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7|回复: 15

[转帖]中国和谐民族关系中隐藏的隐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5 17: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中国和谐民族关系中隐藏的隐忧!
    由于回族实行内婚制度,所以他们不许女子嫁给汉族男子,反之却可以娶汉族女子(当然必须入教),当然少数汉族男子娶回族女子也是要入教的包括其子女。
  这种不平等的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在我国照顾少数民族的宗教与民族政策的庇佑下,确实有利于穆斯林族群在和平时期的飞速壮大。由于回族人口少,作为青年适合自己的伴侣在选择范围上较少。但由于伊斯兰教和我国愚蠢的民族宗教政策帮助下,可以想见未来若干年后穆斯林人口必然在我国成几何级数的翻倍增长。
  我们现在虽然强调民族团结是主流,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穆斯林与汉族相处总体而言不如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好。而且之所以没有大的宗教战争也是因为由于现在穆斯林就总量和质量还力量不够,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地方上像河南中牟这样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冲突事件。
  我们不禁有丝隐隐地忧虑:随着我们过于迂腐的对少数民族和宗教政策,在我国穆斯林队伍的壮大是必然的可以预见的。另外随着穆斯林有意识地吸纳汉族队伍,一方面壮大了自己削弱了主要民族汉族,同时也使得自己一方的民族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今天,在穆斯林总体实力依然弱小的时候,我们依然能看见少数穆斯林在中牟事件中的嚣张。可以想象,当穆斯林在数量和质量壮大以后中国会发生什么?印度穆斯林只有1.5亿,在印度总人口10亿中虽然比例是绝对少数,但是其绝对总数庞大(是穆斯林第二大国),我们发现在印度,穆斯林与印度教徒杀得人头滚滚。
  由印度的情况我们也可猜测,如果中国的穆斯林在数量和质量翻倍增长后其政治素求也必然会加强,所要求的政治利益会越来越多。这点从地方上不少穆斯林群众动辄冲击政府部门,给政府施加压力来满足自己的小集团利益就可以看出来,这决不是一股安于现实的力量。虽然有的穆斯林朋友说,穆斯林在中国从没有过多的要求,只不过要求有自己的信仰而已,他们不想要江山。
  但是我怀疑这种观点,穆斯林当今在中国人口不足2%,过去更少,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提出自己的最终政治主张是否太愚蠢了?这难道对自己将来追求实现的政治目标(绿化中国,如果有的话)有利吗?在自己羽毛未丰满时过早地暴露自己的纲领只能招来强大势力的打压,满清时期穆斯林遭到镇压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另外说到同治年间的“回乱”,我们不难发现穆斯林在陕西、甘肃一朝得势就疯狂屠杀数百万汉族无辜群众。
  今天,许多回族学者和阿訇往往过于强调回族的反清一面,而对种族灭绝这种罪恶已经却淡淡地谈过。然而事实是,不管当时穆斯林的造反多么有理,比起他们的屠杀汉族无辜群众来说,他们反清的所谓“正义”已经无足轻重了,这个时候“罪孽”已经超过“正义”了。当然这场战乱站在回族立场而言,自然这场同治年间的“回回造反”是积极因素占据主导的,毕竟在战争失败前回族确实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不过这是建立在对汉族的灭绝和杀戮的基础上的。
  说这段伤心往事只是要大家要头脑清醒一些,一旦穆斯林在中国哪怕一个局部地区赢得了优势都有可能发生激烈的民族冲突——而这种冲突的圆满解决往往只能以非穆斯林一方无条件妥协、退让为结果,否则就是冲突直至战争。
  说这些只是想呼吁社会警惕这种冲突的隐患,在非穆斯林与穆斯林的交往中要有心理边界,不能以自己的信仰为代价,一个可以轻易拿人生观去做交易的人是不会得到对方甚至自己一方的尊重!我们不反对双方的自由婚姻,但爱情是需要以平等为前提,一方要求另一方无条件地妥协本身就是不尊重对方。这种爱情是变了质量的,是典型的现代封建婚姻,这种为爱情而放弃信仰的牺牲不是牺牲,是糊涂而可笑的.........</P>
<P>
    《也谈谈回汉冲突的深层原因——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化的不可协调性》
    本人一直思考与汉族接触最多的穆斯林民族——回族为什么总是难以与宽容的汉族和平相处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大问题啊!生活中回回在穆斯林中与汉族接触最多但是生活差异也最大,隔阂和冲突也最多,也许真是“文明的冲突”不可调和啊!
