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24|回复: 5

[建築審美之道] 建筑中的古道传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 15: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重视人与自然的楼阁与塔</b></P>
<P></P>
<P>山西洪洞广胜上寺的飞虹塔</P>
<P align=left>中国的文化精神,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融洽相亲,楼阁就很能体现这种特色。天无极,地无垠,在广漠无尽的大自然中,人们并不安足于自身的有限,而要求与天地交流,从中获得一种精神升华的体验。嫦娥、羽人、飞仙是表现这种追求的神话幻想,楼台观榭则是现实的体现。所以中国的楼阁和欧洲古代的楼房在精神风貌上有明显不同:后者用砖石砌造,只开着不大的窗子,楼外没有走廊,内外相当隔绝,强调垂直向上的尖瘦体形,似乎对大地不屑一顾,透露了人与自然的隔阂。</P>
<P align=left>中国的楼阁则相当开敞,楼内楼外空间流通渗透,环绕各层有走廊,供人登临眺望;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和栏干,大大减弱了总体竖高体形一味向上升腾的动势,使之时时回顾大地;凹曲的屋面、翘弯的屋角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寓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有许多诗文就鲜明表达了楼阁的这种人文精神,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道出了诗人登楼远观,荡涤胸怀,浴乎天地之间的真切感受。从颇富意境的各种楼名,也可见出这层意思,如望海楼、见山楼、看云楼、得月楼、烟雨楼、清风楼、吸江阁、凌云阁、迎妲阁、夕照阁等皆是。</P>
<P>历史上的楼阁除佛寺宫殿所有者外,享有盛名者大都具有游观建筑性质,多建在风景佳胜之地或园林中,如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选址常在城市边缘临江或临湖地段,便于眺望并与城市联系密切,宜于"得景",尺度和造型都经过精心构思,建筑和自然有和谐的呼应。楼阁本身也补充了自然之美,成为被观赏的对象,称为"成景" 。 </P>
<P></P>
<P>岳阳楼</P>
<P>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西岸,相传三国时此地就有阅兵楼,唐代以来诗文更盛,如李白:"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等。宋代重修岳阳楼,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楼名更传扬天下。宋岳阳楼仅从现存南宋岳阳楼图可略见一斑。现存岳阳楼重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在岳阳西城墙上,坐东向西,面临洞庭湖,遥见君山。楼平面矩形,正面三间,周围廊,三层三檐,通高近20米。屋顶为四坡盔顶,屋面上凸下凹,为中国现存最大盔顶建筑,覆黄琉璃瓦,翼角高翘。楼前两侧左右与楼品字并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为陪衬。 </P>
<P></P>
<P>黄鹤楼</P>
<P>黄鹤楼在湖北武昌长江南岸,相传也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宋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面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以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仅留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六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P>
<P></P>
<P>北京妙应寺白塔 </P>
<P>中国还有一种与楼阁相似、体形比楼阁更为高耸、称为"塔" 的佛教记念性或标志性建筑。
<P>塔的原型及其宗教含义是从印度传入的,在印度原意是坟墓,埋葬释迦牟尼的遗骨,到了中国,其含义有所扩大。
<P>塔受到的实用功能的限制不大,形式比较自由,又多是由信徒集资或国家和地方资助建造的,常不惜重金以示虔诚,结构方式也很多样,所以样式十分丰富,是匠师们自由驰骋才思的地方,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一个重要类型。中国佛塔以楼阁式和密檐式为主,都是结合印度塔的原型与中国汉代已大量出现的楼阁创造的。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5: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P><b>陵墓建筑中的儒家内涵</b>

