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0|回复: 2

[建築審美之道] [原创][文]中国古建筑之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6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FONT size=3>                      </FONT><FONT size=3>中国古建筑之殇</FONT></P>
<P ><FONT size=3>  去过埃及,印度,希腊,意大利的人都不能不惊叹那些地方古建筑的悠久历史和完好保存。且不说巍然屹立于沙漠中已经历了三四千年风霜的金字塔和古老的雅典卫城中那庄严雄伟的帕台农神庙,就是已有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00</FONT>年历史的罗马万神殿,不仅基本完好,现在还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大建筑。欧洲不少中世纪以来的建筑,尽管都是几百年的老屋,今天依然能够使用,并且雍容华贵,完善舒适。</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反观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历史文化超级大国,今天还存在的真正的古建筑却少的可怜,能够幸存下来的不仅年代晚的多(与埃及金字塔,雅典卫城相比),而且大都垂垂老矣,残破不堪,难堪重负,甚至随时都有可能从地面上永远地消失。</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先秦的所有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像绵延万里的秦汉长城,壮丽辉煌的汉唐宫阙,只留下一道道夯土或一堆堆台基,明朝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留下任何的地面建筑﹒﹒﹒﹒﹒﹒﹒<p></p></FONT></P>
<P ><FONT size=3>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古建筑这悲惨的命运呢?<p></p></FONT></P>
<P ><FONT size=3>   我将原因归结为以下四点。<p></p></FONT></P>
<P ><FONT size=3>一、</FONT>           <FONT size=3>建筑材料的因素: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气侯、建造技术、文化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先民们将“木”选择为建造房屋的材料,这大概从中国文明刚起源时就如此了。而在世界其他各种文明的摇篮时期,那里的先民们无一例外都将石头作为建造房屋的材料。像埃及金字塔,希腊帕台农神庙,印度泰姬陵等都是石构建筑。中国古建筑基本上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石料仅用于台阶、门槛、地基、栏杆、局部装饰等。木构建筑易受虫蛀鼠蚀,也不耐风雨雷电,霉烂o(︶︿︶)o 唉,更难逃祝融之灾。而石构建筑除非遭遇火药的攻击和酸雨的侵蚀,不会被其他任何灾难所影响。</FONT></P>
<P ><FONT size=3>二、</FONT>           <FONT size=3>天灾人祸:天灾人祸将中国古建筑一次次毁灭。在中国古代,当一个新政权推翻了旧政权,或一个国家兼并了另一个国家时,大多数胜利者都要对失败一方的国都进行一次“屠城”,以宣扬自己的“强大和胜利”。屠城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杀人和抢掠,二是纵火焚烧,尤其是要焚烧宫殿,宗庙等原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因为烧这些东西有着很强的象征性,它可以标志着原王朝的彻底灭亡,这种作法对建筑物的破坏力可想而知,而这样的事例又多得简直不胜枚举。至于天灾,像扬州大明寺的隋代栖灵塔因遭雷击而不复存在,南宋临安城一次次毁灭性的火灾﹒﹒﹒﹒﹒﹒﹒就连北京故宫在建成之初的1421年,也被因雷击而产生的大火烧毁了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p></p></FONT></P>
<P ><FONT size=3>三、</FONT>           <FONT size=3>因修缮而造成的破坏:木结构建筑无法长久维持,无人居住或使用,一座建筑很        快就会朽败以至倒坍,就是有人居住或使用,也得不断维修。在木材容易获得或价格不高时,与其局部更换,还不如整体重修。但这样一次次“整旧如新”的过程,恰恰是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p></p></FONT></P>
<P ><FONT size=3>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提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是“增其旧制”,而不是“复其旧制”或“遵其旧制”,也就是说滕子京重修时想的只是要将岳阳楼恢复,而并没有考虑要严格按照原来的样式去修建。因此,尽管岳阳楼始建于唐开元四年(716年),但经过历代一次次“增其旧制”式的重修,现存的早已不是本来的建筑了。这也就是我们现代人为什么常有这样的困惑,到某处名胜古迹旅游,当导游说这些建筑建于某某时期时,我们却丝毫看不出它们具有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一概是千篇一律的明清式建筑。<p></p></FONT></P>
<P ><FONT size=3>四、</FONT>           <FONT size=3>中国古建筑观念的缺陷:因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都是为封建社会的阶级观念而服务的,因此,像三纲五常,贵贱尊卑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宗法观念同样反映在传统的建筑文化中。以至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叹。过于重视建筑礼仪性、政治性、阶级性的作用,却忽视甚至无视其生活功能,导致了中国古建筑天生的缺陷,也是其无法长久维持的重要原因。</FONT></P>
<P ><FONT size=3>正是由于中国传统建筑这些难以回避的缺点,随着明末以来的“西风东渐”,中国的封建贵族阶层逐渐接受并喜欢上了西洋建筑,盛极一时的圆明园,与其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不如说西洋建筑占据了更重要,更显赫的地位。据《清史稿》记载,从乾隆帝开始,皇室的活动中心从故宫转至圆明园,圆明园逐渐成为清帝国的中心,皇帝长期不回故宫,而是在圆明园生活、处理政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圆明园被毁。而圆明园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它辉宏的气势,宜人的环境,以及无数精美舒适的西洋建筑,相比此时年久失修,地基下沉的故宫,圆明园的确更令人流连忘返。</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 </P>
发表于 2007-7-7 10: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P>建筑首先是居所。但不仅仅是居所。建筑必是时代伦理之反应。 观念上也不可以强用现代人之观念来妄自菲薄古人挂念。就像说岳飞愚忠一样。要理解岳飞之忠君思想是时代之主流思想,忠君思想里不仅仅是一个愚忠,两个字可以概括得。  建筑的礼仪性,政治性,阶级性在当时皆有其必然与意义。这是中国独特的观念。可批判的继承,但不可以全盘的否定。应看到其实质,而不仅仅是看到形式。 </P><P>中国建筑之被毁,第一原因在于兄所说第一点。但国人却也从来没如西人一样追求建筑的永恒性。   第二点:天灾人祸,东西建筑皆有此等之祸。  第三点,实由第一点引发。        第四点,我认为兄所说有一定道理,但正如前所说,过于看重这一系统的缺陷,但却没看到,正是这一系统,使得华夏建筑,几千年来一脉相存,形制之类的百代以来,无有非常大之变化。  既便是汉唐建筑,虽其迹不存,然亦可于明清建筑窥其形制之十之八九。   而西方建筑,若想由巴洛克建筑,窥至古希腊建筑,那实在时困难得很啊。</P><P>中国古建筑之不易保存下来,根本原因在于材质为木。   其次在于,古人之对于建筑,实无永恒之追求。这同西方的虔敬信仰不同,西方崇神,宗教发达,神不朽,神之所在建筑也不可朽,不能朽。而华夏文化,实无此发达之宗教信仰,我们更注重体用如一的儒家治国安邦思想,宏伟建筑为礼仪,政教之外化。礼仪、政教之基本精神不灭,何惧建筑或存或亡。宗庙可再建,灵位存即可。</P>
发表于 2007-7-7 18: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21:56 , Processed in 0.0680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