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98|回复: 13

佛陀的教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6 1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序<br><br></span>


<p>

</p><p>
佛陀教导的真理──即佛法──渐次展开。佛陀多次阐明,觉醒非如闪电,在未经修练与准备的心里突然降落。反之,它历经漫长修行的诸多阶段方至顶点。</p><p><br>
</p><p>

</p><p>
这个修练过程起始于修布施(1),如此有助于尚未觉悟的行者启动一个削弱其习惯性执取──对观念、感官之欲、不善巧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的执取──的漫长过程。接下来为戒德(2)的修持,这是基本层次的感官约束,有助于行者培养健康可靠的自我感。由这个自尊层次升起的心智安宁,为这条道上的一切未来进展铺设了基础。行者这时理解了,某种快乐较之任何感官满足更为深刻、可靠;来自于布施与戒德的快乐甚至还能在真实或象征意义上,导致重生天界(3)。但是,行者最终认识到,即使这类快乐也有过患(4):重生善趣固然好,它所带来的快乐却非真实长久,因为所依条件是他/她最终不能控制的。这一步标志着修练的转折点,行者理解了,真正的快乐永远不能在物质与感官世界里找到。走向无缘起的快乐的唯一可行之路,在于出离(5) ,藉放弃熟悉、低等的快乐形式,代之以某种更有价值、更尊贵的快乐,脱离感官域界。最后,行者成熟起来,可以接受四圣谛(6)了,这个教导阐明的是达到终极快乐即涅磐所必要的心智修练过程。</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杂部,自说经3: 麻疯病者)</span></p><p><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span>
</p><p>
</p><p>
</p><p>
</p><p>

</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法(Dhamma)</span>一词有多层含义,即真理,也是教义,也是自然。</p><p><br>
</p><p>
佛陀所教的法,由六种功德:<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1.法由世尊善说,2.即时即地当下可见、3.无时相不受时限、4.邀人亲证,5.向内观照、6.由智者各自证知。(长部16, 大般涅盘经)</span>
</p><p>
</p><p>
</p><p>
</p><p>

</p><p><br></p><p>
佛陀在刚证悟时,这样说:</p><p><br>
</p><p>
</p><p>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予所得此法,甚深难见、难解、寂静、殊妙、虑绝、微妙,而唯智者所能知。然此众生实是好执、执于爱着、欢喜执。而以好执、执于爱着,欢喜执者,此事,是依于缘,难见缘生(之法)。此事即静止一切行,舍离一切依,以灭渴爱,以去贪欲,灭而难见涅槃者...</p><p style="font-weight: bold;"><br>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艰难之所得   如何当与说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身随贪嗔者   难觉此等法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微妙逆世流   甚深细难见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欲染痴暗云   所覆不得见”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中部26, 圣求经)</p><p><br>
</p><p>
</p><p>
</p><p>
</p><p>
</p><p>
</p><p>
依此一列,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佛陀所证之法,须由亲身如实证得,非由阅读,理论所能彻知。重于修持实践,身体力行的去修持自己的心。真理勿在书中求啊,而是在一颗明亮无比的清静之心,远离贪嗔痴的心找到的。</p><p><br>
</p><p>

</p><p>
学佛的第一步在于修持自己的心。一颗没有修炼的心是不会理解佛法的,反而可能会应为一时的己见而曲解了。佛法能说得在妙,头头是道,但面临世间八苦的折腾,这人还是一样会被迷惑、不知所措。</p><p><br>
</p><p>

