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0|回复: 1

[转帖]中国鞋文化研究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7 04: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align=right border=0>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b>民俗学家唤醒沉睡的宝贝——记民俗学家叶大兵</b></TD></TR>
<TR>
<TD colSpan=2>
<DIV align=center>[ 作者:颜菁    来自: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7189    更新时间:2004-3-26 ]</DIV></TD></TR>
<TR>
<TD colSpan=2>
<TABLE>

<TR>
<TD class=title vAlign=center height=200>


<P>

  ■与那些科班出身的“钟门弟子”不同,他没有高学历,甚至没有读过中学

  也许是出身和生活经历的关系,叶大兵似乎更清楚民俗学的出路在哪里。与那些科班出身的“钟门弟子”不同,他没有高学历,甚至没有读过中学,然而社会生活本身给了他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熏陶。

  抗日战争时期,当温州第一次沦陷,叶大兵就随父母逃难到玉环楚门岛屿上。从岛上的小学毕业后,他就辍学了,校长看他成绩优秀失学可惜,便把他留在学校当一名小学老师。同校的很多老师都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对这个小学生教师自然有些看不起,于是叶大兵下决心要学习文化。岛上的信息闭塞,但17岁时他还是阅读完了十多部古典名著,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种种英雄好汉,也知道外国有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叫耶稣。

  19岁这年,因为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叶大兵搭乘一只海船回到了温州,在温州的一所小学任教。这里的天地大了,他一头扎进图书馆,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新鲜事物。由于擅长音乐又生性活跃,叶大兵组织全市的小学教师成立了雨声合唱团,练唱进步音乐杂志上的民歌和革命歌曲。后来雨声合唱团成为温州解放后第一个音乐团体。音乐协会成立时,他自然担任了协会的负责人。

  如今,温州市的老人们还记得当年在人民广场上用竹竿指挥群众合唱的叶大兵,不久,才能出众的他就被调入政府做宣传工作,之后又进入文化部门。叶大兵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剧团建设上,担任起抢救地方戏曲的重任。在记录瓯剧唱词和唱曲的同时,他自己也进行剧本创作。抢救传统文化的超前意识,使温州市在当时的全国小有名气。

  ■在文化局传达室改造的几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地方志,逐渐对民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文革”爆发后,抢救传统剧种反而成了叶大兵的一条罪状,因为“宣扬神话迷信和才子佳人”,他这个文化局长即刻变为“文艺黑线”的老祖宗。温州市第一批挨斗的人就是宣传部长和叶大兵,游街、坐飞机、关牛棚,各种批斗方式他都“享受”过,十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宣传部长禁不住变故跳河自杀,而他这个被看作是“死老虎”的,却相信事情总有一天会翻过来,挺住了。安慰和支持他的,就是温州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文化局传达室改造的几年里,他每天抄蜡纸、油印。“我不抄标语口号,而是抄温州的传统民歌。”除了抄歌,他四处找书看。很多书被禁,但地方志幸存下来。被好心群众减免了不少斗争会的空闲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地方志,逐渐对民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民俗是历代人民群众自己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种民间文化。”叶大兵发现自己从前爱好的音乐,所从事的地方戏曲与歌谣的整理和创作,都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也为他今后的民俗研究植下了基础。浩瀚的民俗学领域与当时薄弱的民俗学研究队伍,都召唤叶大兵成为“俗海”拾贝的一员。

  ■他总想把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拿到社会上去,让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一个被瞄准的目标就是钮扣

  恢复工作后,叶大兵白天依然当他的文化局长,杂务缠身,只有到晚上才能伏案写书。主持筹备起温州市的“文联”后,为了让支边的大儿子有份工作,他提前退休一心一意投入民俗研究。

  “文革”中叶大兵遭受了三次抄家的洗劫,万幸的是他收集的民间文化资料没有遗失。浙江富饶的人文景致吸引着他走访调查的足迹,二十年来共出版了《浙江民俗》、《温州民俗大全》、《中国渔岛民俗》、《中国百戏史话》等等26部专著,900多万字。

  在进行了一系列民俗学调查,参加了众多民俗学讨论会后,叶大兵发觉民俗学研究与社会结合得不紧密,“学者研究完一个课题出了书就放在书架上,这仅仅是一种方式,我总想把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拿到社会上去,让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温州的民营经济十分发达,这为叶大兵的设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将目光转移到行业民俗中去寻找机会。

  第一个被瞄准的目标就是钮扣。温州有座桥头钮扣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钮扣市场。因为便宜和品种繁多,全国各地的钮扣批发商都到这里来购买。

  “钮扣在服装里不可缺少,既有实际用途,又具备装饰作用,但我翻了很多有关中国服饰的资料,包括沈从文先生的《<B >中国服饰研究</B>》,发现钮扣被提及得很少。”

