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56|回复: 25

夹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0 22: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夹缬是浙南的一种织的艺术,最近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从网上找了篇文章来介绍一下(来源南方周末)</P>
<P>薛勋郎的夹缬作坊【地理】</P>

<P>
    中国的服装印染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东汉时期。古汉语里的“缬”(音 xié)字,便是专指在丝织品等物上印染出图案花样。具体操作方法有三种,即“三缬”: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夹缬。绞缬和蜡缬在今天的中国西南地区仍较普遍;而夹缬,虽然在唐代极为盛行(敦煌莫高窟唐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物),但由于在宋代两次受禁,逐渐从复色趋向于单色,后来更是湮灭于典籍,一般认为已绝迹。其实,夹缬一直默默地流传于浙南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夹缬被(温州的夹缬织品仅用作被面,不作衣饰)依然是温州婚嫁必备之物,民间唤作“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大花被”等,或以图案为名,称作“百子被”、“龙凤被”。</P>
<P>    ……新郎家请了两对“福寿双全”的夫妇,打开夹缬被,平铺在喜床上。第二天起来,新婚夫妇一身浑蓝靛青痕。</P>
<P>    喜床上的夹缬被</P>
<P>    瑞安、平阳交界的小山村里,79岁的傅婆婆为我们吟唱经年的歌谣:四角四耳朵,四四十六堂。堂堂放八仙,嘴嘴放横胭……</P>
<P>    「夹缬被面横4幅竖4格──也有横3竖4的,故称十六堂。每“堂”以八仙、百子等为图案,人物脸部五官清晰。由于是蓝底白图,做喜事讨彩,便用胭脂点染人物唇部。如不点胭脂,则以红色双线绕被边挑缝一匝。至于“四角四耳朵”,是指为了收拾方便,被子四角各缝一方块或红或诘男〔计?!?/FONT&gt;</P>
<P>    65年前,傅婆婆还只有14岁。那一年她刚刚下定(订婚),家里张罗着要给她做夹缬被了。白发苍苍的老祖母捧着黄历,边挑日子,边唱的就是这歌谣;那是傅婆婆第一次听这歌谣,不大懂,只是不好意思,低了头,跟着母亲纺纱,织布……织成窄匹的白色粗土布,送到染坊。染坊以靛青为染料、雕板为工具,将布夹染上一方方寓意吉祥的图案,“百子”、“双喜”、“龙凤”……然后4幅缝成一床夹缬被。然后就是送新嫁娘入洞房啦。新郎家请了两对“福寿双全”的夫妇,打开夹缬被,平铺在喜床上。第二天起来,新婚夫妇一身浑蓝靛青痕。</P>
<P>    在永强,永昌堡内至今仍有民间染师健在。旧时这一带嫁女儿,“双纱被”是必备嫁妆。世代相传的染坊师傅挑着箩筐,大街小巷地走,嘴里喊着:“扎青!染蓝!”要做夹缬被的人家应声而出,将家纺的白棉布撂到筐里。当地风俗认为,新婚夫妇如不盖双纱被,小家庭必将不和睦,或总是生女儿,或一方短寿夭折。而女方的娘家将不断地被人埋怨:“嫁女儿连一床双纱被也没有!”所以既便是最贫寒的人家,也要赶制一床“单纱被”(用一根棉纱纺制,较双纱单薄)。</P>
<P>    51岁陈爱莲取出她的双纱被,那是1969年的作品,极富那个时代的色彩:12个图案,两个为“百子”,小儿穿着背带裤,戴着海军帽;其余10幅呈成人模样,各为工、农、学、兵等,人物手中的镰刀、稻谷历历分明。</P>
<P>    在楠溪江上游的永嘉,52岁的麻姆弟说,“我娶老婆时,夹被的棉花是我家出的。我们永嘉有个讲究,男方出棉花,女方纺织做被,叫做:娶一个老婆,几厘(几厘:多少)棉花,几厘苎麻,几厘财礼银。”麻的夹被还很新,由12幅(横3竖4)相同图案的“百子图”组成。竖排的4块图案两两相向,即前两幅“百子图”头朝上,后两幅头朝下。同行者咋咋呼呼地嚷道:“阿叔!你这床被子图案弄错了!”麻姆弟凑过来一看,嗬嗬直笑:“这个你就不懂了!以前的人哪有你们青年人新式,夫妻俩睡一头?我们那个时候,是规规矩矩分在二头睡觉的!这百子图,自然也要两个朝这边,两个朝那边喽。”</P>
