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6|回复: 18

[原创]三评“梨花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0 15: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DIV>
<DIV><FONT size=4>
<P align=left>    “梨花体” ,谐音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之名,因其不少诗作散漫空洞至极,饱受广大网友指责,欢谑之词“梨花体”遂约定成俗,冠于此类诗体,以表读者鄙夷而讥讽之意也。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B>且录一首如下:</B><B>
<p></B>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我不知道如何评价这首诗算合适,它首先令人觉得可笑,其次令人感到愤怒。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天赋,却不能因此而玷污读者的审美视角,假如连这样的句子也可以叫做诗的话,恐怕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是诗人,诗也变成最没价值的东西了。“梨花体”之名出现不久,网络报章广为传播,一系列的网友o(︶︿︶)o 唉之作纷沓而来,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网友那些o(︶︿︶)o 唉作品,是在用谑语的语言和游戏的心态感受一下“诗人”二字,“诗人”被拽下了艺术的神坛,顷刻间变得毫无意义,不管网友出于什么心态拟作梨花体,内心对此类诗作的鄙夷是溢于言表的。读者是一个作家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读者,等于失去了生命。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我想从几个角度分析“梨花体” 及赵丽华现象。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首先是形式问题。新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从胡适蹒跚学步的《尝试集》到后来的几个小高潮,虽尚不能与唐诗宋词两座大山比肩,其成绩也是显著的。新诗的创作采用和口语一致的白话,打破了古代诗歌平仄、字数等方面的限制,具有时代的开创性。新诗从诞生起就没有像古代诗歌那般严格的约束,初期的创作完全是无所约束的自由体,所以也叫自由诗,格律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创作走向散漫。针对自由诗的缺陷,后来出现了与之对抗的格律体,以徐志摩和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于新诗形式的探索作了很多努力,在其宣言论文《诗的格律》中提出了新诗应该具备“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理论,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一以贯之,是新诗形式建设的一个好苗头。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或许是时间太短的缘故,新诗并没有延续新月诗派的理论继续前进,在其坎坷的成长之路上,现在的新诗更加迷茫,汉诗研讨会上的一些知名新诗人也不无遗憾,甚至有对新诗的绝望之音。新诗困难的背景有时代物欲侵蚀的因素,也有新的意象群尚未建立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新诗的形式缺失,致使抒发感情如覆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完全没有节奏和音韵,新诗的书写方式往往让作品沦为分行散文,这样的作品也很难被称为诗歌。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格式不是限制,就像车一定要开在指定路线的赛道里一样,才会有观众看,你撒开花了到处乱开,这不就是交通现状吗,观众自己瞎开也能开成那样,还要特地去看你瞎开?这就是为什么发展到现在诗歌越来越沦落。因为它已经不是诗,但诗人还以为自己在写诗”,抛开韩寒的其他观点不说,我以为这一段还是说的很有道理的。这个所谓的“梨花体”正是新诗形式缺失的表现。
<p>
<p></FONT></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0 15:16:0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15: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FONT face=楷体_GB2312>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其次是内容问题。如果仅仅是形式的不恰当,很难解释赵氏之作为何备受指责。“梨花体”除了暴露新诗形式的不足之外,还有内容的空洞无物。“诗缘情而绮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应该用恰当的语言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诗歌因抒发真情而打动读者的心灵,而成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艺术,历经几千年而不倒。失去了内容的诗歌,就像干枯的树皮一样,丧失了生命的灵性,无法让读者产生共鸣,如此也就不能被称为诗歌了。《诗经》中的国风都是采自民间的,农民的语言最质朴也最真切,十五国风往往采用几段回环复沓的样式,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然的感情,所以它感动了中国人两千余年。唐诗宋词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大经典范式,诗词精美的抒情形式外,还有最重要的浓郁情感,那催人泪下的离别之苦,断人心肠的相思之语,澎湃人心的万丈豪情,诗人们就是这样让笔下的文字成为千古不朽的经典。</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有网友总结出“梨花体”的几个特点,其中“一定要大白话,而且是大白的废话”、“内容要小,要无关紧要,鸡毛算皮”是重要的两项。赵丽华本人看到这样的话,也应该深思了。</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还有文坛的官本位问题。官本位从周代“公、侯、伯、子、男”爵位分级演变到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又演变到后代接近30等的品级划分,它是我国古代对从政官员阶层划分等级以明贵贱之分上下之序的制度,是统治者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手段。当官本位思想波及到文坛之后,遂有了划分作家等级的怪事。“国家一级作家”,这个看着让人莫名其妙的名词,我不晓得它何以成立。文学作品的好与坏,并不是作家本人和某一个机构说了算的,作品最公正的评委是读者和时间,只有被读者认可的经受时间检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同样,作家文学地位的高低也不是如此就能成立的。“国家一级作家”概念,反映了我国文学创作受到行政的过度干预,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全能政府的色彩,连创作主体的作家也被某个幕后的手用他们制造出的一套规则给分了门别了类。</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我不晓得赵丽华如何取得了现在的名分,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名分,恐怕她的作品也只能掀起网络上的一朵小浪花,滑天下之大稽的地方不只是作品本身,还有“国家一级作家”与作品水平低劣之间强烈的对比反差。国家一级作家之外还有什么名分,这些名分的获得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评定过程,我一时无法搞个一清二楚,但其荒谬不仅在于划分,还在于玷污了文学的神圣。李白没有“国家一级作家”的职称,曹雪芹穷困潦倒更是没有什么名分了,可他们的文字被后世奉为经典;六朝宫体诗的作家是望族缙绅,明代台阁体的作者也是达官贵人,可他们的诗句没几个人愿意看。</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作家在文学中的地位是有高低的,这个高低应当由作品产生的影响来决定,应当由读者来投票决定。作品被人们认可的过程如同大浪淘沙,众多的读者和漫长的历史才是那淘出精品的潮水。</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形式缺失,内容空洞,名不副实,一个作家有此三罪,不但渎职而且玷污了读者。文风之弊,一至于此,窥一斑可知全豹,媒体和韩寒们揪出了“梨花体”和赵丽华,恐怕还有更多的没被揪出来吧,我们的视角不能只局限于赵丽华个人。</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B>齐鲁风</B><B>  </B><st1:chsdate Year="2006" Month="12" Day="9"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B>2006</B><B>年12月9日</B></st1:chsdate></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P>
<P></FONT></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0 15:23: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不知为什么,  发帖子编辑格式非常困难, 二十分钟才完成  [em05]</FONT>
发表于 2006-12-10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怖的风!
发表于 2006-12-10 15: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P>同意,称这样的东西叫诗,真正玷污诗字。。</P>
发表于 2006-12-10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齐鲁风</I>在2006-12-10 15:20:00的o(︶︿︶)o 唉:</B>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不知为什么,  发帖子编辑格式非常困难, 二十分钟才完成  [em05]</FONT></DIV>

