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0|回复: 13

[建築審美之道] 中华特色建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4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民族纪念碑:长城</B></P>
<P></P>
<P>富于创造力而从不安分的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已经不满足于自身的物质局限性,而力求要在精神上超越它。人类最古老的一批艺术创作如口头文学、舞蹈、音乐、绘画和雕塑,就是它的值得赞叹的证明。在同被认为是人类最早艺术的建筑艺术中,也当然得到了体现。包涵的那种强烈的"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意念,也是最典型的例子。</P>
<P>而现实的例证,莫过于著名的中国长城了。据说,宇航员从月球回望地球,所能看到的唯一人工作品就是长城。   

<P>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就开始沿边界修筑烽火台。敌人来时,在台上举烟,通报敌情。春秋战国时,各国沿国界也修建了互相防御的烽火台。公元前七世纪中,为了把与秦国接壤的各个孤立烽火台联结起来,楚国首先建造城墙,就是最早的长城。以后各国相继建造。秦始皇统一中国,拆除各国间的长城,只留下北方燕、赵、秦三国的并把它们联结起来,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P>
<P></P>
<P>汉代将长城向西延伸到河西直到o(︶︿︶)o 唉,在甘肃敦煌设玉门关和阳关,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汉以后各皇朝大都维修过长城,以明代规模最大,完成了东达辽东,西止甘肃嘉峪关,横贯中国北部长达11300余华里的人类最伟大的工程。长城有时有内外多重,甚至多达二十余重,将所有城墙相加,有14600余里。若统计2000年间历代所筑长城,估计总长可以达到10万里,足可围绕地球一圈而有余。长城在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防范了北方游牧人的侵袭,保证中原的安宁,使得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也促进了边关各民族的和平贸易与交流。  

<P>时至今天,长城作为军事工事的实用功能已经不存在了,它的美却长存了下来,成为人的美的观照的对象,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P>
<P></P>
<P><B>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B></P>
<P>长城城墙多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脊线延伸,常利用山脊外侧为陡崖的地形,山、墙相依,更加险固。那雄伟的关城,流转若动的城墙,挺然峭拔的城楼、角楼和敌台,孤绝独出的烽火台,它们所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神奇构图,都转化成了美的韵律,美的节奏。长城逶迤上下,又把自然原本存在的美的节奏明显地点示出来,原来完全自在无情的自然被赋予了人的判断,也就成了和人的感情息息相关的了。所以,美学家评论说:长城"宛如神奇的巨笔在北国大地上一笔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城上的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就是这草书的转折,而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中错落的散点,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P>长城的美属于壮美,是一种崇高的美,一种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美,以雄伟、刚强、宏大、粗犷为特征,是中国人追求和平并勇于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民族感情。 </P>
<P></P>
<P align=left><B>八达岭长城一律用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可供五马并骑。</B></P>
<P align=left><B>墙外侧为垛墙设有垛口和射孔,以供了望和射击</B> </P>
<P>所以,长城不仅是美的,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象征。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本质,不仅是显现出某种美的形式,更要求创造出某种超脱于与物质性的目的性规律性,而与其精神性的目的性规律性相统一的富于意味的形式,以渲染出某种相当强度的情感、情趣,富于表情和感染力,最后喻示出与某种思想观念如自然观、伦理观、宗教观和审美趣味等相关的倾向性,以陶冶和震憾人的心灵。它的精神文化的意义更强也更深刻。如果说重在"悦目"的美观之美只是一种浅层的愉悦,而重在"赏心"的艺术之美,则更加追求一种意境,重在心的震动的更丰富更深刻的那些真愫。所以罗丹才说:"整个我们法国就包涵在我们的大教堂中,如同整个的希腊包涵在一个巴特农神庙中一样。"西方当代艺术史家简森也说:"当我们想起过去伟大的文明时,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应用看得见,有纪念性的建筑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雨果定义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人民的思想就象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他还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如果我们把"思想"二字,改成为既包含精神文明又包含物质文明的"文化",即"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或许会表述得更加完整。那么,也可以说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纪念碑了。

