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79|回复: 6

[原创]千秋悲风话夜长,谁信骷髅亦有王——忆 赵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6 23: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FONT size=3>我相信,论起战国时一位叫赵括的人,对很多人来讲,对其印象最深之处或许就是他对一个成语的巨大贡献。“纸上谈兵”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虽然大家有时并不去关心赵括那个时代离纸的发明还有多远。<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再深入一点或许会想起赵括的父母。二老皆小有名气——在那个名将堪比河沙的时代,他的父亲赵奢在《史记》《战国策》等书中,与彼时的五星级将星白起田单乐毅等并列,并留下了阏与大捷、平原征税等光辉故事;他的母亲则跻身《列女传》,成为中国古代历历可数的女子典故之一。而他本人——军人赵括,他一生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指挥战争,就葬送了他年轻的生命,葬送了赵国数十万军人的生命,同时也葬送了赵国的百年气运。于赵括,若不是多年以后一个“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或许他就会这么淡淡消失在史料中。<p></p></FONT></P>
<P ><FONT size=3> <p></p></FONT></P>
<P ><FONT size=3>一场在世界战争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战,按理说,双方统帅的个人资料或许比这场战争更受瞩目,而这号称战国史上第一大战、世界古代战争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长平大战却是例外。当然,秦军主将武安君白起不用说,这位一生未有过败绩的,斩敌不下160万(我曾想象过160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当时正在嗑瓜子,就一小堆数了数……后来发现,160万颗瓜子在我面前已经可以堆成一个麦垛了,若是160万颗头颅呢……)的天生战神,他一生征战岁月详细,人生大致轮廓清晰。而他在那场战争中的对手,赵军主将马服君赵括,除了被“秦兵射杀”寥寥几字外,连他到底死于何处都成了历史谜团。<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其中也包括赵史。虽后世《史记》《资治通鉴》等略有提及,也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所以,即使曾经的血雨腥风再动人心魄,如今也无从得知了。我不知道我们对作古之人的好恶之评传统始于何时,但很显然,大家是知道“死者长已矣”这个道理的,不论你如何指摘,古人自是不会跳出与你辩驳一番,比如关于赵括的“纸上谈兵”,显然不是时评——可为何如今人们就深信不疑了这个来自纸张发明的若干若干年后,一个如同玩笑般的指评呢?我承认自己没有史学天分,原因是我每每煮酒,总剥除不了个人的情感色彩,更有关心“污点”或者悲剧人物的嗜好。我写过李陵,写过李广,写过金日磾……可是,惟有写赵括的时候,第一次掉了眼泪。说来也好笑,那些寥寥数语的史料中,我的这些眼泪都不知道落在哪一句好。<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长平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一场重大兵争。历时三年,死伤人数将近百万。战局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此战在世界古代战争史上也首屈一指。<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秦赵之战,或许在冥冥中就无可避免。秦人大出天下,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矛头自然首先指向东邻的三晋。三晋之中,惟赵最强。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内修国政,外扬军力,合纵六国,翦灭三胡,拓地千里。经过惠文王刚交于孝成王之手时,赵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中不可小觑的一方。<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长平之战始于战前两年的上党之争。按《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的记述,秦昭王四十五年(西元前264年),武安君白起伐韩之野王,于是“野王降秦,上党道绝”。此举可谓蛮横得明目张胆,如同断人之颈项而令身首分离,上党断绝了与韩国本土的维系,乃成国土之外的一处孤岛。而后,秦又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然后,上党郡守冯亭“献上党于赵。上党民走赵。” 显然,韩国献上党于赵的动机十分微妙。可以看作韩国从感情上宁赵非秦,可以看作韩国意欲试探与赵为盟的把握,当然最应该看到,此举有将祸事转嫁于人的味道。但于三晋合盟的机遇、战略地位的优势、赵国的颜面勇力,以及坐收不劳之利等各种诱惑之前,赵孝成王犹豫了,问题就此而起。赵国面对主动呈现的土地城邑,不免要展开一番思想斗争与口舌之辨——<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赵王的叔父平阳君赵豹首先发表意见。<p></p></FONT></P>
<P ><FONT size=3>“人乐吾德,何谓无故?”赵孝成王不甘地问。<p></p></FONT></P>