秦始皇陵全景</P>
<P>陵墓特指一种用以瘗葬帝王,墓顶有封土的建筑类型。从殷商开始萌芽,战国正式出现,经秦汉唐宋以至明清,在中国一直受到极大重视。产生于史前时期的原始祖先崇拜,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强化,延续2000多年,体现在建筑上,除了祭祀祖先圣哲的"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陵墓了。
<P>儒家特别强调孝道,认为是维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秩序的稳固基础,说只要躬行孝道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孝事家庭尊长,不但应该在尊长生前,即使在尊长死后,也要事死如生,按时祭祀,逢事祭告,甚至平日出门进门,也要告于祖先牌位。祖先死后,入土为安,坟墓是祖先在另一个世界的住所,称作"阴宅",理应像"阳宅"一样予以充分重视,甚至更加重视。帝王陵墓更是这样。
<P>照古人的观念,阴宅选址的地形地势、方位和安全,将长久地影响后代子孙的命运。这一考虑,在中国称为"风水"。风水之说起源很早,魏晋至唐及唐以后,风水学对葬地的选择越来越强调,风水著作也多以《葬经》命名,重视审察山川形势,讲究方位、向背和位置的排列。风水学不但运用在墓葬中,即对实际人生的各类建筑也都有很大作用,只是相对而言,对墓葬的作用更大。风水中固然有一些不科学以至反科学的因素,但它对形势选址的重视及其选址原则,往往又很符合科学和艺术规律,从大量按风水原则选址建造的陵墓中,不难见出它的积极作用。
<P>在古代等级制社会,坟墓的具体规模,当然也有等级之差,不可逾越。《礼记》说:尊循礼的法则,就应该在各方面遵守量的规定,比如宫殿、房屋或器物的大小和数量、棺材的厚度、坟堆的大小等,都要等级分明,越尊贵的才能越大越多。在陵墓中,体现等级的最重要的就是坟堆的大小。体量,从来就是建筑艺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在感染手段上的一个重大不同,就是建筑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体量。古人从自然界的崇山大河、高树巨石中体验到超人的体量所含蕴的崇高,从雷霆闪电、狂涛流火中感受了超人的力量所包藏的恐惧,把这些体验移植到建筑中,巨大的体量就转化成了尊严和重要。所以君王的坟堆就特别高大,特称为"陵"或"陵墓"。"陵"字原意就是高大的山。其他人的坟堆较小,称为"丘墓"、"坟墓"或"冢墓"。丘、坟、冢原意为土丘或土堆。 从秦汉直到明清,帝王陵墓顶上都有巨大的土堆。
<P>唐代在结合自然环境方面有很高成就,气象辽阔,有很强的纪念性格。唐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整个陵区模仿都城,陵园规划和都城一样,渗透着严格的礼制逻辑,以突出皇权的尊严。 明清在运用风水学方面更加重视,成就也更大,形制也与汉唐宋以来的有所不同,明十三陵和清东陵、清西陵都是著名的例子。
<P>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是秦汉陵墓规模最大者。封土方形,每边约350米,有如埃及金字塔,呈三层方锥体台级状,全部人工堆成,现存残高仍有43米,顶上开阔平坦,曾发现有建筑构件,可能上面曾建有享堂。封土周围有两重陵墙,都四向开门,很可能是以北门为正门。陵南枕骊山,北望渭河,地势南高北低,以北门为正门使骊山成为陵的天然背景,是结合地形的良好规划。 近年在陵园东墙外发现一批兵马俑,数量极大,有高1.8米的武士俑数千身,还有许多长2米的马俑,排成向东的方阵,气势雄伟,是陵园的地下守卫,表现了秦代高度的造型艺术水平和秦皇的赫赫武功。
<P></P>
<P>乾陵</P>
<P>唐代是继秦汉以后中国第二次陵墓建设高潮。包括武则天在内唐共21帝,除武氏与高宗合葬,末代的两位皇帝葬在河南、山东外,其余都在陕西渭水北岸,号称"关中十八陵"。
<P>唐代帝陵大都"依山为陵",就是利用自然孤山穿石成坟,其气势磅礴,较之人工封土还要超过。如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主峰为陵山,高出陵前神道约70米,较之秦汉一般只高约二三十米的"方上"要雄伟得多。各陵以层峦起伏的北山为背景,南面横亘广阔的关中平原,与终南、太白诸山遥相对望。渭水远横于前,泾水萦绕其间,近则浅沟深壑,前望一带平川,黍苗离离,广原寂寂,更衬出陵山主峰的高显。唐陵继承了汉陵四向开门的传统并更加发展,形成表征帝居的宏伟构图: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围墙,称为内城,四面正中为门,设门楼,四角设角楼;南门朱雀门内建献殿,举行大祭典礼;朱雀门外是长达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对土阙开始,阙后为门,由此向北离朱雀门约数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对土阙及第二道门,再由此门通向朱雀门前的第三对土阙。在第一、二重门之间的广大范围分布众多的陪葬墓,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达167座。整个陵区范围十分宏大。昭陵和宣宗贞陵的范围周达60公里,超过了长安郭城。乾陵次之,周40公里,相当于长安。以下各陵周10公里至30余公里不等,各陵以乾陵保存最好。唐陵的石刻也很精采:在神道两侧列石刻,以乾陵为例,由第二道门向北,自南而北列华表一对、翼马一对、浮雕驼鸟一对、石马各附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此外,乾陵在石人和第三道阙之间还有无字碑、述圣记碑各一通,在第三道阙和阙北朱雀门前石狮之间左右共列六十一王宾石像。内城东、西、北三门与南门一样,门外也有石狮一对、土阙一对。北门土阙外又加立马三对,号为"六龙",表明是帝宫的内厩。陵区广植松柏槐杨,将石刻衬托出来。这些石刻无疑丰富了陵区内容,扩大了陵区控制空间,对比出陵丘的高大,对于渲染尊严和崇高的气氛起了很大作用。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5: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P><b>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儒、道、禅思想传承</b></P>
<P> </P>
<P>颐和园
</P>
<P>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分的。</P>
<P>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P>
<P><b>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b> </P>
<P align=center><b></b></P>