</p><p>
“法”是永远说不清的。无论在如何的解释,也只能表达出,在我们的理解能力以内的范围做解释而以。唯有亲自证得之人,能完全理解。佛是这样说涅盘的,<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何谓涅盘?没有了贪、嗔和痴,就是涅盘。”</span></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你能用脑袋去了解完全没有贪、嗔和痴的感觉吗?</p><p><br>
</p><p>
</p><p>
</p><p>
学佛的重点,不在论。去走佛陀所教的道路,才是弟子们的职责。该讨论的,该激励的,是如何使心远离贪、嗔和痴,怎么样才能超越迷惑?该修的是佛陀所教的方法。该问的是自己的心。
</p><p>
</p><p>
</p><p>
</p><p>
</p><p><br></p><p><br></p><p style="font-weight: bold;">
由解开妄见开始</p><p><br>
</p><p>
</p><p>
</p><p>
</p><p>
“无我”和“空性”,常常被误解成没有,或不存在,有时说者也没有察觉到。有些人还认为,只要用到“你、我”二字,他们就会问,何来的我和你?如果说“我”不存在,那时一个极端。如果说“我”存在,那时另外一个极端。佛陀是这样说的,</p><p><br>
</p><p>
</p><p>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迦旃严,在这世间多数人执于两极,说此‘存在’,或此‘不存在’。但,迦旃严,当此人以正确的思维,观世间缘起的本来面目,此人对于世间,心中不会起‘不存在’的念。当此人以正确的思维,观世间缘灭的本来面目,此人对于世间,心中不会起‘存在’的念。</p><p style="font-weight: bold;"><br>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迦旃严,在这世间多数人被执著束缚,被执取、偏见束缚着。但,迦旃严,当此人不去参与或执著这些执著、执取、执意、偏见或种种执迷;或坚决于有“我”概念。是人不会对此感到不确定或疑惑:当苦升起时,为升起;当苦灭去时,为灭去。如此,此人所得知见不依赖于其它的。以此,迦旃严,是为正见。</p><p style="font-weight: bold;"><br>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一切有’是一种极端;‘一切无’是另一种极端。如来远离这两种极端而以中道说法: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乃全苦蕴之升起。</p><p style="font-weight: bold;"><br>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 色灭,有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苦蕴之灭去。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相应部 2.12, 迦旃严经)</p><p><br>
</p><p>
</p><p>
</p><p>
当今,仍然有许多人亲自明白了,看见了缘起缘灭的本来面目。 他们的所了解的,不被等等说法和书籍迷惑,或混乱。如佛说,<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如此,此人所得知见不依赖于其它的。”</span></p><p><br>
</p><p>
</p><p>
</p><p style="font-weight: bold;">
佛陀: “一个人若有信念,他说‘这是我的信念’这话就护卫了真理。</p><p style="font-weight: bold;">但是他不至于得出‘只有这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 这样的绝对结论。</p><p style="font-weight: bold;">跋罗陀瓦伽,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对真理的护卫。</p><p style="font-weight: bold;">到了这个地步,他就护卫了真理。我把它称为对真理的护卫。</p><p style="font-weight: bold;">但这还不是对真理的觉醒。” <br></p><p style="font-weight: bold;">(中部 95)</p><p><br>
</p><p>
</p><p>
</p><p>
正见,在佛法中仍然是要去亲自证得,方有坚定不移的正见。当我们无法如实亲见,缘起为缘起、缘灭为缘灭,我们所为的“正见”也还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概念,一种相信说“我相信佛说的无我是真的”。</p><p>而许多的妄见,就是由此而生,由没有依法所见的正见。<br></p><p><br></p><p>佛子应该达到的是在修持道路中“对真理的觉醒”,而非执持自己喜欢的说法,而不去探索究竟。
</p><p>
</p><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br></font></p>

[ 本帖最后由 四德 于 2008-5-6 12:0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16 22: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P>四德兄解释精妙。</P><P>对修持,正见的看法都很到位。</P><P>不知道你的佛经的版本是那边过来的,感觉是从英文版本,再翻过来的。不过也很精当。</P><P>顶礼!</P>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23: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P>见谅。</P><P>没办法,现有的汉译南传三藏经,十分不准确,所以不敢引用。若用英文有担心语言问题,所以就去找一些散乱的单一巴利经文所翻译的话文版中抽取较准确的。只有“ 迦旃严经”是由英语直译,希望不会差太远。但重点应该还能看得懂。</P><P>我的愿望是希望有心的佛弟子们,能亲证当下的妙法,因为不难。快慢在于耕耘的程度。</P><P>若人意图从以上的经文摘录想去理解完整的意义,就会出现很多的“以为”和“认为”了。就如此《序》,若有心人,向内观照,必定会有收获。就如拼图,图案会逐渐显示。=)</P><P>与君共勉之。=)</P><P>(合十)</P>
发表于 2007-11-17 17: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善哉!</P><P>等待兄的续集。</P>
发表于 2007-11-21 01: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第一章  布施<br><br></span> <p></p><p></p><p> </p><p></p><p> </p><p></p>佛陀教导的修练过程起始于修布施。如此有助于尚未觉悟的行者启动一个削弱其习惯性执取──对观念、感官之欲、不善巧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的执取──的漫长过程。

