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19|回复: 48

[转帖][精品介绍]Q版《大明衣冠》--漫画图解明代服饰 BY 撷芳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01: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本贴子来自“汉服吧”</P>
<P>绘制工具:Photoshop CS2
  
  说明:
  
   中华服饰历代各不相同,使今天的人们无法了解古人真实的衣着样子,往往是凭借古代人物画和戏曲、影视的并不完全正确的展示来想象,尤其中国影视制作中的古装服饰五花八门,逐渐走向了一种极端扭曲的病态审美。这次按《大明会典》及《明史》并参照明代写实主义的肖像画绘制一套Q版的《大明衣冠图志》,希望能够为大家了解明代服饰出一份力。并且努力证明一下原汁原味的中华服饰并非不能通过现代方式展示,期待中国的影视服装制作和古装动画漫画造型能在本国文化的表达上超越邻国。
  
   由于本人没有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画得不好,但是在考据上是颇下了工夫的,能够对希望了解明代服饰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文中所引文字,基本来自《大明会典》“冠服”以及《明史》“舆服”,所参考图主要为出土、传世衣冠实物及定陵发掘报告《定陵》等。大家想找原文献查阅可以去百度搜索: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8226;冠服 六十一&#8226;冠服二
  
  《明史》卷六十六 志第四十二&#8226;舆服二 舆服三
  
  《礼部志稿》卷十八&#8226;仪制司职掌 冠服
  
   另有专门研究明代服饰的论坛,有大量文字、实物资料可供参考。
</CC></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P>皇帝冕服
    
  衮冕
  
  凡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则服衮冕,祭社稷、先农、册拜亦如之。
    
  冕:以皂纱为之。綖版宽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冠上有覆,玄表朱裏。前后各有十二旒,贯五采玉珠十二,赤白青黄黑相次。綖版下以玉珩维冠。玉簪导,贯纽,纽与冠武并系缨处皆饰以金。朱缨,青纩充耳,缀以玉珠二。
  衮服:用十二章。玄衣六章(嘉靖制度)--日月在肩,星、山在后。龙、华虫在两袖。长不掩裳之六章。裳黄色,绣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彝、藻、为二行。米、黼、黻、为二行。
  中单:素纱为之,青缘领,织黻文十二。
  蔽膝:随裳色,罗为之。上绣龙一,下绣火三。
  大带:素表朱裏,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绿,纽约用素组。
  革带:前用玉,其后无玉,以佩绶系而掩之。
  圭:白玉为之,长尺二寸,剡其上,下以黄绮约之。上刻山形四,盛以黄绮囊,藉以黄锦。
  玉佩二。
  大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纁质。小绶三,色同。
  朱袜、赤舄、黄绦缘、玄缨结。</P>
<P></CC>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1: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P>皮弁服
  
  凡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则服皮弁服。嘉靖间令祭太岁山川等神皆服。
    
  皮弁:用黑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其中各缀五采玉十二。缝及冠武并贯簪系缨处皆饰以金。玉簪,朱紘缨,玉以赤、白、青、黄、黑、相次。
  玉圭:长如冕服之圭,有脊并双植文,剡其上,黄绮约其下,及有韬,金龙文。
  绛纱袍:本色领、褾(袖口)、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
  红裳:如冕服内裳制,但不织章数。
  中单:以素纱为之,如深衣制,红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三。
  蔽膝:随裳色,本色缘,有玉钩二玉佩。
  大带、大绶、袜、舄、俱如冕服内制。</CC>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P>通天冠服
  
  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天冠、绛纱袍。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
  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
  绛纱蔽膝。
  白假带。
  方心曲领。
  白袜,赤舄。
  其革带、佩绶,与衮服同。</CC>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1:20:31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P> 武弁服  
  