<P>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依托,中国建筑取得过独特的伟大成就,深刻体现了中国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5 12:48:5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6: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P><b>宫城建筑:紫禁城</b>
</P>
<P><b>矗立在丹陛之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蔚然壮观</b></P>
<P>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大都是以太液池(今北京北海和中海)为中心建设起来的,宫殿在太液池东岸,紫禁城仍选址在这里,只是比元宫稍向南移,同时将大都北墙和南墙也向南移动。北京全城呈略横的方形,东西6650米,南北5350米,四面城墙包砖,有九座城门,各门外各有瓮城。城门上有两层三檐的高大城楼。瓮城上四层有箭楼,以大砖砌墙,十分雄伟坚实。在北京东南、西南二角,城墙上建造了高大的曲尺形平面角楼,也是砖砌四层。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南城墙正中的正阳门和它的瓮城前门、德胜门瓮城等城楼和东南角楼了。   
<P>紫禁城在都城中轴线的中段,东西760米,南北960米,只有唐长安太极宫城六分之一强。在紫禁城紧北,以拆除元宫的废土和开挖紫禁城护城河的土堆成一山,高约50米,称镇山(又称景山),含有镇压元朝王气的寓意,山下正好压着元宫的延春宫。山上最高点正在全城中轴线上,在此建一大亭,是全城的制高点和平面的几何中心,强调了城市严格的如几何图案般的有机构图。景山以北沿中轴线有鼓楼和钟楼,与景山遥相对望。</P>
<P></P>
<P>明代为加强北京的防卫,计议加建一圈外郭城,先从居民较多的南面开始,但另外三面以后没有建造,使整个北京最后成为凸字形平面。南面新加的城墙称外城,原城改称内城。外城南部有天坛,内城以北有地坛,东、西各有日坛、月坛,形成为外围的四个重点,簇拥着居中的皇城和宫城。太庙和社稷坛在宫城正门午门前左右,紧靠皇宫。   
<P>皇帝在每年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要分别到天、地、日、月四坛举行祭祀。天地日月、冬夏春秋、南北东西,这种种对应,显示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P>由于南面扩出外城,使全城中轴线大为加长。依轴线全长,自南而北全城构图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自外城南墙正中的永定门到正阳门,最长,节奏也最和缓,是高潮前的铺垫;第二段自正阳门至景山,贯串宫前广场和整个宫城,较短,处理最为浓郁,是高潮所在;第三段从景山至钟、鼓二楼,最短,是高潮后的收束。欧洲人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如果以音乐相比,那么全部中轴三段就好象是交响乐的三个乐章:第一段好比序曲,第二段是全曲高潮,第三段是尾声,相距很近的钟、鼓二楼就是全曲结尾的几个有力和弦。全曲结束以后,似乎仍意犹未尽,最后再通过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的城楼,将气势发散到遥远的天际,就象是悠远的回声了。在这首乐曲的"主弦律"周围,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城楼、严整的街道和天、地、日、月四坛,都是它的和声。整座北京城就是这样高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着音乐般的和谐和史诗般的壮阔,是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名篇巨制媲美的艺术珍品。</P>
<P></P>
<P align=left><b>紫禁城最大的门太和门和内金水桥,正中的白石路面是专供皇帝用的御道</b></P>
<P align=left>北京城的艺术构思还体现了中国人特别擅长的色彩处理能力:中轴线上的高潮即紫禁城广泛使用华贵的金黄色琉璃瓦,在沉实的暗红墙面和纯净的白色石栏的衬托下闪闪发亮;散在四外的坛庙色彩与它基本一致,遥相呼应;而城楼和大片民居都是灰瓦灰墙;它们又全都统一在绿树之中,呈现着图案般的美丽。 英国人爱孟德·倍根在所著的《城市的设计》中说:"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了,这座中国的城市是设计作为皇帝的居处,意图成为举世的中心的标志。……在设计上它是如此辉煌出色,对今日的城市来说,它还是提供丰富设计意念的一个源泉"。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6: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P>"紫禁城"这个名称本身,也显示了天人合一观念。"紫宫"原是星座的名称,又叫紫垣或紫微宫,是环绕古代被称为"帝星"的北极星周围15颗星的总称。古人相信天象与人事相互对应,北极星恒定不动,被称为"帝星",以示皇权的稳固,所以从秦汉起就常以"紫宫"称皇帝的宫殿。"禁"字表示禁卫森严。合紫、禁二字为一词,就是紫禁城。 </P>
