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3|回复: 6

旗装和汉服,即使是糅合,也要分出谁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8 15: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B></B><p></p> </P>
<P  align=left>前言:大家知道,历史上的汉家女装并没有最后的消失,也不在剔发易服的行列,最终和哪个该死的旗装糅合在一起.但是你是你我是我,即使是糅合,也要分出来.所以请大家不要义气用事,而是要看看那些到底是汉家的东西!<p></p></P>
<P  align=left>文章是某些满人缩写,有不对之处要仔细辨别!<p></p></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旗女与汉女的着装

  作为女性着装的旗装,与旗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旗人,则是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内。八旗中除满清皇族癌性XX的宗室以外,还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归附的汉人和蒙古人构成。清初八旗汉军有26万之众,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仅是满族人,还可以是蒙古族或汉族人。这样,把旗装定义为满族人所穿的服装也就有失准确了。满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并四处游牧,他们所穿着的袍四面开权,有扣绊束腰带,脱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后来归附于他们的汉人和蒙古人也采用了这种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装真正的前身,到民国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旗装,称为新旗装或新式旗装。旗女的袍装与汉族妇女的两截装束,在清初有着明显差异。

  满族入关后成了统治者,曾强令汉人剃发易服,但是强制性的服饰同化***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激起汉人强烈的反抗。为了缓和矛盾,清政府不得不采纳了明朝遗臣金之俊的“十不从”。其中有:“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倡从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等数条,才使汉族妇女得以继续穿着显示本民族气节的服饰,而戏装、结婚礼服、死殓丧葬服也同时被允许保恃明代式样。在清代前期一直沿续到中期,旗女着装与汉女着装呈现出泾渭分明的特色。

  当时区分旗女与汉女的装扮主要有三点:

  一看发髻。旗女梳旗髻,即两把头、叉子头或一字头,因其中插入架子使之呈双角扁平状,故又称“架子头”。这种假髻到咸丰以后更为夸张高耸,演变成为“达拉翅”,被汉人称作“旗头”。汉女则梳平髻,喜戴黑绒布帽和遮眉勒,发型低矮而贴体,更显其低眉顺眼的含蓄气质。

  二看着裙还是着袍。
  旗女穿袍,袍是她们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服饰。袍里面穿裤,礼服袍还要加马蹄袖和繁复的装饰与附件。八旗妇女从不穿裙,即使把贵妇朝服中的朝裙算作裙的话,也还是极少有机会穿着的。八旗妇女一般在隆重场合穿礼服袍,包括朝服、吉服和行服,而日常则穿便服袍,包括旗装的原身--衬衣和氅衣。衬衣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襟,有五个纽,衣长掩足。袖分有袖头和无袖头两类,面料以绒绣、织花、平金为多,周身加以边饰,常穿在里面。夏季衬衣可单穿,秋冬加有皮棉。氅衣穿在衬衣外面,与衬衣类同,只是左右开禊至腋下,开禊顶端饰以云头,且装饰较为华丽考究。边镶和纹饰繁复精细,还缀有花边、花绦子、狗牙儿。氅衣多穿于正式场合。 <p></p></P>
<P  align=left>而与旗女相反,汉女穿裙,从不穿袍,她们仍沿袭旧时的上衣下裳制。上着衫祆(襦或者褙子/比甲)下着裙或裤,上下衣不连属。穿裙是汉族妇女的一大特点,清代汉族女裙种类繁多,如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马面裙、裥干裙等。裙前后有裙门,裙内穿裤,也有青楼女子或独处家中时不穿裙只穿裤的。汉族女子婚嫁时穿红喜裙,上配石青或大红绣花袄褂,凤冠霞帔,沿袭旧制。

  三看鞋。她们穿宽大的高底旗鞋。木制高底位于鞋底中部,因形似花盆、马蹄,又被称为“花盆底”、“马蹄底”。而汉女则 “三寸金莲”,着小巧精致的绣花弓鞋,高底则位于鞋的后部。

  旗装与襦裙的装式在总体风格上区别明显。首先,旗女的旗装上下一体,线条流畅,汉女的襦裙分割线多,富节奏感;旗装紧窄合体显露腰身,而襦裙……(省略若干恶心语言)。

  穿高底鞋加之袍长及地,将旗女腰线抬高,下肢拉长,重心也随之上移;而襦裙……(省略若干恶心语言)。基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旗人重头而轻脚,假髻虽然夸张高耸,天足却被掩盖于袍摆之下。相反,汉文化倾心于……(省略若干恶心语言)。

