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4|回复: 1

隋唐五代的乐舞与仪仗乐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8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隋唐五代的乐舞与仪仗乐队</P>
<P>出处:中国音乐史图鉴 第三章 第一节</P>
<P> </P>
<P><IMG src="http://www.guoju.com/bookpic/20041915195861297.jpg" border=0></P>
<P>编  号:1-0026
作  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版日期:1996年9月
开本:8 页数:186页
版次:2 装潢:精装
ISBN:7-103-00276-2/J·277 </P>
<P>   敦煌莫高窟390窟壁画隋代乐队。画面上有演奏者八人,所持乐器有琵琶、竖箜篌、方响、笛、排箫,均站立演奏,属行进中的仪仗乐队。 </P>
<P>   隋、唐两代是中国乐舞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秦王破阵乐》最能体现这个时期乐舞礼仪文化。秦王破阵乐》,是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武功的。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命吕才等人创作,由一百二十人披甲执戟表演。此为表现战阵的乐舞,音乐粗犷雄壮。伴奏乐器以大鼓为主,还有羯鼓、毛员鼓、答腊鼓、鼗鼓、拍板、横笛、尺八、笙、贝、竖箜篌,腰鼓、都昙鼓、毛员鼓、拍板、筚篥、阮咸、筝、排箫、横笛、方响、筚篥,表演时声势浩大,所谓“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旧唐书·音乐志》)。</P>
<P>   敦煌莫高窟217窟北壁“未生怨”壁画中有一习武的画面,共十人,一方五人执矛,一方五人执盾,作搏斗姿态,似为《破阵乐》或与此相类似的题材的舞蹈。</P>
<P>唐代宫廷设置了各种乐舞机构,如教坊、梨园、宜春院、太常寺等,其中的乐工、歌舞艺人多达数万人。士大夫阶层和豪富之家还有很多能歌善舞的官伎、舞伎。这些人中间集聚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献身于艺术创造,将乐舞艺术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我们从敦煌壁画以及各地唐墓出土的乐舞俑即可看到丰富多采的乐舞形象。220窟是初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窟中的乐舞图是驰名中外的壁画杰作。画面上的乐队规模宏伟,奏乐者形象生动逼真,好像使人们倾听到优美、明朗的旋律,观赏到急遽腾旋的舞蹈、歌舞表演。 </P>
<P>这个时期的乐舞画面一般都在经变故事壁画的中下部,几乎在所有佛座前面都绘有伎乐歌舞的场面,中间有舞伎婆娑起舞,两边有乐队管弦齐鸣。画面结构谨严、对称均匀、色彩绚丽。画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都是西方净土中的“菩萨伎乐”或神仙境界中的“天宫伎乐”、“飞天伎乐”、“天王伎乐”,却都以神化和夸张的艺术形式曲折地反映着隋唐宫廷和富贵人家的乐舞情景。舞者的舞姿非常新颖别致,有爽朗、敏捷的健舞,舒缓、温柔的软舞,托盘散花的飞天,足踏莲花的童子等各种姿态。由于西域传入的曲项琵琶盛行于世,壁画中出现了众多舞琵琶的形象,如怀抱琵琶、侧身倒弹、昂首斜弹、背身反弹等。这在172窟(盛唐)、112窟(中唐)、12窟、196窟(晚唐)都有所见。反弹琵琶舞伎是擅长舞蹈的奏乐之神,它是以现实生活中音乐、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为依据,由画工们创造出来的乐舞结合的完美典型,富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叹为观止。壁画中还有很多奏乐飞天和奏乐舞伎,如横笛飞天、排箫飞天、拍板飞天、羯鼓飞天、五弦飞天、箜篌飞天、腰鼓舞伎、答腊鼓舞伎等,都是当时各种乐器演奏技巧高度发达的艺术化的反映。乐舞壁画中各种乐队的组织形式、奏乐者人数、乐器品种、排列顺序也丰富多变,画面上还有文献中失载、一时难于命名的各种乐器。总之,隋唐乐舞壁画是一所有待深入探索和发掘的古代艺术宝库。</P>
<P>敦煌莫高窟445窟盛唐时期“弥勒经变”嫁娶图中乐舞表演。中间一人独舞,右上方有三人持奏箫、钹、拍板伴奏。 </P>
<P>敦煌莫高窟172窟盛唐时期《观无量寿经变》图中的乐舞表演。中间舞伎两人,一人击腰鼓,一人反弹琵琶。两侧有乐队,左侧八人,所奏乐器有答腊鼓(揩鼓)、细腰鼓、鸡娄鼓、都昙鼓、横笛、海螺、拍板、排箫;右侧八人,所奏乐器有筝、琵琶、阮、竖箜篌、拍板、箫、筚篥、笙。 </P>
<P>敦煌曲谱。原藏于敦煌莫高窟17窟内,发现于二十世纪初。曲谱抄写在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即“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文”)卷子背后,共二十五曲。曲谱用宋人所称的“燕乐半字谱”记写,计有二十个谱字,谱字旁另有符号和文字标记,表示音高、节拍等。 </P>
<P>在敦煌所藏《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写卷背后保存抄写的残谱两行。谱字旁有文字标注“散打四声”、“头指四声”、“中指四声”、“小指四声”等,可能是一种乐器演奏谱。 </P>
发表于 2005-5-4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隋唐五代的乐舞与仪仗乐队

<FONT size=5>谈笑扫阴霾,争一个锦天绣地满目俊才,愿我煌煌华夏光耀万邦,流芳千载</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6:10 , Processed in 0.0649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