<P align=left>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P>
<P>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
<P>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
<P>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P>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P>
<P><b>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b></P>
<P> </P>
<P>颐和园谐趣园</P>
<P>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道"为最高范畴,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P>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 "道"与"理"的探求。
<P>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
<P>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P>(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木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P>(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P>(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P>"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5: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b>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b>
<P>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叫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文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它提们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已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P>
<P>"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P>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P>"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P>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厂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P>
<P>
苏州园林 </P>
<P>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P>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
<P>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木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哀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依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了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早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P>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5: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P><B>儒家思想在宗教性建筑中的映射</B></P>
<P>儒学的理性,着力于关注人间秩序的和谐安定,对于虚无飘渺的神灵世界,采取尽量回避的态度。《论语》说,孔子从来不说有关鬼神的话。当有人问到他神鬼之事时,他总是机智地反问道:人间的事情还没有办好,怎么还会想到鬼神呢?积极地提醒人们关注人事。但在古代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情况的制约下,神灵观念的产生又是必然的。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了自然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并由此发展为原始宗教。中国是一个早熟的社会,当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这种原始崇拜被保留下来,并被儒家按照自己的观念小心地加以改造而得到强化,就是以神权和族权来烘托皇权,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的重要精神支柱。所以孔子还是非常重视对自然神和祖先的祭祀,说只要做好祭祀这件大事,治理国家也就不难了。这正是儒家入世精神的体现。
</P>
<DIV>
<P>这两种崇拜的祭祀方式常有区别,一般来说祭祀祖先多在室内,称为"庙",如太庙、孔庙、关帝庙等。也常称为祠,如司马迁祠、武侯祠、各地的先贤祠和家庭祠堂。祭祀自然神的典礼多在露天一座高台上举行,称为"坛"、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但有些自然神被更加拟人化,祭祀也常在室内,此时也被称为庙,如祭祀泰山的岱庙,祭祀嵩山的中岳庙等。它们合起来就是"坛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建筑类型,既不同于宗教寺庙,也不同地直接用于人的生活的宫殿、住宅或园林,其中坛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准宗教建筑,庙则更多地具有纪念堂的意义。


