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P>
<P align=left> 专制时代,皇权至上。自秦始皇设立帝制以来,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每朝每代无不重视文化思想统治,都或强或弱、或明或暗地推行一种文化统制政策。而发动文字狱往往成为封建帝王强化专制统治的有力措施。 </P>
<P align=left> 因为文字的缘故而构成的罪案就是文字狱,其对象都是读书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都是文字狱恐怖的牺牲品。文字狱与中国传统文化共生,文字狱浩劫对中国社会也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P>
<P align=left> 文字狱和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有着多种多样的关联。说起来文字狱一般被人们谈论的是明清两代,但实际上文字狱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真的很久远。 </P>
<P align=left> 比如宋代有一个大诗人叫苏东坡,他就因为在诗词里边,被人指责有所谓的“谤讪”之词,也就是他有点儿讥讽当朝,讽刺皇帝的意思,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叫“乌台诗案”。“乌台”就是指的古时候负责监察百官的那样一个机构,叫御史台。 </P>
<P align=left>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了三十九人,被审查的诗作有一百多首,是一起著名的文字狱。 </P>
<P align=left> 苏轼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被調到湖州做地方官后,他照例给朝廷写信感谢,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 </P>
<P align=left> 与王安石一派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話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诗词百余首作为罪证。他們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並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們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結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来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黃州,史称“乌台诗案”。 </P>
<P align=left> 那么跟着就是到了明清,明清时期这类的事例越发显得集中。那么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和后期皇帝专制制度的强化不无联系。到了明代,特别是朱元璋一朝,文字狱很突出。 </P>
<P align=left> 当时的文字狱大都是由于这样一种形式而引发的。比如说每年都有一些特别的日子,比如皇帝的生日,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些内外朝臣都要写一些祝贺的词,那么这就叫做“表笺”。有的人在这些贺表当中所用的语句就犯了忌讳。有的时候真是让人想不到,完全都是恭维话,但是让这个朱皇帝看来,它却成了讥讽之词,甚至是恶毒攻击的语言。 </P>
<P align=left> 比如当时有一个地方的教育,也就是负责地方教育的一个官员。他就在一个表笺当中就写了类似这样的话,就是颂扬皇帝,叫做(为世做则),体乾法坤。这都是非常好的字眼儿,但是到了朱元璋的眼里,他却把它看出了毛病。说“做则”,这是说我朱皇帝原来有过一段不光彩的经历。 </P>
<P align=left> 我们知道朱元璋出身贫苦,小的时候凤阳闹饥荒,跟着姐姐出来逃荒。后来姐姐嫁人走了,一个人不得自存就到了庙里边做过和尚。(当)和尚又不甘寂寞,以后又从了农民军。按照古代正统的说法,这就是做了贼,那么“贼”和“则”在这个凤阳出身的朱元璋的口音里,恐怕差不多。所以说他就把这个(为世做则)的“则”视为是“贼”。他认为这个臣下,明为贺表,实际上这句话是在骂他。 </P>
<P align=left> 那么“体乾法坤”呢,更是不得了。这个“髠”,它在古代是一种刑罚,就是把犯人的头发剃掉,这就是那个“髠”字。那么朱元璋我们讲,他曾经做过和尚,说发髡不就是没头发嘛,这也是在揭我的这些不光彩的经历,那么这个官员当然因此就被处以死刑。这样的事例我们今天听来确实荒唐,但是它在古代却经常地被锻炼成狱,它也使得这些做臣下的人,有的时候无所适从。 </P>
<P align=left> 那么到了(清朝),这样的一种状况实际上更是有愈演愈厉的情况。那么从顺治朝开始,发生了第一起文字狱,有史可载的叫做函可的《变记》,那么这就开了一个先例。这是说一个和尚怀里边有一本书,犯了忌讳。 </P>