  我以为要想搞清楚这一问题必须追溯历史源流。从古代论起,再映射今天。
  其实清代以前回汉关系虽然不说好但是也不是最坏的,至少在明代如此。好象自清代以后双方关系就开始紧张直到发生大仇杀,今天双方也是一直貌合神离。我深信,如果中国如果也想南斯拉夫一样动乱,回族绝对会起来造反的——这点是世界所有穆斯林的习惯,一旦在非穆斯林国家有国难之时,他们必然会趁机作乱。  
  我想之所以回汉关系极差恐怕与回族的文化和族群发展有关吧:
  首先在明代,回回并不一定特指是信仰回教的族群。比如郑和与海瑞分别信奉佛教与儒家哲学,那个时候回民并不与回教有深刻关系。但是到了清朝以后,回民基本被他们的回教文化所垄断,斩断了与中原本土文化联系的纽带,回回主流是排斥佛教和儒家的。所以此时的回民与汉族没有良好的文化和共同的信仰基础进行沟通——所以再也没有郑和与海瑞那样的公信人物来调和双方民间上的误会。
  其次,清代以前,回回的壮大主要靠与汉族的联姻来壮大自己的队伍——这里,回教中的“内婚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即只允许回回男人娶汉族女人,但是绝对o(︶︿︶)o 唉汉族男人娶回回女子的作法再加上回教的“一夫四妻”制度确实也为回民的壮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到了清代,回回民族已经很壮大了,没有必要再完全依靠与汉族的联姻来繁衍自己的队伍——换句话说,不必要担心与汉族关系闹僵而无法再继续通过与汉族的通婚手段来发展自己民族了。在清代,回民已经壮大到可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繁衍自己民族了。
  一句话,由于势力的壮大以及自唐代以来近千年时间在中华的生长,使得这个民族在中国的政治素求开始增强了,开始不把自己当作外人了。而且在看到人数很少的契丹、女真、党项、蒙古以及满洲人挑战汉族的正统地位的刺激下,自己也开始有野心了。
  回民在清朝时期就人口而论应该多于蒙古但不比满洲人少,当他们看到同样是少数民族的满洲人能入主中原取代汉人的地位,使得回民相比于明朝时期开始看不起汉人了。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清朝是满人所建立,既然满人可以统治汉人,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还有,由于血缘上与汉族的亲近以及文化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回回民族多少也受到了“夷夏大防”思想的浸染。尽管回回被汉人看作异族,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比满人更有资格称作“华夏”,更有资格驱逐鞑虏——朱元璋是“回回”的说法就反映了回回民族自诩的应该肩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其实也就是回回的江山)的使命感思想。
  总之,由于唐朝以来进入中国的回回民族祖先在历经唐、宋、元、明直到清代的近千年缓慢时间的磨合终于确立了伊斯兰教是回回的主流文明——这期间虽也有反复,比如在明代时期佛教与儒学也曾经影响着回回(前文提及的郑和、海瑞),但最终伊斯兰文明顽强的生命力还是赢得了主流地位。自此,回回的其他文化全部被封杀,本来能歌善舞的回回也因伊斯兰教教义的排斥而使得舞蹈技艺逐步失传。
  正是由于伊斯兰教暴力的崇拜特征以及过于强烈的征服欲望使得深受它影响的回回开始越来越有挑衅主体民族的欲望。而且在清代确实也是汉族的低潮——正经历被异族统治的时期,这恐怕也在客观上让以经商为传统的回回难免不用势力的眼光看待汉人。
  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日本天皇不也是因为听说满清取代明朝以后才开始对中国有野心的吗?在日本人看来,汉人的江山丢了,中国实际上就不存在了。所以日本对中国的称呼也变了,开始叫“清国”、“支那”而不是中国了,更荒唐的是日本甚至自己一度僭越盗用“中国”的名号。看来,这个世界确实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不管你五千年前怎么样辉煌,只要你现在落后了,原来被你瞧不起的蛮族都会瞧不起你。</P>
<P>    话说回来,回回民族还体现了所有穆斯林移民的特点:在势力弱小的时候他们会温和地注意与强大时的主体民族搞好关系,但是一旦他们强大了有实力了就会逐步开始试探直到向主体民族发起攻击。比如清朝时期,满洲人确实挑拨回汉关系,但是这决不是双方关系恶化的首要因素。否则您很难以解释,为什么满人同样挑拨汉人与苗族、壮族的关系,可是却没什么明显效果呢?
