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6|回复: 18

[转帖]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8 19: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
[刷新]
[人民网]:北京论坛(2006)“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分论坛10月28日下午的研讨开始  [13:45] </P>
<P>[谭中]:下午的论坛现在开始。下面请第一位o(︶︿︶)o 唉者孙逊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都是群建设”。  [13:45] </P>
<P>[孙逊]:各位专家、学者,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都市群建设。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基于这样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作为人类城市发展最高空间组织形式的"世界级都市群",其影响往往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线,对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二是以"世界级都市群"为标志的当代城市化新模式,对当今处于城市化高速进程中的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47] </P>
<P>[孙逊]:一、都市群理论与西方现有世界级都市群的分布。  [13:47] </P>
<P>[孙逊]:"都市群"理论可以追溯到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的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1961年,他在对美国东北部高度城市化的区域研究了20年之后,发表了他纪念碑式的著作《都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在本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都市群" 概念。都市群也被叫做城市群、都市带或巨大都市。  [13:47] </P>
<P>[孙逊]:作者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东北部海岸的城市群体,它北起麻省(马萨诸塞州)的首府波士顿,南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主要城市包括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它面积不大,占全国的1.5%,但却拥有统计人口4千4百万,占到美国总人口的16%;更重要的,它集政府中心、银行中心、媒体中心、学术中心和移民中心于一体,是一个巨大的功能性都市区域,为整个美国提供了为数众多的基本服务,因而被称为美国的"主干大街"。此外,戈特曼还发现,在美国还有另外两个相似的都市群,一个是从芝加哥到匹兹堡,一个是从旧金山到圣地亚哥,从而使这一理论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  [13:48] </P>
<P>[孙逊]:对都市群的界定,当下一般使用的衡量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二是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地区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三是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都市区之间没有间隔,且联系密切;四是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五是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13:48] </P>
<P>[孙逊]:目前公认比较成熟的世界级都市群主要有五个,除了美国东北部海岸都市群外,其他四个分别是:以法国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都市群,由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与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等构成的北美五大湖都市群,也是一个跨国界的;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群,以及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形成的英国伦敦都市群。在某种意义上讲,都市群是当代人类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出现的最高的空间组织形式,对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世界有了五个,谁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呢?特别是对于高速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有没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个都市群。  [13:49] </P>
<P>[孙逊]:二、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当代都市群的发展现状。  [13:52] </P>
<P>[孙逊]:在当代中国,已出现了三个初具规模的都市群或准都市群,它们分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  [13:52] </P>
<P>[孙逊]:根据初步掌握的资料与信息,我们对中国三大都市群大致可做这样一些描述和介绍:  [13:53] </P>
<P>[孙逊]:从概况上说,长江三角洲由沪、苏、浙三地15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八市,和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等六市。还有一种说法,是将浙江的台州包括进来,这就是15+1。它的依据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长三角"十一五"区域规划;更新的说法是16加7,即上述16座城市外,再加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芜湖、马鞍山等,这一扩容的依据是建设部牵头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珠江三角洲一般是指不包括香港、澳门的"小珠三角",由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等十个城市组成。而京津冀都市群的提出比较晚,先后有"环渤海湾"、"京津唐"等说法,直到最近出台的《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这个都市群的基本轮廓才逐渐清晰,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及其周边的中小城市。  [13:54] </P>
<P>[孙逊]:根据我们现已掌握的材料,这三个都市群可以说各有特色。从空间面积看,京津冀范围最广,是珠三角的3倍;从人口规模看,长三角人口最多,珠三角人口最少;从城市分布的密度看,长三角与珠三角相当,每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别有1.5~1.6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京津冀地区城市分布密度较低,为前两个地区的1/3;从经济发展总量看,长三角具有明显的优势,2000年实现GDP全国GDP总值的17.2%,珠三角与京津唐地区GDP总值相当,分别占全国GDP总值的8.4%、9.2%,仅是长三角地区的一半。此外,长三角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优势,如在2005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强的排名中,上海第一、杭州第五、宁波第六、苏州第七、无锡第八,长三角占了五个城市,占了半壁江山。  [13:54] </P>
<P>[孙逊]:又如在基础交通设施上,相关资料显示,长三角的公路网密度、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和5.8倍。此外,根据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5年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经济运行发展概况》,2005年,长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比上年猛增25.79%,这一增幅超出珠三角10个百分点以上。同年,长三角对外贸易高速、超预期增长,实现出口总额增长32.48%,超过珠三角近8个百分点。还有,三大都市圈地方财政收入约占全国各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的40%,其中长三角就占到21%。根据这些情况可以初步作出一个判断: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当代三大都市群中,长三角的总体实力相对较强,其次是珠三角,而京津冀相对较弱。  [13:54] </P>
<P>[孙逊]:但我国三大都市群的未来发展前景,都呈良好和激烈的竞争态势。长三角对珠三角的优势与区域划界有关,如果把目前的小珠三角改作加上香港、澳门以后的大珠三角,其影响力立刻就会超过长三角;另一方面,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将北移,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城的建设,其"十一五"发展定位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高水平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以及宜居的海滨新城,其地位相当于上海的浦东。  [13:54] </P>
<P>[孙逊]:如果说,上海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浦东新区的开发有直接关系,那就不难想象,渤海湾滨海新城的建设会给这一区域带来怎样的影响。而随着京津城际列车的开通、北京与天津的结盟与一体化,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可以想象,很快会有大量的资本与优秀人力资源流入这里,在中国将出现一个都市群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  [13:55] </P>
<P>[孙逊]:三、世界格局中的我国都市群建设。  [13:55] </P>
<P>[孙逊]: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我国三大都市群的大致现状和概况,目前,这三大都市群建设都面临了诸多的问题,诸如GDP的增速及其在全国所占份额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问题,这个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问题,还有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和"同质竞争"问题等等,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趋同性问题。这种趋同性主要表现在:城市建筑和城市面貌的趋同化、城市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的趋同化,以及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趋同化等。这是我拍的我们几个都市群的照片,从这上面很难看出是哪个都市群。  [13:55] </P>
<P>[孙逊]: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物质存在形式,它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外表和风景。特别是那些地标性建筑和景观,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之聚焦,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有曲江,北宋汴州有金明池,南宋杭州有西湖,明清南京有秦淮河、苏州有虎丘、扬州有瘦西湖,都是历史上最具特色和标志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绵长的城市意象。  [13:55]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19: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P>[孙逊]:而我们今天的城市建筑和景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形同神亦同的高楼大厦,一些地标性建筑更和周边的地区形成尖锐的反差,成为外国建筑设计师个人理念和风格的试验场。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国内有很多城市新盖的法院和企业,外观都是复制的美国国会大厦。这是我选了几副图片,像长沙海关、重庆法院等等。中国城市的独特性何在?新的城市建筑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呈现一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这些都被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忽略了。  [13:55] </P><P>[孙逊]:城市文化特别是城市流行文化的趋同更为明显,在今天的中国,铺天盖地的广告片,层出不穷的新歌星,杂沓而来、又纷扰而去的通俗电视剧,以及震耳欲聋、眩人耳目的各色时尚秀,这一切构成了当代中国城市的最强音,压倒和淹没了城市其它文化种类的声音,成为当下几乎所有都市一道最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对此,究竟是喜,抑或是悲,也许永远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13:56] </P><P>[孙逊]: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类流行文化当做是来自民众、并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则未免有失偏颇,并且有某种危险性。因为这是一种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趋同的文化,是由商人雇佣文化人制造出来的文化。如果我们的城市都被这类文化的喧嚣声所淹没,那还有什么"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可言?这里,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被遮蔽了,生龙活虎、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被掩盖了,而它们恰恰才应该是一座都市和都市群的文化底色之所在。  [13:56] </P><P>[孙逊]:与城市文化的趋同化相呼应,城市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呈现相同的变化和趋势。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城市人已没有了过去那种亲近的邻里关系和有亲和力的弄堂文化,儿时的游戏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原本有丰富内涵的传统节庆也只留下一个个空洞的躯壳;特别是那些重要的传统狂欢节庆,如元宵、上巳等,已接近销声匿迹,连春节也在慢慢变得可有可无。  [13:57] </P><P>[孙逊]:与此同时,大量人为制造的带有浓厚商业味的这个节、那个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远远盖过了日趋式微的传统节庆的声音。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对这一切全然感到陌生、麻木和异巳,他们只对流行的快餐文化和西方节庆表现出更多的热情。长此以往,真不知哪一天,我们祖祖辈辈相传的生活方式会成为一种沉睡的记忆。  [13:57] </P><P>[孙逊]: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殷周制度论》)这句话说得很深刻,确实,都市和都市群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政治与文化标征的集中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和都市群,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注入本民族、本地区政治与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其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和都市群鲜明地区分开来。  [13:57] </P><P>[孙逊]:这里,一个重要而可靠的切入点,是充分发挥区域文化和民间文化在都市群建设中的作用,使其成为一座都市和都市群的文化底色,然后再吸纳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都市和都市群。就以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群来说,它们分属三种不同的区域文化,长三角属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珠三角属岭南文化,京津冀为燕赵文化。  [13:57] </P><P>[孙逊]:因为历史的原因,这三大区域文化特征非常鲜明,无论从城市面貌到风土人情,从历史文化到当代生活方式,都有很多的差异;同时,在这三大区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民间文化也各自相异,因而理所当然,这三大都市群应该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正是一座都市和都市群的灵魂之所在,也是它立于世界都市之林的魅力之所在。越是民族的,地方的,才越是世界的,这对当代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都市和都市群建设来说,是一条虽然浅显、但却永恒的真理。  [13:57] </P><P>[谭中]:下面请楼宇烈教授演讲。他的题目是“国学百年启示录”。  [13:58] </P><P>[楼宇烈]:主持人、各位专家学者,很荣幸能够在北京论坛上作这样的o(︶︿︶)o 唉。我的o(︶︿︶)o 唉题目是“国学百年启示录”。讲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最近看到不少的媒体报道,国内一些大学或者是研究机构成立了国学院、国学课堂,而且几年以前在社会上很流行儿童读经等等。现在确实举办了包括企业家培训班,也就是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一些媒体称出现了又一轮新的国学热。我认为,不能说现在才出现这样的国学热,其实100年里国学的问题上就没有中断过,虽然是时高时低,时凉时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从这个现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这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3:59] </P><P>[楼宇烈]:讲这个问题首先就涉及到什么是国学。虽然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个名词可以说是新名词,近百年来,由于西方的文化进来以后,就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区别。所以最初就出现了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了国学的名词,其实国学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就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就叫国医。  [14:00] </P><P>[楼宇烈]:国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现代的学科分的很细,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考古等等都分得很细。国学应该归哪一学科呢?国学是个综合型的,一直到现在,比如说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很热,也准备招生,招进来之后授予什么样的学位?在学位名单里没有国学这个学科。像哲学里面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最后都授予哲学学位,因为这都属于大范围的哲学里面。国学又比哲学、文学的范围大,包括了文、史、哲,政、经、法,所以就很难归纳。有人认为不能称呼这样的一个名称。  [14:01] </P><P>[楼宇烈]:其实名称上面的讨论可以有很多的意见发表,比如说刚开始有国学出来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就是章太炎先生;他认为传统的小学是基础的。小学是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也就是阅读古籍基本的学科,从这里入手,再学经、史、子、集四部。他认为这就是国学,国学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如果我们追根求源,都在这里。这是比较传统的说法。  [14:01] </P><P>[楼宇烈]:梁启超的思想就更开放一些,他认为国学应该是中国历代学术的思想史。后来钱穆先生传承了梁启超的说法。他讲的国学讲义录和章太炎先生讲的不一样。钱穆主要讲国学思想的转变。到了胡适先生更扩大了,他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也就是说一切属于中国传统的学问都叫国学。当时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14:01] </P><P>[楼宇烈]:大家研究的路线不一样,研究的范围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态度、目的不一样。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把优秀的成分传承下来。胡适先生研究国学,他自己讲的很清楚,从故纸堆里刨垃圾,把他们扫除掉。目的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国学的定义很难定,有人认为国学就是西方的汉学,就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就是汉学,中国自己叫汉学就不合适了。  [14:02] </P><P>[楼宇烈]:这些名词概念的争论可以放在一边,我们的理解是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把它定为国学;如果再扩大,把我们所有的学问都叫国学了。所以也不要扩大那么多,我们要把他限制在传统的文化。中国传统的说法里面有道、有器、有艺,不一样。但是每一种文化里面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地区的、国家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我想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样式、信仰习俗等。我们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而文化又是历史的载体。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我们还哪有历史了?这样就没有历史了。  [14:03] </P><P>[楼宇烈]:所以,文化在整个历史中间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在鸦片战争前有位很著名的思想家叫做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很大的研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他研究这段历史,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即:"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后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知道历史就不认同这个民族、不了解这个国家。  [14:04] </P><P>[楼宇烈]:要是认同历史就要认同文化,为什么百年来都讨论这个问题?一开始刚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鸦片战争时期和龚自珍齐名的魏源。当时看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所以,当时成立各种制造局和工厂拼命的来制造造船、枪炮,以抵御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这也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口号。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样认识它。  [14:05] </P><P>[楼宇烈]:洋务运动失败以后,大家更觉得这样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会阻碍我们这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因此从制度的改革一直到精神领域里面的改革,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新文化革命,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大量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对于中国文化应该怎么样来看待呢?还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特别是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管是欧洲的学者还是中国的许多主张积极向西方学习的一些先进中国人,他们到欧洲去进行考察以后,也开始反省,来重新认识欧洲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当然他们都认为西方的也不是都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它自身的问题。所以中国不是全部的照单全收。  [14:06] </P><P>[楼宇烈]:当时像梁启超去了欧洲考察以后,在1920年初就发表了一篇很大的文章,后来成了一个小册子,叫做《欧游心影录》。他反思了当年他们这一批人要完全否定自己传统的想法是不是对头的。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间也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自己来反思的东西。到了1921年,梁漱溟先生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也讲到了东西的文化其实是各有优缺点,而且是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一点指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了我们过去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而西方的文化都是代表了工业社会的文化、工业社会的文明,中国的文化都是农业时代的文明。所以它有一个时代上面的差距。  [14:08] </P><P>[楼宇烈]:我们要走向工业社会,就必须要否定我们的农业文明。这只是一种实践上的差异比较文化的观念,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的问题。不同的文化类型就可以比较,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就不断出现了探讨国学问题的学会和组织。比如说,1905年就出现了国学保存会,还成立了国学扶轮社,都是国学人发起的,章太炎举办了国学讲习会。章太炎曾经三次举办讲习会讲他对国学的理解等等。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了,成立了国学昌明社。1919年,在四川还成立了成都国学院。1920年,在无锡成立了国学专修馆,培养了一大批讲授国学的导师。同时也出版了许多和国学有关的杂志,像北京大学的《国学季刊》,南京东南大学出现了《学衡》杂志等等。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问题,一直有许多人在关注,在进行讨论。  [14:08] </P><P>[楼宇烈]:到了30年代的中期,中西文化的争论一直在进行着。有一批学者公开举起了全盘西化的旗,影响很大。他们认为中国要发展,要走向现代化只有彻底的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全盘西化才有可能。这一口号提出的时候是1933年,当时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叫陈序经,他在《中国文化之出路》中:在中国的学术界一共有三派:一派是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第二派是折衷派,提倡调和的办法使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第三派是西洋派,也就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他自己则是主张第三派,是让中国的文化彻底西化。他认为,在现在的形势下,中国文化的出路唯有彻底西化,态度非常的鲜明。而且,他举的例子和很多人的思想有共鸣,他说西洋文化无论在思想上、科技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学上、文学上都比中国好,就是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上,我们也没有西方人那么讲究。在西方文化里面,可以找到中国的好处;反过来,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就找不出任何西洋的好处。这是非常极端的说法,但是我感觉到似乎现在中国也有不少人有这样的一些看法。但是和他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有很多人不了解,是跟在后面走,跟着感觉走。  [14:08] </P><P>[楼宇烈]:公开西化的文化主张出来之后,1935年,有10位著名的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宣言》,可以说也是针锋相对。所谓本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国学的问题。这个宣言里面开头的第一句话非常的惊人。它是这么讲的,“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就是在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没有了中国人。”这个说法和全盘的西化一样,很绝对。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特别是现在,我们现在的现实恐怕比当时它所说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本位文化建设宣言》说到:"中国要有自我的意识,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闭关自守,也不要盲目的模仿。"他们认为,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的本位,采取批判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我想这提得非常切实。  [14:09] </P><P>[楼宇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主张提出之后,坚持全盘西化的人就批评说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版本,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赞同。特别是其中有一些学者说,没有本位意识的话,是绝对不可以与外来文化接触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主性,绝对不可以采取他民主的文明,而只能是让他民族的文明征服。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深刻。我们现在也在反思。  [14:10] </P><P>[楼宇烈]:这个争论从30年代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前。解放以后,在我们的大陆地区这个问题上基本是封杀了,没有讨论,一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是并不代表这个问题就结束了。在60年代初,港台的几位学者发表了一个宣言,感叹中国文化"花果飘零",意思就是中国的文化已经凋落了,呼吁要来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当代新儒家的思潮。这个思潮一直到现在,在大陆也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80年代以后对大陆的学界、特别是研究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都有很多的影响。  [14:10] </P><P>[楼宇烈]:国内文化大革命是60年代开始。