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1|回复: 7

[转帖]《汉声》创办者黄永松: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0 17: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汉声》创办者黄永松: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 </B>

</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B> </B>今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年一度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亚洲之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指南,其中台湾《汉声》杂志被誉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给内行看的最佳出版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月,《汉声》杂志的创办者黄永松又被冯骥才基金会授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民间守望者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创刊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1</FONT>年的《汉声》杂志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FONT>年之后再次掀起世界关注中国民间文化的热潮,而其创办者黄永松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FONT>年如一日地践行着全面记录中国民间文化的诺言。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B>做一个把历史与现代首尾相连的肚腹</B>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什么样的机缘使您创办了《汉声》,之前您对民间文化感兴趣吗?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其实,《汉声》杂志是由我的朋友<st1:PersonName ProductID="吴美云" w:st="on">吴美云</st1:PersonName>女士提议创办的。而我最初是学美术的,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巴黎、纽约去深造。加入《汉声》是一个巧合。当时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st1:PersonName ProductID="吴美云" w:st="on">吴美云</st1:PersonName>女士,是一个很想拥抱民间文化的人。在杂志的初创期,她托我的一个朋友寻找美术编辑。在台湾有一句话非常流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害你的朋友就是找你办杂志的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是我的朋友找到我,让我一定要帮这个忙。我只好接受邀请,负责《汉声》的图片工作。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当时,我只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爱好美术的年轻人,没见过什么世面,而吴美云在国外接受很好的教育,很有修养,但是在商量工作计划时,她很尊重我的意见,肯采纳我的想法,这让我很受鼓励,也多了几分热情。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当时想过一干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FONT>年吗?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没有。我加入《汉声》时,它已经有一个班底,其中有很多资深的出版人,我在里面只是一个新朋友,也是一个小朋友。<st1:PersonName ProductID="吴美云" w:st="on">吴美云</st1:PersonName>女士对我讲的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那些大师级的人物出于商业的考虑,并不看重这些民间传统文化。他们的目光集中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学术的、高雅的东西上面。于是,他们三三两两地离开了,最后只剩下吴主编和我两个人。这时我就不好意思再走,只好暂时放弃出国留学的念头。其实,我也是被<st1:PersonName ProductID="吴美云" w:st="on">吴美云</st1:PersonName>女士的坚持精神打动了,不过她的坚持好像只感动了我一个人。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由于人手少,我既作美术编辑,又要找题目、采访,承担了许多项工作。然而,当我逐渐揭开民间文化殿堂一角的序幕时,我被里面所蕴藏的东西深深吸引。我深深地体会到,就像每一个水珠、沙粒都有它自己的世界一样,我们寻找到的每一个题目都别有洞天,每一位老人身上都浓缩了许多令人感叹的民间文化。从此,我开始乐此不疲地从事这项工作。后来,许多出国的同学又被我召集回来。比如我的两个师弟姚孟嘉、奚淞。他俩、吴美云和我在台湾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汉声》四君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之称。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作为素材?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最初,我们觉得衣食住行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能够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也很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在选择素材时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的、历史的、民间的和活生生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为原则和标准。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8</FONT>年,台湾经济开始腾飞之后,我们发现富裕的生活使人们浅薄的历史文化根底暴露无遗,一时间涌现出许多盲目崇洋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暴发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因此,《汉声》意识到让台湾民众了解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们决定由英文版改为中文版,但是改版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英文版的《汉声》采用横向模式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中文版的《汉声》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纵向衔接。