  窃以为,关键还是因为回回的队伍壮大了。清代是回民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时期的回回人口由于近千年来通过与其他民族通婚(“内婚制度”的作用)的发展而壮大。此时在西北开始形成大批回回聚居地,他们已经进入了依靠自身繁衍的阶段了。力量强大了,再加上宗教的狂热性,回汉关系的决裂是迟早的事。当然也有历史的偶然性,比如乾隆年马明心从中东的也门带回了原教旨主义——哲合忍耶,又称作“血脖子”教,光听名字就够可怕的了。这种在回教中被称作新教的派别有着强烈的殉道精神,异常的危险,是社会不安定的最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移民欧洲的穆斯林身上依稀发现回民在中国成长壮大直到与主体民族和文化冲突的影子。不过,欧洲的穆斯林移民由于多半来自伊斯兰教的几个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帝国——阿拉伯帝国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以他们的伊斯兰文化原汁更浓,历史抱负更大,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强烈,所以欧洲的未来不会是光明坦途的。
  个人观点:伊斯兰教的暴力性与进攻性为回回的好斗提供了信仰基础;另外穆斯林民族历史上特有的“内婚制度”与多妻制度为穆斯林人口的壮大奠定了基础,而由于穆斯林移民队伍的壮大必然导致与原来主体民族争利问题——尤其是资源供应过于紧张时(比如贫瘠缺水的西北黄土高坡);第三伊斯兰教文化的一元性特点使得它内敛性极强,任何多元开明宽容的本地文明都必然被其侵袭——比如古印度、中国和当今的欧洲。
  总之,宗教暴力性,人口的膨胀以及主体文明的多元宽容性确实容易纵容穆斯林势力的壮大。现实中回汉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从上述几条中都可看到影子。当然肯定还有其他原因,但本人能力有限就只能点到为此吧。 </P>
<P>    伊斯兰在中国,是一个比现在在中国的基督教野心更大的宗教,从经济(有专属自己的企业和企业联盟),政治(伊斯兰教协会现在已经变成了类似GCD一样组织严密,其清真寺就是基地,阿甸就是支部书记),文化(凡是宣扬伊斯兰的,就大肆宣传,凡是质疑伊斯兰的,就冲撞国家政府要求禁止,“性风俗”事件就是一例),传播(清真寺现在在中国的扩散速度已经超过了目前所有在中国的其它宗教的寺院建造速度,o(︶︿︶)o 唉的清真寺的密度居然比中东还要高),教育(实行只进不出政策,穆斯林的小孩必须是穆斯林,从出生下来不上学也要去寺院读古兰经洗脑),家庭(女的嫁给穆斯林就必须信仰伊斯兰教,男的必须当上门女婿而且必须改信教),军事(和境外的分裂武装团伙有说不清楚的关系,国内的某些穆斯林简直就是那些武装团伙的预备役。在历次民族冲突中穆斯林搞串联,天知道将来会不会和恐怖分子串联起来)等诸多方面全面侵蚀中化文化,意图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
    伊斯兰教徒极度缺乏文化包容思想,他们的逻辑是你必须尊重我的习惯,而我可以不尊重你的习惯。天涯上有穆斯林公开宣称:“清真寺修到哪里,那里的异教徒就必须遵守伊斯兰的生活准则”,“穆斯林住到哪里,他们门前的路人就不准吃猪肉……”。