对于这样一次政治运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比如说,今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40周年,大家都在反思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有比较多的观念,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之所以发生文化大革命,就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怪,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上面去,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中国现在还需要继续批判传统、继续否定传统,要不然中国就没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和希望。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的角度看,我想,文化大革命是最彻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了彻底破四旧--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文化最后的根子就扎在风俗习惯里面,到了风俗习惯里面这个文化才有生命力。如果我们的风俗习惯都破了,就不会认同这个文化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大革命最彻底地铲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14:12] </P><P>[楼宇烈]:80年代出现了新一轮西方文化的输入,不是马列主义,是尼采、萨特等人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很怪,你一定要把他搬到现在来运用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彻底斩断也不可能,虽然我们挖根很深,但是里面有很多的须,是不能斩断的。我们要了解中国的文化里面不仅有糟粕,还有很多的精华。  [14:12] </P><P>[楼宇烈]:80年代也有一段文化热,其中也涉及到国学和西学的讨论。80年代出现了一个 "河殇"现象。《河殇》里面就彻底地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她是一种黄土文化、黄色的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没有自我更新机制的文化。而西方的文化是海洋的文化、蓝色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不断进取的文化。  [14:12] </P><P>[楼宇烈]:国学的问题100年一直在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来不断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注呢?其实我认为,所有的国学讨论,归根到底都是在东西文化交流的中间,在向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建设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我觉得主要是围绕着这些问题。  [14:12] </P><P>[楼宇烈]: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在现代化交流的中间怎么样保持自己文化主体意识的问题。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保持、树立自己文化主体意识。因为现在的文化交流是不可阻挡的,我们想封杀现在任何的东西都不可能。你在这封杀了,它在那冒出来。现在网络传播得很快,交流是不可阻挡的。人们的选择也可以多样性,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间具有一种主体意识,我想这一点最根本。就像上面讲的,没有主体意识是没有资格和别人交流,因为一交流你就变成别人的了。  [14:13] </P><P>[楼宇烈]:真正的交流并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是双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要做到我有一颗中国心,洋装是可以穿的,现在有那么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为什么不用?不用是傻瓜。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这就是主体意识的问题。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我们对其他的文化就有鉴别,才懂得要吸收什么,把它吸收进来之后融合在自己的主体里面,让它变成营养,使自己身体长得更健壮,而不是吃了以后消化不良。所以我想这就是主体意识重要的问题。  [14:14]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19: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宇烈]:所谓主体意识指的是什么?所谓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发展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间,既不是盲目的自尊自大,也不要盲目的妄自菲薄,只有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本国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 [14:14] </P><P>[楼宇烈]: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个观念,即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近百年来的近代史,尤其是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现象,已经催促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我们讲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的样式、文学、艺术、医学、哲学,这些我们说是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是指凝聚在里面形成我们民族的一种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生活样式等等。文化传统凝聚着一种精神,也可以说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或者是文化传统形成一种民族精神的东西。 [14:15] </P><P>[楼宇烈]:所以,必须要重新认识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在现代的意义。我们常常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换句话说,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这个特色在什么地方?离开了我们的文化传统,我想这个特色就表现不出来、体现不出来。所以只有认同我们的文化传统,把我们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发展起来,才可能有我们的特色。 [14:15] </P><P>[楼宇烈]:我常常讲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希望领先取得第一位的是什么?那就是中国的医学!因为中国的医学有那么丰富的传统、丰富的理论。而近百年来,我们又积极的学习西方的医学,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医的主体下面去学习西方的医学文化,我想我们现在的医学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但是,现在可以说让人最失望的就是医学。中医已经不中了,这是大家的感叹。我们到中医院去就诊,有几个大夫能够通过诊脉来诊病?我们的手段是化验、o(︶︿︶)o 唉、CT,完全的西化了。 [14:16] </P><P>[楼宇烈]:我们有很大的误区,认为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西医就是西方的医学。但是中医核心的内容不是说中国的医,是讲的道理。一讲中医就麻烦了,有人说像巫术一样,梁启超、鲁迅都这样说,认为中医要消亡,但是现在中医发展得还是很好,我们要发展它!如果不按国别来分析,那么中医的内涵是什么呢? [14:16] </P><P>[楼宇烈]:首先,中医是中道之医。什么是中道?就是探讨阴阳平衡的问题,阴阳平衡了身体就健壮了,失衡了就有病了。所以要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盛了会上火,阴盛了也会上火。这主要是一种中道之语,和西方不同,西方攻其一不计其余;第二,中国有句流传的话,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是治人的,不是治病的;病是局部的,人是整体的,有关联的。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类型的医学,如果我们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想我们的医学肯定会在世界上领先。 [14:17] </P><P>[楼宇烈]:可是,我们现在是拿整个西医的理论来解构中医。包括有一些中医学院的博士生都跟我讲,我们现在的中医教学是埋葬中医的,因为它完全按照西医的理论,五脏六腑,脏腑不是器官,可是我们讲到五脏就想到肾、脾等器官,这不是中医的五脏理论。我很惊奇的就是听说中医的经典在中医学院竟然是选修课,不是必读课!中医要和整个的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抛弃了中医,我们的医学还会有什么特点呢?可以说没有了,我们的医学没有特点了,中医不中了,西医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追都追不上。我这样讲,学医的肯定不愿意听,当然我们也不否定有一些杰出的。在所有的学术领域都碰到这样的问题。 [14:17] </P><P>[楼宇烈]:我是搞哲学的,在十多年以前有一位瑞典人来我们这里学中医,他说我到这里来听到的都是用西医的理论来诠释中医,我能不能听一下你们讲中国的哲学?我说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我们中国的哲学同样是用西方的理论去诠释它的。这个情况到现在还没有改变,这是很大的问题。用这种方法来讲中国哲学,就使我们对原来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不能理解了。 [14:18] </P><P>[楼宇烈]:我举个例子来讲,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了解中国哲学的,我们讲阳明学,是主观的唯心主义,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里有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说,王阳明有一天带着学生去郊游,到南镇这个地方,百花齐放。学生开始问:老师,这个花开得那么好,是在你的心里面还是心外面啊?王阳明回答的非常好,他说:当我们看到这个花的时候,此花与你的心一时明白起来;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我的心和此花同归于寂。这里,他并没有讨论花与心那个先存在的问题,而是说当我们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就显现出来。而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则没有显现。这是说这个花只有和你发生联系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和你发生联系,他的存在就没有实际的意义。他讨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价值的问题,而不是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说事物之间只有发生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不发生联系的时候就没有意义。 [14:18] </P><P>[楼宇烈]:所以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是心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说心第一、还是物第一的问题。对于这种基本的理念、基本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许多人已经不能理解了。我们的理解就是心第一性还是物第一性的问题。这个思维的方式已经改变了。我们应当明白的意识到,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思维,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它也取代不了我,我也取代不了它,可以互相并存、可以互相理解。我们也可以用它们的想法分析具体的问题,可以把它变得更加的清晰,清晰之中有模糊,模糊当中有清晰,这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丧失掉了,我们的主体性没有了,我想就有问题了。 [14:19] </P><P>[楼宇烈]:目前,尽管有不少的"仁人志士"都在为继承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努力奋斗,默默的耕耘。然而,我的一个直接感觉,就是中华文化的整体根基越来越浅薄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里,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稀少,而我们广大的传媒中间,西方文化的内容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而且是一代一代的递减。递减的意思不是看古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是他们能不能领会我们文化的底蕴。形式上都在继承传统,而在继承传统的过程当中,还没有把它吃透,就要去创造,一创造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或者是一创造就完全改变了。我们几项遗产文化被选入联合国的名单之后,就变成热门了,大家趋之若鹜,都来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好事,但是我看到很多越做离传统越远,变成了一种市场,变成了一种时尚,变了味了。 [14:20] </P><P>[楼宇烈]:一个对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没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是很难让他生起爱国心的。我想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当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倡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14:20] </P><P>[田仲一成]:谢谢楼教授。下一位有请吴同瑞教授。 [14:21] </P><P>[谭中]:吴同瑞教授是北大国学研究院副院长,他的研究方向是俗文学,他跟其他学者合作的书有《鲁迅文艺思想概论》《俗文学概论》等等。 [14:22] </P><P>[吴同瑞]: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2005年9月15日,o(︶︿︶)o 唉主席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世界各国努力共建和谐世界。这是中国内外政策根本指导原则和奋斗目标的庄严宣示和庄严承诺,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人类文明的共同理想。 [14:22] </P><P>[吴同瑞]: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首先是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 [14:23] </P><P>[吴同瑞]: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也是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观的必然选择。追求和谐,是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在汉语词典中,以和为核心的词语大多具有正面的、赞美的含义。在中国,一个"和"字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号召,必然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而随着中华文化向世界的广泛传播,这一充满善意和智慧的构想也必然会得到世界人民的赞赏和支持。 [14:23] </P><P>[吴同瑞]: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和谐观念的确立源远流长。