<P ><FONT size=3>“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这时,孝成王另一位叔父平原君赵胜开口。<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不知是否因为这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三朝老臣的叔父太有威信了,总之不久,平原君及虞卿、蔺相如等前往上党郡,颁布赵王诏令:封郡守冯亭为华阳君,食邑三万户。十三名县令亦各自封侯,领食邑三千户,其余官吏亦论级封赏,就连一郡吏民都赐爵三级,各赏六金。赵国决定接受上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受上党与否,这场争战都在所难免,既然如此,那么还犹豫什么呢?<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赵使进驻上党未久,不可一世的秦国迅速还以颜色。前260年,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兵出宜阳攻韩国堠氏,以防韩魏援赵,同时也是掩护大军侧翼;另一路由秦左庶长王龁率领,兵出安邑,以风驰电掣之势直取上党。于是赵国急忙迎战。不久,老将廉颇调率赵军主力四十多万由邯郸西下,经滏口陉穿太行,过壶口关进入上党腹地,在与上党成犄角之势的长平安扎下来。秦军攻下河东,与赵的角逐不外乎两条道可走,一是取乌岭,空仓岭一线的西麓,一是取羊肠阪,天井关(天门)一线的南麓。但不论哪条道,长平都是战略绝境,无可避免。</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align=left><FONT size=3>这之后,赵孝成王做了一件让天下大跌眼镜的事,这事也为长平的结局埋下了祸根——没有听从虞卿的告诫而执意遣郑朱使秦,欲与之议和。而秦国已为此战注下血本,自然不愿轻易放弃,于是很热情地接待赵使并到处宣扬,让全天下都知道了赵使在咸阳的消息。赵国等于自绝了后路——连你自己的态度都暧昧如此,还有哪个国家会傻呼呼地出头相拼?<p></p></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赵王请和之事未成,而秦赵在长平的对峙也已四月有余。秦军或有小胜,夺二鄣四尉,斩赵裨将(即副将)茄。秦赵之战的必然,早在众人意料之中,但众人或许未曾料到这注定的对抗会以何种方式展开。初赵国认为,秦远道而来,有后援辎重之忧。而赵有主场之利,应对以疲敌之计。于是主将廉颇坚守壁垒屯兵不出,准备以时间来消耗秦军的战力。在廉颇这一战略决策下,双方不断增兵加码,雪球越滚越大,直到各自屯兵五六十万,犹如两人赌博拼酒,谁也不肯折服。此时,双方皆已举国为战。三年陈酿,一朝触发,始于一场中小争端,而告终于旷古大战。这样的结局,或许赵与秦都不曾料到。</FONT></P>
<P  align=lef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这之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秦国急于开战,于是反间计令赵换将:“‘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件事,很多人会作为赵括无能的有力佐证——看,人家怎么不造谣李牧或者乐毅呢?不就是想找软柿子么?不过实际分析,当时对秦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希望一名没有实战经验且容易进攻的赵将,第二,谣言也要惟妙惟肖,即这名赵将必须能让赵王动心——假如流言中鼓动的是蔺相如或者虞卿楼缓等文士,即使全邯郸都在嚷嚷起哄,赵王想都未必会多想。彼时的赵括,应该小有些名望的,刚承袭了马服君爵位,饱读兵书才华横溢,于军中多有名望,还因此被称为马服子(在那个时代被称为某子的绝非一般水准),但赵括却未曾有过独自领军作战的经验,所以,秦人也不可能知道他真正的实力,既然不知,又哪里来的“欺软怕硬”的说法呢?<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在史书中,赵括的身影匆匆一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再下来,就是“赵将括母”故事了。在这段记述里,父母二人对赵括都拥有如出一辙的,惊人的预见性。父母对子女的评价,常常会有烙印般的效果,有时架空设想一下,如果是我是赵括,生在这样一个环境,恐怕会长成一个很自卑的人。没有看到史料上有关赵括在长平之前独自领军的记述,想必他当时很年轻,也许有点像刚毕业的军校高材生。理论丰富而无甚实战经验,其实这不足为奇。虽说知子莫若父母,但像上述这般情形,也实在太有戏剧性了。<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当时强烈反对换廉颇的主要是蔺相如,这位廉颇的刎刭之交曾做过一个刻薄的比喻,这件事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那千年前的作古之人,倏忽间摇身一变,即成了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同义词。这个标签从此长烙在了那个模糊的面孔上。<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如果说赵王换将仅仅是受秦国流言的影响,那么历史就太单纯了。实际在当时,一方面,廉颇在王龁的猛攻下眼看不支;另一方面,廉颇作为军将,他只从战局出发,只认打胜仗,而将国家拖入泥淖的战略问题却没有在他的考虑之中。赵国,那时已经也拖不下去了——此时两国军力较量早已上升为国力拼争。若说秦国军力与赵不相上下,那么秦的国力就可以说几倍于赵了。秦尚求速战,于赵就不欲么?且在这三年间,秦国也早已建设和巩固好了后援辎重路线,而且也将武安君白起出山的计划列上了日程。其实,到长平大战的决战前,赵国最初的赵主秦客优势已然丧失殆尽。而且后来事实也证明,最终死于后援辎重问题的,正是号称有主场之利的赵国。</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欲结束战争就要开始战争。欲开始战争就要有人进攻。换将既已成定局,谁在此时可以堪当重任?