佛陀说布施是七宝之一。是哪七宝:信心之宝, 德行之宝,良心之宝,关心之宝,谛听之宝,布施之宝,辨别力之宝。<br><br><p></p><p></p><p> </p><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佛陀所指的布施是什么?<br><br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p style="font-weight: bold;"></p><p style="font-weight: bold;"> </p><p style="font-weight: bold;"></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何为布施的宝藏? 有此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心中已洗清了悭吝之染,居于家中、慷慨、广施、乐于大方、回应所求、乐于供养钵食。此谓布施的宝藏。”&nbsp; (增支部7.6)</span><p> </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span><p></p><p></p><p> </p><p></p><p> </p><p></p>对于一个普通人,布施将带给他福报:长寿、美貌、快乐、力量、健康、财富、人缘,并且能使他的心逐渐减少执著及贪念,令他在遥远的将来奠定听闻佛法的基础,使内心清澈,能够了解微妙之法。他的来世也将被保障:“即使那人堕入畜牲道,比起其他会过着比其他畜牲来的富裕的生活,并且长的俊俏美丽。”<p></p><p> </p><p></p>对于一个修行者,布施是他的工具。他能利用布施来消除吝啬的心,并且随着执著的减少而培养放下的技巧。当放下的功夫逐渐成熟,既能帮助他进入三摩地(禅那)。<br><br><p></p><p> </p><p></p>没有舍心的众生,心中还有许多吝啬的污染,是无法入三摩地的。不能入三摩地,也不可能证得任何果位。<br><br style="font-weight: bold;">
<p style="font-weight: bold;"></p><p style="font-weight: bold;"></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对居所的吝啬、对家族(指护持者)的吝啬、对个人收益的吝啬、对个人地位的吝啬、对法的吝啬。不遣除这五类素质,他不能进入、安驻于第一禅那……第二禅那……第三禅那……第四禅那,不能证得入流果……一还果……不还果……阿罗汉果。”</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增支部5.259)<br><br></span><p></p><p></p><p> </p><p></p><p> </p><p></p>布施被许多的佛子忽略,也很少被提起,但其实它是那么重要的修行啊!许多挂在嘴边的是那么深奥的法,但在行为上,最基本的布施却很少见。

布施是所有佛弟子应该修持的首要功课。只有有了肯于布施的心,才会有真正的修行。布施是不能只挂在嘴边谈的修行。只有持续的去布施,如佛所说的去布施:慷慨、广施、乐于大方、回应所求、乐于供养钵食(供养僧团/托钵为生的僧人),才会从身上看到持续布施对于“心”的帮助,才能看见自己的心所显现的各种形态反应,善恶之念。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的心是这样的。<br><br><p></p><p></p><p> </p><p></p>布施看似容易,其实做起来十分困难。正常的人,叫他去为别人而付出十多么困难的事。所以,佛陀以布施为基本,来教导大众。布施甚至常常被佛陀列在第一位:<br><br><p></p><p> </p><p></p>十福业:布施、持戒、禅修、服务奉献、谦虚恭敬、回向、随喜、听闻佛法、传法、纠正知见。<p></p><p> </p><p></p>六波罗蜜:布施、持戒、禅定、忍辱、精进、智慧。<p></p><p> </p><p></p>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出离心、精进、智慧、决心、真诚、忍辱、慈心、平等心。<p></p><p> </p><p></p>演教出阶:布施、持戒、天界、过患、出离、四谛。<br><br><p></p><p> </p><p></p><p> </p><p></p><p> </p><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布施如此重要,为何那么少人做到呢?</span><br><br><p></p><p> </p><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众生若了解布施与分享的果报,如我所了解那样,他们不布施不会吃饭。悭吝之染也不会制服他们的心。即便那是他们的最后一嚼、最后一口,若有人接受布施,他们也不会不分享。但因为众生不了解布施与分享的果报,不如我所了解那样,他们不布施就吃饭。悭吝之染制服了他们的心。”&nbsp; (自说经26)</span><br><br><p></p><p></p><p> </p><p></p><p> </p><p></p>众生应为无明,不明白布施的利益,也不明白执著万法的过患,不了解万物的真相,所以才有贪、有嗔。<p></p><p> </p><p></p><p> </p><p></p><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吝啬者不愿布施,</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所惧怕的,</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正是当他不布施时,       </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将出现的。</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 相应部1.32)</span><br><br><br><p></p><p></p><p> </p><p></p><p> </p><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因此,当世界随着衰老与死亡起火时,</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nbsp;他应当藉着布施抢救(他的财富),</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br>布施了的,便是完好抢救下来的。</span>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        布施之物,带来愉快的果报,</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br>不布施之物,则无果报,</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盗贼、君王会抢走,</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br>它或者被烧、或者丢失。<br></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相应部1.41)</span><br><br><p></p><p></p><p> </p><p></p>身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任何我们以为是自己的东西、爱人,能够被带走。就连最贴近我们的身体,也将离我们而去。唯有所造的业,所造的德行,将随着我们流转生死。所以佛陀为了众生的利益,既是无法明白真理的人们,也劝他们行布施、持五戒。<br><br><p></p><p> </p><p></p>当你越惧怕失去,你就越应该学习布施。<p></p><p></p>