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的先秦典籍中,尤其是在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中,对和谐观念已有明确论述,并给予了崇高评价。《周易》中说:"保合大和,乃利贞。"(《周易·乾卦·彖》)"大和"即"太和"。王弼注:"不和而刚暴"。"太和"与"刚暴"对立,意为高度的和谐。最高和谐状态即为理想境界。《尚书》中说:"同寅协恭,和哀哉!" "和衷共济"即比喻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14:23] </P><P>[吴同瑞]:《诗经》中赞道:"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常棣》)歌颂兄弟和睦,家庭安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道家创始人认为宇宙万物均处于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状态,将"和"提升到宇宙观的高度。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表明,孔子所推崇的"和",不是无原则的附和、调和,而是包容差异的和谐、和融。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o公孙丑下》)他把重视和谐的观念与人本思想结合起来,对治国之道和人生经验作了精辟的阐述和概括。从以上引述中可以看出,"和谐"是中国先贤、特别是儒家所提出的一条重要伦理原则和基本道德规范。 [14:23] </P><P>[吴同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外延无限广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举止到国家行为,从产品交换到文学艺术,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无不追求和谐。饮食讲求五味调和:"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尚书·说命下》)"亦有和羹,既戒既平。"(《诗·商颂·烈祖》)郑玄笺:"和羹者,五味调,腥熟得节,食之于人性安和,喻诸侯有和顺之德也。"从羹汤的五味调和讲到人性安和,再引伸为执政者应有和顺之德。故中国古代以"和羹"一词指代宰相,比喻宰相辅佐帝王总理朝政。音乐讲求和谐之美:"既和且平,依我馨声。"(《诗·商颂·那》)"故乐……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荀子·乐论》)和谐的乐声能够激发父子兄弟和睦亲爱的感情。买卖讲求公平,故有"和售"一词。人际关系讲求和气,和气生财,和气致祥。社会风气是否祥和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汉书·刘向传》)和谐意味着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完美结合。追求和谐并非无视客观存在的诸多矛盾,而是要以宽和的态度、和解的精神、和平的目的,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冲突。 [14:24] </P><P>[吴同瑞]:如果社会发生动乱,当政者应以德政平息祸乱,恢复和平:"致德其民,和平以静。"(《管子·正》)如果有爆发国与国之间战争的危险,应以攻心为上,通过运用谋略或外交斗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篇》)。即使不得已发生了战争,也不应穷兵黩武,以力服人;而应诉诸道义,包括运用和议、和亲等策略手段罢兵息武,以德服人,从而实现持久和平。中国古代哲人以和谐为准则总结出一条治国之道:"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荀子·王制篇》)杨倞注:"君子用公平中和之道,故能百事无过,中和,谓宽猛得中也。"《淮南子》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故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淮南子·氾论训》)由此可见,公平、中正、和谐,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保证,也是衡量执政者得失成败的准绳。 [14:24] </P><P>[吴同瑞]:从历史文献的有关论述中,我们体会到,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层层推进、全面展开。《尚书》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大意是称颂尧任用贤德之士,藉以亲和宗室九族,进而使百官和睦,再进而协和万国之民,最终使天下民风高度和谐。这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贤君尧帝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治国平天下的方略。 [14:24] </P><P>[吴同瑞]: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里的亲、睦、平、协、雍等字都含有和的意思,可见尧的治国方略,核心是一个和字。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描绘了和谐社会、大同世界的理想目标,而且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即以和谐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内外关系。当然,这种描绘和昭示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阶级压迫的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14:25] </P><P>[吴同瑞]:注重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应和谐相处,亲密无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调。《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乾卦·文言》)《礼记》中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于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西铭》) [14:25] </P><P>[吴同瑞]:正因为人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人就应当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而决不可任意摧残自然,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粗暴索取,人为破坏大自然的和谐状态。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唯其如此,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不被破坏,自然生态才能保持平衡,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14:25] </P><P>[吴同瑞]: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中心环节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国先哲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人和最关键、最重要。人和才能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战斗力。《周易》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国语》中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国语·周语下》)吴起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吴子·图国》)人和贯穿于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等不同层次中。 [14:26] </P><P>[吴同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齐家",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汉代大儒刘向说:"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说苑·敬慎》)因此,"孝悌和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家和万事成"、"家和万事兴",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世格言。推而广之,对朋友、对他人也要讲求和谐、和睦:"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林逋:《省心录》)"懂得同别人和睦相处,才是有识之士。"(萨班·贡噶坚赞:《萨迦格言》)再推而广之,国与国之间更要以和为贵,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人。 [14:26] </P><P>[吴同瑞]:墨子主张"非攻",斥责不义战争。《左传》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中国先贤追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礼记·礼运》)的理想,遵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信念,显示了广阔博大的胸襟。当今中国推行以邻为伴、以邻为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倡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国与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合乎规律的继承和发扬。 [14:26] </P><P>[吴同瑞]:以注重伦理文化为特点的中华文明,特别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而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和理想境界就是身处困境而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使身心内外达到和谐状态,即宋明理学家所宣扬的"孔颜乐处"。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称赞贤弟子颜回能够安贫乐道,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后来,儒家以孔颜为榜样,特别注重内心和谐愉悦的精神享受。宋明理学明确指出孔颜乐处是一种精神境界,其集中表现就是通过自我道德修养达到身心内外无所窒碍的和谐状态。 [14:26] </P><P>[吴同瑞]:上述种种表明,追求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传统观念"作为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经过批判继承,并与新的时代精神相融合,对于当代和后代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将会日益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点正在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认识,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所认识。 [14:26] </P><P>[吴同瑞]: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外文化交流至今仍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一般说来,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甚至还有种种误解或曲解。为了使中外文化更好的交流、互补,为了使中华文化优秀遗产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北京大学的几位著名人文学者提出了一些主张,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赏。费孝通先生提倡"文化自觉"。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14:27] </P><P>[吴同瑞]:7年前我在80岁生日那天在东京和老朋友欢叙会上,曾瞻望人类学的前途,说了下面这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我想也就是对我今天提出的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季羡林先生提倡"送去主义"。他说:"对西方的文化,鲁迅先生曾主张''拿来主义''。这个主义至今也没有过时。……今天,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送去主义'',而且应该定为重点。为了全体人类的福利,为了全体人类的未来,我们有义务要送去的,但我们决不会把糟粕和垃圾送给西方。"袁行霈先生提倡"文化馈赠"。他说:"我愿在这里提出一个处理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关系的想法,这就是''文化的馈赠''。 [14:27] </P><P>[吴同瑞]:''馈赠''这个词,是冯之浚教授在一次有关中国文化的研讨会上用过的,恰当地表达了我考虑已久而不知如何表达的想法。我认为: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不一定导致冲突。差异是否导致冲突,取决于彼此的态度。如果抱着强加于人的态度,就会导致冲突;如果抱着馈赠于人的态度,就不会导致冲突。馈赠的关系是双向的,既把自己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乐意接受别人的馈赠。馈赠的态度是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选择,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馈赠的结果是多种文化的互相交融、共同繁荣。", [14:28]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19: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P>[吴同瑞]:我认为,这些主张有一个基本共同点,那就是:让多元文明和谐交融,让世界人民共享太平。人们有理由相信,当各国用对话取代对抗,当人类以理智和良知主宰自己,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想就将实现。谢谢。 [14:30] </P><P>[谭中]:下面进行讨论,请大家提问。 [14:31] </P><P>[嘉宾]:孙逊教授的报告,使我更感觉到他所提出的问题是多么的紧迫。他主张在发展城市群的时候,要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区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建设。我对他的这个理解非常认同。我想提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旅游业的开展对城市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旅游业所筹集到的资金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城市,同时也把我们的城市介绍给国内外的游客,又避免去迎合一些游客的要求?我觉得我们应该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迎合”。我很想请教孙教授,因为他是上海人,是师范大学的教授,上海的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怎么样更好地结合起来。 [14:36] </P><P>[谭中]:我也想问孙逊教授一个问题。你提到美国的城市群,您知道不知道美国现在的城市问题,我至少可以说两点:一、美国富人不住在城市,而住在郊区。把城市变成一个贫民窟。二、美国放弃老的城市例如新奥尔良发展新城市而放弃老的。中国好像有一个概念,城市是富人住的地方。孙教授对这两种现象怎么看? [14:42] </P><P>[嘉宾]:我想问孙教授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植根于农业文明,我想知道中华传统文化的流程是什么? [14:43] </P><P>[孙逊]:城市和旅游的关系是这样:如果一个城市发展得好,可能成为旅游的吸引力,是一种吸纳的领域。上海本身有很多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很少。除此以外,上海提出“都市旅游”,它非常注意晚上的流光异彩。 [14:44] </P><P>[孙逊]:昨天晚上我从人民大会堂开会出来,一出天安门,那里的灯泡都是连在一起的,这都是70年代上海的景观。