<P>中国流行的宗教主要是公元1世纪时从印度传和的佛教。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和塔,应该注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P>(1)佛教之于中国,与基督教之于西方相比,始终也没有上升到统率全社会的思想的主流地位。在中国,没有出现教皇制,君临天下的最高统治核心一直是君王。中国和西方都宣扬君权神授,但西方更强调的是"神授",中国更强调的是"君权","君权神授"不过是使君王的统治又蒙上一重神圣的光环罢了。这种区别反映在建筑上,西方长期以来都以神庙或教学为主流,中国则始终以宫殿和都城为重心,宗教寺观处于次要地位。


<P>(2)从佛教传入之初,中国人就开始按照中国方式来改造它,使它在发展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所以从一开始,中国佛教建筑就不是印度建筑的简单移植,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


<P>(3)中国与西方的宗教建筑在艺术性格上也很不相同,后者强调"表现"信仰者对天国向往的o(︶︿︶)o 唉和狂热,所以,神秘的光影变幻、出人决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动荡不安的气氛,就成了它的性格基调;前者则强调"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寺庙应该就是天国净土的地上缩影,虽然必然会伴随着某种神秘,但温婉馥郁庭院、舒展平缓的体形、平易近人的体量,都使得中国佛教建筑更多地显现出一种安详与亲和的气氛。


<P>(4)中国佛寺与住宅和宫殿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样都采取以院落形式为主的群体组合方式,而不像西方的教堂,与住宅或宫殿截然不同。


<P>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建筑称道观,往往模仿佛寺。 </P>
<P><B>晋祠</B></P>
<P></P>
<P>祭祀西周封于晋地的成王弟叔虞之母的晋祠在太原西南,现存祠内圣母殿和鱼沼飞梁都建于北宋,献殿重建于金,其他都是后代所建。 所谓"飞梁"是架在一座名为"鱼沼"的方形小池上的十字平面石桥,十字中心扩为方台。敦煌唐宋壁画则所见相类者极多,都在大殿前,殿前有水池,名净土池,池心立平台,四向通桥,是净土宗信奉的阿弥陀经所说佛国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表征,鱼沼飞梁也应取法于此。中国的祠庙和道教建筑常取法佛寺,这也是一个例子。 圣母殿重檐歇山,前檐进深两间,十分宽敞。殿内龛中置圣母即叔虞之母的塑像。龛侧和沿墙有著名的宋代彩塑42座美丽的侍女和女官像,性格活泼,顾盼有致,活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间真情。


<P>圣母祠浓荫四布,曲水回合,自古以来就是晋中胜游佳处,庙会极多,平均每六天就有一次,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社会娱乐中心,宗教气氛已不强了。总平面布局顺应这个性质也作了相应的考虑,如圣母祠本身没有围墙,它和周围众多祠庙的外部空间融合在一起,开朗活泼。开敞的献殿,波光潋滟的鱼沼飞梁和造型空灵轻扬的圣母殿,都渲染了氛围的明朗性格。 </P>
<P><B>陈家祠堂</B></P>
<P></P>
<P>民间有不少祭祀建筑,或祭祀家族祖先,称祠堂,或祭祀先贤圣哲,称先贤祠。此外,还有祭祀民间信仰诸神的神祠。


<P>广州陈家祠堂作为全省72县陈姓的合族宗祠,是广东最大的祠堂。 陈家祠堂布局方式为"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三进"指由前至后的三列厅堂;"三路"指左、中、右三路,中路各厅五间,左右二路各厅三间;"两厢抄"是指除以上九座建筑外,在最东最西还各有五座朝向中轴的房屋,全祠共有十九座建筑和六个院落。三路之间和左、右厢的前面各有纵向敞廊,称青云廊。横贯全部首进建筑之前为入口广场,对面有长照壁,外门设在广场东、西。以上全部建筑的基地为正方形,各边均80米。陈家祠堂除祭祀功能外,左右两路又可供各地子弟来省赴考读书住宿,所以又称陈氏书院。 陈家祠堂又以建筑装饰繁杂多样著称,如木雕、砖雕、石雕和岭南特有的灰塑、陶塑等,在这里都有充分的运用。各建筑都是硬山屋顶,屋脊和山墙也是重点装饰的地方。 陈家祠堂对外以高厚砖墙封闭,内部却十分开敞,各厅堂朝向院子都是可以完全开启甚至摘下的隔扇,与院子相通,通风极好,很适宜炎热潮湿的气候。青云廊直达各屋,雨天完全不必露天穿行。屋坡陡,出檐短,利于排泄雨水,也较利于抵抗台风。这些,也是形成陈家祠堂地方风格的因素。