[ 本帖最后由 四德 于 2008-5-6 11: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0: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一章   布施 )<br><br><p></p> <p></p> <p></p>说了那么多,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布施呢?让佛陀的法语直接了当的引导我们的修行之路吧!<p></p><p> </p><p></p><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心中已洗清了悭吝之染,居于家中、慷慨、广施、乐于大方、回应所求、乐于供养钵食。此谓布施的宝藏。”&nbsp; (增支部7.6)</span><br><br><p> </p><p></p><p></p><p> </p><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这五类为正直者的布施: 哪五类? </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带着信念布施、(相信布施的果报)<br></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带着专注布施、(将心安住在做布施的那一刻当下)</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应时布施、(在适当的时间布施适当的东西)</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带着同情心布施、(正确的布施心态)</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布施时不伤害自己与他人。”(布施的后果/方式)</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增支部 5.148)</span><br><br><br><p></p><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向谁行布施最好呢?<br><br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p style="font-weight: bold;"></p><p style="font-weight: bold;"></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坐在一边时,问世尊: “世尊,一件礼物应送往何处?”</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br><br>“大王,应送到使心有自信感之处。”</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br><br>“但是,世尊,一件礼物送往何处,才得大果报?”</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br>“大王,‘一件礼物应送何处’是一回事,而‘一件礼物送往何处,才得大果报’则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了。 赠予一位有德者 —— 而不是失德者 —— 得大果报。”</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相应部3.24)</span><br><br><p></p><p></p><p> </p><p></p>所以佛说僧团是世间的福田,就因如此。最值得供养的是那些,严持戒律,真正随着佛陀的教导而修行的僧人。<br><br>
<p></p>布施的果报是随着动机而有所不同。这也是因为业力本身自然的运作方式。

<br><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他为己私利、内心执取[果报],为己积攒、[心想]‘我死后要享受它’… …身坏命终时,重生四大王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返回者、又回到这个世界。</span><br style="font-weight: bold;"><br style="font-weight: bold;"><p style="font-weight: bold;"> </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他作此想‘布施是善事’,布施了这个礼物。身坏命终时,重生与三十三天的天神为伴。接着… …又回到这个世界。</span><br style="font-weight: bold;"><br style="font-weight: bold;"><p style="font-weight: bold;"> </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他作此想‘我的父亲、祖父过去曾这般布施、这般行事。我中断这个古老的家族传统是不对的’… …重生为夜摩天的天神。接着… …又回到这个世界。 </span><p style="font-weight: bold;"> </p><br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他作此想‘我富裕,这些人不富裕。富裕的人,不布施那些不富裕的,是不对的’… …重生为兜率天的天神。接着… …又回到这个世界。 </span><p style="font-weight: bold;"> </p><br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他作此想 ‘正如古圣贤们──阿得摩、婆摩、婆摩提婆、毗色密多、耶娑提伽、盎及罗、跋罗陀婆奢、婆悉得、迦葉、婆咎──他们曾作过奉献,我布施也为作这样的奉献’… …重生为化乐天的天神。接着… …又回到这个世界。 </span><p style="font-weight: bold;"> </p><br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他作此想‘我布施这个礼物时,它使心安宁、升起满足与喜悦’… …重生为他化自在天的天神。接着… …又回到这个世界。 </span>       <br style="font-weight: bold;"><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这是对心的美化、对心的支持’──身坏命终时,重生与梵众天的天神为伴。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个不还者、他不回这个世界。’ (如此布施之人得不还果)</span><p style="font-weight: bold;"> </p>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舍利弗,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布施某种礼物,未得到大果报、大善益,而另一个人布施同种礼物,却得大果报、大利益。” </span><p style="font-weight: bold;"> </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增支部7.49)</span><br><br><p></p><p></p><p> </p><p></p><p> </p><p></p><p> </p><p></p>由最根本的修行,从布施开始。如此而削弱执著的心性,打下修行的奠基。<br><br><p></p><p></p><p> </p><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艰难之所得,如何当与说,身随贪嗔者,难觉此等法。<br>微妙逆世流,甚深细难见,欲染痴暗云,所覆不得见。” </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r>(中部26, 圣求经)</span><br><br>   <p></p><p></p><p> </p><p></p>既然<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身随贪嗔者,难觉此等法”</span>。贪染由心中减去,必然是对于法的觉醒起着巨大的帮助。<p></p> <p></p><br>让我们一起来修持布施,鼓励他人布施,并且随喜他人的善举吧!以我们自身依教奉行的行为来做众生的导师。<p></p>