李牧太过年轻,且胡人大犯北彊,他不得脱身;平原君虽有将材,而年事已高;田单初来赵国,虽高踞相位却被视同外人,最多坐镇而不可督军;望诸君乐毅武功闻于诸侯,但他已称病不出。他与白起,彼时代最耀眼的两颗将星注定失之交臂……</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赵括,就是这个冥冥中注定的角色。他出身公族,名将世家。生于军人世家的将领大多有一个特点,有时也是弱点——那就是天生的慷慨壮烈,因为他们身上有太多的光荣与梦想。比如李陵,二十七岁的李陵对天子豪迈说道:“无所事骑(无需骑兵),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于是,他率领五千步兵踏上了不归路,实践了自己“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的诺言。赵括大抵也是如此,他的公族身份令他于国命责无旁贷。他的军人血液让他对战争无可推却。于是,在这样一个骑虎难下的形势下,他慷慨上任了。不晓得他是否在邯郸城外的驿口说了什么豪言壮语,不晓得他是否也在沁水边“风萧萧兮沁水寒”了一番……总之,一切都只能猜测——历史,留给那年轻上将军的出镜率实在太少了。</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军人赵括,他接手了一场或许不该去接手的战争,历史经他的手,为一场注定了结局的冗长故事画上了句号。<p></p></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23: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P 0pt? 0cm>赵括到长平后,调整部署,重设幕府,严明军纪,并对廉颇任上的人员有所裁撤。顺便说一下,其实我本人对廉颇并没有什么好感,他一生的战功不算卓著,称得上的就是畿邑、防陵、安阳等几场,且给人的印象也是好勇冲动,比如“负荆请罪”“尚能饭否”等典故。所以,可以想象,他或许好用同他一般的血勇非谋之人,另外可以想到,他所用的人也必然是廉颇主义的坚决拥护者,赵括若要在日后的征战中不被掣肘,也只有如此。但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插曲,廉颇帐下八位旧部与上将军赵括意见不合发生摩擦,这八人以自裁的方式表示抗议。这八人被后人视为义士,还使得此地多了两个地名——“八义山”与“八谏水”。这件事引起赵营不小的震动,也给整个战局带来一丝不祥的味道。</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0pt? 0cm>赵括最初与王龁交战,一连有些小胜,夺回了一些失地。但这时,秦武安君白起秘密入军,大决战,就在眼前了。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史记》与《资治通鉴》中平淡地录了决战的经过: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秦将白起“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名将白起用了一个并不算出奇的战术,但是在勇悍无比的秦军将士的经营下,一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成功地将赵军一切为二,将主力包围在小东仓西北、丹水东北及百里石长城西南所组成的一个边长四十里的三角地带。另一路没有主将的长平、晋阳、皮牢的赵军则拼命向赵括靠拢。此时,秦昭王赶忙亲临河内,做全民参军总动员,结果“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然后,秦昭王又让穰侯魏冄从陶国对邯郸加强攻势,使赵国不无法调兵援救长平。司马梗军、王龁军也在河内新军的协助下全力遮绝赵军粮援,阻击赵军合拢。当时,整个河东战场的形势应该十分危急,整个战场几乎就是冲与堵的世界,只要秦军有一路被突破,秦军就会满盘皆输。</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赵括被围后,一直率领将士奋力作战。他将主力分为四路,轮番突围,同时也等待救援。这时赵国也急忙斡旋着,四处嫁公主质公子,但因为有之前与秦议和的暧昧信号,加上秦国的外交威胁,各国基本坐视不管,比如“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p>
<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赵军在断粮的情况下,漫长地等待、突围、等待……一直坚持了四十六日。这时,一些绝望并饿极了的士卒终于丧失人性:“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这个关头,主将赵括终于决定以死相拼。若不是抱着殉国的念头,一军主将是不大会亲自上阵肉搏的。而赵军这位上将军终于“出锐卒自博战”,后被秦军射杀。然后,“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惜墨如金的史料中,这么不经意的一笔也足让人唏嘘:“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这将是怎样一个场景?那个断粮将近两个月军队的年轻将领,他那枯瘦的身躯纵然跃出营垒,披头散发,满目血丝,手握长剑向敌人厮杀而去……突然,两支弩箭飞速射来……就这样,赵括死了,死在他一生唯一的一场指挥战中。之前他没有像乐毅那样明哲保身,也没有像廉颇那样“稳健”消磨,他只是用他那年轻的锐气、军人的宿命,以及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实战锤炼的智慧与才华,匆匆殉葬了一场历史的必然。
<p>