在这个艰难的过渡期,一位朋友对我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历史像头,现代像脚,你要做一个把二者相连的肚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正是秉持着这样一种信念,我才一直坚持做到今天。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B>有人说我是疯子</B>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 </B> 记者:在深入民间调查的时候,是否曾遇到过民间传统文化遗失的现象?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我可以给你讲一个故事。古代有一种染布的方式叫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夹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它从植物中萃取染料,将布固定在刻有花纹的木板之间进行染色。这种方法最早起源于唐宋年间,在后代逐渐失传。虽然古书上记录了一些技法,但是其中存在许多谬误。后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浙江雁荡山上的村落里有一家染坊,它仍在使用这种传统方式。我和我的团队在那里驻扎四天,完整地记录了制作夹缬的全过程。可是,当我们作完调查之后,染坊主人突然说他即将关闭这家染坊。因为这种布已经没人买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们立刻作出决定:购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条夹缬,以保证染坊继续经营。回到台湾,我在这期杂志的前页呼吁每位读者认购一条布。没想到千条夹缬竟然供不应求,被抢购一空。现在,夹缬不但在继续生产,而且已经成为独特的民间工艺品,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在这么多年的工作当中,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我觉得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既不是民间文化的搜寻,也不是民间文化的整理,而是它的保护工作。因为有一些很古老的民间文化,也许你第一次去看的时候还在,但是当你再去寻访的时候就消亡了,这是让我们最痛心、最懊恼的地方。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保护与发展的结合,其实这也是全中国都面临的问题。因为现在的投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侵略性,它们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造成损害。比如一个古风保持得很好的地方,如果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当地的收入就会增加,但是当带着猎奇心理蜂拥而至的游客走了,无法消除的污染和破坏却留了下来。为了保护这些民间文化的原生态,在调查中,为了保护当地文化,我们坚决不允许编辑购买当地民间文化物件,只可拍照。《汉声》制定的一个原则现在已经成为台湾的名言,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带走资料、图片,但我只留下脚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有困难,也有欣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1</FONT>年,我们曾出版过关于中国结艺的杂志。为了把所有形式的中国结艺都搜集起来,我们遍寻台湾会编结的老奶奶,一样一样地学。后来,我们又找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老工友,跟他们学习许多古代宫廷的编结工艺。经过四五年的时间,从最常见的纽扣结,到故宫珍藏的玉如意上挂的结饰都被我们整理出来,并将其命名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期杂志在台湾出版后十分抢手,登上畅销书排行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名字由台湾传遍全球华人区,传到祖国大陆。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在您印象中,难度最大、最辛苦的调查是什么?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台湾一个海岛上有一座妈祖庙,每年到妈祖的诞辰,都会举行很隆重的仪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周围三个市县分庙的数万信徒浩浩荡荡、秩序井然地徒步穿过城市来到主庙进行祭拜。他们单程要走四天,每次往返要花费八天的时间。但是数十年如一日,这些信徒前赴后继地在坚持做这件事。为了采集到他们这项活动的全貌,我跟着他们走了四年,不但把仪式的全部过程都记录下来,还了解到这些信徒的思想、信念等更深层的东西。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还有一次,我们要记录台湾独有的一种鸟类,叫黑长尾雉。这种鸟曾经在台湾绝迹,好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FONT>世纪的时候,曾经有英国人把这种鸟带回国培育,后来又把它送回到台湾。黑长尾雉喜欢在密林中生存,为了完整地记录它们的生存状况和习性,我只好深入丛林,在树杈间搭个帐篷,架好相机静静地守候。每天清晨,当它们飞出窝巢的时候,我就在帐篷的掩护下进行偷拍。整整一个星期,我只靠事先带去的干粮和水维持生活,每天都要饱受蚊虫叮咬之苦,但是我记录下黑长尾雉的全部情况,获取了许多珍贵的图片。有人说我是疯子,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项很值得去做的工作。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B>随波,但不逐流</B>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您觉得国际上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如何?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我认为在传统文化方面,国人的了解是最重要的。将一种传统文化介绍给别人之前,首先自己要懂得爱惜。所以,现在《汉声》的英文版基本上已经停刊,我们想全力办好中文版,帮助我们的国民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目前,在台湾,我们也出版了一些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读物。因为在现代的台湾社会,紧张繁忙的生活可能使大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如果可以把这些内容以儿童读物的形式出版,让更多台湾的小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会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对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除了记录之外,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呢?