现在你在上海黄埔江上,两岸的风景都是流光异彩,这就是都市旅游的概念,它吸引了周边很多人来看上海。另外上海非常注意把民间文化和区域文化挖掘出来,最新的个案就是今年上海过了一个“宝山民间文化节”,全世界各地带有民间文化色彩的,都请到宝山来,把本地的民间文化资源统统挖出来,老百姓都是自娱自乐,这项活动做得非常成功。 [14:45] </P><P>[孙逊]:现在大众文化把民间文化压倒了。我们一般认为大众文化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实际上不对。大众文化是商人制造出来的文化,民间文化是真正来自于底层百姓的,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文化。这里有一个概念的误差。我认为,都市群的建设,文化的主色调应该是民间文化、区域文化。 [14:45] </P><P>[孙逊]:三大都市群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区域。长三角应该是吴越文化或者江南文化,京津冀是燕赵文化,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文化。像北京这样的城市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使历史文化遗产不要被旅游破坏,同时制造一些新的旅游景点吸引游人。本身上海旅游景点比较少,就可以创造新的景点来吸引人,这与城市的建设非常有关系。以我个人的经历,我觉得苏州做得很成功,苏州基本上把老城保护好了,老城里都是三层到五层的瓦砾建筑,苏州博物馆完全和它周边的建筑融汇在一起。昨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有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就是人民大会堂和旁边的国家大剧院非常不协调,我认为大剧院破坏人民大会堂景观。 [14:46] </P><P>[孙逊]:刚才主持人提到美国“城市病”问题。在城市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大家向往城市,到城市化达到相关的高度以后,大家又想走出城市,这是一个“围城”观念,美国已经到这个地步,中国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到一定的程度时,也会达到这种程度。 [14:47] </P><P>[孙逊]:有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的容量,我觉得这要靠人文的呼吁和政府可操控方案。我们在上海搞一个项目,就是大学生重建传统节庆系列活动之一、之二、之三…,让大学生参与,使大学生不要只记住西方的情人节,而要记住中国的传统节日,使这些沉睡的记忆慢慢苏醒起来。久而久之,大学生做老师的时候,就会把他们所学习的东西传播给学生,教他们的学生怎么玩他们儿时的游戏,例如跳皮筋等等。这是一种民间的记忆,现在有些都失传了。我想在大学中可以提倡起来,使它苏醒过来。我们正在做这样的尝试。 [14:48] </P><P>[嘉宾]:我想请问楼教授:40、50年来,中国失去了很多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根本没有了传统文化的影子,如果再这样下去,是不是要重建传统文化?是不是以佛学为基础重建传统文化?像初中、高中、大学生他们对传统文明了解相当有限。在这种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会有多少成份是传统文化的? [14:48] </P><P>[嘉宾]: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楼教授,您也讲了国学的历程,我比较年轻,对国学比较爱好。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您也提到了国学范围比较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现在年轻人如何来学国学?日韩的研究成果有一个领先的趋势,而国内年轻人当中学国学的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少,而且有成果的几乎也很少。楼教授,您认为中国目前这个状态下,年轻这一代对国学的认识程度应该是如何掌握国学,或者如何来学国学? [14:50] </P><P>[嘉宾]:我也想请教楼老一个问题,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国学非常必要,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复兴中国文化就是复兴国学吗?国学很多东西都是非常难懂的。我理解国学就是春秋以后,我们的后来人对我们先人的文化总结。其中就包含了一个主观的东西。复兴春秋以后的国学文化,还是复兴五千年文明意义上的文化? [14:50] </P><P>[楼宇烈]:谢谢各位提出的问题。关于现在重建传统文化还有多少是传统的文化,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尖锐。因为传统本身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重建的过程中恐怕不太可能完全回到原来的状态。但是,我想应该尽量让大家去把握文化的根本精神,而不一定只是字面上的。但是字面是一个工具,不通过字面这个工具不可能把握。我们必须更多地强调内在精神。重建也是重建这方面,重建一种精神。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我们把握文化的传统。 [14:51] </P><P>[楼宇烈]:所谓文化的传统,实际上就是包含这个民族的最根本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体体现在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样式以及信仰、习俗方面。我想大概这是文化传统所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最基本的内涵。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光是会背一些古诗、古文,这也是没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会随着发展发生一些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是完全的变化,如果完全变化了就不可能再去理解和把握传统的精神。最根本的可能就是我们在重建的过程中,在根本的精神上面重建,这方面最重要。 [14:52] </P><P>[楼宇烈]:我常常感觉在这100年来,(并不是说现在大家都不会读古书),刚才那位先生讲的问题存在,有很多现代翻译解释得很粗糙,由于他的知识背景、理解程度的不同,曲解了含义。但是并不是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再读了,因为中国的汉字没有变化,尽管在含义上有古今的不同,也不能说一点都读不了了,关键不在这个地方,不是读得了读不了的问题,而是读得了能不能把握它里面的精神? [14:53] </P><P>[楼宇烈]:近百年来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因为我们研究西方的哲学,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解释中国的哲学。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王阳明的。有一次王阳明带着他的学生去郊游,看到很多开得非常鲜艳的花,他的学生说,“这个花是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在我们的心外?”现在,我们常常拿这个例子来说王阳明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为什么这样说他呢?就是因为他讲花在心中。其实王阳明是不是在探讨花是不是在心里的问题呢?他不是这样的。他的回答很巧妙,他说,当我们看这个花的时候,我们的心和这个花一时明白起来。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我们的心和这个花就低迷下去。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这种思维方式去理解,就无法理解。如果用王阳明的话看,你也无法理解。观念上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来把握文化传统的精神。 [14:56] </P><P>[楼宇烈]:刚才第二位提到的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怎么样来学国学。这个问题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里面,我们整个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占的比重是极其小的,首先应该加重这方面的比重。其次我们还要制造一个氛围。如果没有氛围的话,这样学也是学不好的。在现在整个社会都是西方文化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再加强多少,也很难。很多人在努力提倡儿童读经,这个主观愿望非常好,但是我认为在现在的文化管理下面,这种读经往往会成为儿童的一种负担,甚至引起逆反,甚至会造成儿童被“另类化”,他们不能和主流文化合流。我们不仅要从我们的教学上重视,还要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们的国家在整个文化学习环境上制造一个比较好的氛围。  [14:58] </P><P>[楼宇烈]: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太大的矛盾。首先是国学定义的问题,怎么样界定确实存在不同的说法。我想,国学还是宽泛一点比较好。对于每个具体的人,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理解国学的概念,可以比较宽容一些。但是最终还是有这个问题。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有这样一种区分,就是“道”、“器”、“艺”,通过“器”和“艺”的学习都可以通向这个“道”。现在孩子们读很深“道”的经典时不如让他们多接触一点中国春秋的“器”和“艺”通过“器”和“艺”可能更好的地达到“道”。  [15:05] </P><P>[嘉宾]:吴教授您好,听了您的演讲,我有这样一些想法,你提到“和”的时候,提到了自古至今的理解。我相信“和”对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一方面培养了中国人追求中庸、温和和儒雅的性格,另外一方面中国有追求一团和气、容易妥协和比较懦弱的性格,您认性格是不是也是认为对和的追求造成的,我们是否有必要来改变这样的一种性格?  [15:06] </P><P>[嘉宾]: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非常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喜欢我行我素的个性张扬的性格,您认为这是否是不和谐的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怎么做?谢谢!  [15:06] </P><P>[谭中]:我有一位朋友当过驻华大使,他说在中国你只看到一个口号,就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但是在中国看不到“中国是别的国家的朋友”。“我们”以我为主,从来不说中国是别的“人”的朋友。吴教授说和谐世界,怎么后来又谈到“拿来主义”“送去主义”?我们要建设和谐世界是为了中国要富起来,要“拿来”或者要“送去”,要建设和谐世界、和谐社会是不是符合世界的利益?是不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不是中国人应该有的责任?中国现在在全球化经济中已经得到好处。和谐世界究竟要怎么样,是为了中国好,别的不管,还是这是一个趋势,我们有责任要把和谐社会建立起来?  [15:10] </P><P>[吴同瑞]:谢谢大家的问题。问题很大,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目标,“怎么实现”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是考虑现实的需要。这个问题一开始本来我也想说一说,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讲。大家知道,我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那种动乱时代,那个时候,提倡“斗争哲学”,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要跟传统观念和传统人心彻底决裂,那个时候“相和谐”就是中庸,就要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5:11] </P><P>[吴同瑞]:近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的改善。这个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还在加剧,突出的就是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不平衡,这些矛盾越来越发展和尖锐。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国家才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要在持续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在一个时期中,为了强调经济发展,那个时候强调效益优先。前不久中国o(︶︿︶)o 唉有一个《决定》,就是建设和谐社会,有一个新的原则,强调公平正义,强调调解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利益,逐步减少、缓解社会矛盾。我想实现和谐社会这个目标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如果实现的话,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15:13] </P><P>[吴同瑞]:展望全世界同样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社会矛盾,比如说生态失衡、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爆炸、贫富悬殊、种族歧视、恐怖肆虐、霸权横行等等这些现象是人类面临的生态的或者心态的危机,正好呼唤人类应该携手共建和谐世界。这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  [15:14] </P><P>[吴同瑞]:刚才谭中教授提的问题完全正确。我们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是在这个前提上,要强调全民要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彼此交流,达到共赢、双赢的目的。目前从文化教育来说,季羡林先生特别强调文化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他就是针对现在中外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现象,提出来外国人对我们了解不多,我们应该主动把中国的好东西介绍到外国去,让外国了解。外国朋友对中国是非常友好的,愿意了解中国。他可能不了解中国的重要原因是我们让人家了解的东西太少了。全世界有那么多的著作,其中97%来自于英文著作,只有3%是来自于非英文的著作,这种交流是非常失衡的。  [15:15] </P><P>[吴同瑞]: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提倡把中国的好东西用适当的方式介绍到国外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这不是我们自以为了不起,要强加于人,而是要让自己好的东西别人也可以接受。这就涉及到“馈赠”的问题,彼此尊重,不强加于人。但是首先要了解,比如我们写的《东方文明史》,美国朋友愿意把它翻译成英文,我们非常高兴。但是我们知道,把中国的学术著作翻译成外文,难度极大,困难极多,我们很多学者,想把我们的东西翻译成英文,介绍出去,但是困难很多,有时候达不到目的。《北京大学学报》曾经准备出英文版或者每年出一期,把比较重要的文章翻译成英文向世界推广,组织了人和班子,经过研究、策划,最后也没有完成,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翻过来的东西外国人一般都看不懂。因为我们的概念很难准确地表达。所以我们要求外国朋友帮助我们做好这件事情。这种交流我们要努力做,并且希望得到外国朋友的支持和协助。  [15:17] </P><P>[吴同瑞]:刚才那位同学提的问题也很好。就是我们提倡和谐,不是提倡做老好人。年轻朋友个性张扬,这完全是好的,值得提倡的。北大人也提出自由主义,但是强调修正自由,强调各种个性自由,张扬个性。这是老校长以及几代的北大师长们多次强调的,现在我们强调和谐。把张扬个性和建立和谐对立起来,这不是我o(︶︿︶)o 唉的初衷,我想完全可以融合起来。  [15:19] </P><P>[谭中]:袁行霈教授也在这里,我们在讨论“文化馈赠”的理论,对“文化馈赠”我已经不太懂了,文化怎么样馈赠?送礼物有时候也发生问题,80年代,有一位中国的领袖访问印度,他包了一包东西,送给印度的总理。包的纸上面写着“I LOVE YOU”,印度总理拿来一看,他吓坏了,他马上召集他的太太和很多顾问,说这位中国人是什么意思?送个礼物来,还说“I LOVE YOU”。我看到这个以后,我觉得这个中国人完全不懂英文。那等于是一个外交事件,报纸上没有发表。