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19|回复: 6

(转自微信)汉服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原创:莒国笑笑 汉服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3 13: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服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原创 2018-03-12 莒国笑笑 汉服论坛
本订阅号力图做成一个在汉服运动中深度思考者的精神家园,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宣传,欢迎加入“汉服论坛”QQ群:728139536

-------------------------

各位同袍大家好:


我是临沂汉服社社长、行之堂汉服工作室的东岛。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汉服体系构建与发展的问题。

关于为什么要建立汉服体系,我想就不再赘述了,因为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资深的同袍,对这个问题相比是有一定认识的。其实早在几年前的西塘汉服文化周论坛以及青岛汉服博物馆论坛中,我就陆陆续续的发表过几篇论文,来阐释我的一些个人观点,近一两年与汉服吧、研习吧吧主以及煌汉、朙粉、考据派、儒生、仙女、社团等交流,总结探索汉服的发展。

汉服圈早年便有所谓承明与宗周之争,而后前些年朙粉的发展比较迅猛,又有明华堂等高端商家出现,以及礼仪界的推动,明制发展迅猛。而去年汉服吧吧主琥璟明,即南楚小将开始逐渐公布完善他的体系,同时在去年的西塘论坛中也做了讲解。下面我就四方面谈论现代汉服体系。(一)汉服体系的形与魂(二)汉服体系化的几方面工作(三)汉服体系发展的人性根基(四)汉服发展的时间性问题。

一、汉服体系的形与魂
在很早之前我与几位汉服圈的前辈就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汉服的体系不应该简单的是,现代汉服有哪些形制,形制有什么标准。而是还应该有一些指导性的思想,即回答为何应该如此,以及各种形制应该如何各归其位。说白了,所谓义理体系,那就是回答汉服是什么,而形制体系回答什么是汉服,什么是好的汉服,什么不是汉服,或者不合格的汉服。

1.义理体系

对于汉服是什么,我想其实这本身就是所谓“体系”的根本,有一些人将明制之前的服饰排除在汉服外,有一些人将近代的大襟褂子认为是汉服,比如春梅狐狸,近来台湾的龚鹏程教授发文说马褂也是汉服,乃至于和服都是汉服,且自信满满论述一番。

综上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汉服定义的问题,我们大概齐都认同“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但是就细节来说,却又有很大不同,且各有其失。三个关键词“民族”“传统”“服装”。从现在的汉服界中来看,(1)汉本位的同袍多强调“民族”,汉服是表征民族的符号,这样有一些看起来不够“汉”的服装可能就被排除在外,同时强调表征符号的同时,所谓“形制考据”便成了第二位的事情了。(2)如果我们强调“传统”,那么考据自然成为首要的,但是这样又很容易混入一些小传统,比如将一些清代服装混入,龚鹏程教授便是这个问题。(3)现代大很多同袍,恐怕是更加看重第三个方面,那就是“服装”,如果从服装的角度看,可能更加看重一些纹饰色彩,审美取向等等。

2.形制体系

所谓形制体系,那么就是讲我们众多汉服,按照形制划分,分门别类。划分的方式,既可以按照款式种类来区分,即衣裳搭配长短领襟形状划分,比如衣裳制、通裁、深衣制等。也又可以根据礼仪场合的方式来划分,比如礼服、吉服、正装、便装等(也有人提出加上燕居服,即略正式的休闲装)。前者的划分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哪些款式是汉服,同时明晰汉服特点与范围,而后者可以指导实际生活的穿衣方式,比如今日西塘汉服文化周,大家穿的服饰,有礼服、有便装、有戎装、有盛装等等,其实这说明大家对“活动”的定位并不统一,也并不知应该如何是最为合适。

当然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或者说义理体系下,那么形制体系自然不同,之后将会对此详述。



二、汉服体系化的几方面工作

我们的汉服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不是历史考据、不是服装设计、也不是cosplay,也不是社会风俗,可以说不是一个专科之学,具有比较强的复杂性。体系化的工作也并不单是汉服的款式种类,还有工艺、规范、命名标准等工作。

1.汉服选择创制原则

汉服已经断代三百余年,重新恢复系统确实不容易,而这种断代又给予一个机会,那就是让更加古老的款式有可能重现。那么哪些衣服应该成为今日的“现代汉服”呢,我们“现代汉服”应该如何去选择古代衣冠,同时在多大的范围的去做创造与改变呢?下面我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汉服体系。

(1)市场杂烩论。其实就是所谓的大杂烩系统,也就类似今日汉服界的一种状态,是各阶段的广大同袍商家社团共同完成的。既有遵照历史的各个时代的唐宋明的、也有归纳创造的玄端、直裾曲裾,也可以根据绘画俑像的各种襦裙衫裙。之前同袍一盏风曾经出过《现代汉服体系2.0》这个系统算是对汉服运动的一个总结。但是这个体系,凡是对汉服有思考的人,都会对此不满意,但是所有人不满意的人给出的新体系,另外一拨人更加不满意,多方的博弈,这个却依旧还是比较坚挺的。