[ 本帖最后由 四德 于 2008-5-6 11: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戒德

何谓戒?


布施之后就是戒,或德。在巴利语的Sila,原意为“习惯”,“修养”,“道德”,“戒”。“戒”的意思应当在这个方面运用解释,如“戒除”,“警戒”。如果“戒”被看成一种宗教的戒律,就成了一种仪式了。


大多数的人对教理的理解不完整,往往会以字本身的意思,套在佛法上,而不是已教理的立场来去解读“戒”的含义。误解原意,就成了邪见。由邪见,不可能生正见,也就不可能有正道,正果了,应为一开始在修习“戒”的目的和意图已经错了。

佛所说的“戒”超越宗教概念。“戒”的目的是要使人对于某某行为起戒心,是那人有正念,警惕之心,不疏忽放逸,达到悬崖勒马的效果。“戒”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助缘了。

佛陀要世人戒掉不良的行为和嗜好,佛教徒起戒心的对象是自己心中的种种不善、不净,口中的不善、不净,和行为中的不善、不净。简单来说就是身口意三业。在这,为什么我不用“业”呢?因为,如同“戒”一样,“业”已经是一个被曲解的字了。

“业”指的是“行为”或“行”。意的行为就是种种的念头和想法,口的行为就是所说的话啦!身的行为就是指物质上、形势上的行为,包括态度举止。。等等。

“戒”和“业”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戒”的目的就是制止造(恶)“业”。也就是说,“戒”可以始人减少造恶业,而始未来成熟的恶果减少。不造恶本身就是善,所以也会促使善果在未来成熟,带来快乐和如意的事情。

所以,佛教徒一定要持戒。因为这是佛陀给予大家的最基本的指导,也是众善缘的基础。

大多数人都不持戒,认为杀生虽然有恶报,但是持戒又杀生的恶报更重。或者等到自己修到一种肯定不会犯戒或破戒的境界下才持戒。这简直是谬论!如果自己不可能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那么就没有必要持戒,应为没有需要“戒”的地方啊!都已经戒了。如同已经戒烟的人,去接受戒烟辅导一样。就是因为人们在种种状况,那颗还未解脱,还有迷惑的心随时会造恶,所以才需要“戒”来引起自己对于这些种种恶行为的戒心。



五戒

戒,在这立场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了。那为什么特别专著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五种行为呢?

因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本身就是不好的行为,会带来损害的行为。真正的好人不会去做这些事的。而饮酒,本身是不善不恶的,但就会使人心放逸,使人没有力量去约束自己心和行为。在这种情形会使人比平常更容易犯错。况且,佛教的重点之一是要一颗明亮清醒的心,饮酒对于使人清醒没有帮助。

五戒既是:

1.我愿学习受持,戒杀生。
(包括各种方式夺取性命都算杀生,您不必亲自动手的。)

2.我愿学习受持,戒不于取。
(“不于取”即拿走没给你的东西,也就是偷盗。)

3.我愿学习受持,戒邪淫。
(“邪淫”即与不应该发生性行为的人发生性行为,如搞外遇,嫖妓,婚前性行为等。简单来说,就是合法妻子以外的人。)
4.我愿学习受持,戒妄语。
(“邪淫”即与不应该发生性行为的人发生性行为,如搞外遇,嫖妓,婚前性行为等。简单来说,就是合法妻子以外的人。)

5.我愿学习受持,戒酒类以及各种会导致疏忽迷惑的物品。
(包括毒品,饮用大量咳嗽药水是自己“兴奋”。。等等)


以上是比较具体的解释。不杀生。。。不什么。。不什么。。,这样翻译法使人无法了解佛陀说的原意。

佛教徒在象征觉悟者的僧团或和尚面前,受戒,简单来说就是答应要学习戒除这五种行为。为什么要在僧团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学习受持的意愿呢?

