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臺有泚,河水濔濔。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筑台纳媳的故事在诗经中被广为吟诵,宣姜是被同情的对象。然而在东周列国志里,她却成了红颜祸水,害死急子和寿的真凶。不管历史的真相如何,这种大男子主义的论点,实在让我难以理解。大概,东周列国春秋篇的导演也觉得难以理解吧,才为我们讲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新嫁娘宣姜的年轻却淡漠的容颜在大臣的议论声中一闪而过之后,便是十七年后,宣姜同卫宣公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了。小儿子朔形容猥琐,獐头鼠目,挑衅世子急子——也就是他母亲原本该嫁的人——未果后,便恶人先告状,向母亲去诉说急子的过失,说他扬言要夺回妻子。
小说里发展到这一步,便是宣姜闻言生恨,和朔联手诬陷急子,最后反而害死了亲生的长子寿。这样一个标准的“祸水”形象,大概只存在在于作者被礼义廉耻烧坏的脑子里,而并不是活生生的历史,活生生的女人。
宣姜听朔诉说时,一定是喜出望外。这么多年来,她大约是爱着他的,谁会不爱年轻英俊,温文尔雅的少年郎,而去爱一个老色鬼呢。也许她心里也怪过他,当年居然就毫无怨言地将自己拱手相让了。急子却是君子,每每相见时一定都恪守礼仪,而令宣姜越来越失望,越来越孤独。朔的话出人意料地在她心里点燃了新的希望,她若有所思地勉强维持着平静,平静下是难以抑制的忐忑和喜悦,让朔叫来了急子——有些急不可耐,或许她已经等待这一刻很久了,所以一点都不耽误。
无辜又不明就理的急子以儿臣之礼见她,可以想像,多年来他们都是这么相见的,这种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的痛苦,折磨了宣姜多少年阿。而这一次她以为苦难到头了,便屏退了左右,开门见山地对急子说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面对急子的惶恐与退缩,她步步紧逼。急子虽然是君子,却有致命的弱点,就是懦弱。面对庶母炽热的表白,他既无法接纳她,又无法拒绝她。
“你觉得我不美么?”
他慌乱地摇头。
“你觉得我淫荡?”
他没有回答。或许他心里,真的是觉得她淫荡的,觉得她为父亲所纳,是她的“淫荡”造成的。中国礼仪规范教育出来的君子阿,通常在爱情方面都是白痴。
最后她问他,难道这些年他不是在爱着她。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他一昧退让,不置可否,只会弯着腰求庶母别逼自己,落荒而逃。
也许急子是真的不爱她的,一切都是宣姜的一相情愿。她接触的范围狭窄,眼睛里除了色狼丈夫便是急子。而急子呢,他有很多选择,他有妻子,一定也有其他的女人,比宣姜更年轻,更漂亮,也不用承受乱伦的罪名。他没有理由对十七年前的陌生未婚妻念念不忘。宣姜的一片浇不灭却无处燃烧的痴情,真是令人扼腕。
接着电视剧花了大篇幅描述急子和寿的兄弟情意,两人竞相替死,让人动容。对于小说来说,君子,小人和红颜祸水的故事已经讲到了头.然而在电视剧里,悲剧的高潮尚未到来。死者已矣,儿子们维持了自己的名声,却给生者带来无限的哀痛。面对着急子和寿的头颅,三个母亲崩溃了,急子的亲母悬梁自尽,国君夫人无法去指责丈夫,只好将一腔怨恨发泄在宣姜头上。而宣姜在疯狂的边缘有了难得的清醒:你恨他,因为他不喜欢你,而我恨他,是因为他喜欢我……</P>
<P> 悲剧的制造者,是卫宣公一人而已.悲剧的受害者,是他的两个儿子,他们已经千古流芳.而被遗忘的母亲们,悲剧的真正承担者,有谁记得她们的眼泪?</P>
<P> 最后,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在爱人和爱子的头颅前,宣姜彻底疯了,她扯开了衣襟,向虚空喊道:新台已经筑好,酒席已经备好,请来受用吧!
电视剧里的宣姜,一生遇人不淑,父亲将她嫁到别国就百事不管,尽管女婿从少年人变成了自己的同辈;丈夫卫宣公毫无廉耻;爱人急子是个懦夫,遇事只会逃避,哪怕是用死。她像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仅有的几次抗争只会让绳子更紧,贵为齐国公主,命运却如此悲惨……</P>
<P>
</P><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23022/1223022-cMQbc91Sh8.jpg" border=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31 14:05: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