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我国至今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
原来的唐长安城,由于唐朝末年战乱频繁,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唐末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原来城大不易防守,于是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改筑时放弃了长安的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闭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但对城垣并未扩大或改修。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却无改变。元代时西安称为奉元城,是西北的一个重镇。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元守将遁逃,徐达占领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就是西安得名的开始。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西安的地位。在建都地点未确定以前,廷臣也多次建议利用关中形势,建都西安。朱元璋特派皇子巡视西安,察看建都之事。后来,朱元璋又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当时,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现在全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至今在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于是,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开始正式筑城,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修好的西安城墙,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在米,南墙长3441.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5公里,形制是一个长方形,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门有四:东曰长乐,西曰安定,南曰永宁,北曰安远。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开始修筑的城墙是用黄土分层夯打起来的。最底层是用石灰、土与糯米汁混合夯打,十分坚硬。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
城墙,是人们为防御外来侵袭而修造的自卫设施。西安城墙的防御性很强,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桥升在空中,就断绝了进城的道路。城门外有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为第二道防线。闸楼后边是箭楼,高30余米,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了望和射击,这是第三道防线。箭楼和正楼之间是瓮城(也叫月楼),面积9348平方米,它的作用是:若敌人攻进,即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是第四道防线。第五道防线自然是正城门了。敌兵要攻破这五道防线,极其不易。
除了城门设防严密外,城墙四个拐角还修有角楼。作用是辅助城门,观察和防御四面外来之敌。整个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座马面(也叫墩楼)。每个马面宽20米,从城墙向外伸出12米,高低、结构和城墙相同。西安城共有马面98座,垛口 5984个,使城墙外侧成锯齿形。每个马面上原有可供驻守军队的卡房(也叫敌楼)3间。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墙上有既能藏身又能8奈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因此,西安城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价值。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6 15:34: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