<P> </P>
<P>紫禁城是北京全城的第二段,从正阳门以北宫殿区起点大明门(现已不存)算起,向北穿过皇城、宫城,至景山之颠为止,轴线全长约2500米,本身又可以分为三小节,同样有如交响乐,组成前奏、高潮和尾声三个辉煌的乐章。第一节最长,由大明门至宫城正门午门,共有三个串连的宫前广场,为前导空间;第二节即紫禁城本身,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三部组成,是高潮;第三节最短,自紫禁城北门神武门至景山峰顶万春亭,是系列的收束。每一节和各节中的每一小段的艺术作用和艺术手法都有不同,但又相互连贯,前后呼应,一气呵成,共同服务于渲染皇权这一主题。
<P>大明门体量较小,建在平地上,只是一座单檐开三券洞的门屋。门内天安门广场呈丁字形,先是丁字的一竖,狭窄而长,两旁夹建长段低平的千步廊,以远处的天安门为对景。纵长的广场和千步廊的o(︶︿︶)o 唉线有很强的引导性,千步廊低矮而平淡的处理手法意在尽量压低它的气势,为壮丽的天安门预作充分的铺垫。在天安门前,广场忽向横向伸展,高大的城楼立在城台上,台下开五个券门,门前有向南凸出的金水河和正对五门的五座石拱桥,洁白的石桥栏干、华表和石狮,与红墙黄瓦互相辉映,显得十分辉煌,气氛开阔雄伟,与大明门内的窄小低平形成强烈对比,是前导序列的第一个高潮。这种欲扬先抑的处理是中国建筑群体构图经常采用的卓越手法。中国建筑鄙视一目了然,不屑于急于求成,更为含蓄和内在,天安门广场是一个杰出范例。 </P>
<P></P>
<P><b>明紫禁城午门的南向</b></P>
<P>端门广场方形而封闭,气氛收敛,性格中庸平和,是一个过渡性空间,为另一个更大的高潮午门的到来预作酝酿。
<P>午门广场呈纵长矩形。午门屹立于广场尽端,平面继承隋唐以来如大明宫宫阙含元殿的传统,作向南敞开的凹字形,在高大的城台正中立重檐大殿,从广场地面至殿顶高40米,是紫禁城的最高建筑。在左右凹字转角和前伸的尽端各建重檐方亭,其间用廊庑联结,轮廓错落,体量雄壮。广场两侧的朝房较低,午门下的两座值卫小屋也被有意压小尺度,更衬出午门的巍峨。午门左右前伸,扩大了景物的水平视角,也丰富了整体造型。凹字平面有很强的表现力,当人距午门越来越近时,三面围合的巨大建筑、单调的红色城墙逼面而来,封闭、压抑而紧张的感受也愈来愈强。人们沿着纵长广场很长的中道行进需要较长时间,使此种感受得以充分激化。总之,艺术家通过种种手法,造成非常威猛而震憾人心的气氛,以显示皇权的凛然不可侵犯。 </P>
<P></P>
<P><b>明紫禁城午门的北向</b></P>
<P align=left>第二节从进入午门以后开始,太和门广场气氛大为缓和,是从大明门起三个宫廷广场气氛层层加紧以后,转向全系列最大的高潮太和殿广场之间的过渡。广场上的建筑体量不大,有又一条金水河蜿蜒流过,上架五座石桥,也很增加了一些活泼气息。</P>
<P>太和殿广场呈正方形,四面廊庑围合,约40000平方米,是整个宫殿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大殿在广场北部,高踞于三层白石台上,正面通长达60米,面积2380平方米,从广场地面至殿脊高约37米,是中国现存最大殿堂。院南正中为太和门,左右有较小二门,再左右以角楼结束。左右廊上各有一座楼阁,是广场横轴。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6: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P>太和殿广场的性格内涵非常深沉丰富。大殿的巨大体量,它和层台形成的金字塔式的立体构图,以及金黄色琉璃瓦,红墙和白台,使它显得异常庄重和稳定,是"礼""的体现。"礼辨异",强调区别君臣尊卑的等级秩序,渲染天子的权威。同时,又在庄重严肃之中蕴含着平和、宁静和壮阔,寓含着"乐"的精神。"乐统同",强调社会的统一协同,维系民心的和谐安定,也规范着天子应该躬自奉行的"爱人"之"仁"。在这里既要显现天子的尊严,又要体现天子的"宽仁厚泽",还要通过壮阔和隆重来张示被皇帝统治的这个伟大帝国的气概。艺术家通过这些本来毫无感情色彩的砖瓦木石,和在本质上不具有指事状物功能的建筑及其组合,把如此复杂精微的思想意识,抽象地但却十分明确地宣示出来了,它的成就是中国艺术的骄傲。 </P>
<P> </P>
<P><b>内廷的中心乾清宫曾是皇帝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b></P>
<P>从大明门开始到太和殿,所有广场全用大砖和石头铺砌,没有花草树木,以加强严肃的基调。
<P>太和殿以后有中和、保和二殿,是它的陪衬。三殿共同座落在工字形白石台座上。工字前沿突出大月台,若依上南下北方位,台形又呈"土"字。按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观念,土居中央,最为尊贵。
<P>后寝以横向的乾清门广场为前导,是一座纵长庭院,内分前中后三院。前院乾清宫大殿最大,中院坤宁宫较小,以后又在乾清、坤宁之间加建了一座方形平面的交泰殿,三殿共同座落在一个一层高的工字形石台基上。后寝规模远比前朝为小,但规划和建筑形象与前朝相似,仿佛交响乐主题部的再现,与前朝呼应。在礼制上,后寝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在后寝已开始有少量绿化。乾为阳,为男;坤为阴,为女;交泰则为阴阳和合。后寝三殿的命名也包含有中国人关于宇宙的哲学认识。   
<P>后寝以后是御花园,虽称为花园,但所有建筑、道路、小池甚至花坛和栽植,都规整对称,只在局部有些变化,与中国园林特别强调的自由格局很不相同。这是因为它是格局严格对称的皇宫内的花园,又位在中轴线上,局部须服从全体,以保持全局格调的完整。但其中古木参天,浓荫匝地,花香袭人,波底藏鱼,毕竟也还是较富于生活情趣的地方。