<P>    家纺棉布耐用,靛青上色后历百年不褪,所以一袭夹缬被足够夫妇俩用上一辈子。二人皆过世后,夹缬被作为遗物分给下代,半旧的继续盖,破烂的也可撕成条做小孩子的尿片。经济困难时期,常有姑嫂妯娌们为夹缬碎片分不均而在葬礼上怄嘴生气。这些年生活宽裕了,子孙们不再稀罕旧物,不是随手扔掉,就是火化了祭奠前人。</P>
<P>    几十年前,温州到处种蓝靛、做靛青,为什么乐清城北的特别好?</P>
<P>    老人接着解释:“打浆的时候,黄檀硐人会用舌尖试坑水的咸淡、滑涩!一边试,一边匀匀地加石灰,自然比外边的人有把握喽。”</P>
<P>    雁荡山中制靛人</P>
<P>    千百年来,按照生产流程,夹缬在温州形成几大中心。例如作为染料的土靛(靛青,提炼自蓝靛植株),以产自乐清黄檀硐的最为上乘。</P>
<P>    黄檀硐位于中雁荡山系,隶属乐清市城北乡。村落规模颇大,全由青石构成,先祖姓卢,数百年种植稻谷、蕃薯、蓝靛。其中蓝靛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P>
<P>    蓝靛春天下种,冬季收获,到制成靛青,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如采摘、下坑、搅浆、打花、出靛、上缸、储藏等,历时20天左右。</P>
<P>    村民告诉我们:以前每到冬季,黄檀硐人就要上足劲,准备忙活了。先是妇人孩子们在蓝靛地里采摘叶子及嫩枝,男人们挑着大筐穿梭往来,将叶、枝挑到村里头的大地坑里,放足水,每天至少搅拌三次。浸泡一周左右,蓝靛叶枝腐软发黑后,全部捞至上小坑。然后匀匀地往大坑里加石灰(每百斤蓝靛叶约加10斤石灰),完全拌匀后,开始打靛花。</P>
<P>    搅浆和打花都是力气活。搅浆是用一根竹棍,将满坑的蓝靛来回搅拌,使其充分浸泡;打花是用木耙,两个人面对面站在坑两边,你来我回地使劲朝坑里打,一打半个多小时,并且必须赶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靛农边打花边要观察靛水颜色;日照之下坑水反光,目测很难准确),直打至坑水翻起成堆的靛花,取来菜籽油,滴入几羹匙,均匀搅拌,靛花慢慢消失。沉淀3-6小时,放掉上部的清水。然后用小桶舀取靛青浓汁,过细竹筛,汁水流入下小坑。约沉淀一周,基本汁水分离。放掉水,下部的靛青就可取回储藏了。</P>
<P>    我们第一次去黄檀硐,是在2001年的10月。我们在黄檀硐到处串门,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地进,直盯着靛青问。大爷大娘们渐渐地兴奋了,把一些“祖传秘方”都告诉了我们。例如,一位70岁的老大爷“考”了我一个问题:几十年前,温州到处种蓝靛、做靛青,为什么乐清城北的特别好?</P>
<P>    老人接着解释:“打浆的时候,黄檀硐人会用舌尖试坑水的咸淡、滑涩!一边试,一边匀匀地加石灰,自然比外边的人有把握喽。”老人是说用舌头辨别、把握靛青水的酸碱度:未加石灰时,大坑里的靛汁呈淡甜味;边加石灰,边就变味了;至涩口为佳(再加下去,深蓝色的靛汁就会发白了)。这项技能不是很难,别处的人也会。黄檀硐山高、风凉、水好,才是出好靛的密招。</P>
<P>    已是成品的靛青挑回家,储在大青缸里。根据一亩田的蓝靛叶能出5-6缸(一缸约100斤)的比例,田多的人家可做到几十缸。这些大青缸的直径、高度都超过一米,一字儿排在檐廊下,里边盛着的都是钱呐!主人心花怒放地看着,等候买主上门。</P>
<P>    各地的染坊都来看货了──染坊师傅手持一尺板片,在大青缸前立定,挑一点靛青在那板片上一划,顿时分出深浅优劣,于是报价,黄檀硐人心服口服,笑眯眯地收下定条。成色好的人家,经常几十缸靛青都被一家染坊定下,送货那天,便雇上挑夫,一队人挑着细竹箩筐(筐壁筐底俱均匀撒布草木灰,以防靛青粘在筐上),浩浩荡荡地出发。</P>
<P>    在从前,黄檀硐的大主顾是平阳人。黄檀硐人挑着靛青一路过去,直挑到平阳县城昆阳镇的水埠头。昆阳至今仍有靛青行街。原先这里是一条河,埠头挺深,二千石的梭船能轻松停靠。靛青行街一溜矮房子,住的都是穷船夫,河对面是三层楼街,有一家规模颇大的王源昌转运行,行主叫王楚臣,王的哥哥在转运行边上开着一间小饭店。乐清人送到这儿,不再前行,“牙郎”(经纪人)收下靛青,连人带货住到转运行,然后雇上对面的几条小船,向平阳──包括苍南、文成、泰顺等地的染坊发货。2002年3月,我们在靛青行街遇到了已故行主王楚臣的孙子、75岁的王光铭先生。他告诉我们,他的童年就是在转运行里度过的,不过记忆中靛青担已经很少,多是茶叶、矾、螃蟹等。抗日战争开始后,平阳造了一条车路,刚好经过三层楼街,转运行就被拆掉了。河道则是1950年代填掉的。</P>