<P align=left> 1644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攻占北京城,明崇祯帝在景山上吊自尽,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覆灭。而后清军入关,李自成大败。 </P>
<P align=left> 清军占领北京后,清世祖顺治帝开始扫除敌对势力。明王朝灭亡后,明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一些地方性政权统称为南明。其中,南京福王的弘光政权成为清军重拳出击的焦点。 </P>
<P align=left> 1647年冬,把守南京城门的清兵盘获了一个名叫函可的广东和尚,从他身上搜出一封南明福王的信件和一本名为《变记》的史稿。在审讯的过程中,函可受到严刑拷打,夹棍折了又折,但他一口咬定都是个人所为,无他人无关。这一年底,因为《变记》一书记录了抗清志士的悲壮事迹,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将函可押送回京,关入刑部大狱。1675年四月,审理定罪,函可被流放沈阳。 </P>
<P align=left> 清朝血雨腥风的文字狱史,就这样翻开了第一页。 </P>
<P align=left> 清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占了整整一半;文字狱的猖獗肆虐、延绵不绝,恰恰出现在持续了一百三十余年的“康乾盛世”之中。而后嘉庆、道光,以至清末,文字狱极为罕见。 </P>
<P align=left> 文字狱发展趋势的愈演愈烈与封建专制强化到登峰造极的历史过程同步。而文字狱之所以在清朝泛滥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P>
<P align=left> 那么清代还有一个原因。清它是满洲贵族入住中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在它平定了李自成的,这样的一次农民运动之后,它往往面临的是遍存于各地的这些汉族士大夫的这些民族气节,这些所谓的华夷之变思想的这样的一种抵抗。那么在文字上,那么忌讳就更多了。那么有清一代的文字狱,主要集中在我们说的康、雍、乾三朝;而康乾又被视为盛世,所以有研究者认为,这个现象也很有意思,那么在盛世的时候,反而文字狱也频繁出现。 </P>
<P align=left> 那么文字狱发展到了清代,也有了其它的一些称谓。比如把文字狱叫“字祸”因“字”而惹祸。“书祸”,由于一本书而惹祸,而且又叫做“逆书案”,又叫做“史狱”。往往就是有这么几大类。比如因著作诗文而犯忌讳的,像我们说到的宋代的苏东坡。 </P>
<P align=left> 那么纵观历史这些文字狱大概就是这么几种原因,一个是因为写字不小心,犯了忌;一个是因为著书违背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再有就是因为这当中有诸多疑案,也就是在统治者看来不应该让世人知道的内容,你却把它写出来了,而不管这些内容是不是事实。 </P>
<P align=left> 所以说古代的这些读书人,经过康、雍、乾这一百多年的盛世被磨炼得也是越发地乖巧小心。那么我们知道,后来有一种叫千家之学,千家之学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读书人为了怕惹祸,大家都转而怎么样?开始研究一些远离现实的考据之学。千家之学在古代文化上,不能说没有成就,它对古书的考订,对古代事实的论证都对后来有很正面的影响,但是它却就此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是人们越来越钻故纸堆了。 </P>
<P align=left> 到了清末,有个很有名的人叫龚自珍说了一句话,叫做什么呢?叫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意思就是说这些读书人,最害怕的就是惹上这种文字之祸。 </P>
<P align=left> 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被喻为清朝“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爱国诗人。龚自珍生活在嘉庆、道光之际,当时,一度严厉异常的文禁已经随着清朝国势的衰落而松弛下来,但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仍然心有余悸,以至听到议论文字狱便吓得离席而走,从事著述就更不敢涉及现实政治了。“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正是对 “康乾盛世”时文字狱恐怖之至的真实写照。 </P>
<P align=left> 那么从历史的角度看,有清一代有许多很典型的例子,是值得我们今天研究,从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的。下面我们说的这个《南山集》案,就是文字狱当中,在康熙一朝,一个挺典型的案子。 </P>
<P align=left> 《南山集》它原来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的名字原名叫《南山集偶钞》,作者就是戴名世。戴名世这个人生在顺治的十年,也就是1653年,这一天,戴名世这个人他生在安徽的桐城。那么桐城在古代曾经造就了一个文学派别,叫桐城派。 </P>