(2)承明论。代表人物是研习吧的龙套生活、鱼汤等人,包括之前的一些囧粉,当然他们内部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同,比如对儒家礼制的理解、对明代前中后的侧重等还是有一些不同,乃至于有人承明改制、有人唯明、有人承明尊礼等。但是整体上他们是认为现代汉服应该是承接明代发展的,这个并不是早些年“承明宗周”的延续,因为其中有很多人也是“宗周”的义理的。明制服饰的气度、可考度大家想必也是比较了解,不必多谈。

(3)元素重组论。代表人物是汉服吧的小将,他的整体思路,去年也在西塘论坛中做了介绍。在他看来过去的衣冠,都应该放在过去,今日的汉服就应该是新的。他以先秦为审美内核,以历代汉人服饰为形制样本,然后进行形制归纳。这样可以得到历代汉人服饰的整体状态。即这样得到了汉服之所以“汉”的所在,故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汉”的这些元素重组创造,去除掉不“汉”的地方。这样的话。一个制作精良放量合适的直裾袍就是典型的比较“汉”的元素重组的结果,当然小将他是反对“直裾袍”这个名词称呼的。这种理论的好处就是完美的解决了朝代论的问题,同时又完美了规避了“剃发易服”,因为清代服饰形制与中国历史的各种衣服一摆,一看就知道“非我中华之物”,而其一些纹饰配色又可以吸收作为今日的制作元素。当然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历史上存在的大部分有特点款式反而成了“古装”,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明制服饰,而且明制服饰显然并不具备先秦的美感。再一个就是推广的缺点,那就是对于这种元素重组,一般人是很难把握的好的,一旦不好就与影楼相类了。

(4)杂烩归纳论,这里不妨也谈谈我个人的体系。承明论现实、客观,且容易奠定一些高端标准,比如明华堂、吉庐的服饰,再比如正定沧州的释奠礼等。而元素重组也是一个比较美好的理论,他可以解决一件衣服“汉不汉”的问题。我曾经也提出过一些理论,诸如:“远疏近苛礼从文”、比如“容易考据、盛世原则、以明解周”等等,综合我之前的一些理论加上小将与鱼汤的理论,可以稍微讲如今乱七八糟的现状做一些条理性的改善。

2.礼服体系与规范

对于便装以及单纯秀美的衣服,我们其实也没有能力去管什么,对于礼服正装,作为致力于汉服复兴的同袍们,却是应该去做一些规范,制定一些体系的。无非是来解决,我们在婚丧冠祭,以及一些正式场合的服饰标准。承明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比较方便,容易考据,有现成的方案,资料也比较多,同时也符合某些儒学流派的义理。

而小将也在根据自己先秦审美,元素重组的指导思想,在自己制作一套祭祀婚礼等的服饰。

婚礼中我们今日粗浅的将服饰分为周制、唐制、明制。而除了明制之外,周制、唐制设计的部分比较多。尤其是周制,那么是否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呢?今日很多周制婚服动辄绣花满满,我看不出周风的古雅,反而有些清代的庸俗气质。同时有很多搭配也具有争议,诸如交领袍服之外能够再着对襟罩衣的问题等。

3.版型与工艺

我们汉服比较讲究所谓“版型”,汉服做的好不好,乃至于与影楼的区分都体现在此。不同款式的袖长安排,以及衣身放量、下摆外扩、袖跟袖口宽度应该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比如直裾袍,在有一些人眼里已经类似与影楼装了,但是我觉得商家的制作决定很大的一方面,如果有一个宽松的放量于袖长,是很容易得到宋画的效果的。也会是比较“汉”的。

关于一些细节的地方,诸如道袍褶子的打发,汉服中缝的有无,领子处理的方式、内衽的大小等等,都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方法与规律的,我看现代时装的裁剪书籍,会给出很多的制作方式与公式数据,未来汉服应该要出一些专业的裁剪书籍。我认为这也是未来汉服体系化的工作之一。

4.汉服的命名体系

历史上的汉服各个时代的名字、款式不同,故而同名不同物,同物不同名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且有时候一个名词,对应各阶段历史上很多东西,同时我们在今日汉服复兴过程中也会参考服饰史的命名法、考古报告的命名法,乃至研究者自我命名等,以及直观命名等诸多方法,故而导致目前很多服装款式、部位、结构有很多名词窜乱的地方。以及随着考据过程中,有一些名词的界定,我们更加清晰。但是目前有很多词汇我们汉服界使用的并不方便,而有时候采用完全的古代名词,今日人使用也更加不方便,所以各种人也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曾经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等等,但是今日我们深衣仅仅作为一个礼记深衣篇服饰体系,而直裾曲裾如果强行与深衣拉进关系的话,只能称为深衣制了。同样的问题还有玄端,狭义的玄端仅仅是先秦的士礼服,而我们如何概括各时代衣裳敝膝后绶这种大礼服呢?也许“玄端制”也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名词吧。