所以我们请问袁先生,“文化馈赠”是很微妙的东西,请您谈谈。  [15:20] </P><P>[袁行霈]:所谓文化馈赠主要是一种态度,一种平等的、友好的态度。而不是说把这个礼物塞给别人,要别人非接受不可。如果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把自己的文明中宝贵的东西拿出来,抱着一种平等的态度,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这样的话,就是很可爱的。美国总统说民主自由,那不是馈赠,那是强加于别人,甚至于用飞机、坦克、导弹强加于别人。平时的“I LOVE YOU”包一包礼物,那是有语言的障碍,那还不一样。他可以不接受。由对方来选择,但是我们要做好准备。这和文明的冲突是两种思维,如果把文明当成一种礼物,文明的馈赠,就是把文明当作一种礼物,像对待朋友那样,任他选择,而不是强加于人,你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认为好。那就由别人来选择吧。  [15:22] </P><P>[谭中]:馈赠和文化输出有没有关系?  [15:22] </P><P>[袁行霈]:没有。输出是暴力的、强加于人的。馈赠是友好的。今天上午谭教授送我一本您的大作,我就非常高兴,这就是文明的馈赠。你那本书里面讲到中国、印度,讲得非常好。您在印度讲学50年,也在那里见识了不少文明,也就是把中华文明作为一个礼物馈赠给印度的人民。谢谢。  [15:23] </P><P>[田仲一成]:非常感谢各位教授的合作,这一节的讨论就结束了。谢谢!  [15:23] </P><P>[主持人]: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这一阶段的讨论。议程也一些变动,本来今天下午是汤一介先生、高柏园先生、韩经太先生,不过韩经太先生有些事情,就改为杜维明先生。第一个发表演讲的人就是汤一介教授。下面有请汤一介先生。  [15:35] </P><P>[汤一介]:谢谢两位主席,这两位主席都是我的朋友。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文章已经发给大家了,我想讲一下我的想法。费孝通晚年特别重视文化自觉的问题,为什么他晚年特别重视文化自觉的问题呢?他有一个想法,他觉得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由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来源、自己文化发展历史、自己文化特点和它发展的趋势没有很好的、认真的做研究,所以他特别强调,希望大家能够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有自觉性。  [15:37] </P><P>[汤一介]:而他认为这个自觉性应该建立在两个“不能认同”的基础上。一个就是“复旧”的思潮是不能认同的;一个是“全盘西化”的思潮也不能认同,而应该强调的是我们文化的自主性。  [15:38] </P><P>[汤一介]:我想文化自觉非常重要的,不仅要了解它的来源、历史和特点,主要还应该了解它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我们文化今后要怎么发展和怎么走。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不可能在短短时间里,就把它讲清楚。我只想说,你要了解今后文化发展的趋势,也许有一个方面我们需要考虑,就是要有问题意识,知道当前我们的国家以及世界在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15:43] </P><P>[汤一介]:当然问题非常多,可以从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角度来解释它,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文化解决这个问题只是一个方面。用传统文化来提供一些资源,也是用文化解决问题的很小一部分。也就是说,你要利用传统文化来解决现实人类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存在的问题,不能说它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可以解决一个局部的问题,或者它只能提出一些思考的目的。  [15:44]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19: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P>[汤一介]:我下面想用三段话来试图为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一点思考的路子:  [15:44] </P><P>[汤一介]:(一)当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全球各地也都存在着严重对自然界的过量的开发、环境污染、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人口爆涨等等,已经严重地威协着自身生存的条件。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无疑是和把“自然界”看成一征服的对象有关,从哲学上可以说和西方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有关。  [15:51] </P><P>[汤一介]: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呢,可不可以对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一点思考的路子,我不是说就能解决生态问题了,但是它可以提供一点思考的方法。  [15:52] </P><P>[汤一介]:刚才讲了,易经是一部所以会天道和人道的书,也就是是解决天人关系的书籍,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在中国学者非常多都讲到过,我想只引用一段话来扩展说明一下,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天又在人矣。”这意思是说: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人开始产生是得之于天。天把人产生了,那么天就要由人来彰显,人就对天应负有责任。  [15:53] </P><P>[汤一介]:这里面有三层意思:(1)我们不但应该“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的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责任)。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只是用“知识”来征服“天”,以至无序的破坏“天”,而不知对“天”有所敬畏。这正是“科学主义”(科技万能)极端发展的表现。  [15:55] </P><P>[汤一介]: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因此,我们可以说“天人合一”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不仅可以使我们走出“天人二分”的困境,而且也为人类走上“和谐社会”开辟道路。  [15:56] </P><P>[汤一介]:(2)“天人合一”要求我们不能把“天”与“人”看成一种外在关系,而应了解“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如西方笛卡尔哲学认为“精神”和“物质”,“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外在关系”是说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相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命立命”,不能把两者割裂为二。  [15:58] </P><P>[汤一介]:(3)为什么说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认为“天”和“人”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在中国思想中就有“听自我民听,无视自我民视”的传统,认为“天”和“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朱熹的《仁说》对此有一说法:“仁者”,“在天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得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朱子文集》卷67)  [15:59] </P><P>[汤一介]:“天道”生生不息,以“仁”为心,“天”有使万物良好生长发育的功能,故“人”效法“天”,应对人以慈爱,对物要爱惜。“天心”(“天”所要求的)“人心”(“人”所要求的)实为“一心”(同一的要求,即“仁”)。“人”有其实现“天道”的责任,人生之意义就在于体证“天道”,人生之价值就在于成就“天命”,故“天”、“人”的关系实为一“内在关系”。  [16:01] </P><P>[汤一介]:由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是关于“人”如何处理与“天”(自然)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人”肆意的破坏“天”,那么怎样能有一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呢?  [16:02] </P><P>[汤一介]:“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它的意义在于赋与“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应该在其生活实践中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提高自己,这样才可以实现自我的超越,使其自身达到“同于天”的境界。  [16:02] </P><P>[汤一介]:(二)当今社会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较之于”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复杂”,它不仅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群"、"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而且扩而大之还有“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16:03] </P><P>[汤一介]:例如,由于过分地对权力和物欲的追求,造成社会的不公、贫富的差距不断拉大(部分“农民无地”、“居民无房”、“公民无业"),众多官吏o(︶︿︶)o 唉腐化,欺压老百姓,造成社会的冷漠,帮派林立,o(︶︿︶)o 唉猖狂,使社会陷入“道德真空”、“信仰危机”的局面。  [16:03] </P><P>[汤一介]:如何能使我们的社会走出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状况,实现“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当然要从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多条路径共同协力才能实现,但借助传统文化的资源无论如何是一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我认为孔子的"仁学"能为我们提供极为宝贵的思想资源。  [16:04] </P><P>[汤一介]:《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中说:“道始于情,性生性”。意思是说,人与人的关系初始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而这种感情是人的本性所要求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孔子弟子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这种“爱人”的品德从可而来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出发点,“爱亲则方其爱人”但“仁爱”不能停止于此,必须“推己及人”。  [16:05] </P><P>[汤一介]: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民”,行“仁政”。“仁政”在《孟子》书中讲得很多,意义也很广泛,最基本之点应是他说的:“民之为道也,有桓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是说:对民的道理是,要使老百姓都有一定的稳固的产业,他才能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固定的产业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16:05] </P><P>[汤一介]:行“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费孝通先生说:“我是赞同注重家庭的重要作用的,这个细胞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在人民公社之后回到家庭,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一下子就解放出来了。”可见,孟子的“制民之产”是一种民本主义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民为本”,我们真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使民有恒产,这大概是建设“和谐社会”同时也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要求。  [16:07] </P><P>[汤一介]:(三)如果以“合天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来为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思想资源,以“同人我”(人我合一)的观念来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那么我们可以用“一内外”(身心内外合一)来为解决“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提供思想资源。  [16:08] </P><P>[汤一介]: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内外压力,特别是人们无止境的追求感官之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的不平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自杀、杀人等等,造成了自我身心扭曲,已经成为社会病,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其原因正在于道德沦丧,致使人失去了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对此,儒家的“修身”可以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16:08] </P><P>[汤一介]:《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道”,就应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  [16:08] </P><P>[汤一介]:《大学》这部书更是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对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学》中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喜皆是以修身为本,其本就而未治者否矣。”这就是说,儒家认为每个人(自天子以至庶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太平,如果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本根本混乱了,要想把“家”、“国”、“天下”治理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16:09] </P><P>[汤一介]:那么,如何“修身”呢?《性自命出》中说:“修身近至仁”。修身应该以“仁爱之心”为指导。如果能作到自己的为人行事能以“仁”为指导,那么真是“仁者无忧”了做到“仁者无忧”的境界,其身心内外必是和谐的。所以朱熹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而为安泰;其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而为乖错。一国一家,莫不然。”(《中庸或问》)  [16:09] </P><P>[汤一介]:如果自我的身心内外中正和谐,即使天下大乱,它对自己身心的安宁 康泰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自己的身心内外不能中正和谐,即使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的身心也将是不安宁和错乱的。