这就像你对爱人的海誓山盟一样。如果你对着照片,或别人说自己会承诺某某,你认为自己会比对爱人当面说,更重视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吗?同样的道理,僧团是觉悟的象征,包括佛陀本身也是僧团的一部分,而僧侣代表全体僧团。让佛教徒非常尊重而敬畏的大德来当自己发愿持戒的证人,是对自己的决定加以肯定于承认。

当自己要说谎之前,自己的心会告诉你,“喂!你在师傅面前答应学习不说谎哦!”对于那些缺乏定力,或心境比较迷糊的人,即使不自觉破戒,事后大多也会起忏悔心。

当一个人破戒后,要促使自己下次不再重犯,而且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于执迷不悟的人,有一天,当他受够了自己恶行所带给自己的困扰后,自然会忏悔改过的。
要知道,持戒与不持戒、佛教徒、非佛教徒、人与非人,凡是杀生。。。等等,都同样要接受果报的。

有些人会问,“如果打仗怎么办?我不杀敌,就会使我的亲人一一被害。”


五戒为什么会那么有效,因为它是一个行善守则,而不是对与错的绝对定义。应为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如果硬要把圆形的世界,挤入四方的容器,那是一种缺乏智慧的做法。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一颗明亮,不被迷惑的心有多重要;如实只见,超越理论的执著的智慧有那么重要。当人把佛理放在世间来看,它是毫无逻辑的。有人就提倡入世间法,其实,这就等于更改佛陀的教理。

为什么会有矛盾?你现在迷惑了吗?如果不,那你的心对自己的论点完全清楚肯定吗?


佛法不出世,也不入世,真理处处在,佛法亦如是,因为法就是真相。道家称为“道”,世间运行的道理。

佛法是指向真理的告示牌,是为了实践才说的。所以,当人们停留在理论,而缺乏实践的话,当麻烦早上门来时,它帮不了你多少,它毫无道理。

曾经有一个人,精通各种佛理,善于辩论。有一天,当医生告诉他,“你患了癌症。”,所有的所谓“佛法”都扔到窗外了。如果他如实学习,实践教理,他会明白,如实地彻见,而不是听见,看见,“身是四大合成”、“身会败坏”、“身是无常”、“身非我、非我属、非我所。”,自己看见“五蕴皆空”那么它就会“度一切苦。”

说了那么多,和原来的问题有什么关联?关系就在,没有实践,所以觉得矛盾。
当你常持五戒后,你自然会明白自己的心是如何运作的。这样的人,不会迷惑。

“如果打仗怎么办?我不杀敌,就会使我的亲人一一被害。”这类问题都是本身还没有开始持戒的人才会问的。而问这个问题的,其实是他心中的迷惑、我慢、恐惧。。等等。

佛陀简约的再“善生经”(长部31)说,

“人不应四种情况而造业。是那四种呢?出于贪念欲望、嗔恚怨恨、愚痴迷惑、恐惧害怕,人不应造业。”

你是否在这四种情形杀生?佛要我们在一颗清醒理性的情况下作出决定。所以问题的答案,应人的情况、出发点而有所不同,就如安乐死、堕胎等是一样的。

但是,杀生,始终是能免则免的。最善巧的做法就是,不要去造杀生的缘。食物吃完了收拾干净,就可以避免蚂蚁等类光临。明知道自己的情形不能养育孩子就不要一时情急而犯下滔天大错。

犯错的人是否就等于“罪人”?如果这样说,大家都是罪人,因为人非圣贤。在这个观点,基督教的说法有道理。今天的罪人,明天也可以成为圣人,善恶之在一念之差。所以,通常,人们喜欢把“罪人”二字套在犯大错的人身上,其实只是为了泄愤。如果犯错的人知自己,没有人会觉得“罪人”两个字好受的。

以佛教观点,人人都在学习。翻了错就要纠正错误,不是自杀、辞职就可以了事。这只是泄愤行为,逃避行为,不负责任的行为,是没有智慧,不理性的。自己造的问题,结果自己担,事实上没有人可以替你承担的。这就是“我们是自己业的主人”的真理。也因为自己要承担后果,佛陀要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