最近争议比较多的还有“襦”“袄”“衫”这些名词。之前,我们受服饰史书籍的影响,把所有的上短衣下裙的衣服统称为襦裙。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自唐以来襦这个词汇的使用也越来越少了,便有很多同袍建议将襦的使用做限制,大部分唐宋明的衣服便不可再称之襦裙了。衫几乎是个通用性特别强的名词,今日我们比较强调款式形制的区分,那么还是需要在前面增加很多限制的词汇。在明代交领短衣就是如此,用袄衫来区分厚薄夹层等,而明代袄衫形版型一样,且都在裙外,今日对于我们来说,作为版型的区分就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明代交领衫,与宋风那种束在群内的交领衫,如何用名词直接区分呢?再比如对襟短衫,曾经我们称之为短褙子,而又有同袍认为,褙子皆是长的,不可称之为短褙子,而有同袍认为以宋风那种通领对襟的衣服为褙子,用长短区分,是十分方便的。再比如半臂半袖,各个时代对这两个词汇用法很杂乱,有同袍认为应该各归其位,而有同袍认为不必做区分,因为其内在含义是在是完全一样的,不必做打这类笔墨官司。还有就是“直裾袍”这种词汇的合法性。以及我们是否应该完全采用撷芳主人对“道袍、直裰”的区分。去朝代化是很多同袍赞同的,但是诸如 宋襕衫、明襕衫,我们果真只能前面加朝代来做区分么?而各种领子襟名词、袖形也是有各种争议。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逐渐的去理顺。



三、汉服体系发展的人性根基
我们知道目前关于汉服体系拥有着诸多的争议,这些争议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得到平息,但是我相信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我以前曾经说过“人皆有向智向美之心”,由于有这个心,所以我们汉服发展,一方面朝着更加靠谱、考据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朝着美感的方向发展,这其间比如会有一些争执,就是我们俗称的考据与秀衣。在我看来汉服并能简单的体现一种美感,也不能只是一种民族肌肤,也不能仅仅是历史的复制。而是一种“真善美”的集合。

1.真。所谓“真”,自然是有参考标准的东西。汉服是传统服装,那么传统总是要有一个标准吧,不能你说传统那就是传统,美不美大家可能并不统一,而历史上曾经存在不存在,这个标准缺失客观的。我们很多同袍重视考据,担心衣服的形制不好,搭配不好,这也表示求真的表现。尤其是朙粉们,往往比较重视这个“真”,不遗余力的探究服饰的版型数据、工艺标准、乃至布料,这对于我们提升汉服质量还是具有很大的贡献的。

2.善。真未必是“善”的,我们想用汉服来表达民族的肌肤,我们想用汉服来继承传统的礼制,这都是“善”的出发点。而有时候过于求“真”,却是会影响善的表达的。或者是有一些矛盾之处的。我们常说的“复兴不是复古”也包含这种意思。比如朱子制定深衣,为庶民制礼,这是善的,但是在某一些人看来,这并不“真”。对于有些人来说,襦裙直裾也是善的,但是却也并不太真。而对于真的东西,曳撒、竖领。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服饰并不够“善”,乃至于有窜乱正统汉服的嫌疑。

3.美。这个美想必大家都能比较好理解,大家都希望我们的汉服是美丽的。但是这个美一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与所谓“真”的客观性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美具有一定的“人欲性”,与“善”的天理性也会有向左的地方。从早期的现代曲、齐胸,到现在的魏晋风都是美与真的矛盾,深衣上绣花,乃至于无绣花不汉服,走向的庸俗审美,而不能真的体味传统美学的也是一种并不好的状态,飞鱼斗牛满街跑、礼服便装,酷帅文雅不分场合,都是美与真善的矛盾。

每个人有不同的理念,每个人也都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完全的统一势必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的汉服体系可能就是在这三者相互博弈与协调中不断的发展完善。




四、汉服发展的时间性问题

我们现代汉服运动一直处在一个继续探索的路上,并没有走到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各种新的东西都在不断的涌现。所以,其实我们很多的成果都是有一定的“保质期”的。在汉服这方面,我们也不能固守,也要不断的“深化改革”。