<P>御花园以北通过一个小广场为神武门,有高大的城楼,过门经护城河即达景山,是紫禁城的结束,筑于明代。景山约高50米,中高边低,略作向前环抱之势,清代沿山脊建造了五座亭子。  </P>
<P></P>
<P>作为沿紫禁城中轴线而来的汹汹气势的有力结束,显然体量不能过小,但建筑又不能太大,以免夺去宫内建筑的声势。艺术家们在此堆筑起很大的景山,在山顶建造不大的亭子,巧妙地解决了问题。景山又是整座宫城的背景,丰富了从宫城中能看到的天际线,提示宫城的规模,是宫城与宫外大环境的联系。
<P>景山正中万春亭最大,方形三重檐,以黄色为主;两旁二亭较小,八角重檐,黄绿相当;最外二亭最小,圆形重檐,以绿色为主。在体量、体形和色彩上呈现了富有韵律的变化,并分别与庄重的宫殿和宫外活泼的皇家园林在气氛上取得和谐。
<P>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群体构图的最高典范。古希腊美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论述艺术品的完整时曾经说过:"说完整,我是说一件具有开头、中间、结尾的事情。开头,是不需要假定任何事情在它的前面,但要有某些事情跟在它的后面;结尾,相反,必须假设在它以前有某些事情,必然的或盖然的,但后面却不需要任何事情跟着;中间,则假定前面有些事情发生而后面有些事情跟着"。他认为任何艺术品都必须运用多样统一的原则,每一组成部分都有符合自己身份的特点,而总体又要构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北京宫殿中轴线各部分的处理都符合这一原则,但却比亚里斯多德所大为概括了的情况复杂得多了,要求艺术家有更为精微的审察能力和更为排挞的驾驭全局的魄力。
<P>紫禁城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名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谈到它时说:"我们发觉了一系列区分起来的空间,其间又是互相贯通的。……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正好相反,例如凡尔赛宫,在那里,开放的试点是完全集中在一座单独的建筑物上,宫殿作为另外一种物品与城市分隔开来。而中国的观念是十分深远和极为复杂的,因为在一个构图中有数以百计的建筑物,而宫殿本身只不过是整个城市连同它的城墙街道等更大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已。……中国的观念同时也显出极为微妙和千百万化,它注入了一种融会了的趣味。"他认为中国的伟大建筑的整体形式,已形成为"任何文化未能超越的有机的图案"。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P><B>陵墓建筑明十三陵</B>

<B>明十三陵的石牌坊</B></P>
<P>明代皇帝陵地两处,一在南京钟山南麓,为太祖朱元璋孝陵;一在北京之北昌平天寿山下,葬成祖朱棣以后十三帝,总称明十三陵。

<P>明陵制度与南宋陵墓有较多相似,坟堆则改为圆形土堆,称"宝顶"。宝顶前沿纵轴串有一系列院落,也是强调纵轴线的纵深构图。有些陵仍保存上宫、下宫串连而有一定距离的做法,但包括孝陵和十三陵成祖长陵在内的大多数陵墓则将上、下二宫连成前后紧邻的二部,前部是下宫,每日奉祭,加强了陵墓构图的纵深层次,也更加紧凑,是良好的构思。明陵又改变了南宋诸陵在神道两侧不设石刻的做法,恢复了唐与北宋的做法,神道两侧有许多石刻,称为石象生。  

<P>更值得注意的是明十三陵群陵的成团布置方式,是一个重大创造。在此以前,各陵墓都只是单独营建,互不相关。十三陵则采取了以成祖长陵为中心,其他各陵环成弧形并共用神道的方式,不只是省减了人工,也使陵墓区的气势更加宏大了。 </P>
<P></P>
<P>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在北京以北45公里昌平县境内,山岭逶迤相连,呈向南敞开的马蹄形,在马蹄最北中央,山麓下建成祖长陵。长陵之南6公里是马蹄敞口处,有两座东西对峙的孤立小山岗,在二者之间建大红门,整个陵区即以此为起点。大红门以南直至北京都是平原。这种利用自然地形的方式,令人想起中国古代城市和其他大型建筑重视与大环境密切融合的优秀传统,除长陵外其余十二座陵都分散在马蹄形两翼,略呈弧形,面向公共神道。</P>
<P>据《日下旧闻》的记载,当初选址时,大臣们多主张京西潭柘寺一带,成祖永乐皇帝独看中天寿山,是他亲自选定的地方。 成祖在南京登基不久,北京仍时时受到蒙元残余力量的威胁,他决意先在昌平营造陵墓,以示保卫国土迁都北京的决心。</P>
<P>长陵前后三院同宽,围以高墙。陵门砖建三孔券,单层,覆单檐歇山顶。门内第一进院甚浅,东侧有碑亭一,重檐歇山。第二进院方形略纵长,入口为棱恩门,在中柱一线开三门。棱恩门座落在白石栏干围绕的单层石台上,很象紫禁城太和门。第二进的主体建筑棱恩殿在院落后部,形制同于太和殿,正面宽度比太和殿还略大,但深度较浅,是中国现存规模第二的大殿。 </P>
<P></P>
<P align=left><B>明十三陵神道两侧的石像</B></P>
<P>殿下有三层绕以石栏的石台,殿内32根大柱全用最上等的金丝楠木整木制成,最大4根明间柱径达1.17米,高12米。各柱显露木质本色,色调深沉雅肃。殿前左右原有配殿,已久毁。殿北第三进门称内红门,形式同于陵门;院内轴线上有单间牌坊一座,称二柱门;坊北石桌一张,上置石香炉等五个供具,称五供桌。再后建筑如同城楼,称方城明楼,由方形城台下石券洞可登至台顶,上建明楼。明楼方形,内砌十字券洞,立"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大碑,作碑亭用。楼后为直径约250米的宝顶。  

<P>这一区建筑,数量虽然不多,但处理却很丰富,它有前后两个相连的高潮,即棱恩殿和方城明楼。前者木结构,体量横长;后者砖石结构,体量竖高,作城楼形式,与前者对比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全部建筑都是白台红墙朱柱黄瓦,一派皇家气象,在院庭内外和宝顶上满植松柏,气势萧森,有很强的纪念性格。尤其总体布局单纯简炼,不过事喧哗,也是形成纪念性的重要因素。</P>
