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86|回复: 8

[國學問道] 《辽史》、《新唐书》、《清史稿》等对汉服的解释及记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 00: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4>汉服</H4>  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夏收、殷、周弁以朝,<EM>【五】</EM>冠端以居,所以别尊卑、辨仪物也。厥後唐以冕冠、青衣为祭服,通天、绛袍为朝服,平巾帻、袍为常服。大同元年正月朔,太宗皇帝入晋,备法驾,受文武百官贺于汴京崇元殿,自是日以为常。是年北归,唐、晋文物,辽则用之。左右采订,摭其常用者存诸篇。
  祭服:终辽之世,郊丘不建,大裘冕服不书。
  衮冕,祭祀宗庙、遣上将出征、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纩充耳,玉簪导。玄衣、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华虫、火、山、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领,为升龙织成文,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昞裾,黻革带、大带,剑佩绶,舄加金饰。元日朝会仪,皇帝服衮冕。
  朝服:乾亨五年,圣宗册承天太后,给三品以上法服。杂礼,册承天太后仪,侍中就席,解剑脱履。重熙五年尊号册礼,<EM>【六】</EM>皇帝服龙衮,北南臣僚并朝服,盖辽制。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後,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後,大礼并汉服矣。常朝仍遵会同之制。
  皇帝通天冠,诸祭还及冬至、朔日受朝、临轩拜王公、元会、冬会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玉若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领,朱昞裾,白裙襦,绛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佩剑绶,袜舄。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元日上寿仪,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
  皇太子远游冠,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服之。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昞裾,白裙襦,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其革带剑佩绶,袜舄与上同,後改用白袜、黑舄。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册皇太子仪,皇太子冠远游,服绛纱袍。
  亲王远游冠,陪祭、朝飨、拜表、大事服之。冠三梁,加金附蝉。黑介帻,青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皂领,昞裾,白裙襦。革带钩歎,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袜舄,剑佩绶。二品以上同。
  诸王远游冠,三梁,黑介帻,青。
  三品以上进贤冠,三梁,宝饰。
  五品以上进贤冠,二梁,金饰。
  九品以上进贤冠,一梁,无饰。
  七品以上去剑佩绶。
  八品以下同公服。
  公服:勘箭仪,阖使公服,系履。辽国尝用公服矣。
  皇帝翼善冠,朔视朝用之。柘黄袍,九环带,白练裙襦,六合靴。
  皇太子远游冠,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服。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歎,假带方心,纷囊,白袜,乌皮履。
  一品以下、五品以上,冠帻缨,簪导,谒见东宫及馀公事服之。绛纱单衣,白裙襦,带钩歎,假带方心,袜履,纷囊。
  六品以下,冠帻缨,簪导,去纷囊,馀并同。
  常服:辽国谓之“穿执”。起居礼,臣僚穿执。言穿靴、执笏也。
  皇帝柘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起自宇文氏。唐太宗贞观已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
  皇太子进德冠,九琪,金饰,绛纱单衣,白裙襦,白袜,乌皮履。
  五品以上,幞头,亦曰折上巾,紫袍,牙笏,金玉带。文官佩手巾、算袋、刀子、砺石、金鱼袋;武官楎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EM>【七】</EM>乌皮六合靴。
  六品以下,幞头,绯衣,木笏,银带,银鱼袋佩,靴同。
  八品九品,幞头,绿袍,棻石带,靴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 1:20: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P>校勘记
  五:夏收殷周弁以朝夏收殷周弁原作“唐收殷周弁”,按仪礼士冠礼:“周弁,殷,夏收。”据改。
  六:重熙五年尊号册礼按纪重熙五年无尊号册礼,五年疑是元年之误。
  七:武官楎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针筒原误“计筒”,火石袋原误“大石袋”。按新唐书二四车服志:“武官五品以上佩楎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是也。”据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 0:45:1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出子《辽史》第五十六卷  志第二十五 仪卫志二 汉服条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0: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是辽史中对汉服系统性的论述,其中也可看出当时胡人对汉服的理解</P>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P>补一:</P><P>《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