<P align=left>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姚鼐等都是安徽桐城人,故为“桐城派”。它崛起于清康熙年间,为方苞所开创,衰亡于民国初年。 </P>
<P align=left> 清朝中期,桐城派风行域内,至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之誉,对清代的文坛影响巨大,其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乡派的古文,为桐城派的别支之一。 </P>
<P align=left> 后人多推清代著名散文家戴名世为桐城派开山始祖之一。 </P>
<P align=left> 据说戴名世六岁的时候就入了私塾,不出五年他就对四书五经非常地熟悉了。这个人很聪慧,但是由于家境不宽裕,二十岁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著书、教书授徒以养家。那么在这个时期,他就遍访一些前明的遗老,而且以搜求明史资料为自己的最大喜好。他当时有一个抱负,就是要能够对得起历代传承下来的古文,也就是古代的散文,而且热衷于对时文的研究,也就是八股文的研究。这个人很有才华,有才华的人不免有点儿孤傲的脾气,所以说他当时花很大的精力研究明史,特别是清入关前后,南明的这段历史。 </P>
<P align=left> 而我们说,在康熙朝的初年,也就是康熙还没有亲政的时候,康熙二年,曾经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文字狱案,叫庄廷珑《明史》案。那么当时给这个明王朝,这个亡国的朝代做史,特别是给后来抵抗清军入关南明的这段历史做史,应该说是蛮有风险的一件事情。庄廷珑就因为他收购了这样一个人的《明史》,并且组织一帮人继续编纂,而被一个小人给告到了官府。说来这个故事很蹊跷,有这样的一个人,就拿着他编订的这部《明史》找到了庄家。这个时候庄廷珑已死,就威胁他的父亲,说你这本书犯禁,你要是给我点好处,我就不告你。结果庄廷珑的父亲与官府可能私下有沟通,庄廷珑的父亲就不买这个人的账。 </P>
<P align=left> 那么结果这个人胆子也真大,就拿着这部书一下跑到北京,告到了刑部,如此这般地查下来,这就成了一个康熙初年最大的文字狱案。据说庄廷珑虽然已死,也不免要剖棺戮尸。 </P>
<P align=left> 康熙朝六十一年,期间文字狱不超过十起。从次数、规模来看,康、雍、乾三朝文字狱有逐步升级、愈演愈烈的趋势。雍正朝十三年间文字狱近二十起。乾隆统治中国六十年,文字狱在一百三十起以上。 </P>
<P align=left> 由此可见,虽然康、雍、乾三朝是文字狱集中的历史时期,但每一朝的文字狱都很不平衡,并非每个帝王在位期间文字狱都连绵不断。之所以如此,恐怕与三个帝王截然不同的个性不无关系。 </P>
<P align=left>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谈到清代文字狱时说,康熙帝“阔达大度”,雍正帝“极猜忌、刻薄而又十分雄挚”,乾隆帝“也不是还惹的人”,学问不及他的祖辈、父辈,却偏要“附庸风雅,恃强好胜”。 </P>
<P align=left> 康熙帝的宽厚,中外学者意见大体一致。康熙帝常说“治天下务以宽仁为尚”,“治过之道,莫要于宽舒”,他对各省督抚也一再告诫“以安静不生事为贵”。大臣有所过失,他也是极力保全,务求善始善终。 </P>
<P align=left> 在康熙朝初年,发生了整个清代文字狱史上罕见的大案——庄廷龙《明史》案,当时的康熙不足十岁,不应承担责任。 </P>
<P align=left> 康熙八岁登极,权柄完全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辅臣掌控。康熙八年,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擒捕了权臣鳌拜。四辅臣时代从此结束,康熙帝终于亲政,文字狱恶性发展的势头立即得到了有力控制。 </P>
<P align=left> 令人钦佩的是,三藩之乱爆发之时,兵民相率背叛清帝,康熙帝却能检讨以往政治之失,开始大幅度调整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 </P>
<P align=left> 康熙帝的开明和宽容在清朝诸帝中真可谓绝无仅有,但是在他的晚年,社会稳定的时候,偏偏发生了株连三百余人,震惊朝野的文字狱大案——戴名世《南山集》案。 </P>
<P align=left> 那么这样的一个事例应该说,到了戴名世的时候,他是了解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另一面,也就是康熙亲政之后,他在努力改变这样的一种社会状况。因为康熙亲政之后,这种文字狱案闹得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很恶劣的风气。 </P>
<P align=left> 有一些地方的无赖私自就专门刻一些有违碍的书籍,而且就枉自把别人的名字。比如说你在地方上是个有名的读书人,是个知名的大户人家,那么就把你的名字胡乱地就刻在这部书上,然后就拿着这部书去要挟你。说你给点儿好处,不然我就说这部书是你写的,把你告到官府。按照大清律例的有关规定,诬告是要反坐的。但是这类事情越来越多,可以说弄得官府是查不胜查。而这些无赖之徒也都搅得社会四处不宁,所以这就需要统治者在政策上有某些修正。 </P>