<P align=left>
<B>神道</B></P>
<P>整个十三陵陵区共用一条神道为引导,以后又在大红门外约1300米处增建气势宏大的石牌坊一座,前推了陵区起点。石牌坊为六柱五间十一楼形式。"楼"在这里意思就是屋顶,五间上各一座,各间之间及全坊外侧也各一座,大小相间,高低错落,轮廓丰富,通宽达3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巨柱挺立,伟然屹立在原野上,十分壮观。  

<P>大红门三券洞,门内碑亭虽名为亭,体量却十分巨大,各面达26米,高22米。大亭中置巨碑,亭外四角置白石华表各一,丰富了造型,更衬出碑亭的巨大,加大了对辽阔空间的控制范围。亭北石砌神道长1200米,两旁相向列石柱、石兽、石人共19对。神道北端以并列的三座石棂星门结束,门间有短墙。自此以北至长陵尚有4公里多再无设置,有如画中空白,以虚代实,更加含蓄。 </P>
<P></P>
<P><B>明定陵地宫</B></P>
<P>全部引导的处理丰富,路线安排依随地理形势布置,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而略有转折,以长陵正后方的天寿山主峰为对景,而略偏向马蹄形的东侧。这是因为东侧山岭较低,偏向东侧有利于通过o(︶︿︶)o 唉效果取得东西大致均衡的感觉,是成功的环境艺术处理,应是规划者实地踏勘后作出的决定。</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4 17:08:22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P><b>皇家园林颐和园</b>
</P>
<P align=left>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的代表,与私家园林比较,皇家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P>
<P>1,规模都很大,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所以更重视选址,造园手法近于写实;
<P>2,景区范围更大,景点更多,景观也更丰富;
<P>3,功能内容和活动规模都比私家园林丰富和盛大得多,几乎都附有宫殿,常布置在园林主要入口处,用于听政,园内还有居住用的殿堂;
<P>4,风格侧重于富丽华采,渲染出一片皇家气象。造型也比较凝重平实,是华北地方风格的体现,与江南轻灵秀美的作风不同。
<P>颐和园在北京西北,建成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19与20世纪之交两次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侵略者破坏又两次重修,仍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颐和园主体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山居北,横向,高60米。湖居南,呈北宽南窄的三角形。全园可分为宫殿区、前山前湖区、西湖区和后山后湖区四大景区。</P>
<P></P>
<P>主要园门东宫门在昆明湖东北角,正当湖、山交接处。入门即宫殿区,臣属可就近觐见,不必深入园内。宫殿仍取严谨对称的殿庭格局,但较之紫禁城的严肃气氛已轻松很多,建筑尺度也不太大。它是园林里的宫殿,格调要与全园协调。   
<P>绕过宫殿区的主殿仁寿殿,通过一条曲折遮掩的小道,进入前山前湖区,气氛才忽然一变:前泛平湖,目极远山,视野十分辽阔,远处玉泉山的塔影被借入园内,近处岸边的一排乔木又起了"透景"作用,增加了层次,加深了园林的空间感。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我们在私家园林已经见过了。 </P>
<P></P>
<P><b>佛香阁远眺</b> </P>
<P>万寿山体形比较缺少变化,在山南麓耸起体量高大的佛香阁,与阁北琉璃阁一起,打破了山体轮廓。阁下有高台座,不在山巅而在南坡山腹,一方面强调了它和昆明湖的密切联系,更主要是显示了它与山的亲和关系。以人工补足自然,二者就是这样交融相亲的。体量较大、体形宽厚的楼阁,是范围广大的全园构图中心。在阁下山脚与湖岸之间,建造了东西长达700米世界最长的长廊,把山麓的众多小建筑统束起来。长廊在靠近佛香阁组群轴线处向内弯转,结合凸出的岸线形成一座广场。 </P>
<P>
<b>十七孔桥</b> </P>
<P>由佛香阁大台座南眺,可尽览湖区景色,对面大岛是建园初东扩湖面时特意留出的。岛上树木葱茏,楼亭隐现,与佛香阁遥相对望。这种手法称为"对景"。岛东连十七孔桥,石砌,与岛相比体量稍大。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P>长廊西端水中有一石舫,为石建西洋巴洛克样式。此类风格在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更多,由在宫廷供职的西洋画师设计。 </P>
<P>
<b>石舫</b></P>
<P>颐和园前山前湖区性格开朗宏阔,真山真水,大笔触,大场面,大境界,建筑施以华丽彩画。其中佛香阁建筑群用黄琉璃瓦顶,风格浓丽富贵。
<P>在昆明湖西部筑西堤,堤西隔出水面二处,各有岛一,与龙王庙岛一起,构成一池三神山的传统皇苑布局,为西湖区,性格疏淡粗放,富有野趣。
<P>万寿山北麓是后山后湖景区。后湖实为一串小湖,以弯曲河道相连,夹岸幽谷浓荫,性格幽曲窈窕。在后湖中段,两岸仿苏州水街建成店铺,有江南镇埠风味。</P>
<P> </P>
<P><b>昆明湖夕照</b></P>
<P>从颐和园我们可以体会到皇家园林的基本观念,仍是"有若自然",具体手法学习私家园林,只是更注意分划景区,使性格各异,以丰富整体感受。