<P>    “下定”后的日子,黄檀硐又开心又闲适,靛青做了,谷子收了,蕃薯入窖了,孩子们等着盼着过新年,妇人们匀出几升上好糯米,细细地研成粉,放在厨房里。等到天高气爽的好日子,男人要挑靛青上路了──夜还黑着,女人就起床,调粉、摊饼,给男人准备一路的干粮。</P>
<P>    我们开着玩笑:这个糯米饼,是甜的呢,还是咸的?</P>
<P>    村民都笑。大娘们说:“这有什么讲究呢?看个人口味嘛,要甜就甜,要咸就咸喽。”</P>
<P>    这是有讲究的,一位老大爷向我道出了个中秘密:当年他挑靛青时,如没雇工,大娘必给他做咸饼,里面满满地塞着肉;如果雇了工,几个人一起上路,这饼里就只放糖,是甜饼了。</P>
<P>    这些都过去了。黄檀硐生产靛青的最后一个兴盛期是在1950年代。现在蓝靛依然种植,靛青却不再生产了,基本上是将植株卖作药用(板蓝根)。村子里头废弃的地坑随处可见,更多的是平做田地,或堆积绿肥。大青缸也砸的砸、扔的扔,没剩下几只。黄檀硐人认为“夹被现在不做了,靛青没人要了”。</P>
<P>    黄檀硐半山腰的里章村,现在还有三户人家在做靛青。60岁的黄宣法是其中一位。黄师傅去年做了25缸,多卖给靠近杭州的桐乡人。福建人也常来买。都是客户主动上门,说是买过去染布。黄师傅他们并不问客户住在哪里、做的什么布。我们问他为什么不主动一点?黄师傅认为那比较麻烦,反正几百年来靛青人都是坐在家里等着染坊上门的。“不上门呢?”“不上门?总是要上门的吧,乐清城北的靛是最有名气的!除非他们不用了,那我们也就不做了。“黄师傅的话里很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至于是做靛青合算,还是直接卖蓝靛植株合算?黄师傅的看法是:卖蓝靛轻松;做靛青很辛苦,又费时间,不过能储藏着慢慢卖。再说也习惯了,都做了一辈子了。
</P>
<P></P>
<P>在薛勋郎的作坊里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22: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P>出身农民的薛勋郎并不知道,他的这一个无意识的承诺,此后居然会在中外印染界掀起翻天波澜!并且从此将自己的名字和古老的夹缬连在了一起。</P>
<P>    薛勋郎的夹缬作坊</P>
<P>    温州的夹缬作坊历来只是代工,不参与市场经营,基本上是家庭制作模式。雇上三四名师傅的,便已是很大的业主了。各县、各地区都曾有过相对规模较大的染坊,即“中心”。现均已不存。</P>
<P>    1988年,由于偶然的因缘,浙南夹缬再次复生。</P>
<P>    薛勋郎,苍南人,1942年生,当过兵、务过农、经过商,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在上海经营“中国蓝蓝印花布馆”的日本老太太久保麻纱,又应邀带去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旧土布。久保随手一翻,居然翻出一块夹缬土布!顿时惊喜莫名。因为当时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古老的手工艺在中国已经失传。薛勋郎告诉她:这种土布在温州十分普通,但现在确已停止生产,约有二十来年了。不过,薛认为要恢复生产并不是很难。久保当即资助了一笔启动资金。</P>
<P>    薛勋郎回到苍南宜山。打听到家乡当年最有名气的染坊当属湖广店戴氏家族的聚丰印染行。他找到戴家,想聘一位师傅。戴氏百多年印染传家,兴盛期七房子孙俱独立经营染坊,此时虽已改行,祖宗的光辉却是牢牢镌在心头,哪里愿意去一个“外行人”家里做替工?一口回绝了。薛不死心,继续做戴家人的工作。后来戴氏六房传人戴志学向薛推荐了朋友陈康算。</P>
<P>    陈康算1923年出生于龙港镇,年轻时在金乡王姓染坊里当学徒,“出师”后来到湖广店,在戴氏五房戴乃玉家做师傅(用陈康算的原话是“做长工”),和六房的少东家戴志学成为莫逆相交的好友。1950年代后戴家生意逐渐低落,陈康算告辞回家,织、卖土布为生(陈的土布仅染色,而不做成夹缬被;因为做夹缬需开染坊,要一定的资金)。薛勋郎找上门时,陈66岁,夹缬手艺搁下已30多年。</P>
<P>    听说年轻时的手艺还能派上用场,陈康算顿时来了兴趣,答应“试试看”。试了几次,出来的颜色都不对。陈去湖广店找戴志学商量。二个老朋友细细回想几十年前作业时的一个个细节,分析问题所在。陈回宜山薛家,又试了几次,终于成功。</P>
<P>    薛勋郎的这批夹缬作品来到上海后,久保麻纱布置了一个专间展出。</P>
<P>    台湾《汉声》杂志也在关注着传统蓝花布的动静。1997年10月份,东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刘道广先生偕同《汉声》同仁来到苍南宜山。</P>