    我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讨论民族宗教问题,不是要挑起什么屠杀,而是要让人明白,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必须是双方都做出妥协,而不能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无原则退让。如果穆斯林们坚持这种欺压异教徒作风,搞教徒只进不出的关门政策,诅咒异教徒下火狱、动辄干涉世俗和其它非穆斯林群众的生活习惯等陋俗不以解除的话,那么迟早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矛盾会爆发,如果穆斯林不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个世俗的土地上,我只能说,我欢送各位回中东去,毕竟按照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政教合一的中东国家才是你们真正的祖国。</P>
<P>   最后,由于回族没有自己的母语(其实本身就起码是90%的汉族血统),仅仅依靠宗教信仰来作为划分民族的标致而不是以血缘来划分,想必这样的民族也不会有自己独立的更广阔的前途。因为任何民族如果只依附别人的文化而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文化的话,其发展前途也不会太乐观。毕竟从宗教信仰上说回族与中东一样但是在人种、血缘、语言文字上他们又与汉族联系紧密——这又必然使得他们得不到阿拉伯、波斯人发自内心的接受。恐怕夹在阿拉伯与中国文化夹板之中的回族在内心深处更多地是彷徨无措没有归属感,感觉前途迷茫的吧?毕竟自己再对宗教虔诚也必须以阿拉伯人对宗教的解释为准绳。
  在这种迷茫状态的民族放更远些的眼光看它就象在巨大黑洞旁旋转的恒星,虽然它抗拒着强大的引力可是它终究难逃被卷入黑洞的下场。所以也许这个年轻的回族最终也会被其他民族融合掉,就像鲜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进入中原后最终是什么结局也不难得知。
  所以,我以为划分“回族”也许确实是某个阴谋,可这未必就一定对它有利,因为独立的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这项重要基础土壤它就活不太久。当年人家鲜卑人在中原有自己的政权,自己的语言,血统也与汉族大相径庭(起码不像回族与汉族这么近),可是最终却被汉族融合了,准确地说是被博大的汉文化融合了。今天的回族恐怕也是这个结果,虽然有宗教信仰,但毕竟中国离麦加太遥远了,恐怕伊斯兰化的速度未必赶的上汉化的速度快——更何况就大局势而言,伊斯兰在世界是那么不争气。 </P>
<P>   所以,我以为为了防止回教的扩散化把信仰回教的人民单独划出来为回族未必不是明智之举。毕竟那批人在中国总人口比例极小,不过2%。这还没有达到南斯拉夫25%的可怕程度,所以暂时还不会有内乱的麻烦。可是换种想法,如果不划分回族,伊斯兰教作为汉族中一部分群众的信仰存在的话,恐怕它在广大汉族内部的蔓延就会加大速度。毕竟在同一个民族内部传教其阻力远远比不同民族间的传播阻力小。佛教本土化演变成禅宗后迅速在中国后来居上超越道教,洪秀全把拜上帝会这个外来坯子在几年内迅速在南国传播都表明任何民族都更愿意相信自己人的东西,哪怕外来的和尚再好也要本土化才行。
  o(︶︿︶)o 唉不可思议地划分出了一个回族看似荒唐,其实造就了这样一种结局:汉族是不信回教的,信回教的是回族;进而回教要中国“绿化”实际上就是信仰回教的少数民族向汉族传教的过程。而这,实际上又是那么不可能,毕竟自古就有华夷观念的汉族是不可能“屈尊”甘愿被绿化的。其实我们不妨有趣地想象:洪秀全等人如果被当时的满清政府定为所谓的“耶族”(传播上帝信仰嘛)的话,我看当时思想保守的中国农民恐怕未必会跟着这个所谓的“洋人”去造反的,对吧?