<P>避暑山庄在河北承德市北,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是皇帝每年夏天避暑的地方。全园据地形可分为四大景区:山峦区最大,在园内西部;湖泊区和平原区各在园东部南、北;宫殿区占地甚少,在南部山、湖二区之间。 宫殿依前朝后寝方式布局,是皇帝理政和居住之所,形体朴素,色彩淡雅。</P>
<P></P>
<P>湖泊区是园林主要景点所在,在大小水面中有许多岛屿,以堤、桥相连,岸线逶迤多变,步移景异,富有江南水乡情趣。建筑布置在岛上或岸侧,依据地形,采各自成组方式,如烟雨楼、金山等。总体则是分散式布局。
<P>平原区富塞北草原风光,有大片草地和林地,广植白杨,驯养鹿群,表演赛马和摔跤,在林中空地建蒙古包。
<P>山峦区的三条山谷自西北向东南伸向以上各区,山内原有数十座小园、寺庙等景观,遗迹往往仍存。
<P>避暑山庄各区都是就原有地形因势利导,互相衬托,建筑风格更加追求素雅简淡,与皇宫和近畿的皇家园林有别,此外,还大量借鉴江南塞北风光和建筑入园,以丰富景观。又在园外东、北两面,建有称为"外八庙"的十二座藏汉混合式喇嘛庙,加上园东棒锤峰等自然景色,成为山庄的烘托。 清代的皇家园林还不能不提到圆明园。
<P>圆明园是清代北京最大皇园,由三座毗邻的园林组成,始建于18世纪初,历时100年,基本完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是中国杰出的皇家园林作品,被欧洲人称为"万园之园"(Garden of gardens)。但全园两次毁于外国侵略军之手,现在仅存有遗迹和当时部分图纸和模型了。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P><b>江南私家园林</b>
</P>
<P>与皇家园林相比,江南私家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
<P>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P>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P>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P>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P>
<P></P>
<P>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属江南大园,最初十分简淡,现存园貌主要形成于清末(19世纪末)。全园分东、中、西三部,以中部为主。中部约呈横向矩形,水面较多,也呈横长形,水内堆出东西两座山岛,又用小桥和堤把水面分成数块。在水池西北、西南方向和东南角伸出几条小水湾,岸线弯曲自然,有源源不尽之意。南岸留出较多陆地,建筑主要集中于此,由宅入园的园门就开在南墙中部。
<P>入园后一座假山挡住视线,不使一览无遗,谓之"障景",绕过假山到达主体建筑远香堂,才豁然开朗,一收一放,欲扬先抑,是苏州园林入口常见的处理方式,更为含蓄多趣。远香堂西边的倚玉轩接近水面,有四面敞廊,向北临水一面的敞廊设靠背栏干,可凭以戏水和观望对面园景。由轩向南经折廊可至廊桥小飞虹或跨水小阁小沧浪。由小沧浪北望,透过小飞虹,水景深远,层次丰富。形如小船名为香洲的建筑在小飞虹以北的水中,造形极好,既有"舟"的意味,又不违建筑规律,轮廓丰富,体态玲珑,是周围各观景点欣赏的对象。</P>
<P></P>
<P>由水西名别有洞天的半亭东望,透达纵深水面遥见东岸方亭,南岸建筑迭起,北面树石隐映,形成景色对比,水中的荷香四面亭和低近水面的折桥更增加了景观层次,谓之"隔景"。由半亭顺折廊北去可至见山楼。楼二层,偏处西北角,不使体量过于突出,对水面形成压抑。水池里的荷风四面亭在二桥一堤相汇的交点上,不但是环顾四望景色的佳处,也是周围各景点近观的对象和远观的衬托,和园林中的多处建筑一样,既能得景又复成景。它和东岛上的北山亭体量都很小,是为了衬托山势。西岛山体较大,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又是远香堂的主要对景,所以体量也较大。二岛南岸以石为主,石矶低临水面,组合丰富;北岸以土为主,植苇树柳,有村郊野趣。水东有梧竹幽居亭,由此西望,透过水池亭阁,在树梢上可遥见远处的苏州报恩寺塔,将塔景引入园内,称为"借景"。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P>园西部自别有洞天半亭进,也有曲水回抱。水南一座大厅分两北二厅,北厅宜于夏秋,可隔水观看假山上的小亭与谁同坐轩;南厅宜于冬春,面对小院中的山茶。西园东部的水面折成南北长形,二端分置一亭一楼,互成对景。此水东岸紧接中园西墙,在此置南北向跨水折廊,下承石墩,水面探入廊下,感到幽曲无尽。廊平面随墙而行微有曲折,竖向也自然起伏。廊、墙之间更空出一角小院,有几点怪石,数竿细竹,一枝芭蕉,映衬在白粉墙上,似竹石小品立轴,显出无尽的画意。  
<P>苏州网师园现存园貌大半成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布局精妙,是苏州小型园林的上乘之作。园东邻园主住宅,主要园门开在东南角。
<P>入门西行为一短廊,西接一厅,厅的南、西两面是小院,幽曲深闭,厅北为假山,挡住北向视线,只有从厅西折廊迤逦向北,通至轻灵小巧的濯缨水阁,才水光潋滟,顿觉开朗。与拙政园入口的处理原则一样,是中国园林惯有的欲扬先抑的手法。</P>
<P> </P>
<P>水池居中,基本方形,岸石低临,进退曲折,石下水面向内伸进,仿佛波浪冲蚀的意象。临水建筑也尽量低近水面,在池的东南、西北二角伸出溪湾。这些处理,都开扩了景境。由水阁傍西墙北行,有廊渐高,登至月到风来亭,有登高一览的效果。亭北通向一苍松翠柏怪石嶙峋之区,体量较大的看松读画轩北离水岸,隐在松柏之后。轩东的集虚斋为楼,也远离水池。斋南有一段空廊。廊折南再接一座附在住宅西墙上称为射鸭水阁的半亭,与月到风来亭和濯婴水阁呈品字相望,组成沿池三角形观景点,互相得景成景。此园附有西院,很小,内有书房。从通向西院的门洞回望射鸭水阁的画面十分美丽。以门洞作框,称做"框景"。 </P>
<P></P>