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有一部分要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比如,四年前,清华大学传统建筑研究所曾经到山西吕梁临县进行考察,发现当地遗存一个古老的碛口,即古时的旱码头。当时,我们和清华大学的专家在周围的市县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碛口保存得非常完好,而且附近的村庄也有很多古风遗存。为了使这个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我联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多位专家,征求他们的意见。最终,山西碛口被纽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MF</FONT>组织评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人类伟大纪念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并且获得一些用于维护的专用款项。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对于类似的来自国际上的帮助,我们当然非常感谢。但是,当地的人民知道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我们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深藏于民间的文化遗产发掘出来,然后通过宣传使人们了解这些文化,认识到它们的重要,从而提高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人应该引导流行,而不是被流行所左右。我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随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并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逐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您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应该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中国厚重的文化积淀在新的时代仍然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传统的工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衍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品种,而这种文化的扩张力是无穷无尽,取之不竭的。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任何时代的艺术都离不开创意,而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激发创意的肥沃土壤。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既要融合现代元素,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现代的艺术设计也应该从民间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魂和本质。中国的民间文化只有保持住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意蕴,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时才会互通有无,更加精彩。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您及您的同仁的目标是什么?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建立一个民间文化基因库。目前,这个基因库中已经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大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个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6</FONT>个项及几百个目的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在采集这些民间文化时,我们经常会产生这样一种担忧,即担心这些留存的文化现象会消失,因此抢救的心情十分迫切。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记者:挖掘及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使您获得了哪些与众不同的心灵体会?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黄永松: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当初没有出国而选择了《汉声》是对的。《汉声》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研究所,我在里面修了无数学分,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认识到文明的全貌。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在搜集民间文化的过程中,我需要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当我看到这些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地域条件不同的人在演出他们多彩的人生戏剧时,我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众生的平等给予尊重。面对这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断裂的现代社会,多年的经历使我增强了把传统与现代衔接,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平衡的信心。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  我现在就像是一个返璞归真的乡村老汉,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才对,才好。人的生活只有在真、善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美。所谓“真”就是原汁原味的纯真,所谓“善”就是有一副好心肠,愿意为他人服务。这样一份工作使我获得精神与物质、丰富与简单的平衡,让我曾经躁动的内心得到宁静。</FONT>(来源/中国青年杂志,文/赵岩)
<p></FONT>
<p>
<P></P>