<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啊?历时三年,双方参战兵力不下百万。若从白起后来对秦昭王“秦卒死伤过半”的论述中,推测赵卒至少应有相当的死伤率,那么此战中湮灭的生命也有将近百万。这百万的生命下,战争结果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胜负本身,既然是一场超越了胜负的战争,那么对其意义的评估自然也不应该只限于胜负本身。白起若是一位真正的军人,那么他会对秦昭王说:这场战争,死伤过半,多数将领战死,其实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不同的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p>
<p>
<P 0pt? 0cm>
<p>
<p>
<P align=left 0cm none? mso-layout-grid-align: left; TEXT-ALIGN: 0pt;>的确,整场战争,秦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其国力消耗使得秦人东进的步伐不得不减缓。而这些代价,显然不是在廉颇任上创下的。若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的庸材,他又怎会使他那一生未有败绩的对手——战神白起得到如此重创?赵括死了,赵军降了,但是在战略上,赵括却消耗掉秦国的大部分有生力量。若非如此,便不会有邯郸之战的胜利——两年后(前258年2月),秦五大夫王陵领兵包围了赵都邯郸,以图灭赵。赵国军民同仇敌忾,打响了艰苦卓绝的邯郸保卫战。最终在赵国军民及信陵君等他国义军的共同努力下退了秦军,上党,终于复归赵国。上党重归这一天,不知长平谷地的带血长风,是否稍有舒缓?永远长眠于那片土地的故将赵括,是否也可以泉下一笑?</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比文字更有说服力的历来是出土实物。而今,位于现在山西高平的长平之战一号尸骨坑的发掘,算是我国近年考古工作的一个重要成就了。从那些狰狞残破、身首分离的尸骨中,从那些嵌在胸骨或者胯骨中的三棱箭镞中,依稀窥得一鳞半爪的当年血腥。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1951年4月20日,在高平县釜山乡老背坡村发现了一具男性骨骼和一把随身佩剑。尸骨的胸膛内有二枚扁型三菱青铜箭头,经分析,箭头是典型的秦制弩箭。从箭头方向看,是从背部射入体内。从牙齿磨灭面分析,死者年龄在30岁左右,骨骼加肉体分析,身高在1.75cm左右。而他腰间右侧的佩剑,剑长52厘米,格卫宽5厘米,重610克,青灰色长锷,无绿锈斑,坚韧锋利,格卫两面为“虎头纹”和“兽形纹”,铸工考究,纹刻深明清晰,剑刃有撞击痕迹。只是,这剑却无铭文以佐证身份。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而高平民间也有一个传说:赵括死于高平县釜山乡老背坡村。传说虽然不等于史实,但毕竟虚实相杂,不可摒弃。据说,“老背坡”的意思是“老兵背着赵括来到此坡”。《泽州府志》《山西通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前有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括自出搏战为秦射杀之。”《东周列国志》和《泽州府志》的记述类同:“赵括追造秦壁,西北十余里”。当时长平治所在今王报村,从此计算“西北十余里”,正是今釜山地夺掌村一带。按照《高平县志》中赵括追秦兵的记载:“其谷四周皆山,唯前有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根据地形分析,只有釜山乡地夺掌村符合其条件,它的确形如布袋,也能容下数十万兵马作战。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但那具两千多年前的尸骨与佩剑,究竟属于哪一个鲜活的生命,已不好论断了。我悲哀地望着他那茫然空洞的眼眶,他却若有所思着不暇与我对视,恍若隔世之后,我只好遥想他当年的目光和面容了——其实,历史有时候留一个悬念也挺好。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相传,华夏始祖炎帝生前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葬于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而这个有着美好传说的地方更浓重的却是2300年都没法抹去的阴霾。许多地名、村名都是长平之战的产物,如箭头村、参军村、围城村、哭头村、空仓岭、将军岭等。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而得名;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当地赵国百姓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甚至,谷口村有一种风味小吃“烧豆腐”俗称“吃白起”,连煎带煮,然后再大口啖之,何其快也……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有一座奇特的骷髅王庙,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迹,庙内还塑有赵括夫妇像,但据说它为唐玄宗始建。李隆基作潞王时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以祭奠那四十万悲凄的孤魂野鬼。为骷髅立庙,在讳言死事的传统文化中算是特立独行了。很多年以后,明代有一位诗人于达真路过这里,不过他略有几分不屑地写道: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FONT face=楷体_GB2312>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
<p></FONT>
<p>
<P 0pt? 0cm><FONT face=楷体_GB2312>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
<p></FONT>
<p>
<P 0pt? 0cm><FONT face=楷体_GB2312>赵将空余千载很,秦兵何意再传亡?