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傍青石岭,三分其兵趋陇、汧阳间,连营数十里,中军距凤翔一舍,诡<B>汉服</B>,号邢君牙兵,入吴山、宝鸡,焚聚落,略畜牧、丁壮,杀老孺,断手剔目,乃去。李晟尝蹙大木塞安化隘处,虏过,悉焚之。


《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蛮上

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馀尚同<B>汉服</B>。</P>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二:

《清史稿》列传三,诸王二
  从上伐明,又从围宁远,并有功。复败明兵于牛庄。二年,略明边,隳锦州、杏山、高桥三城。自十三站以东,毁堠二十一,杀守者三十人。师还,上迎劳,赐良马一。三年,略明锦州、宁远,焚其积聚。上伐明,岳讬与济尔哈朗率右翼兵夜攻大安口,毁水门入,败马兰营援兵于城下。及旦,见明兵营山上,分兵授济尔哈朗击之,岳讬驻山下以待。复见明兵自遵化来援,顾济尔哈朗曰:“我当击此。”五战皆捷。寻次顺义,击破明总兵满桂等。薄明都,复从代善击败援兵。偕贝勒萨哈璘围永平,克香河。四年,还守沈阳。
  五年三月,诏询诸贝勒:“国人怨断狱不公,何以弭之?”岳讬奏:“刑罚舛谬,实在臣等。请上擢直臣,近忠良,绝谗佞,行黜陟之典,使诸臣知激劝。”是岁初设六部,命掌兵部事。上攻大凌河,趋广宁,岳讬偕贝勒阿济格率兵二万别自义州进,与师会。固山额真叶臣围城西南,岳讬为之应。祖大寿请降,以子可法质。可法见诸贝勒,将拜,岳讬曰:“战则仇敌,和则弟兄,何拜为?”因问何为死守空城,曰:“畏屠戮耳!”岳讬善谕之,遣归。越三日,大寿乃降。上议取锦州,命偕诸贝勒统兵四千,易<B>汉服</B>,偕大寿作溃奔状,夜袭锦州。会大雾,乃止。
发表于 2007-8-2 04: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P> </P><P>“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夏收、殷、周弁以朝,冠端以居,所以别尊卑、辨仪物也。”这个才是本义。华夏衣冠是也。直接使用“衣衫”这个词,上衣下衫是也。</P><P>或者用“衣冠”也行?问题是“衣冠”这个词已经在民间有了贬义,现在仍然没办法还原。而“衣衫”也不完全好用,衣衫褴褛也不是个好词,衣衫也常用在普通衣服的称谓上。似乎“冠服”可用?但是却有官服的发音。</P><P>对于民族性事物的称谓,世界通行使用该语系原始正式名词词的发音,这本身就有所属民族特征了,用不着专门加上民族属性合成词。比如日文o(︶︿︶)o 唉本传统服装的标准称呼为“着物”(Ki Mono),到了国际上也是这样用词。非正式的使用更加原始的“吴服”一词,表示来源。和服一词很少见,这仅仅是中国式的汉字词汇,更加非正式。所以,中国词汇的汉语发音本身就能反映民族性。对一件事物直接使用最原始的历史词汇即可。</P><P>从史书上看,“汉服”一词的确不是中国人对自己服装的自称,而都是当时的外民族,还是为了区别自己民族服装等问题,专门拿来作为一种区别词使用的,并非是一种正式称呼。</P><P>当然,也不排除可以叫响。问题是这种名词从一开始就弄的混乱了,也是它自己不符和历史规律造成的。</P><P>所以,综合来看,目前也只有使用“华服”最适合了。但是这种组词的方法有些不够庄重,也是有区别的特色在里面。作为一般的非正式称呼到可以。</P><P>最正式称谓,当属经典有据的“冕冠章服”(Mianguan zhangfu)了,管他是不是两字词。如果实在需要简化的话,那就将其称为<b>“冠服”(Guanfu)</b>好了,还是这个最正式!本来就是官方倡导的,到也反映了历史源流。</P>
发表于 2007-8-2 0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点看不懂````[em04]</P><P>但还是要顶一下~~</P>[em05]
发表于 2007-8-2 16: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P>LZ自己找的嗎?</P><P>強~![em17]</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3:12 , Processed in 0.1358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