<P>夹缬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7:24:03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7: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P 0pt? 0cm>民生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汉声获时代杂志选为行家的出版品</P>
<P 0pt? 0cm>  总编辑吴美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FONT>年来的辛苦都值得了</P>
<P 0pt? 0cm>  搜狐读书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美国《时代》杂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2</FONT>日出刊这一期,制作了“亚洲之最”专题报道,将《汉声》选为“行家的出版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est Esoteric Publication</FONT>),文章里盛赞《汉声》三十多年来秉持保留即将失传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使命,以主题式的调查研究与报道,为未来人类建立文化的基因库,可谓“中国艺术文化的圣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cm 2.5? mso-char-indent-count: 26.25pt; TEXT-INDENT: 0pt;>而且打破了杂志封面设计风格统一的出版规则,赋予每个主题不同样貌,“本身就是宝贵的文化艺术品:如同它想保存的艺术品或手工艺品一样有价值。”</P>
<P 0pt? 0cm>  致力传统文化保存工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FONT>年,汉声发行人黄永松和总编辑吴美云前行的脚步,不曾停歇。他们刚自大陆返台,获悉这项荣耀,抖落一身疲累,欣喜收成。这项肯定来得不迟。</P>
<P 0pt? 0cm>  三年前,在北京成立“北京汉声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重心移往中国大陆,台湾编辑部续做后制的主力。回到“母体文化的源头”,黄永松感受更深:“我们就像金字塔的基座,回顾中国文化积累的深厚度,真是太精彩丰富了。”只是面对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在消费文化冲击下,快速在倾颓、消失,不只是中国大陆,亚洲及至全世界都在抛弃过去,向前看,他的忧心写在脸上。</P>
<P 0pt? 0cm>  当年,接受西方教育养成的吴美云回到台湾,遇上黄永松、奚淞和姚孟嘉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即是在西方文明浪潮下,以“抢救传统文化”的心情,走上这条不归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1</FONT>年,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外国人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ECHO</FONT>》英文杂志作为起点,他们带领英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BC</FONT>的采访小组深入美浓,记录油纸伞传统手艺的制作过程,也为杂志树立专题报道的风格。后来为了让中文读者也能认识自己的文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8</FONT>年创办《汉声》杂志。</P>
<P 0pt? 0cm>  两岸开放交流后,汉声团队也跟着老兵回乡的脚步,跨进中国文化基因库的大门。黄永松表示,遭破坏的传统文化硬体,对照农村乡野纯朴温润的人情交流,是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苦楚与欢喜;不过,各民族铺展的不同生活样貌,却提供汉声“由小传统去见证大传统文化”的追求,“文化艺术本来就源自于生活”。</P>
<P 0pt? 0cm>  他们像文化修行者,抱着“舍我其谁”的精神,走南闯北,为福建土楼、北方剪纸艺术、十八世纪的风筝谱、中国童玩、惠山泥人、贵州蜡染等各地重要文化财,留下完整记录。</P>
<P 0pt? 0cm>  除了访查、研究、记录者的角色,他们也是最用心的实践者。汉声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先练习书法;入夜后,黄永松还会带着北京年轻人打坐静思,一步步引领新生代走进文化深处,他说,全世界目光和资源集中大陆,发展太快,跳跃间一个不留神,传统文化就会被破坏,但如果由传统文化扶持大陆向上发展,未来全球都能受惠,“我们的角色就是在拔河中协调,力求好的多保留一些。”</P>
<P 0pt? 0cm>  这一路走得艰辛,却已看到成果。多年来黄永松奔走抢救家乡龙潭“圣迹亭”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资产审议委员会召集人西村幸夫竖起大姆指,赞扬“这才是真正活的古迹”。他走在山西省街道上,一妇人领着孩子上前请求合影,表示在电视上看过他的访谈,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他的精神。想起这些故事,向来低调、内敛的黄永松,也难掩喜悦。</P>
<P 0pt? 0cm>  吴美云怀抱文化使命感,展开学习中国文化的漫漫长路,数度赔上健康,也无怨无悔,更体会到“存活下来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才能被看见。</P>
<P 0pt? 0cm>  尤其她从小由母亲带领阅读《时代》杂志,学习英文和各种常识,后来她母亲也以同样的方式教导她的儿子。这次汉声被选入《时代》的“亚洲之最”,加上儿子一句“令人敬畏”的感言,吴美云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FONT>年来的辛苦都值得了。</P>
<P 0pt? 0cm><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汉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行家的出版品</P>
<P 0pt? 0cm>  按照出版的基本规则,杂志的封面设计每一期的风格要统一,这样读者才能快速地从书报上五颜六色的杂志中认出你。</P>
<P 0pt? 0cm>  可是,台湾汉声杂志这本双月刊根本不理会这个老规则。它的每一期封面都不同。它可能又高又厚,标上劲道十足的书法;也可能薄薄一本,用瓦楞硬纸装订而成,连书名都没有。</P>
<P 0pt? 0cm>  他们是商场上的疯子吗?并不是!</P>
<P 0pt? 0cm>  这本中国艺术文化的圣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年来能一直反其道而行,是因为内容实在值得阅读。</P>
<P 0pt? 0cm>  保留即将失传的中国民间文化是汉声的使命。每一期汉声就是一个主题,而取材范围如何同它的封面设计一样多样丰富:有十八世纪的风筝谱、陕西面食、福建土楼、漂亮的中国结。这些杂志常常就跟书一样厚,里面装满了照片和手绘图。汉声发行人黄永松表示:每一期杂志的主题,常常得花上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去找出每个艺术领域硕果仅存的师傅进行采访。“今天的社会可能并不是很认真看待这些东西,但我们这是在为未来的人类建立文化的基因库。”</P>