  旗装与襦裙在具体形制上也存在许多差异,例如旗装有一字襟、缺襟等种种斜襟,礼服上还有马蹄袖,袄裙却多为对襟;袄衫上戴领抹,沿用本族的交领,而<B>旗装在最初则无领,只戴领巾兑,直到清末才有旗装立领,而且也非交领。</B>在装饰配伍方面,旗装原本是相当简朴的,入关后慢慢朝繁复的方向发展,甚至大大超过汉女的袄裙,镶、滚、嵌、绣、荡、贴、盘、钉样样俱全(这在汉女袄裙上也能见到),而且许多正式礼服袍均有<B>接袖和箭袖</B>,使整只袖被分成数段,每一段的图案风格、色彩和面料都截然不同,这是汉装所没有的。

  旗女与汉女着装存在的差异,归根结底反映了异族文化间的差异。内敛型的汉文化造就了襦裙,而外向的八旗文化则产生了旗装。在两种服饰截然对立的时期,也是两种文化撞击的年比。然而,正如文化之间的冲突会逐渐磨合化解,旗**饰的差异也并非不可调和。清王朝统治稳固后社会趋于安定富足,民族融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即使是禁令也禁不住旗装变得宽身大袖,襦变得越来越长,类似于袍。清中期时旗女与汉女着装的界限已不再那么明确,晚期更是互借互用。<B>旗装采用汉族的吉祥纹饰以及刺绣工艺,袖上也出现类似半臂的深色装饰。</B>有穿着长坎肩的汉女,也有穿袍身极短露出双脚的旗女。同一时期的旗**装也会反映同样的时兴做法和装饰手段。总之,旗女与汉女的着装已由初期的对立走向了融汇交合。 <p></p></P>
<P  align=left>满族的坎肩,据说是入关以后,从汉族那里学来的(莫非是明朝的比甲/褙子),不同的是,满族的坎肩除了御寒以外,也为了装饰和美观,一般在坎肩上都镶有花边,绣有花卉图案。满清时,坎肩是满族比较时髦的服装,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都要穿坎肩。坎肩的样式也比较多,有对襟、琵琶襟等。</P>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15: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种民国初期典型的学生装,就是典型的满汉杂交的产物</P>
<P>上边是缩短的旗袍,下边是汉家传统的裙子,不过此时已经变成了筒裙啦!</P>
<P>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b><FONT color=#ff3300>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FONT></b>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8 16:17: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16: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P></P><P>立领也似乎不是满族的发明,开始满族用的是这种手帕</P>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16: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P><P>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P><P>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P><P>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 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P><P>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P><P>
宣统至民国初年:这个时期妇女的衫裤比光绪未年更窄小,衣领却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颊,如同马鞍形状.这个时期的镶滚装饰较前简单得多,<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但襟前仍然系挂装饰物</B>.
</P>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16: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坎肩,原名"半臂",又叫"蔽甲方"、"披袄"、"背心"、"搭护"等。样式很多,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满族男女青年喜欢在袍子之外罩上一件坎肩,显得特别神气、洒脱。
追本溯源,坎肩并不是满族先民的遗物,最早却是汉族的服装。古代汉族的坎肩,南方叫"背心",呼和浩特地区俗称"腰子"、"柱腰子"(或云"祖腰子"),是贴身穿的实用衣物。或为了轻便,或为了御寒,都是适应当地气候的应时衣制。
清军入关后,满族与汉族杂居相处,从汉民族那儿学来了"坎肩"。为了美观,从造型上,对原来的"背心"、"腰子"作了巧妙的改造,缝制得俊俏、秀挺。穿上以后,胖子显得丰满但不累赘,瘦子显得窈窕而不干瘪,因人适度,各增其美。因用滚边、绣花的纹饰对"坎肩"作了美的装饰,镶上花绦,绣以花卉,因此成为新颖别致的流行时装。尤其是妇女们穿的"坎肩",更是华丽宜人。
男子穿的"鹰膀"坎肩,则是由南方的"一字马甲"演变而来的。所谓"一字马甲",就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饰排扣,两边腋下也置纽扣,套在袍子里边穿。如果要脱下来,自己只消解开上边的排扣,再由别人解开两边的纽扣,则不必脱外边的袍子即可自动退下。满语管这种形式的“坎肩”叫巴图鲁坎肩,"巴图鲁"在满语中是"勇士"、"英雄"的意思,此种衣饰在八旗子弟颇受青睐。后来,在其两边加上袖子,便被尊为"鹰膀"褂子,更透着英武气息。<IMG src="http://zhihai.heshang.net/picture/UploadFiles/200603/200633018143128.jpg" border=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8 16:27:1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9-9 02: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辛苦了妹妹,资料很有用。</P>
发表于 2006-9-9 19: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P>坐下慢慢看……</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7:35 , Processed in 0.0722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