1.经济实力的发展

如果我们翻一下十年前的活动照片,很多人是不忍看的,我们在坐的很多老同袍也都一定的黑历史。那时候大家很多都是穷学生,或者刚刚工作,汉服产业还未成型。随着我们个人与这个行业的实力的增强,我们很多服饰越来越精良,也涌现出诸如明华堂、吉庐等相对高端的商家。我们也淘汰了很多不够完善的工艺、款式、搭配等等。尤其是这些年,随着汉服产业化的进步,很多的设计师、摄影师等涌入圈内,你发现有了越来越多的美照。团体活动方面,我们之前多受制经济制约,比如团体祭祀,往往是简易的冠,简易的“玄端”,而逐渐有一些团体已经具有全套的规整的祭祀服饰了。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前些年制作的一些服饰头冠,我们今天可能就要淘汰掉了。

2.考据成果的发展

一方面是新的资料的出现,比如去年的宋代赵伯澐墓穴的发现,各种丝织品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宋代男子服饰提供很多的参考,大家都知道宋代文雅简约的审美十分的具有华夏感,但是能够有实物参考的男子服饰只有南宋周瑀墓。

另外一方面是专注考据的同袍们不断地具有新的发现,比如我社卡卡西同袍去年所做的七破八破裙子的试验,在一片方布打褶裙当中引发新的潮流。目前我的朋友结缘、梅影一直在做裙子的研习,制作出了很多原来汉服没有或者不流行的裙形,现在我们做马面裙,早已经采用了梯形打褶的方式,但是这种考证是否也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性的,也需要等待未来更多的资料。我的朋友鱼汤对明制服饰的一些细节也是做了很多大量的工作,去年也与朋友发表了道袍摆的相关论文,结束了汉服界靠脑补做摆的境地。

在这种新资料与新考据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被淘汰掉的东西。曾经我们淘汰小曲,还有仿制韩国儒巾做的儒巾也早已不见踪影,而后一些襦裙、直裾都受到了争议。相信我们逐渐会梳理清晰这些东西。

3.审美的发展(风朝那个方向吹)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喜新厌旧”,汉服发展这些年以来,我们的审美也不断的发生一些变化,我们对古代的审美也越来越了解,这导致的就是很多服装款式不会被追捧,或者意想不到的出现一些新的款式与设计。最初多是直裾曲裾襦裙,零八年之后明制服饰逐渐流行,这可能是考据派的一些结果,在这个基础之上,很多竖领开始流行,这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腻了交领对襟。后来射箭运动开始流行,窄袖圆领袍开始流行,这些变化在汉服文化周中也有体现,圆领袍之后,我本来想以后明制日常化服装会更加流行,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忽然刮起来一阵魏晋风,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很多摄影师的涌入导致的。所以未来流行起来什么款式,很大程度上可能要看未来群内涌进来什么人,以及商家的引导吧。

4.意识形态的一些转变(符号——精致——自由与美)

汉服一些款式更新很大一部分也是我们同袍的一些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最初我们是孤独的、悲情的,这一点前年子奚前辈在论坛中也谈到了。所以那时候我们相对封闭,汉服的意义在于一种符号化的表达。而随着我们自身的成长与壮大,我们越来越敢于吸收与走出去,对于汉服的追求也是日趋“精致与靠谱”,对汉服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我们的壮大与开放,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影响着汉服,汉服发展所呈现的“自由于美感”也越来越明显,故而现在有各种比较火的汉元素、汉风、各种时代风与元素风。二次元文化也与之交融,出现萌系、jk系、朋克系等等。

未来我们将会拥抱更大的世界,汉服运动也将会走的更远,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能够保护好我们即将胜利的果实,在这个还是小嫩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继续呵护,努力完善自我,而且更加要去注意哪些准备摘桃子的人。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祝福我们的汉服发展一帆风顺,谢谢大家。

另外本文提到的人,引述的观点如果有什么差错的话,请多多海涵,加以指教。

文字|莒国笑笑(临沂汉服社-东岛主人)
排版|牛小犇


欢迎各位兄弟姐妹们关注“汉服论坛”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是hanfuluntan。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具体稿件的要求:围绕“汉服”主题,站在汉服、中国人、现代人的立场上,发表言之有物、逻辑自洽、论据翔实、论证严密的明确观点,合法合规、合情合理,面向大众的深入浅出的文章。尤其是针对具体的网络、纸媒反汉服文章进行的有理有据有礼有节的批判和反驳。欢迎与各类反汉服者约战,汉服论坛将开辟专栏支持隔空论战。
凡惠赐之稿,须为本人原创文章,旧文旧作亦可。每篇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不接受纯图片投稿。
汉服论坛为公益性平台,略备淡茶一杯,以待阁下真知灼见。
因为暂时没开通留言功能,请直接在订阅号主页回复后台,会及时答复。投稿请扫描二维码入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2:11 , Processed in 0.0795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