道德

戒是戒除恶行。德是行一切善巧之事。这都包括在Sila的意思中。

佛陀说的善事,不是表面的善行而已。它是真正的善举。怎么说呢? 善包含两个元素:1、善(Wholesomeness),2、巧(Skillfulness)。善,是好的意思,只好事。巧,针对的是做善事的方法。光有一个做善事的意愿,但是实行的方法无法达到“行善”的目的,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善行。

佛陀的,“众善奉行”就是指一切善巧之事都去做。如:礼貌、环保、慈容善语、对师长恭敬有礼、对众人服务贡献、孝顺父母、慷慨布施、分享、教学、培育后代良材、持戒。。。等等。不只所作的是善事,做的方法也要善。

许多人,意为佛陀弘法利生,大肆招募筹款,或建造豪华庞大的佛寺(比较象皇宫)。但是看起来,佛教徒的欲望好像比普通人来的大,永远有要不完的理想要去完成。这是在宣扬放下吗?为何寺院经费庞大?这就要问当初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必要的设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1: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篇。。。第二章  戒德)





我佛僧众,头上有顶,身上有布,病时有药,日食一餐足矣。这些圣者弘法利生是由自身的生活方式,来证明,朴素少欲,一样可以自在的活着,得到真正满足的快乐。反倒是似乎样样俱全的都市人,却烦恼问题一箩筐。这一点的确值得让我们静静的反省。

布施持戒本身也是道德的范围以内。但如果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布施的精神是必备,也是基础,可能因此,佛陀把布施和戒德分开来谈。一个吝啬的人,往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种人更谈不上那些为别人利益着想的是了。所以,当那人慢慢学会放下,他就会懂得替别人着想,心胸比较宽阔,也比较愿意为了他人利益而约束自己。

持戒本身就是一种布施。布施的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心灵的安稳。众生应为身命不被危害,所以可以平安快乐。如果身旁都是老实之人,不偷盗,你不必担心心爱的物品被盗,而且有许多信得过的人在身旁。那你的心里是不是比较安稳呢?别人也会感觉安稳的。

戒德的果报

功德,功德。到底什么是功德?功德就是快乐。可能是现在,可能是未来。哪些行为,做了后会带来快乐的果报就是功德。而功德的快乐是达到解脱。物质上的快乐称作“福德”。但往往有功德的行为,也会带来福德。持戒有什么福德呢?

在家众,一位正直者修持戒德,可增生五种福佑:
藉勤勉大增财富; 得好名声; 他在任何社团,无论是贵族、婆罗门、家主、 还是苦行者团体中,举止自信、无畏; 死时安详;死后色身分解时,重生于善处、天界。
” (
长部16)


戒德的功德就是快乐。而且是具大智慧的快乐。它不止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佛陀最赞扬那些利己利人的行为。年轻一辈可能会说,“道德之事不好玩,没意思。”但是没有道德,你可能享受好玩的时光吗?没有道德之会使一个人生活在担心忧虑,烦躁,恐惧的时空里。


[阿难:] 世尊啊,善修戒德,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佛陀:] 阿难,是无悔。
那么,无悔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乐。
那么,乐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喜。
那么,喜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宁静。
那么,宁静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幸福。
那么,幸福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入定。
那么,入定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如实知见。
那么,如实知见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舍弃与出离。
那么,舍弃与出离有什么果报与福佑?
阿难,是解脱知见。
(增支部 10.1

简单来说,有了戒,才会生定,有了定才会升起种种智慧以至解脱。这就是三学戒、定、慧的说法。没有戒,就谈不上心中有定,更何况是智慧和解脱!

由此可见,戒是非常重要的。

为何戒能生定?原因有几个。1、由持戒,心具种种喜乐清凉,以及快乐的果报。2、无事牵挂在心,心中没有亏心事干扰。3、戒能生慈心,也是心容易入定。4、戒始心能舍得。是入定的基础因素。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生戒的状况也可能在刹那间发生的。当戒在一刻已经相当圆满,那心是非常的精神奕奕的。它很小心自己的行为,故此也非常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那心则会产生足够的力量(定力),而观察到行为中的因缘和合,以及果报生灭,而产生智慧。应为有了果报因缘的只见,曾强信心而戒力增强。这就由各位自己去体会,描述出来的不如亲自体会,有些东西是超越能够描述的范围的。