  在今天,我们也不妨假设如果没有民族的区分的话,恐怕汉族基层农民或受教育少的人未必会在心理强烈o(︶︿︶)o 唉这种宗教,也许今天回教的传播速度会很惊人——再有一个所谓的“马赫迪”(即回教中的救世主)。你们看吧,中国肯定会有好戏看。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我个人以为:暂时划分出一个回族没什么不好,这毕竟不是割裂国土,而且这点人不到1%不至于引起南斯拉夫那样的混乱吧?可是您如果把人家算作汉民,在短期内我们也无法改变人家的信仰,相反人家绿化中国的便利条件可就好多了,谁又能说回教在未来的中国不能掀起一场新的“上帝教”规模的战乱呢? </P>
发表于 2006-11-25 18: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P>泛伊斯兰主义很盛行,是一股不稳定的因素,需要警惕</P>
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26 00: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26 0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回教教徒柄持的教义太过刚烈,甚至有强迫他人遵守其教义之嫌,似乎是不太好相处
发表于 2006-11-26 12: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6 22: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回族历史就不难发现,回族的成长史就象是一部被伊斯兰教同化史,在明、元、宋、唐和更早时期,回族的民族信仰是多样的,有着比现在灿烂得多的民族文化,当时风靡中国的胡腾舞、胡旋舞、拓枝舞等;各路回回人通过“丝绸之路”带进来的胡曲、乐器(琵琶、五弦、横笛、毛员鼓、羯鼓、铜钹、二胡、贝等)大大丰富的中国的音乐舞台,宫廷里专设“回乐部”、“回回旦(戏曲演员)”,服饰也是多姿多彩,甚至对汉族等民族的着装风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先的回族有信仰拜火教、摩尼教(后改称明教)、犹太教、景教等,历史上回回学校教授的是波斯语……,元代的宫廷以及重要城镇都特设有回回乐舞机构或团体,而现在这些民族文化回族还保留有多少?现在回族已经没有了标志性的舞蹈,只有一些不伦不类回族新式舞;没有了回族特有的乐器,只有一些跟玩具差不多的所谓口弦、土哨;“山花儿”也不具有全民族的代表性;而回族服饰在很多人眼里就却成了宗教人士才戴的那种白帽、盖头、巴服、长袍,而真正的回族特色服装却遭到了所谓“虔诚宗教人士”的排挤;回族所谓的音乐歌曲更是没有了民族特色!回族的语言因为宗教的关系使用最多的却变成了阿拉伯语(起码在很多人看来是这样的)!  

      种种迹象表明,明朝建立的同时也是明教(波斯摩尼教)的消亡、在回回人中全面大举推行伊斯兰教的开始,究竟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内幕和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伊斯兰教在过去不是全部回族人的信仰,
发表于 2006-11-26 23: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等皆是忧心如焚
发表于 2006-11-26 23: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忧。
发表于 2006-11-27 1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P>亟需一个在传教能力上与信仰稳定度上同伊斯兰教不相上下的信仰与之抗衡。</P><P>藏传佛教和犹太教的信仰都很稳定,但传教能力太差。道教和汉传佛教的信仰稳定度太差。</P><P>基督教可能是一个选择。当然,如果尼父在天有灵的话,赶紧同化吧......</P>
发表于 2006-11-27 13: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穆斯林有多少人口?
发表于 2006-11-27 13: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了解
发表于 2006-11-27 13: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P>官方统计三千万。</P><P>外国保守估计七千万,大胆估计一亿五千万。约为中国人口十分之一。</P>
发表于 2006-11-27 1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让回回不信伊斯兰教难啦,当阿訇肥的跟什么似的,我这里的清真寺的阿訇日子逍遥着呢,要改民族获得优待的人,不知道给他们塞了多少钱
发表于 2006-11-28 12: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P>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21: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2-3 2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教派问题,太夸张的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1:38 , Processed in 0.0998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