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努族人是日本最初的居民,是赤道人种的一支。据日本史料记载。阿伊努人在公元五世纪时被称为“毛人”,因为他们的特征是皮肤比较黑,毛发浓密而长,有波纹,脸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约1,6米。他们的面孔具有欧洲人的特征,语言与毗邻的各民族和国家的语言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男人留着红胡子。他们穿的衣服很象居住在极北地区的部族的服装,他们的传说故事和流传的众多叙事诗歌,与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各土著居民的民间(口头)创作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总之,这种混合文化令人不可思议,至今对这一现象也未作出解释。他们是怎样来到日本的,无人知晓。
有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新石器时期早期(约六、七千年以前)就从东南亚迁居到日本。某些学者认为,阿伊努族人是阿拉伯移民,他们在某个时期控制了远东广大地区后分布在本州岛等岛屿。随着日本的一些部族逐渐向北方移民,他们的地盘日益缩小。从公元七世纪后半期起阿伊努人被称为“虾夷”,系夷狄之意,这是日本占统治地位的大和族的反动统治者对他们的鄙称。大约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起逐渐地改称为阿伊努人。“阿伊努”一词,在该族语言中是“人”的意思。从公元十六世纪起有一部分阿伊努族人迁移到库页岛一带。在十七至十八世纪,阿伊努族大部被消灭,今天仅剩下不足二万人,大部分移住在北海道岛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钏路等地,少数远移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一带,也有一部分散居在本州的一些地方。
阿伊努人原先主要靠渔猎为生。公元十八世纪末,德川幕府直接派官吏管理千岛,开辟了十几个渔场,同时实行同化政策,要求阿伊努人改变风俗习惯,剃去胡须、洁发、穿和服、按日本方式改名换姓。公元十九世纪以后,日本开始对北海道等各岛进行开发,普及大和民族的文明。这样一来,阿伊努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了变化,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捕渔和打猎,成了过定居生活的农民。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节日和祭祀活动,最有名的是“熊祭”,他们喜欢用凿子在剥了皮的圆木上雕刻动物,尤其是熊的形象,日本称之为“阿伊努雕”。阿伊努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善于刺绣,喜爱舞蹈。他们创作了不少诗歌,凭着记忆代代相传。有一部分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阿伊努族语的长篇叙事诗,内容丰富,朗诵一遍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语言——阿伊努语,属抱合语。这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目前,世界上除阿伊努人以外,只有爱斯基摩人和美国印第安人使用这种语言。日本东北部的地名,许多来源于阿伊努语。如:“札幌”,原意为“大的河谷”;“小樽”,原意为“砂川”;“名寄”,原意为“乌鸦出没的城市”等。阿伊努民族面向日本本列岛的开发,包括文化发展是有贡献的。
近年来,日本国内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阿伊努语,并出版了代表阿伊努民族文化的许多古籍。另外,研究阿伊努族历史,也是远东考古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他们经常就这个问题举行国际会晤,进行科学考察。但是,在日本从事阿伊努族问题研究的人极少,因此,阿伊努族的古老文化仍受到灭绝的威胁。
以下照片拍摄于1946年的北海道,真实的记录了当时阿伊努人的生活状态。
[ 本帖最后由 柬子 于 2009-9-20 18:2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