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国的古典音乐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三国以前的古乐,以孔子的所谓雅乐为主,第二个是魏晋六朝时期的清商乐,又名清乐,第三个是唐朝初期由清商乐吸收西域音乐而兴盛的对中国民乐影响最大的燕乐,又名宴乐。</P>
<P> 雅乐演奏以钟磬等打击乐器为主;燕乐以吹管乐器及弓弦乐器演奏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本源自西域而后来却成为民乐之首的笛子与胡琴;而位于雅月和燕乐之间的清商乐则应是以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为主的。</P>
<P> 雅乐的代表莫过于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燕乐的代表则应是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现在所能找到的基本上都是其中的一段,名为《小霓裳中序》,清商乐流于儒家所不齿的郑卫之音,在南朝时期,以金陵的吴声和江陵的西曲盛极一时,而唐以后,五代花间至宋,音乐则由器乐逐渐演变为声乐,自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代四大声腔,到后来的百戏之母昆剧,纯音乐则完全成为个别文人雅士的爱好而已了,从乐器上来说,无怪乎古琴而已,而这则是从魏晋名士开始就单成一脉的了。</P>
<P> 至清,同光年间,十三绝出,更不闻音乐二字了,或许帝王之家那枯燥的丹陛之乐里还保留着一些雅乐的成分。清亡,末代皇帝浦仪把丹陛大乐也改成西洋乐了。清末到民国是一个不知多少胡乱华的时代,乱世出英雄,但这个时代在文化艺术上能留给后人的似乎并没有多少东西,从民族音乐上来说,一个阿炳,一个管平湖,再就是刘天华等等了,建国以后到现在,中国民族音乐最大的发展成就莫过根据昆曲调子改编的笛曲《姑苏行》了。</P>
<P> 现在市场上流传的民族音乐,基本上都是中国十大民乐的泛泛之类,燕乐,雅乐在网上偶尔还能搜索到一些些,而清商乐似乎真的成了历史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7 0:12: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