<P>苏州园林非常注意框景效果,几乎从每个门洞和敞窗中望出去,都会遇到逗人的景观。射鸭水阁朝向前方的屋顶三角形立面和住宅山墙的关系处理极好:不能再向南移,以免两个屋顶山尖正对;也不能再向北去,免得两座屋顶的北坡线相混。半亭冲破了庞大山墙的板滞,南面堆起一丛山石,种植小树疏竹,在作为背景的宅院高大西墙上开了两方假漏窗,漏窗上横列一条披檐,平衡了画面构图,又进一步破除了宅院西墙的呆笨感。</P>
<P></P>
<P>从以上二例,我们已可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精巧细腻的造型手法。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P>园林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本质即在于通过对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等所谓园林四要素,以及如道路、室内布置等的有机构成,组织一个富于情趣的饱含艺术意境的美的环境。相对于一般建筑而言,园林的精神性品格更加突出,要求艺术家更多更高的才思。 中国园林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如欧洲或伊斯兰园林比较,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P>
<P> </P>
<P>1,重视自然美。中国园林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加工和改造,都遵循"有若自然"的原则,仿佛造化天然所成,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感情。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过于人工化的规整格局,而是效法乡野与自然山水密切融合的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有着充分的交融;</P>
<P>2,追求曲折多变。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中国园林师法自然,必然也追求多变的自由式构图。但自然虽无定式,却有定法,所以,中国园林追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存有严格的章法,只不过不是几何之法而是自然之法罢了,其惨淡经营,甚至比之规整式的构图需要更多的才思。它和西方那种"强迫自然接受均称的法则"的造园理论所强调的对称的格局、笔直的道路、规则的花坛和水池、有如地毯图案般的草地和剪成几何形体的树木,是截然不同的体系;    </P>
<P></P>
<P>3,崇尚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家们创造的美丽环境,不仅只停留在形式美的阶段,而是更进一步,意图通过这外现的景,表达出内蕴之情。所以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应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就是所谓意境。中国园林的创作,高下成败的最终关键,要视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文野而定。意境主要通过总体布局和局部设计来引出,同时也借助于联想寓意,匾额楹联的点题手法,使主题得以点示,意境更加深化。</P>
<P></P>
<P>中国园林早在先秦就已发轫,秦汉和隋唐掀起过两次皇家园林建设高潮,唐宋以文人园面貌出现的私家园林也得到很大发展,到明清进入总结阶段。清代园林的成就更值得注意,是中国建筑第三次发展高潮的重要组成,现存园林,几乎全是这个时代的留存。皇家园林现存者都在北京附近,艺术水平更高的私家园林以江南最集中,是中国园林的两大流派。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P><b>坛庙珍品:天坛</b></P>
<P></P>
<P><b>天坛大享殿(祈年殿)</b></P>
<P>天坛是世界级的艺术珍品之一,其艺术主题为赞颂至高无上的"天",全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渲染天的肃穆崇高,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P>
<P>天坛在北京南城正门内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9)。祭天的坛平面圆形,称圜丘,改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祈祷丰收的祈年殿重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 </P>
<P></P>
<P><b>天坛的主要建筑由南而北排列</b></P>
<P>天坛范围很大,东西1700米,南北1600米,有两圈围墙,南面方角,北面圆角,象征天圆地方。由正门(西门)东行,在内墙门内南有斋宫,供皇帝祭天前斋戒沐浴。再东是由主体建筑形成的南北纵轴线。圜丘在南,三层石台。圜丘北圆院内有圆殿皇穹宇,存放"昊天上帝"神牌。再北通过称做丹陛桥的大道,可达祈年殿。</P>
<P></P>
<P>天坛利用环境艺术手法以突出"天"的主题,如建筑密度很小,覆盖大片青松翠柏,涛声盈耳,青翠满眼,造成强烈的肃穆崇高的氛围。内墙不在外墙所围面积正中而向东偏移,建筑群纵轴线又从内墙中线继续向东偏移,共东移约200米,加长了从正门进来的距离。人们在长长的行进过程中,似乎感到离人寰尘世愈来愈远,距神祗越来越近了,远人近天,空间转化为时间,感情可得以充分深化。圜丘晶莹洁白,衬托出"天"的圣洁空灵。它的两重围墙只有1米多高,对比出圆台的高大,也不致遮挡人立台上四望的视线,使境界辽阔。围墙也以深重的色彩对比出石台的白,墙上的白石棂星门则以其白与石台呼应,并有助于打破长墙的单调。长达400米,宽30米的丹陛桥和祈年殿院落也高出在周围地面以上,同样也有这种效果。祈年殿圆形,直径约24米,三重檐攒尖顶覆青色琉璃瓦,下有高6米的三层白石圆台,连台总高38米。青色屋顶与天空色调相近,圆顶攒尖,似已融入蓝天。所有这些,都在于要造成人天相亲相近的意象。 </P>
