忧愁,我们也就会把自己变成财富的奴隶!</P></DIV>

发表于 2006-5-9 2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人文主义</I>在2006-5-7 2:39:51的o(︶︿︶)o 唉:</B>
      我觉得不能太把程朱的解释当回事。</DIV>
<P>同感!</P>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22: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5-9 20:40:40的o(︶︿︶)o 唉:</B>


<P>逻辑学用来分析线性理论再合适不过,而天地人和却是所谓的“混沌问题”

</DIV>
<P>应该说信仰还不是一个混沌问题.混沌之中可以产生秩序,这一秩序仍然是理性可以把握的.比如天气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等等,都可以说是混沌世界中的秩序孤岛.我们可以理解描述其运行规律,只是输入变量的极小变化,其影响都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以致在长时段上预测系统运行的结果成为不可能.理论上讲只要我们能百分之百地收集到信息,能造出足够快的计算机,一切都可以尽在掌握中.限性和非线性只是简单和复杂的区别,仍然在同一层面.但信仰却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无论我们有多快的电脑,都无法模拟一点点证悟以后的境界.</P>
发表于 2006-5-23 18: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舍藏室</I>在2006-5-9 22:55:12的o(︶︿︶)o 唉:</B>


<P>应该说信仰还不是一个混沌问题.混沌之中可以产生秩序,这一秩序仍然是理性可以把握的.比如天气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等等,都可以说是混沌世界中的秩序孤岛.我们可以理解描述其运行规律,只是输入变量的极小变化,其影响都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以致在长时段上预测系统运行的结果成为不可能.理论上讲只要我们能百分之百地收集到信息,能造出足够快的计算机,一切都可以尽在掌握中.限性和非线性只是简单和复杂的区别,仍然在同一层面.但信仰却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无论我们有多快的电脑,都无法模拟一点点证悟以后的境界.</P></DIV>
<P>呵呵,禪宗不立文字。文字非禪,無字無禪。</P>
发表于 2006-5-23 23: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皆高士达论
发表于 2006-6-20 09: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人文主义</I>在2006-5-7 12:41:55的o(︶︿︶)o 唉:</B>


    不严密符合逻辑的东西,我不敢信仰。</DIV>

逻辑是外在形式化的分析方法,修道士内在内容化的分析方法,一切信仰直接来源内在的知识,辅以逻辑的论证。真正严密符合逻辑的只有西方数学(东方术数两者兼有),不包括任何信仰。。。。。
发表于 2006-6-20 0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经典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被人曲解了……导致我们的儒家解释错了两千年,有很多东西不符合逻辑![em06]
发表于 2006-6-23 0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P>让我想起了相对论刚发表时,梵蒂冈为焚布鲁诺案翻供的往事。</P><P>既然地球绕着太阳转是相对的,那么我批判你日心说也没错——可谓是故意曲解现代的思想去附会古时的错误学说。似是而非,牵强附会,所以玄幻小说的会有那么多的拥趸。——说句不好听的话,犁红痣更擅长这一套。</P>
发表于 2006-7-30 08: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对孔子了解很少,所以说不上什么有用的。,但是我觉得用相对论等现代理论来比较不合适。 相对论是个现代的东西,他的依仗是科学。 这个结论是根据科学方法得到的。他只能解释一种现象,不能用来讲解道德。 就算是相对论现在也是有争议的(我说的是学术上的,不是宗教).  西方道德大多数还是有圣经的影响比较大。而这本书讲话也是讲得很模糊的,历史上为她打仗得还嫌少吗?。 孔子和圣经为什么能上千年传下来, 大部分原因就是应为她写的东西很笼统,很模糊,人几乎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没有什么局限性。但是讲的东西对人性是有深刻地了解。 </P><P>我对孔子没什么抵触情绪。 他讲的东西还是有道理的,不过光用她一个人还是不行的。 就像圣经上讲“杀人是不对的”,难道基督徒就不杀人了吗? 别人的东西也应该拿来互补。 </P>
发表于 2006-7-30 09: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加一点, 孔子这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觉得不管怎么解释都太极端了, 其实应该是“圣人喻于义, 世人喻于利“好像比较贴切。 我觉得完全没有私心的人是不存在的。 但是大家可以努力向圣人看齐嘛[em01]     这样大家都不用浪费时间制定君子才能用的制度。 但是能够接近圣人的人应该被尊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9:07 , Processed in 0.0737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