<P 0pt? 0cm>  汉声创始于西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1</FONT>年,当时是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Echo</FONT>之名发行的一本英文杂志,专门为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创立七年后,中文版汉声创刊,但杂志的走向转变了,转而为中国民间艺术留下完整记录。三年前,汉声在北京成立办公室,至今已经为中国大陆的读者出版了四个主题的杂志书。</P>
<P 0pt? 0cm>  如今的汉声绝对值得收藏,它的过期杂志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eBay</FONT>流通着,发行人黄永松有时还会被一些焦虑的读者追着要他帮忙补全自己的汉声杂志收藏。实际上,汉声本身就是宝贵的文化艺术品:每一期杂志就如同它想保存的艺术品或手工艺品一样有价值。</P>
<P 0pt? 0cm>汉声近年奖声连连</P>
<P 0pt? 0cm>  《时代》杂志展开在大桌上,“亚洲之最”的评选,将《汉声》的声誉拉高到另一层次。其实汉声近年获奖不断,这次是“好事连连”再一桩。</P>
<P 0pt? 0cm>  以近期的喜事来看,中国大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评选“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首度将焦点对准长期站在民间文化第一线的工作者,汉声发行人黄永松即是五位获奖人之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日大陆“文化遗产日”前,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仪式。</P>
<P 0pt? 0cm>  汉声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合作的《山西面食》系列丛书,今年三月刚荣获西班牙国际饮食图书设计大奖。黄永松设计的书封,像一个做面食的木质砧板,在白色面粉堆中,写出一个“面”字,展开封底是个“麥”,简、繁“”字各自表述,別具創意。</P>
<P 0pt? 0cm>  眼见中国大陆排队等待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文化遗产”的古迹,多不胜数,黄永松带着汉声团队开拔到山西古镇碛口作调查采访,《碛口》专书先为古镇留下历史记录,且获得纽约“世界遗址基金会“的肯定和赞扬。</P>
<P 0pt? 0cm>  黄永松以独具创见的设计概念,早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7</FONT>年已被选为亚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位设计家之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年在汉城举行全球平面设计大会。《汉声》被选为世界最独特书籍之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年黄永松也荣获台北市政府颁赠“台北文化奖“,表彰他长期的文化关怀。</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7:25:0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17: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P 0pt? 0cm>专访台湾《汉声》杂志掌门黄永松</P>
<P 0pt? 0cm>  作者:王辰龙</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0pt? 0cm>  回到手艺精神</P>
<P 0pt? 0cm>  黄永松,台湾著名出版人,设计家,中古乡土文化遗产积极的抢救者。创办《汉声》杂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余年,遍走中国田野乡间调查,采集“中国的”、“传统的”、“活生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努力建立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编著设计《汉声》英文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FONT>余期,中文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0</FONT>余期。</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手工艺是活的,你甚至可以和它‘对话’。”</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传统手工艺调查?</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那要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年代初《汉声》创刊说起了。最初我给它的定位就是承载民间传统文化。</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为什么您会对这种生活层面的文化如此的痴迷?</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这和我在台湾的成长环境有关。台湾的民间文化就像大陆母体文化的一个缩影,多元化的情况很厉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49</FONT>年以后,很多官员、军人和他们的眷属把全国各地的风俗也一并带了过去。所以你至今都可以看到内地的民俗文化在台湾散落得到处都是。你家的邻居可能楼上是山东人,楼下就是宁波人,旁边又是陕西人。一过年,宁波年糕、山东的红枣大馒头、陕西的剪纸、唐山的皮影戏就全都出来了。虽然这些摆渡到台湾的民俗文化不如当地原生态的那样丰厚,但是它的精神实质是在的。我从小在这个氛围里面长大,眼睛看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各地艺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耳朵听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乡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嘴巴吃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食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都是文化,所以我对这些生活层面的文化一直很有感情。</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我要建立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您做的第一个手工艺调查是什么?</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那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3</FONT>年发表在《汉声》杂志上的油纸伞工艺调查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年代初,台湾的阳伞制造业世界闻名,工业制造的阳伞四处可寻,而我小时候用的那种手工油纸伞却几乎绝迹。于是我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台湾南部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一家做油纸伞的。