  也许是因为一粒钮扣实在太小了,引不起专家们的注意,有关钮扣的论说不成系列,也不完整。最终促使叶大兵下决心进行这项微观研究的,还是带一位日本朋友去市场看钮扣,“他流连忘返,对我的触动很大。”服饰史里应该有钮扣的位置,叶大兵想补上这块空白。

  去博物馆调查钮扣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去古董商店、地摊上收集古今的钮扣,让女儿帮忙整理。小小的钮扣背后是绚烂悠久的历史。

  “中原大地上一直到唐代都没有发现钮扣,西安是唐代东西最多的地方,我跑遍了那里所有的博物馆,发现唐代的衣服都是系带子的。考古证实,宋代的一件衣服上出现了布钮扣,后来逐渐发展出玉扣、铜扣、锡扣、银扣、金扣。”

  在山东省的博物馆里,他注意到一枚从朱元璋儿子鲁王衣服上取下的纯金扣子,“鲁王是朱元璋的长子,21岁就生病死了,朱元璋很悲痛,为他进行了厚葬。”这枚象征着等级与财富的扣子,不是普通人所能使用的,一枚扣子也是一枚小小的镜子。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叶大兵将搜集的大量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汇集成书,从民俗学、工艺学、美学、考古学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中国钮扣的发展史。全国钮扣行业协会评价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钮扣文化的专著。

  对叶大兵而言,著书立说刚刚完成了民俗学探索的第一步,看到在桥头钮扣市场卖扣子和买扣子的人对他的书充满好奇,他琢磨如何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似乎微不足道的扣子文化,萌生了在桥头市场这个研究基地建立一所钮扣博物馆的想法。虽然市场的管理人员最终没与叶大兵达成共识,但《中国钮扣》一书引起了嘉善地方的兴趣。嘉善是中国钮扣的生产基地,有将近百年的钮扣生产历史,在调查研究时期叶大兵就曾去过那里。

  “他们三次找到我,热情非常高,于是我把收藏品和资料搬过去,在他们整理出的一处古民居内建立起了中国钮扣博物馆。”

   ■中国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叶大兵写下三句话:探索中华鞋文化,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华鞋文化史,研究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

  对钮扣的研究仅仅是叶大兵投在行业民俗中的试音石,“第二步我想找到一种行业进行实验,真正让民俗学与企业相结合,将文化力变成生产力。”

  他选中了鞋,此时的叶大兵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温州有中国的鞋都之称,鞋厂特别多。鞋厂的老板从前自己就是做鞋的,然后一步步做大。”

  但在他看来,做鞋的并不懂鞋文化,文化素质普遍很低,有的人甚至认为皮鞋是从外国传来的,这让他感到十分遗憾。“皮鞋的出现,从实物上证明至少有4000年历史了,那是一双楼兰女尸脚上穿的羊皮靴子,被誉为世界第一靴。”

  和钮扣一样,中国的鞋历史文献同样不系统。鞋在每个朝代有什么特色,怎样变化的,有的鞋尖为什么翘起来,有的鞋底为什么像花盆底……在叶大兵眼里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了让自己进入企业从事研究,触及行业民俗的本质,他联络了很多鞋厂的老板。但让他们投资文化并非易事,大多数人觉得想赚钱就是靠做鞋、卖鞋,不了解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看不到文化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把当地一家知名鞋业的董事长介绍给了叶大兵,这位董事长十分认同叶大兵的观念。1999年国庆节,企业内正式成立了中国鞋文化研究中心,叶大兵为研究中心写下了三句话:探索中华鞋文化,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华鞋文化史,研究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这正是他想要进行实验的民俗学研究的新道路。

  “从第二年起我们就开始举办展览会,将研究的成果展示出来。先在温州,然后去上海参加国际性的鞋业展览会,再到杭州。香港的国际鞋博览会得知我们与众不同的展览后也邀请我们。”

  企业本部还建立了一条鞋文化走廊,合作者来谈判,先看展览再坐下来对话,这在温州也是别无二家。鞋文化正在悄然渗透它的魅力。

   ■叶大兵感叹鞋履虽小天地很大,中国鞋与外国鞋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们的鞋上有文化

  作为一位老民俗学家,田野作业与文献研究这两种民俗学通常采用的研究途径,叶大兵完成得一丝不苟。收集来的鞋子,时间、地区、穿着人的情况必须明确。去云南收集少数民族鞋子的时候,他曾看到一个彝族老婆婆为自己做的一双寿鞋非常漂亮,想拿到展览会上展览,“可是动员了再动员,她就是不肯卖给我们,后来看也不给我们看了。”他不忍心让这么精美的手工鞋随百年之后的老婆婆化为灰烬,决定今年再度去拜访她,为鞋文化的传播留存下一个宝贵的物证。