<P>
天坛又广泛使用象征和隐喻手法以渲染主题,如多用圆形平面,圜丘使用象征"天"的数字九或九的倍数,祈年殿采用与农业节历有关的数字等。 在形式美的处理上,天坛的建造者们也作了许多努力。皇穹宇院落的封闭与圜丘的开阔适成对比,皇乾殿与祈年殿也有这种对比。又如居于轴线两端的皇穹宇、祈年殿形象相近,首尾呼应;南端的圆台圆院与北端的方院又有对比。这两个重点用丹陛桥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此外,如各建筑物的尺度、色彩和造型比例都经过仔细推敲,在主要视点处的视觉效果尤其受到重视,如透过皇穹宇的券门和透过祈年门的柱枋形成的"画框",观赏皇穹宇和祈年殿,都有极好的框景效果。站在祈年门的后檐柱处看祈年殿,视点离祈年殿中心的距离约等于祈年殿底层石台的直径,也约等于祈年殿总高的三倍,无论是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都处于最佳状态,且左右配殿都退出在此视野以外,从而突出了祈年殿。</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P><b>最古老的石拱桥</b>
</P>
<P>石拱桥以巨石砌成拱券通水,南方北方都有,占桥梁的大多数。南方河道较窄,河中行船,桥上运输以肩挑为主,所以拱跨不需太大而拱背特高;北方正好相反,河道较宽而浅,河中常不行船,桥上以车马运输为主,所以拱背不需或不能太高而桥面平缓。由此形成南方拱桥曲柔空灵、北方拱桥平实稳重的风格差异。</P>
<P>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桥就是一座单跨石拱桥,即河北赵县安济桥,建于隋代(605~617)。</P>
<P>安济桥下的河流平时仅涓涓细流,不通航,而河面较宽,所以桥孔不需太高而应有相当大的跨度,桥面缓平无阶,可以代表北方石拱桥的风格。安济桥大胆地在世界上首创了大跨弓形拱券,拱弧跨度达37.47米,矢高不到弧跨的五分之一,桥顶宽8.51米。全桥纵向(即沿跨度方向)有28道并列拱券,各券可逐道建造,模架重复使用,便于施工。为加强各券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使向外倾翻,除了用铁件和横向石条加强券间联系外,又使两头桥脚宽度比桥顶宽度宽51厘米到74厘米,使各券自然向内挤紧。此河每遇大雨,则大水横流,为利于洪水时增加泄水面,在此桥大券和桥面之间,两肩各开二孔,称为敞肩拱。这种做法,也有减轻自重,减少工程量和丰富造型的作用,是中国首创。</P>
<P></P>
<P>桥面呈和缓的凸圆弧状,在桥头处此弧线反向微微凹曲,全桥曲线非常优美舒展。桥面的圆弧半径较大,桥券的半径较小,一弛一张,弛者在上,张者在下,形成有力的承托对比关系。四个敞肩小拱和桥面大拱的拱背标高由中向外逐渐下移,它们的轨迹连线就是桥面弧线。大、小拱的对比,显出了大拱的真实尺度,各拱的做法一致又强调统一。小拱的通透使全桥显得空灵轻巧,负重若轻。 安济桥是真善美的高度结合,它所达到的艺术水平曾引起后人的不断激赏,将之比为飞虹、苍龙、玉环和新月,欣赏它的舒展和轻灵。
<P>比起其它建筑类型来,桥梁有更为明确单一的实用要求,技术性也更强,但即使这样,桥梁对于美化生活,装点江山,仍具有很大意义,同样也是建筑艺术关注的对象。在某种情况下,桥梁与建筑群或环境的结合,还可能烘托出某种一定深度的精神文化涵义。例如北京紫禁城天安门前的五座石拱桥,正对着五个门洞,中间一座最大,其它四座依次缩小,与天安门及周围环境如华表、石狮等一起,构成为宫殿入口,就加强了这一皇权建筑的气势。在寺庙前部也常有小桥,以标示建筑的重要性。园林里的桥梁要求与景观有更密切的结合,对造型美的要求也更高,与其它园林景观一起,共同渲染出幽雅的气氛。这些桥梁就更多超出了单纯实用的意义,与其说它们只是一种交通设施,不如说更是一种点景小品,它们的美,除了技术美以外,就更多地具有狭义艺术美的特性了。</P>
<P></P>
<P>按结构材料分类,桥梁主要有石桥和木桥两种,依跨数有单跨与多跨之别,依结构型式则有拱桥与梁桥。拱桥大都是石桥,也有个别为木结构,称叠梁拱桥;梁桥又有平梁与悬臂梁之别,前者可能是石结构也可能是木结构,后者都是木结构。在所有桥的桥面上都可以建造桥廊或亭阁一类建筑,构成特别美丽的形象,称为廊桥。总之,为满足不同场合下的不同需要,桥梁有多种类型。
<P>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著名者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前的石拱桥,两端就各有一座规模甚大而美丽的牌坊。华表、经幢和小石塔也常用于桥梁,如苏州宝带桥、泉州五里桥和洛阳桥等。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3-18 2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P>还缺塔呢:)</P>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17: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风行水上</I>在2007-3-18 23:13:04的o(︶︿︶)o 唉:</B>

<P>还缺塔呢:)</P></DIV>
<P>好好 查一下资料补上</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4:11 , Processed in 0.0843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