正像张载的《西铭》开头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做人必须以“仁爱之心”对人、对物;这样你才可以作到“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在世上应尽责尽职,离开人世时将是很安宁的。  [16:09] </P><P>[汤一介]:这就是说,人有个身心和谐的“安身立命”处了。儒家追求身心和谐的“安身立命”处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所以《中庸》中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知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16:10] </P><P>[汤一介]: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与之道,所以自镜者,未必尽同。”我们学习、阐发古来圣贤的思想,是为了能得到一些智慧的借鉴,以为今日之社会福址,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可贵的思想资源,当然古今并不会全然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应用这些思想资源,给它以现代诠释,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应是我们的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16:10] </P><P>[汤一介]:《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中华民族虽是一有长达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我们的使命是不断革新我们的社会,而对全人类作出特有之贡献。  [16:10] </P><P>[汤一介]:我讲的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16:10] </P><P>[主持人]:谢谢汤一介先生。第二位o(︶︿︶)o 唉者是高柏园先生。高柏园教授是台湾淡江大学的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文明的和平崛起及其文化理由”。  [16:11] </P><P>[高柏园]:主席、各位朋友大家午安。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强调中国文明的和平崛起及其文化理由。它是在世界脉络里展开我们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思考。我们首先考虑这个问题的时代背景。  [16:12] </P><P>[高柏园]: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始终处于弱势,这是一个事实。在21世纪中国的崛起也是一个事实。而且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也是非常明确。从2008年的奥运会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这只是一个表象。我觉得我们更重要的是文化背景上的问题,所以我讨论它的文化理由。  [16:12] </P><P>[高柏园]:我们认为,对于文明的了解不应该只是一个表象上的分析,应该有文化上的反省。我想这个问题非常有趣。21世纪已经遭遇到了所谓的“国民冲突”,我们是不是接受这样一个讲法倒不一定,但是这个讲法确实有一些价值,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已经不是政治、经济、社会的理解,可能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理解。当然也涉及到了所谓的终极关怀上的差异。我想这个都是我们值得反省的。  [16:12] </P><P>[高柏园]:我一开始是从文明对话开始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教授,对这个问题研究的非常非常多。在2000年,在山东开了一个会议,在那个会议上,特别要求我们理解儒家的时候,不要以儒家作为一个唯一的标准,尽量把儒家放在多元的文化中看待,这是整个文明的自我对话,还有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对话,这在历史存在上都是一个必然。也就是说一个文明或者一个历史必然是自我的对话。  [16:13] </P><P>[高柏园]:所有的历史文化如果都在一个空间中发展的话,当然没有定论。我们在模糊的状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首先说明了对话的可能性。  [16:13] </P><P>[高柏园]:在对话过程里面,我们要澄清一个冲突的问题。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到,文明里到底有没有冲突。文明之间的冲突应该只是特殊性的表现,不应该是常态性的表现。我们认为文明之间允许的差异是必然的,这种差异从历史存在上来看是必然的,当然这个差异是不是可以无条件的引发出所谓的冲突,我觉得这需要有新的命题和前提,才能使之成立。这个前提其实很简单,就是现实上的利益。  [16:16] </P><P>[高柏园]:21世纪全球化以后,这样的利益冲突是非常明显的的,从WTO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可能性。日本一个趋势观察家,他认为我们在这个趋势里面可能会形成M型的社会,这个M型社会就是有钱人和没有钱人大量增加。  [16:16] </P><P>[高柏园]:全球化过程里面,真正引发冲突的不应该是文化,也不应该是文明,真正引发冲突的可能是现实资源上的分配,这是非常现实的,也非常具有决定性和影响性的内容。  [16:17] </P><P>[高柏园]: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对于所谓的文化上的差异是可以被承认的,而且我们应该加以承认。但是对于文化的差异引发冲突,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所保留。而且应该把这样一种冲突的可能性放在现实利益和分配的失衡上。这是我对于文明冲突基本的回应。  [16:17] </P><P>[高柏园]:我们面对这种政治冲突的时候,中国整个的文化要怎么理解。整个大会都是用“和谐”作为基本的基调。前面几位先生也都提到这样一个想法。基本上,我们可以承认“和而不同”。  [16:18] </P><P>[高柏园]:袁行霈教授也提出来了。的确这是我们整个文化的一个基调,这个基调告诉我们,基本上具有高度开放性精神。其实如果我们配合中国哲学里面的想法,我们拿《易经》来说,基本上我们不会把整个文化当成死的,而是把它当成正在完成的过程。如果是这样的话,开放不是我们想当然怎么样,是非开放不可,根本就是我们必然存在的内容和过程,不是我要开放,是必然要开放。一旦不开放,必然产生冲突和破裂,逼迫我们做一种修正和开放。这是我们可以看出来的。  [16:20]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19: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P>[高柏园]:所以儒家“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我是从开放性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我们纯粹从开放性理解中国文化的时候,我觉得是不足的。所以我一直觉得用“合”说中华文明的时候,这只是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很充分的。如果只是“合”,它缺少一个方向性。  [16:20] </P><P>[高柏园]:我的想法就是从开放性角度来看的时候,儒家其实并不如道家,甚至不如佛教开放,道家以无为本的时候,他比儒家更开放,所以如果只从开放性来看,儒家并不是占到绝对优势的地位。所以整个儒家精神并不是以开放性来定义。除了开放性,还有什么是儒家很重要的个性,我觉得就是仁。在开放性过程里面,我们还是要有价值上的取舍,我们还有对自己自家历史、文化的珍惜和反省。这是前面几位先生谈到的。  [16:22] </P><P>[高柏园]: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反省。孟子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做了否定之后,他所得到的是一个忠告。在这种关系里面,儒家才能够在开放性之外有所取舍。我一直觉得,我们除了“和”之外,还应该把“中”加起来。在开放性之外,儒家提到了仁。  [16:22] </P><P>[高柏园]:我们面对21世纪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候,我们知道价值取舍有很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整个文化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尊重所有的文化,但是我们并不是因为尊重所有文化的同时,我们采取了文化完全平等。在整个文化里面,还是有一种价值上的高度。  [16:23] </P><P>[高柏园]:在多元世界要求下,把所谓的价值取舍和高度完全取消。在中国整个精神里面,除了“和”之外,还有“仁”作为积极性的支持。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教育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会使得我们整个文化更具有活力。  [16:23] </P><P>[高柏园]:在整个儒家文化里面,以孟子为主,我们可以谈中国和平崛起。除了刚才谈和谐性之外,我们可以谈两个观念:一个就是我们从孟子开始,为什么我们不完全以多元文化作为一个根据,主要是我们维持价值上的高度。这个世界的冲突来自于我们对于整个资源的错误和不当的分配。  [16:25] </P><P>[高柏园]:除了这个内容之外,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除了文化上的本质之外,在整个文化的发展上是不是也有一些条件支撑了整个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可能性。我引到了唐君毅先生在《精神文化价值》这本书里面,他提到两点值得我们反省,他认为我们中国文化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是一种多元对立的方式呈现。他一开始就不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在一种比较对立的模式。  [16:26] </P><P>[高柏园]:我们再看一下,王传山谈的“两端一致论”的时候,谈的非常好。中文谈阴阳,阴阳不是二元,是两端一致。两端不是二元,互补互构。二元可以沟通。  [16:27] </P><P>[高柏园]:第二个反省,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化作为背景支撑。在整个农业文化背景里,人和人、人和自己的和谐性相对而言比较稳定,比较高。文化上一元性的离分书的做法,另外就是从它生产的形态、农业的生态来看,从外元的角度来看,都很能够支持中国整个的文明和文化以“和谐”作为它主要的切入点。  [16:27] </P><P>[高柏园]: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中国文化的和谐崛起,从两点上来说:一个是它的基本精神向往。但是我们有一个方向,就是特别提出人的和谐作为补助。这样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发展,它有现实的背景。我承认所有这些想法都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智慧或者自觉的人类,当然需要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我们不只是在说这个问题而已,我们更是在推动这样的愿景和可能性。除了讨论之外,我相信我们的实践和我们的愿景还是非常重要的。谢谢各位。  [16:28] </P><P>[主持人]:谢谢高柏园教授。第三位演讲者是杜维明先生。主题是“文化中国的新视角”。  [16:28] </P><P>[杜维明]:我很荣幸能够在庞朴和宋荣培两位主持下o(︶︿︶)o 唉。另外我觉得非常高兴能够在汤一介先生和高柏园先生的o(︶︿︶)o 唉之后。因为我的o(︶︿︶)o 唉是临时安排的。我觉得我应该对他们两位所提出的问题,把我的观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可能与原来我为讨论设计的“中国文化的新视角”更切合。  [16:29] </P><P>[杜维明]:文化中国提出是在80年代,也就是如何从文化的角度,而不单纯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来看中国或者中华民族。现在把文化提到议程上,毫无疑问成为大家都关注的重大课题。中间牵扯到很明确界定的课题,也就是说儒家传统和文化中国的关系。  [16:30] </P><P>[杜维明]:儒家传统是文化中国之中极重要的文化资源,汤一介先生特别提出资源的重要性。但是,文化中国所掌握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是儒、释、道,现在我们还有民间的传统,各种西方的思潮,这都是属于现代中国文化传统之中的资源。所以文化中国的资源是多元、多样非常丰富。  [16:30] </P><P>[杜维明]:另外我们不要忘了不管文化中国的观念多宽、多广,没有办法涵盖儒家传统。因为儒家传统也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正因为儒家传统也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所以,整个儒家传统对世界文化从多元、多样文明对话的角度来看,它能作出的贡献不仅是文化中国的贡献,也是整个东亚文明的贡献。  [16:31] </P><P>[杜维明]:所以从这个角度,我想从刚刚两位教授的o(︶︿︶)o 唉作出一些回应。也是强调他们所提出观念中的重要性。可能我的切入点有所不同。  [16:32] </P><P>[杜维明]:可以这样说,面对人类文明现在碰到的困境。儒家的人文精神有它的特色,我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来谈它的特色,也就是说其他重要的精神文明,例如:犹太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道家等等各种文明思潮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源。  [16:33] </P><P>[杜维明]:儒家的资源是各种不同资源中的一种,从伦理学上讲,它的特色从人生观和宇宙方面提出了所有的文明都必须重视,甚至必须认同的思路和方法。这个出自儒家传统原来从孔孟开始重要的方向。高柏园先生讲,我们除了了解“和”的问题,还要了解“中”的问题,这个方向性是什么?这个方向性就是说,必须在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中充分体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的“终极关怀”和我们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6:34] </P><P>[杜维明]:另外,在这个世界之外想象的精神世界,不管是未来的天国或者彼岸,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地球上所碰到的问题。精神性的选择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中是一个特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表现形式,很多原住民的形式、伊斯兰教的表现形式就和基督教不同。  [16:34] </P><P>[杜维明]:有了这个选择,面对现代人类文明所碰到的挑战,儒家提出的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就是从经济人的观念,扩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人生观是“经济人”的观念。所以“经济人”的观念,在各个地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神州大地,最年轻年轻的批的友,基本上接受经济人的观念。  [16:35] </P><P>[杜维明]:什么叫“经济人”呢?“经济人”是理性的,在自由的市场扩大他的利润,在整个法制之内,充分体现他个人的资源和价值。这个观念突出了好几个在现代文明中的核心价值。  [16:37] </P><P>[杜维明]:一个就是自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市场,没有自由开发自己资源的能力,就不可能有“经济人”的出现。第二个是权力。就是我的权力,我有不可为任何人所掠夺的权力,来实现我自己开发我自己的资源。第三是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再一个就是法治。这些都在现代经济突飞猛进、经济人出现不可或缺的价值,所以真正体现经济人的价值,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再进一步学习的东西,法治的问题、权力的问题、理性的问题、自由的问题。  [16:37] </P><P>[杜维明]:但是,面对未来,我现在看这个社会的矛盾冲突,不仅是文明的冲突,从全球到个人,每一个层次上面的矛盾和冲突,“经济人”的观点本身只能够造成人与人之间通过斗争掠夺,而最后得到的,一种由强权来控制的一种极为苛刻、残忍的法律社会。  [16:38] </P><P>[杜维明]:我相信在这点上,大半的学术人、企业界、媒体人都希望不要出现这种现象。如果不要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应该把它的价值所代表的很多理念扩大。