<P align=left> 那么在康熙看来,他应该尽可能地扭转这样一种局面,也就是所谓告奸风起的状况,那么康熙他就做了这样一系列的举措。比如在十二年,他就特别下了一个诏命,叫征召山林隐逸之士。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学问很大,但是又由于传统的民族气节等其它种种因素,不和朝廷合作的这些人,康熙帝代表朝廷,说我仍然欢迎你们出来和朝廷合作,为国家效力。到了十七年,康熙又做了这样一个举措,就是宽缓汉族士大夫对清廷的这种思想上的抵触。他又专门开科,叫做博学鸿儒科。就是增加了一次科举考试的机会,试图来征召这些读书人。到了康熙十八年,这个皇帝又专门设立了一个明史馆,就是官方开始正式,要修明史了。 </P>
<P align=left> 这些举措对于汉族上层的知识分子,应该说起到了一种招抚的作用,达到了一定的效果。那么因此这之后,从庄廷珑《明史》案之后,到我们说到的这个《南山集》案发生,这当中的四十年间,可以说康熙一朝没发生什么文字狱。 </P>
<P align=left> 在后来,戴名世看来,他生的这个时候真是好,叫做方宽文字之禁的时候。那么戴名世到了他32岁的时候,他在世人当中,已经是远近闻名了。那么到了康熙的四十四年,这一年的时候,他终于就也去参加乡试了。 </P>
<P align=left> 在此之前,他作为乡试的参加者,他曾经被选为贡生,进了京师的国子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他的这个阅历就有所增加。那么到了京师接触了官场,他就越发对官场上的一些不良的习气有所鄙夷。那么史书上说,说这个恃才傲物的戴名世,当时在京师见到这些宰辅大臣,不过是一揖而已,叫做一揖之外无他语,被人们都视为叫狂生。 </P>
<P align=left> 到了公元的1700年,也就是康熙的三十九年,他到了浙江学政的门下做了幕宾。幕宾是什么呢?就是过去的读书人,有了个身份之后,他又不能够从朝廷那儿获得一个正式委任的官儿,他总得找个事情做,就到地方官的衙门里,去做一份差事,这叫入幕。 </P>
<P align=left> 在浙江学政做幕宾的时候,他得到了这个学政的关照。学政他就是负责一省教育的长官,在礼仪上和地方的督抚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学政曾经资助戴名世,戴名世也用自己的积蓄,就在安徽桐城老家,就置了一处房产,买了四十亩地,也算是安身立命了。 </P>
<P align=left> 所以到了康熙四十四年,他就进京参加乡试。果然这一次他就考中了,他得了当年第五十九名的举人,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而早在1701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年的时候,他教的一个学生叫尤云鹗的,把他曾经编写的一些文章,挑出来了五分之一,汇集成了一本书刊刻发行,这就是我们说的《南山集偶钞》。因为戴名世在南山这个地方置了房产,就以当地的这个南山岗为名,编了这部书。同时刊行的还有一本书,叫《孑遗录》这两本书实际上就埋下了十年之后,戴名世被杀头的这样的一个隐患。 </P>
<P align=left> 接着我们说,过了两年,也就是到了康熙的四十七年,也就是1708年的时候,他就进京再去参加会试。会试他得了第一名的贡生,这样他就参加殿试。殿试他又得了一甲的第二名。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叫做榜眼,一甲的头名就是状元,按照清代的官制,考得这么好的人,往往就会(被)授予一个官职。所以说戴名世就被授予叫做翰林院的编修,翰林院的编修做什么呢?就把他放到了明史馆去负责修纂《明史》。 </P>
<P align=left> 这对他来说,倒是一个非常好的安排。他向来就以修《明史》为己任,而且此前他又在这方面花了许多的工夫,而且他对官方在此前修的《明史》又颇不以为然。按照后来梁启超对戴名世的评价,说这个戴名世,他非常地恃才傲物,他叫做自比迁固。也就是说,戴名世把自己比作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如今他算是入官了,进了官场。我们说宦海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不出两年,戴名世就开始倒霉了。 </P>
<P align=left> 下集预告 </P>
<P align=left> 当戴名世步入官场,踌躇满志的时候;当戴名世再三表示忠于朝廷,报效国家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无法预知自己即将大祸临头;他也一定意想不到,当初他所夸赞聪明神圣的康熙皇帝日后会将他杀头问斩。官场险恶、变幻莫测,戴名世的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令他树敌众多。满朝文武,究竟是谁要弹劾戴名世呢?究竟有何隐情,令开明、宽容的康熙帝非要将一代才子置于死地呢? </P>
<P align=left> 历史重案,真实呈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 17:45: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