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4|回复: 1

[原创]日边红杏倚云栽——读《末那皈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4 15: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日边红杏倚云栽<p></p></P>
<P >——读《末那皈依》<p></p></P>
<P >当上帝和神灵被赶下神坛,当斯文教化被实用理性涤荡殆尽,当巴利文变成隔世的天籁时,人们的精神该如何安顿?睿智的牟宗三先生描述他悬隔于世的境遇时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孤峭的、挂了空的生命,来从事一般的、抽象的、足以安定人生建立制度的思想系统之厘清。这只是抽象地怀念,对于‘人之为人’的本质之怀念。”(见牟宗三《五十自述》)牟先生的生命体验有对民族文化、故国家园的大关照,有对个体生命在离乱变革中迷茫无措的悲叹,所以显得格外沉重。从个人境遇到社会乃至国家,“挂了空”该有多么难受,如那离了大地的提坦巨人,掉落人间的折翼天使。对生命境界的自觉是一种智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是梵文“么那”的一个意思呢?钱文忠先生《末那皈依》中所追述、留连、赞叹的莫不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风韵,他笔下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迷乱的世道中有所持守。所谓皈依,是一种钦慕,一种心灵的契合和灵魂的共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不趋时变,追慕风雅,如此寄托情思,如此安顿性命,如此求得安慰,如此摆脱孤寂。见贤思齐固然源于作者的夙慧,也是用宝贵的青春岁月换来的生命感悟。<p></p></P>
<P >《末那皈依》中的人物有沈曾植、黄侃、陈三立、陈寅恪父子、赵元任、吴宓、胡适、郑振铎等活跃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的学界传奇人物。其中对大多数人而言,沈曾植的名字相对陌生。但在当时,沈曾植可算是承前启后重要人物。王国维称赞他说:“国初之学,创于亭林,乾嘉之学,创于东原、竹汀,道咸以降之学,乃二派之合,……今者时势又剧变矣,学术之必变,盖不待言,世之言学者辄伥伥无所归,顾莫不推嘉兴沈先生,以为亭林东原竹汀者俦也。” (见王国维《沈乙庵尚书七十寿言》)当然祝寿之文难免夸张之嫌,钱著认为“沈曾植先生的学术生涯就与其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出于忧国伤时之心,沈曾植先生也是本着经世致用的态度来从事学术研究的。尽管这些课题在今天看来宛如尘封已久,俨然国故,然而在当时却是许多人关心乃至揪心的话题。”(《么那皈依》68页)西学被引介入中土以来,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成为知识分子的必须要面对的选择,甚至成为划分学派的主要依据。以激烈反传统为标尺的学术史描述中,国粹诸贤变得可鄙可笑。其实国粹派学者中章太炎、黄侃等人都是反满革命的拥护者,黄侃与章太炎都是近代特立独行的文人,他们的典故趣闻比他们高深的经学更能打动人。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高深的学问,谁又会对两个举止怪异的人感兴趣呢。可见学与人、学与行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呢。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祖父三人在各自领域都有卓见。钱文忠先生曾经编过《散原精舍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神州袖手人陈三立》是该书的序言,叙述陈三立的学行以及诗文。西方学校教育体系成为教育主导后,历史上的家学传统被打破,而在传统文史方面,私塾教育也许比现代教育更利于人才的培养。陈寅恪、赵元任曾是清华导师,吴宓、胡适在现代学术史上一以《学衡》宣扬人文主义,另一人则大谈杜威实用主义。不论二人主张如何不同,他们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有着抹不去的时代烙印。<p></p></P>
<P >季羡林、周一良、金克木、王元化诸先生仍算承前启后的一代,钱文忠先生有幸向这些前辈问学,也是特殊机缘。人生真是奇怪,当初人人都觉得奇怪的冷僻学科成了能够出国的敲门砖,从嘲笑变成艳羡也是人之常情。而能够坚守下来的只余钱先生一人,未来怎样还不知道。当古老的学问被送入博物馆后,爱她的人会是何种心境?“每每在夜深人静寂然独坐的时候,胸间脑际都会无来由的涌上这些飘飘乎乎却勾人魂魄的问号,我的心就徒然一紧。看看窗外,夜已更深了。”(147页)书中第一篇的题目《一生为东方文化招魂——季羡林先生学术思想评述》让我想起余英时先生悼念恩师钱穆先生的文章《一生为故国招魂》。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师道尊严变得特别稀缺,能够磕头拜师者难免受人侧目。男儿膝下有黄金,黄金的价值与恩师的教诲孰轻孰重?<p></p></P>
<P >另一些人物如牛岛鲇子女史、井上大卫教授、钢和泰男爵、《阿姐鼓》的制作班底、丹枫先生、朱西邨先生、李铮先生、钱钢先生等,是第一次从这本书中领略其为人其风姿。这些人中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有在音乐、美术有所贡献的艺术家。通过作者细腻的文笔,他们的精神跃然纸上。<p></p></P>
<P >合上书册,窗外灯光点点,打开MP3,忽然想听齐豫的《波罗蜜多心经》,好让心绪再平静些。不知怎的,总是觉得作者的坚守很有悲剧的色彩,梵文真的已经死去了吗,过往的精神会随着先辈烟消云散吗?在兼济天下的理想破灭后,坚守心灵的净土,独善其身,会不会寂寞?可能会吧,不然怎么会有这本“怀逝者之风,慕健者之雅;感师长之恩,念友朋之情”的《么那皈依》呢?!<p></p></P>
发表于 2006-12-4 2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em17][em17][em17][em23][em23][em23][em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9:59 , Processed in 0.1287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