<p></FONT>
<p>
<P 0pt? 0cm><FONT face=楷体_GB2312>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p></FONT>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后世的文人总是喜欢不腰疼地站着说话,不过,或许只有见识过战争的人,比如李隆基,方能理解那些千古的苦涩和哀怨。长平那带血的风已经远去了两千多年,可那些骷髅,他们黑洞洞的眼眶还在定定地凝望,在里面,有鲜活的记忆,有不散的怨念,有永远无法忘记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
<p>
<p>
<P 0pt? 0cm>
<p>
<p>
<P 0pt? 0cm><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3>千载悲风话夜长,几夕丹水忆秋凉。
<p></FONT></FONT>
<p>
<P 0pt? 0cm><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3>由来纸上总归谑,兀自骷髅亦有王?
<p></FONT></FONT>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9 16:21:43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17 16: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于赵括过早的失去年轻的生命,我感到悲哀。</P><P>我觉得,纵使他纸上谈兵的故事在后人的眼里多么的让人贻笑,他本身仍然是可敬的。</P><P>一个人,没有绝对的对错,和绝对的愚蠢,赵括,他只是在一次军事理论的实践中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虽然枉送了40万人的性命,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战斗经验的将领来说,所有的过错,并不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赵王是怎么选择将帅的,赵国的百官是怎么来培养和调教人才的,怎么样既能在战争中锻炼年轻的将领,又能很好的保证国家有生力量的延续。</P><P>长平之败,错有赵括的一份,但是,错并不全在赵括。他是一个牺牲品,甚至承担了过多的谴责。人们在谴责他的同时,忘记了他的背后,一个国家的机制运转,一个国王的决策管理和外交的能力,忘记了在赵括的背后,太多鲜为人知的失败的积因。</P><P>中国人,有一种传统。所谓你一辈子不出乱子,说明你没出息,或者,是你分内的事情。你一直不出乱子,突然出个乱子,一次失败,就奠定了你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标记。做的多,错的多。人们往往崇拜英雄,或者唾弃失败者,但是,他们恰恰忘记了,历史和这个失败者或英雄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脱离了历史和背景看一个人,这个人除了孤立的形象意外,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甚至失去了本来的面目。</P>
发表于 2007-6-18 07: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平的战略失利乃至最后赵的从此一蹶不振,赵括可以说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但是这不是最根本的因素。

那时候李牧估计最主要还是抽不开身,楼主说他太年轻,不知道是否有点依据,其实我也感觉他直到临死年纪都不会太大。

乐毅当时年纪也大了,不能亲自带军,我就奇怪为什么不用田单?复国之战那可是反间的经典,让善于事诈的秦人遇上也算是遇上克星了。难道真是害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稍微派个更有点经验的,损失恐怕也不会这么大。

赵当时还是聚集了不少名将,但是满朝将才竟无一人看透秦人之诈?虽然先前孝成王决定接受上党只是导火索,但是此事他的统帅能力足见一斑,乳臭未干的决不是秦昭襄王的对手。如果先王惠文王在还好,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个40出头。
发表于 2007-6-20 13: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P>人非圣贤,孰能无过!</P><P>赵括也不算什么悲哀的,军人战死沙场的都是光荣一辈!</P>
发表于 2007-6-21 1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P>洒家认为大多数史学家把指挥官对一场战役乃至一场战斗的影响看得太大了</P><P>大家可以想像</P><P>在那个连步话机都没有的年代</P><P>一个指挥官究竟怎样指挥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P><P>派马兵过去通知嘛</P><P>等通讯员拍马跑过去情况早奏变化了</P><P>把那一战的所有责任都推在赵括身上确实比较过分</P>
发表于 2007-6-26 1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P>那个是个总体战吧,老秦把家底都陪上了,老赵也只能玩命呀……</P><P>不是廉颇的办法好是好,问题是代价是甚么,廉颇可以不用考虑,他把仗打赢就算了,</P><P>赵王的账本可不是这么算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4:00 , Processed in 0.0663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