最重要要扩大的一些就是关于公平的价值,关于责任的价值,关于同情的价值,特别是是关于同情的价值。例如汤一介先生提到的天人合一,最关键的是突出了一个方向。高柏园先生也谈到这个方向。这个方向是“中”,后面代表的就是“仁”。正因为有文明冲突的文献,文明对话才那么必要。  [16:39] </P><P>[杜维明]:这个方向是“中”,后面代表的就是“仁”。正因为有文明冲突的文献,文明对话才那么必要。文明对话的最低要求,不是金科玉律的积极原则,而是消极原则,必须从这个原则开始,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41] </P><P>[杜维明]:但是这并不能够成为一个有积极性的原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推己及人”,这是对话文明必须要的条件。和平对话建构的对话文明基础上走向“和”的基本条件。这个观念,不管属于哪个意识形态,往前看是必须的,我们没有选择。  [16:42] </P><P>[杜维明]:有一个很有趣的漫画,大家心里面有一个很明确的印象,我们就在一个地球村,地球村就是一个气球艇,气球艇已经倾斜了,上面站了两个人,他们非要说,我们运气不错,我们幸好不是在那群人中间,但是艇已经在下沉。从这个来看,儒家所谓的“天人”观念是对人的了解,人不仅是自然的研究者、认识者、欣赏者,他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创造者。人不是创造物,而是创造者。正是因为他是创造者,同时他又是最大的破坏者。这成为人和天一个不可逾越的基本条件。人除了和自然之外,和社会、天道、个人如何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个和谐的方式。  [16:44] </P><P>[杜维明]:王阳明所谓的“大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等,在我看来完全不是理想主义、空想主义的提法,是最现实的人生观必须有的基本态度,也就是我们实际上是和我们周围的人,和我们周围的事物,和周围的植物、动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推己及人”的外缘绝对是开放的。  [16:46] </P><P>[杜维明]:要突破各种不同的限制,突破个人主义的限制,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的人格,突破家族主义的限制,才能够使家庭的温暖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突破简单的社群(地方主义),才能够真正的认可社群。突破国族主义、家族主义才能够真正发展爱国精神,要突破一般所谓“生命共同体”的观念。  [16:47] </P><P>[杜维明]: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做两点说明:为什么对于倾向那么重要?现在主要的精神文明运用之中,都有一个新的观点出现,解决任何一个宗教传统精神文明,必须要有两种自觉,一种是自己内在传统的自觉。基督教要对基督教里面的教育,从它的《圣经》、经典各方面内在的价值有充分的自觉,否认它不可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基督徒,佛教徒同样如此。  [16:48] </P><P>[杜维明]:儒家传统没有两套不同的理论,只有一套,就是世界公平理论。这是它的缺点,为什么?因为它不能在人与人正常生活之外,创造一个完全外在的精神世界。它的“天”是内在的超越,不是外在的,它没有天国,没有很多宗教传统里面开发的资源,这是它的缺陷,因为这个缺陷,出现了好多的矛盾。  [16:51] </P><P>[杜维明]:但是它的重要性在哪里?也正是因为它认同这一事件,所以它所开拓出来的人文精神,四个不可分割的层面:一个是个人(身和心)“灵和神”,一个是家庭、社会一直到人类社群。一个是自然,另外一个是天道。  [16:52] </P><P>[杜维明]:个人的身心整合,个人和社会的健康互动,整个人类和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和天道的相辅相成。它这时候展现出来的人文精实际上是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的人文资源,这个共同的人文资源,从基督教的角度、佛教的角度都是价值所在。为什么现在在文化中国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佛教同盟叫做“人间佛教”,叫做“人间净土”。为什么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传统是社会慈善的基督教传统,不是只是个人面对上帝,对个人,对其他的人完全不顾及。不仅是第一条信仰上帝,而是第二条,爱护你的人民,成为基督教里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资源。  [16:53] </P><P>[杜维明]: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传统是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在日本、韩国、越南、在海外的华人社会都是多元多样,它总体的方向(今天刚刚提到,汤一介先生所谓的“天人合一”的主要的评价),不仅是一个资源,而且是一个共性。大家必须共同接受的基本条件。如果进一步讨论儒家所讲的仁的内容,而它丰富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滋润我们现在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不仅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社会、对自然、社会能够纵横,必须有资源。  [16:54] </P><P>[杜维明]:最后讲一句话,所以我充分的认同“和”,这是一个“和”的观念,但是我说,我们必须理解在儒家传统的精神,“和”的对立面是“同”,“和”的对立面不是“外”。“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的对立面是同,和的必要条件是异,没有异就不可能有和,为什么?  [16:55] </P><P>[杜维明]:你可以论证。汤一介先生以前在文章里面讨论过,提出了最有名的“和”的观念。他的“和”是说用不同的佐料才能熬出一锅汤,假如用一种佐料,做出来的汤就非常单调了。和谐的音乐就需要有不同的乐器,要有管乐、要有打击乐器等等。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充分了解儒家传统的资源,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就是关心政治、参与社会,这个资源不仅是可以运用的外在资源而已,是我们现在,个人、民族乃至东亚社会面向未来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16:56] </P><P>[主持人]:谢谢杜教授精彩的演讲,下面开始提问。  [16:57] </P><P>[嘉宾]:我想问杜教授一个问题。儒家思想价值里面有没有“梵”?但是这个“梵”又是我,儒家里面那个“我”能不能无限扩大,直到无我、忘我?儒家的力量开放地很厉害,它把佛教的一些思想缩小了,是这样吗?  [16:57] </P><P>[嘉宾]:君子和而不同,在某种条件下,“同”和“和”是不是也不是对立的?比如大同,世界大同,我们应该对“同”做一些解释。  [16:58] </P><P>[杜维明]:如果让我说一下自己对“同”的印象,我觉得“同”和“和”充满矛盾冲突,那是一个错误,我愿意改正。我们讲同道、同仁,甚至同学、同辈、同乡,这个“同”都是非常好的概念,而且求同存异,“同”的本身为什么叫“大同”?“大同”就是有很多不同能够配合。所以在研究“同”的过程中,不是从上到下压成的,它是逐渐出来的,能够分享、共同开发的,从这方面来讲,我完全赞同你所说的。  [16:59] </P><P>[杜维明]:一滴水滴到大海里马上就可以和江河融合在一起,在儒家思想里,他把“仁”通常说成“爱”,在这方面它的确有自己的特点,的确有自己和天理。它认为我的性和我的命来自天,它认为自己的命应和天融合在一起。不应该天和人能够合一,而把社会的差异性给消除掉,因此基于这个原因,我觉得我的提法绝对没有贬低其他任何传统的地位,我只是提出儒家思想有自己的东西,应该突出它自己的特点,尤其当它价值可以和其他的价值互相辉映时,甚至可以和其他的价值共同存在。  [16:59] </P><P>[杜维明]:我想以主持人身份向三位o(︶︿︶)o 唉者问一下问题。你们说儒家精神的好处,我们可以接受。但是这种接受,不是现在才有的,是我们一直都有的。我们回过头来说,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被侵略,这么多年以来,孔子所讲的“天人和一”的观念,现在是怎样接受?从这个观点来说,三位介绍是不是可以自己的一些观点?  [17:04] </P><P>[杜维明]:其实从鸦片战争以后167年,儒家传统本身经历了一个非常彻底的脱胎换骨的过程。如果再具体的说,就是从“五四”运动1919到建国1949这30年,它受到中国最好一批知识分子最严厉的批评,所以自己本身也是有一些发展的,也就是,如何把科学、民主、自由、法治这些西方的批评的价值作为儒家传统小农经济、家族社会、权威政治的阴暗面,这确实是经过了一个非常痛苦,但是非常深入的自我转化的过程。  [17:11] </P><P>[杜维明]:这个过程经过了30年。在1949年以后,在国内有学者也做了这方面工作,但是主要是在香港和中国台湾。我最近了解到,韩国在1964年就举行过世界与儒家文明和现代化和中间文明和中间互补的可能性。日本学者也做了很多这方面工作。所以经过这30多年,到底儒家的人文精神所代表的思路和现代文明的相关性有没有融合的可能,它经历了至少两三代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17:12] </P><P>[杜维明]: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完全接受儒家思想,现在从西欧和美国发展出来的最主要的价值,就是自由、理性、法治、平等、人权、个人尊严这种价值,但是它之后,也带来一种人类腐蚀掠夺的精神,以及我刚才说的“经济人”的理念,大家知道这些观念不可能把我们带到22世纪,其中包括基督教、佛教都有自己的资源面对这些问题。  [17:13] </P><P>[杜维明]:那么儒家理所当然必须对这种现象做出回应,来体现自己的全面性、整合性的人文思想,不是你找问题我来做,而是我们大家一起找出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我们想想,孟子掌握了什么资源使得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人的典范。第一个是强烈的自我尊严,所以他讲“立志”。第二,他真正愿意把这种资源和所有人分享,他有一种民本的思想,人人都可以。  [17:16] </P><P>[杜维明]:后来就发现“人人皆可成尧舜”的思想。还有一种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说孔子以及周公是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有面向未来的愿景。他说,地球不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财富,地球应该是千秋万代的子孙托福给我们的的资源,我们要好好保存。为什么会千秋万代?因为它有一个未来。再有在现在大半的学术界都谈到一个问题,就是终极关怀。他对人类文明、历史的资源,有面向未来的自己的主体性,而且又和社会分享。这些我觉得是可以肯定讲的,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重新来开放的看这个问题。  [17:16] </P><P>[杜维明]:这是我们大家一个共勉努力的方向。我觉得这的确是一种资源,但是这已经不只是一种资源,而可以成为一种像楼宇烈先生提到的文化主体性问题,虽然它是文化的主体性,但是是开放的、是多元的,而且是自醒的,这使我觉得加入我们的民族主义就可以了。  [17:18] </P><P>[汤一介]:还有一个角度可以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各种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贡献,但是在各种不同文化中,可能有它的共性,如何把这种共性突出出来,这有利于文化的对话和文化交流。我想,刚刚谭中先生谈到,从佛教讲慈悲的观念,(我不知道梵文的“慈悲”怎么翻译),但是“慈悲”肯定和儒家“仁”的观念有相通的,而西方的博爱观念也跟这个有关。我们不仅要注意每一种不同文化能对人类所做出贡献,而且要很好考虑这些文化中的一些共性,这些共性的资源我们怎么把它挖掘出来,这可能对沟通对话很有意义,在这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工作,我希望可以和谭中先生多交流。  [17:20] </P><P>[主持人]:谢谢各位教授。我们这节讨论到此结束。  [17:21] </P><P>[人民网]:人民网本场论坛直播到此结束,敬请关注人民网明天对“北京论坛”的其它精彩直播!  [17:23] </P><P>[刷新</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1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b><FONT color=#cc0000 size=5> </FONT></b><P align=center>北京论坛(2006)分论坛二<FONT size=3> </FONT><P align=center><B><FONT color=#cc0000 size=4>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FONT></B>
<P align=left><FONT color=#cc3300><B>时间:</B>10月28日13:30-17:00
<B>地点:</B>北京大学
<B>主题:</B>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FONT></P>
发表于 2006-10-29 1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长啊!</P>[em06][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9 15: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发表于 2006-10-29 19: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不错,不过放在“千秋华夏”版更合适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1: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很少
发表于 2006-11-2 21: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www.hanyun5000.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34.gif">顶了!吼吼!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2: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再顶,呵呵,水到底
发表于 2006-11-2 23: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b>先顶再说,有空看了再评。</b></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1-3 13: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先生的这段话很好,
[楼宇烈]:所以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是心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说心第一、还是物第一的问题。对于这种基本的理念、基本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许多人已经不能理解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6: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P>"新的城市建筑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呈现一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这些都被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忽略了"</P>
发表于 2006-11-6 2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记得有个叫老虎(……大哥……是叫老虎吧……)的人在写对重庆的印象时说“发展太快不见得就是件好事。”发展太快有时候就停不下脚步,等走过了,回过头来发现了错误就改不了了。</P>
<P>我就盗他一句话吧(希望不要让我付版权费……汗……):中国啊,走的慢点,再慢点……(PS:经济和军事还是发展快点好了……偶们不想再挨打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22:24: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6 02: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5:03 , Processed in 0.1164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