<P>    由于销路有限,当时薛勋郎的夹缬作坊已准备停产。《汉声》杂志社、蓝蓝印花布馆各自认购500条。这千条夹缬,使薛的作坊又延续了一年。而《汉声》三下江南,在薛的作坊里手记机摄,于1997年底出版《夹缬》单行本,在台湾、日本同时发行。日本也有夹缬工艺,但称作“京红板缔め”,一种白底红图案的高档织品。由于中国久无夹缬消息,日本工艺界并不认为“京红板缔め”与中国古老的夹缬技艺有传承关系。《夹缬》无论在资料、述说、论述等方面,都做得无懈可击。日本工艺界震撼非常,急忙派了人跟到浙江、温州、苍南、宜山,跑了薛家,又跑戴家。</P>

<P></P>
<P>惨淡经营十几年的薛家作坊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22: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P>夹缬制作流程</P>
<P>    ①土布的准备:取长10米、宽50厘米的干净棉布浸水、晾干,等分折成40厘米长左右,做好记号,卷在竹棒上。</P>
<P>    ②靛青的准备:将靛青染料分数次加入水缸,均匀搅拌,使靛青发酵,缸水温度以15℃至20℃为宜,正常色呈黄。同时以石灰调节靛青水的酸碱度,一般沉淀6-8小时,待缸水呈碧绿色,即可浸染。</P>
<P>    ③装土布于雕板:利用竹尺,对照棉布上的标志,将布依次铺排于17块雕板之间,然后拴紧雕板组框架,拧实螺帽。</P>
<P>    ④入缸染色:利用杠杆吊雕板组入缸,开始染色。浸染半小时左右,吊离染缸,于空中稍作停留;进行第二次浸染。然后将雕板组上下翻转,做第三、第四次浸染。</P>
<P>    浸染过程中注意整理棉布摺皱处,以防发粘。</P>
<P>    ⑤卸布洗晾:将布从雕板上取下,平铺在河水中漂洗,然后甩于高竹架上晾干。</P>

<P></P>
<P>夹缬模板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22: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P>夹缬制作三要素:靛青、雕板和土布。土布各家自织,染坊各地均有,靛青则以地区取胜。而雕板,就更集中于一两家了。目前我们所知,惟瑞安苏姓艺人。</P><P>                                苏氏家传的雕板手艺</P><P>                                迁自平阳的苏氏族人在瑞安高楼东村生活已200多年。到苏祖峰这一代时,家境相当困难。苏的三哥只好去邻村大京施姓人家入赘。施家世代从事雕板(温州地区称为“被板”)制作,但技艺出色的大匠不多。</P><P>                                苏的三哥入赘几年,学会手艺,自忖能养家活口了,就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东村,并将手艺传于六弟祖峰。</P><P>                                苏祖峰是个十分聪明又肯钻研的人,进步很快,不出几年,手艺就高施家一筹了。他的三哥却是不见起色,勉强又做了几年,歇业了。施家的生意落后了些,不过一直做下去,直到“文革”时终止。</P><P>                                苏祖峰3个儿子苏尚贴、苏尚良、苏尚春,都会手艺,又以尚贴最佳。解放初期,国家派各类人才支边,苏尚贴告别新婚的妻子,去了上海,苏尚良去了南宁,苏尚春留在家乡。不久苏尚贴的妻子得急病而逝,苏在上海又娶了一位桐庐籍女子,生育一子(苏仕光)四女,于1960年代回到瑞安。</P><P>                                苏家被板在苏尚贴手里达到顶峰。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高楼生活十分贫困,村民一年难得到手几个现钱。但苏家的被板作坊里,当家人苏尚贴率领子、媳、女儿、女婿,及5个徒弟,齐崭崭十几条人手,按月发工资(以每月36元/人的标准上下浮动)!苏尚贴的桐庐妻子更是一派上海滩作风,每天抽3包香烟,打两圈麻将,还要喝几杯酒。</P><P>                                父子俩画图都是一笔勾就,不需打稿,但苏尚贴的作品很像前辈的范图,不敢怎么突破;而苏仕光经常会有神来之笔。并且自信非常。苏仕光的表兄弟曹仲明先生跟我们谈起一件往事:曹曾经让舅舅苏尚贴给刻一副年糕印。苏尚贴刻好后,苏仕光瞄了一眼,哈哈大笑,“给外甥刻一副年糕印,都刻成这个样子!