<P>民间还有先贤祠,都不由家族建造,不具有宗祠那样加强宗亲血缘关系的用意,其泛家族的色彩使它们具有更多的人文文化内涵,起着强化全民族共识的作用,凝成为中国人一种强大的共通的文化心理。人们认为,被崇祀对象留下来的诸如仁义、忠勇、智慧、坚毅等优良德行,与宗亲血缘之情一样,都是应该倍加重视的。


<P>在封建社会,孔子历来都受到统治阶级和全社会的极大崇敬,由官方建庙崇祀,就是各地孔庙,是一种广义的祖先崇拜。最大的孔庙在孔子家乡曲阜,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所建,由皇家主持建造,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
<B></B></P>
<P><B>孔庙</B></P>
<P></P>
<P>孔庙座北朝南,宽约140米,南北长达600余米,狭而深长。庙正门与县城南门仰圣门正对。自南而北全庙由多进院落组成,前三进是前导,进入第四进大中门后才是孔庙主体,门内有高大的藏书楼奎文阁。第五进东西横长,有横路通向城市干道,院内有各代碑亭13座。第六进分左中右三路,以中路为主,大成门内的杏坛象征为孔子讲学的地方,覆重檐十字脊歇山屋顶,造型很好。大成殿是孔庙核心,石头檐柱满雕盘龙,屋顶为重檐歇山顶,规格很高,殿前宽大的月台在举行大祭典时列陈舞乐。院落东西廊庑奉祀孔子门徒和历代大儒。院后有寝殿,祀孔子之妻。第七进中路为圣迹殿,藏孔子圣迹图石。 </P>
<P><B>关帝庙</B></P>
<P></P>
<P>山西运城解州镇是蜀汉大将关羽的家乡,有一座中国最大的关帝庙,就是一座规模很大的民间建造的先贤祠,建于清代。


<P>全庙很有宫殿色彩,庙门内有前朝、后寝二区。端门是入口前奏,雉门为正式大门,门前东西分立钟楼、鼓楼,与雉门以城墙围成横长广场。雉门内午门是一座殿堂,再穿过"山海钟灵"牌坊就是前朝。前朝最前为形体高伟的御书楼,楼后为正殿崇宁殿,很大,围绕一圈蟠龙石柱。后寝的寝殿在崇宁殿后,已毁,最后"气肃千秋"坊内是春秋楼,楼前左右相对有刀楼、印楼,都是两层三檐歇山顶。春秋楼、刀楼和印楼三面围合,气势雄壮。


<P>关帝庙又称武庙。解州关帝庙楼阁很多,多为重檐,牌坊也很多,又广泛采用琉璃瓦,全庙气势磅礴,颇有阳刚之美,很符合"武庙"应有的性格。


<P>河南南阳社旗关公祠也是一处宏丽的建筑群,始建于清初。 祠分前中后三进。前院很有气派,由照壁、东西辕门、北面的悬鉴楼和楼左右的钟鼓二楼围成,院内有铁旗杆一对。悬鉴楼是全祠主体,三层三檐,向北一面是戏台,构图丰富:是在台口再附加一座"四柱三楼式"("楼"字在此意为屋顶)牌坊样建筑。屋顶层层错落,比例合度,加上钟鼓二楼的陪衬,气势极为雄壮。楼内木雕也相当精美。中院很大,全部铺以青石,东西各有厢楼,可以观礼看戏。中院以北分三路,中路月台上有大拜殿。
</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 15:53:46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3-3 23: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P>[em17][em17][em17][em17][em17]</P>[em23][em23][em23][em23][em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3:28 , Processed in 0.0674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