嗯,在论坛版面编辑格式,确实非常不方便,用WORD编辑,一贴过来有时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1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原来如此,以后知道如何处理了</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19: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BT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用BT来玷污艺术</FONT>
发表于 2006-12-10 19: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叫腊肠</P><P>不是香肠</P><P>请不要吃我</P><P>这也算梨花体吧?哈哈,也叫诗?那岂不是每人每天都要写上几百首?哈哈,那我腊肠就成湿人了嘛!</P>
发表于 2006-12-11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腊肠也可以吃的![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11 2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P>席慕蓉的梨花体:</P><P><b>信仰</b>

  位在包头附近五当沟内的五当召,
  汉名称为广觉寺,是由第一世活佛
  罗布桑加拉错亲自监督兴建的。
  蒙古人与o(︶︿︶)o 唉人信奉佛教,
  从不知有“喇嘛教”
  这样一个名词,
  喇嘛是藏语对于僧人的
  尊称而已,并不是
  教派的正式名字。
  现在大家都这样用了。
  也无法再改正,
  只能说蒙古与o(︶︿︶)o 唉人
  所信仰的佛教,是佛教中色彩浓重,
  重密宗法仪的一个支派。 </P>
发表于 2006-12-11 2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P>
<P>好正宗的梨花体!</P>
<P>中华遍地是诗人,</P>
<P>看来我这种人</P>
<P>也算得上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1 22:46:55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11 22: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P>一直都觉得赵的诗就像是翻译过来的英文诗</P>
发表于 2006-12-12 16: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
水美眉
说得也对
赵写的文字
翻译成英文去
也许会显得
更合适的
至少别
拿来
弄脏了
美轮美奂
中华的诗歌
哪位朋友
能够写
十四行诗
把那个
烙饼
翻译成
十四行诗
也许会
拿个
诺贝尔
之类的奖
再回来
那样
也算是
文化复兴
一件大功德
总比这样
被耻笑
要强
大家说
是吧



发表于 2006-12-12 17: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齐鲁风</I>在2006-12-10 15:02:59的o(︶︿︶)o 唉:</B>

<P>
<DIV>
<DIV><FONT size=4>
<P align=left>    “ 打破了古代诗歌平仄、字数等方面的限制, </FONT></P></DIV></DIV></DIV>
<P>古代
<P>詩歌平仄
<P>字數不是限制
<P>因爲
<P>是用來
<P>唱的
<P>因爲
<P>是用來
<P>誦的
<P>非如此無法
<P>和
<P>旋
<P>律
<P>嚴格說
<P>當時沒有
<P>平
<P>仄
<P>只有
<P>順
<P>口</P>
发表于 2006-12-29 12: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P>坐在地上听……</P>
发表于 2006-12-29 2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呸</P><P>我呸</P><P>我呸胚胚</P><P>格律严整.音调铿锵.意境深远.真乃好虱好虱~~~~~</P>
发表于 2006-12-29 2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P>[em01][em01][em01]</P><P>据传</P><P>某顾姓德籍男子</P><P>斥中国现代文学为垃圾</P><P>且</P><P>不论其是否乃捏造之传讹</P><P>我</P><P>就当梨花体是碎纸机制造的垃圾</P>
发表于 2007-1-1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哈哈哈!</P><P>都是</P><P>高人</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1:21 , Processed in 0.1150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