表弟,拿来拿来!我给你弄个漂亮的!”曹仲明说那天很多人在场,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而苏尚贴很以宝贝儿子为自豪,一笑了之。但苏仕光雕刻被板时还是谨慎的,轻易不作改动。因为靛青染料是通过被板上的“明渠暗沟”渗透到土布,稍有移缺,必将导致夹缬图案错位。</P><P>                                苏太太的作风对儿子影响很大。特别是对钱,母子俩都有一种千金用尽还复来的气魄。1980年代后,染坊基本停业,被板几乎不再有生意。苏仕光也改行了,利用在上海度过少年期的优势,将高楼的竹做成篱排,供应上海的建筑商。利润颇高。苏仕光每次结账回来,不回家,站在村口,扬着厚厚一沓钱,喊道:“村里谁家困难的,到我这里拿钱!”苏家的日子过得很特别──天天花钱似流水,但几日没业务,马上揭不开锅!毫无内存。苏仕光又嗜酒,将身子都喝伤了。去世时仅41岁(1987年)。遗下1970年代出生的3个儿子(苏立杭、苏立洲、苏立庭)。</P><P>                                苏立杭、苏立洲学过木雕,稍懂被板。</P><P>                                1989年,薛勋郎慕名上门,订购4套被板。当时苏尚贴尚在世,带领寡媳、孙辈,做了此生最后一批雕花被板。(他的三弟苏尚春也一直在做被板,但手艺、生意都不如他。)</P><P>                                我们去苏家时,苏立洲找出爷爷遗留的几份“粉本”(被板图样),告诉我们雕刻被板的几个程序:找来棠梨木,请木匠根据尺寸锯好刨平,放在水塘里浸泡一周;砸开3号大电池,取锌墨均匀涂于被板表面;贴上备用的粉本;然后用28种各式各样的雕刀直接在粉本上挖下去,先挖四框框,慢慢往里靠。力度把握上分三次,第一次用斜刀,皮毛搞一下;第二三次用正刀,深挖。刀法上讲究从左到右。刻毕,用一个很像钻头的工具探一下“水路”(即被板上的明渠暗沟),然后取一张白纸,拓回图样(留作下次的粉本)。</P><P>                                苏家三兄弟的日子过得相当困窘。苏立洲带我们去看父辈生活过的旧宅,同院子的大婶喊住他,说是清明扫墓的“纸钱”香烛都已帮他备好,不必去买了。苏立洲低着头一声不吭地离去。(编辑:胡曼筠)--------完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0 22:24:1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22: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P>以上文章图片来自<a href="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ity/200410280038.htm" target="_blank"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ity/200410280038.htm</A>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R><TD><FONT color=#000000 size=2><B>作者:</B> 张琴 </FONT></TD><TD><FONT color=#000000 size=2><B>来源:</B><a href="http://www.southcn.com/weekend/" target="_blank" >南方周末</A></FONT> </TD><TD><FONT color=#000000 size=2><B>时间:</B> 2004-10-28 19:07:28 </FONT></TD></TR></TABLE></P><P>以下是网上的一些夹缬图片</P><P></P><P></P><P></P>
发表于 2006-6-11 09: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东西。前段时间看电视才知道的~~</P>
发表于 2006-6-11 1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P>希望更多人了解它!~ </P>[em01]
发表于 2006-6-11 11: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电视上看见过一次,在很多讲染织的书上都被认为是失传了的东西.