</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老手艺人给您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他们对手艺的痴迷和他们技艺的精到。比如老艺人制作出来的每一把油纸伞,要求所有伞骨在收回来的时候都要变成一根竹筒一样光滑完美的整体。全手工削制的竹条要做到这一点对精密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材料的选择上,油纸伞伞头和伞柄的木头用几月的、什么木头、需要阴干多长时间,都有严格的工艺规定。老手艺人们一辈子都会谨慎小心地恪守这些规定,丝毫也不会马虎。</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这次调查的回响怎么样?</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出乎意料的好。全台湾刮起了一阵怀旧风,很多年轻人都跑去买油纸伞来用,也救了这个油纸伞行业。后来连英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BC</FONT>电视台的制片人都找到我要合作拍摄一部关于油纸伞的纪录片。又过了几年,一个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BM</FONT>公司文化基金资助的美国年轻人拿着我的书找到我,要求拜那位油纸伞师傅为师学习咱们中国的传统制伞技术。这么好的反响让我有了把《汉声》建成一座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库的打算,也是支撑我做手工艺调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年没停下的原因。</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超过西方,我们必须找回手艺精神。”</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西方人为什会对中国的手工艺这么着迷?</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我当时也很好奇地问那位美国年轻人,他告诉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BM</FONT>公司的这项文化基金鼓励美国的年轻人到其他国家去学习各种美国本土没有的手工艺。按照基金会的规定,接受资助后他必须跟这位手工艺老师傅学习两年。两年后,他必须带着精湛的手工技艺回国,并将学到的东西写成一份翔实的手工艺调查报告交给基金会。我又问他,你们美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手艺?他回答说,一个国家的精密工业要好,它的重工业一定要好;重工业要好,轻工业一定要好;轻工业好,手工业一定要好;手工业要好,手工艺一定要好。这是一条坚实完整的系统,不能从中间断掉。</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也就是说,大到现代工业小到我门的生活品质其实都和手艺这东西关系紧密?</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是的!成熟的手工艺可以提炼出精神来,比如油纸伞匠人的严谨和精确;它更可以锻炼出成千上万双灵巧的手来。现代化工业缺了这些要素不行。有一次我和德国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商量出版德文版中国结图书的事情,我按照自己的编辑方法建议用图片装饰封底美化图书。可是德国人不同意,他坚持在封底这个宝贵的地方打上售卖中国结制作材料的那些小商店的地址。当时我不以为然。后来我去几个德国小镇观光时看到那里的手工艺小店一家挨着一家,不分大人和孩子都在学习手艺。那一刻,我一下就明白那位德国编辑的用意了;而且我也意识到,德国的工业这么厉害和它扎实的手工艺基础是分不开的。</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我们对自己的手工艺反倒不像西方人那么在意,后果是什么?</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我们的工业一直在给西方人“打工”;赚着最微薄的利润,忍受着最严重的污染,甚至没有头没有尾,只是中间一个生产环节。这和我们文化中的“轻百工”之说以及轻视手艺人的观念有很大关系。缺乏手工艺基础,工业就没有办法积累,更没法发展自己的精密高科技,也就没有自己的创新和创意,必须接过人家不愿意要的污染工业。要想超过西方,必须找回手艺精神。</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手艺是服务当地人的,离开了乡土,手艺就会死去。”</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差异性越来越模糊,传统手艺的生存是否会越来越艰难?</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这种担心其实走在前面的欧美国家已经碰到了。现代化对传统手工艺的摧残力量很大。所有产品都可以快速生产,所有人过的日子都一样。从北到南都是麦当劳,有其好处,但也非常无聊。这种进步非但没有让人更快乐,烦恼反而更多。有时候看似原始的手工艺却能给生活带来不同的色彩。所以说,我对手艺是蛮有信心的,它一定会被尊重的,剩下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记者:应该怎样保护手工艺和手工艺者,让手艺精神能够传递下去?</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0pt? 0cm>  黄永松:全球化下的地球村里必须要多样性才好看才好玩儿,回过头来说,越是越界的就越必须是植根于本土的。一定要尊重乡土工艺的原生态,手艺是服务当地人的,离开了乡土就会死去。</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17:26:26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1-3 2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P>华夏文明在民间的生存力之强,</P><P>使得她能够百折不挠,生生不息</P>
发表于 2007-1-4 0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P>敬佩</P><P>希望杂志能越办越好</P><P>大陆能买到这本杂志吗?</P>
 楼主| 发表于 2007-1-4 17: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好像买不到。不过他们和国内的出版社有合作。
发表于 2007-1-4 2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看他的杂志
发表于 2007-1-4 22: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3-d5425705.html" target="_blank"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3-d5425705.html</A></P><P>阿里巴巴上好象说夹缬又快失传了,因为没人买,有谁知道哪里有得卖啊,难道一定要跑到浙江的山里去买吗?我查了下网上,没一件夹缬产品卖的,连淘宝里都没有。</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1:51 , Processed in 0.0681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