可能有希望种种心灵上的快乐,但是持戒的人不需要。佛陀说:



『比丘们,拥有戒德、具足戒德者,无须作此思[=发此动机]:「愿我心生无悔。」对拥有戒德、具足戒德者,无悔为法[=自然法则](增支部11.2
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佛陀说还接着描述种种相续升起的果报:

『无悔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心生愉悦。」对无悔者,愉悦为法。
『愉悦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心生喜。」对愉悦者,喜为法。
『喜者,无须作此思:「愿我身轻安。」对喜者,身轻安为法。
『身轻安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得乐。」对身轻安者,乐为法。
『乐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得定。」对乐者,定为法。
『入定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如实知见。」对入定者,如实知见为法。
『如实知见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得厌离。」对如实知见者,厌离为法。
『厌离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得离欲。」对厌离者,离欲为法。
『离欲者,无须作此思:「愿我得解脱知见。」对离欲者,解脱知见为法。
『如此,离欲以解脱知见为目的,解脱知见为其酬报。厌离以离欲为目的,离欲为其酬报。如实知见以厌离为目的,厌离为其酬报。入定以如实知见为目的,如实知见为其酬报。乐以定为目的,定为其酬报。轻安以乐为目的,乐为其酬报。喜以轻安为目的,轻安为其酬报。愉悦以喜为目的,喜为其酬报。无悔以愉悦为目的,愉悦为其酬报。善巧戒德以无悔为目的,无悔为其酬报。



『如此,心理素质流向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把心理素质引向具足,为从此岸到达彼岸。』(增支部11.2
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戒德的确能使我们得到真正的快乐、以及心中安乐。世人追求物质,不就为了满足自己那有无止境的欲望,得到快乐吗?其实,真正的快乐不在于那颗满足,无欲而平稳的心。由戒德能止息欲火,得到真正安宁及满足,不再被欲火焚烧而去追求霎那的满足感。就像染了毒瘾的人一样,为了喂食毒药就为了减轻毒瘾的痛苦,却不知如此会使毒瘾越来越甚。

所以,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持戒吧!
羚益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0-25 2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3-1 23: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读了序言,时间关系没能一一读完,感谢四德师兄,不辞幸苦,为我们寻找资粮!
想问一下,修练过程的是指一世呢,还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相继呢?如何保证三世相继呢?那禅宗的顿悟是不是过去世长期积累的果呢?[em31]
顶礼!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02: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天汉没了呢!最近才博博运气,幸好还在。。。:loveliness:

修炼过程是刻刻当下的心。三世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
其实,这些只是时空的比喻词。真实的只有当下的不断生灭。

至于禅宗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顿悟,还是逐渐的悟,看你怎样去看。对于一个在修行的人,这些也是看你要怎样去描述,你的专注点在那里。

如果你看当下的话,每刻的生灭,你能真的看见,这个转换过程是瞬间的。这样,你可以说“顿时觉悟”

但如果你往回看,要修到这个心明亮,由这种能力去看见生灭,这可是常年累月,生生世世的修炼才有的功夫啊!不然,哪里来的“慧根”、“善根”?这都和累积的波罗蜜,功德、修行有关系的。这样看就是,“逐渐悟了”。

只是两种说法,在说同样的东西。这是个人所明白的,仅供参考。[em31]

很多时候,我会以祖师为例子。不然会越修心越乱,应为没有拿最权威的来做标榜。如果六祖没有说什么顿悟什么等等的,那么我值得把心放在佛陀所鼓励的东西上。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使身口意能够安乐,明白自己心的作用(不被它骗去,哈哈),生启超越知见的智慧,不被以往有的迷惑而做错,反而明白善业善缘的因,从此明白如何造真正善业,不断得到美丽的善果,乃至遇得善知识,得灭苦道。剩下的就是过去的业力现前,挥发。

这是多莫有利益的法啊![em44]

嗯。。。好像多说了一点。。。
发表于 2009-4-28 2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而言,顿悟有两种。一种是说“理属顿悟,事属渐修”。这是楞严经所说的。这个理还在可思议的范围内,还是属于有为法之指路。这个是我的理解。这个理可能是指思维上,还没到真知上。
禅宗的顿悟应该是不同于楞严经所说的顿悟的。这个顿悟是理事俱融,悟到即修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2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做到,然后。。。明白了~!!
[em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6:24 , Processed in 0.2706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