发表于 2006-6-11 11: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时代的印染法,用木板的就叫"夹缬",蜡染就叫"蜡缬",扎染就叫"绞缬".其实这种方法后来不流行了,也是有原因的,比起蜡染,扎染,用桐油纸花板刷豆粉拌石灰"的药斑布",这种方法技术要求太高了.
发表于 2006-6-12 1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P>呀~~偶是乐清人氏,只知道瓯绣,黄杨木雕(呵呵,偶奶奶家先人首创的,三舅公还是国家大师)温州鼓词(很好听的,以前老人往生的时候,家人就会请人来唱.还有播放电影.这种习惯好像只有乐清人才有) 大家有空就去温州玩一下,温州也是一座千年古城哟</P>
发表于 2006-6-12 1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杨木雕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东西,一个玻璃罩子下面就是一座精致玲珑的花园,有亭台楼阁,有假山花木,甚至有鸟,看久了会觉得自己也进去神游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19: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好朋友在温ZHOU白象工作,我去年十月去玩了,发现那个地方富是富,包括旁边的柳市,但环境很差,更看不出是历史古城
发表于 2006-6-12 2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P>柳市是电器城,这几年乱发展了,你去泰顺 永嘉``这些地方才行,看山水就去乐清北雁荡,温州市区去江心寺比较好,千年古寺,南宗皇帝都在那里避过难.</P>
<P>HOHO 刚才叫老妈看了一下图片,偶老妈说,偶外婆有一条这样的棉被不过不知道让谁拿走了,还说了偶小时也穿过```</P>
发表于 2006-6-13 1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行空</I>在2006-6-12 20:16:52的o(︶︿︶)o 唉:</B>

<P>柳市是电器城,这几年乱发展了,你去泰顺 永嘉``这些地方才行,看山水就去乐清北雁荡,温州市区去江心寺比较好,千年古寺,南宗皇帝都在那里避过难.</P>
<P>HOHO 刚才叫老妈看了一下图片,偶老妈说,偶外婆有一条这样的棉被不过不知道让谁拿走了,还说了偶小时也穿过```</P></DIV>

要是能多少找到一点资料就好了
发表于 2006-6-16 0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在上学的时候做过蜡染和扎染呢,还是选修科.不过我倒很有兴趣,只是苦于那课程时间太短了
发表于 2006-6-22 14: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P>蓝靛染料~~~~~~~~~~~~~~~~~</P><P>天啊```````这东西的制作过程真是太难找了```````````</P>
发表于 2006-6-22 18: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P>真希望有个民间绝活保护组织,能够花心思将这些濒临灭绝的绝活保留下来啊。象这些事情,指望ZF,估计是有困难的。</P>
发表于 2006-6-23 1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连传承这些艺术的人都和这些快要消失的东西一样挺有悲剧色彩的``````````````````
发表于 2006-8-15 2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哇啊~我记得小时候的被单都是这个花纹图案的,找不到了……
发表于 2006-8-17 13: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日本这手艺还有,染出的 “京红に板缔の梅”是高档和服的布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2:20 , Processed in 0.0888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