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IV>
<DIV><FONT size=4>
<P align=left> “梨花体” ,谐音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之名,因其不少诗作散漫空洞至极,饱受广大网友指责,欢谑之词“梨花体”遂约定成俗,冠于此类诗体,以表读者鄙夷而讥讽之意也。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B>且录一首如下:</B><B>
<p></B>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我不知道如何评价这首诗算合适,它首先令人觉得可笑,其次令人感到愤怒。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天赋,却不能因此而玷污读者的审美视角,假如连这样的句子也可以叫做诗的话,恐怕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是诗人,诗也变成最没价值的东西了。“梨花体”之名出现不久,网络报章广为传播,一系列的网友o(︶︿︶)o 唉之作纷沓而来,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网友那些o(︶︿︶)o 唉作品,是在用谑语的语言和游戏的心态感受一下“诗人”二字,“诗人”被拽下了艺术的神坛,顷刻间变得毫无意义,不管网友出于什么心态拟作梨花体,内心对此类诗作的鄙夷是溢于言表的。读者是一个作家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读者,等于失去了生命。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我想从几个角度分析“梨花体” 及赵丽华现象。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首先是形式问题。新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从胡适蹒跚学步的《尝试集》到后来的几个小高潮,虽尚不能与唐诗宋词两座大山比肩,其成绩也是显著的。新诗的创作采用和口语一致的白话,打破了古代诗歌平仄、字数等方面的限制,具有时代的开创性。新诗从诞生起就没有像古代诗歌那般严格的约束,初期的创作完全是无所约束的自由体,所以也叫自由诗,格律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创作走向散漫。针对自由诗的缺陷,后来出现了与之对抗的格律体,以徐志摩和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于新诗形式的探索作了很多努力,在其宣言论文《诗的格律》中提出了新诗应该具备“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理论,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一以贯之,是新诗形式建设的一个好苗头。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或许是时间太短的缘故,新诗并没有延续新月诗派的理论继续前进,在其坎坷的成长之路上,现在的新诗更加迷茫,汉诗研讨会上的一些知名新诗人也不无遗憾,甚至有对新诗的绝望之音。新诗困难的背景有时代物欲侵蚀的因素,也有新的意象群尚未建立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新诗的形式缺失,致使抒发感情如覆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完全没有节奏和音韵,新诗的书写方式往往让作品沦为分行散文,这样的作品也很难被称为诗歌。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p>
<p>
<P align=left> “格式不是限制,就像车一定要开在指定路线的赛道里一样,才会有观众看,你撒开花了到处乱开,这不就是交通现状吗,观众自己瞎开也能开成那样,还要特地去看你瞎开?这就是为什么发展到现在诗歌越来越沦落。因为它已经不是诗,但诗人还以为自己在写诗”,抛开韩寒的其他观点不说,我以为这一段还是说的很有道理的。这个所谓的“梨花体”正是新诗形式缺失的表现。
<p>
<p></FONT></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0 15:16: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