  关于鞋的民俗名目繁多,原本传世履是最宝贵的,但有些鞋子虽然几乎没穿过,价值也非同一般。“在江苏一带有种风俗,新娘进洞房以后,刚上脚的鞋就必须放起来压在箱子底下,叫‘压箱鞋’,直到死时才能穿第二次。”

  因为收藏的起步晚,明以前的鞋实物已经很难找到了,研究中心清代鞋居多,而且比较全面。向收藏家购买、用考古图片补充,或者仿制,为给人们提供一个系统连贯的认知,叶大兵用各种方式充实展览的内容。

  “现在企业总部已经给全国2000多个专卖店下达了命令,要求注意收集当地的鞋子。这次又意外得到一双辽代鞋,我们毫不犹豫花7000块钱买下了。”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有了企业的支持,研究也变得更有力度。2001年,叶大兵主编的70多万字的《中国鞋履文化辞典》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又开创了民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第一。

  叶大兵感叹鞋履虽小,天地很大。“中国鞋与外国鞋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们的鞋上有文化。孩子穿绣头鞋,婚鞋上有牡丹、龙凤图案,寿鞋的鞋底上绣着云梯,都蕴涵着不同的意义。自古以来中国的鞋不仅是生活用品,也是等级的标志、礼仪的规范,还是备受喜爱的吉祥物。”

  鞋与戏曲、鞋与文学、鞋与民俗学等等,除了本身的历史,鞋文化包罗万象。让设计鞋、做鞋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的鞋文化史,从中吸取精华,才能打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品牌。至今,研究中心迈入了第五个成立年头,叶大兵准备召开全国鞋文化研讨会,召集各地的民俗学家,参考他们在各自区域内对鞋的研究,编写出一部全面的中华鞋文化史。 </P></TD></TR></TABLE></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7-2-17 04: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锁行业应该建立锁文化,他又开始了一轮为中国锁都寻找文化载体的跋涉

  叶大兵在他的“俗海三部曲”论文集中曾写道:“民俗之海,是一个神秘的大海,是一个广博精深的大海,要弄清它的底蕴,需要一代代人不断探索,不断发现。这是一场寻求几千年文化发展轨迹的接力赛跑。”

  他信奉居里夫人说的:在人类的知识宝库里,投进一粒沙,也是伟大的。好坏任由后人评价,他愿执着地做一个投沙子的人。

  吸引叶大兵目光的课题非常多,常常是交叉同时进行研究。早在钻研鞋的时候,对锁的关注也悄然开始了。“不能总陷在鞋里”,但鞋的经验可以借鉴,他想沿这条路走下去。

  去年8月,叶大兵在《温州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漫谈中国锁文化的文章,介绍了中国锁的起源、发展和分类,十分新奇有趣。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到:现代企业中,文化力不仅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是企业竞争中的核心力。锁行业应该建立锁文化,将中国锁文化的审美观点、工艺特长和文化内涵溶化于企业之中。他又开始了一轮为中国锁都———温州寻找文化载体的跋涉。

  一个强强联手的锁业集团拿着这篇文章找到叶大兵,虽然他们还没有全盘接纳文章中的理念,但首先提出请叶大兵将自己收集的锁具和对锁的研究办成一个展览,代表他们集团参加去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国际五金展。叶大兵看重每一个传播民俗文化的机会,“在展览会上,别的厂家都卖锁,惟有我们是锁文化展览,展出的150把古今锁,大致描绘出中国锁文化发展的轮廓。”锁文化展和叶大兵成为会上的一个亮点,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少外国客商甚至想购买他的展品。

  在日本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叶大兵对“21世纪民俗学研究的道路与方法问题”道出了自己身体力行后的见解:“不能停留在书斋中,应该想法走出去。”他为民俗学研究方法补充了“社会实践”这第三条途径,民俗学研究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道路就会越走越宽。而他在民俗学与现代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上,称得上是国内民俗界的先行者。

  民俗学像一块磁铁牢牢吸引住叶大兵,几十年来磁力丝毫不减。锁文化的历史研究清楚后,他要着手下一个课题:中国的饮食文化。这方面的书很多,但研究不全面,缺陷在于文化体现得不够。重视经济,忽视文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民俗学界有一件事非常突出,很多民俗学家都享有高寿。叶大兵今年77岁,他信心十足地为自己制订了80岁超千万字写作的目标。民俗是一种生活美,仁者寿,不断接触、研究生活美的民俗学家自然身心愉快。(颜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21:59 , Processed in 0.0611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