  国初行亲征遣将礼则服武弁,乘革辂,其制未详。详定自嘉靖八年。
  
  
  弁:上锐,色用赤,上十二缝,中缀五采玉,落落如星状。
  韎衣、韎裳、韎韐,俱赤色,如常制。
  佩、绶、革带、如常制。佩、绶、及韎韐、俱上系於革带。
  舄:如其裳之色。
  玉圭:视镇圭差小,剡上方下,有篆文曰讨罪安民。</P>
<P></CC>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P>燕弁冠服
  
  
  嘉靖七年定:
  冠:匡如皮弁之制,以乌纱冒之,分十有二瓣,各以金线压之,前饰五采玉云各一,后列四山。朱绦为组缨。双玉簪。
  服:如古玄端之制身用玄,边缘以青,两肩绣日月。前蟠圆龙一,后蟠方龙二。边加龙文八十一:领与两祛,共龙文五九(45条)。衽同前后齐,共龙文四九(36条)。
  衬用深衣之制,黄色,袂圆祛方下,齐负绳及踝十二幅。
  素带:朱里,青表,绿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片。
  履:玄为之,朱缘、红缨、黄结。袜用白。</CC>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P>常服
    
  洪武三年定:
  常服: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
  束带:间用金玉琥珀透犀。
  
  永乐三年定:
  冠:以乌纱冒之,折角向上,即翼善冠。
  袍: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
  带:用玉。
  靴:以皮为之。
  

初期式样:</P>
<P></CC>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P>后期式样:
    
  冠:仍用翼善冠。
  袍:用色不拘,盘领宽袖,前后及两肩各盘龙补子一。</CC>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P>从明代皇帝御真、行乐图以及一些宦迹图等绘画并定陵出土服饰中能发现皇帝所穿常服形制非常丰富。
     
  过肩通袖龙襕袍
    
  冠:乌纱翼善冠。
  袍:交领大袖,纹样分布同曳撒,一般为过肩柿蒂云龙纹,有膝襕和通袖襕。</P>
<P></CC></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12:17:23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P>曳撒
    
  自元代辫线袄发展而来,明朝上下皆通用之,清朝以此制为吉服袍。
  
  冠:奓檐帽(笠帽),有金玉宝石帽顶,亦承自元代。
  袍:右衽交领,窄袖,腰身收敛,腰间束敛作襞积(向下打竖细裥),下身作散褶,若裙状。两肩及胸背为柿蒂或如意云形纹样区,多为行龙、云纹等,有膝襕和通袖襕。
  带:实束,多为金玉宝石带钩。
  靴:多用白色。</CC>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P>罩甲
  
  明代皇帝狩猎骑射时所着。
    
  冠:鞑帽,应为继承元代蒙古特色,以皮缝制,帽沿缘毛皮出锋。
  衣:外穿方领对襟无袖罩甲,织金,龙纹,用纽子。内穿曳撒。
  靴:皮质,白色。</CC>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12:22:41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P>四团龙云纹紬交领夹龙袍
    
  冠:网巾。洪武二十四年,太祖微行至神乐观,见有结网巾者。翼曰,命取网巾,颁示十三布政使司,人无贵贱,皆裹网巾,于是天子亦常服网巾。髻上戴金束发冠,玉簪二。网巾及束发冠外一般再戴其他巾子或冠帽等。
  衣:为定陵出土之绣四团龙云纹紬交领夹龙袍。肩用日月。
  围玉带。</P>
<P></CC>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团龙盘领衮服
    
  冠:用乌纱翼善冠,后于冠上加二龙戏珠,金质,镶宝石,折角边沿亦用金。另有金丝翼善冠,当为大礼时用,或谓乃明器,其详待考。
  袍:黄色,盘领宽袖。用团龙十二,前身、后身各三,两肩各一,下摆两侧各二。日、月在肩,星、山在背。华虫四,在肩下两袖。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各为两行,相对列于大襟。
  带:与常服同。
  
  此衮服于《大明会典》、《明实录》、《明史》均失载,明清两代著述亦未言及。其实例有两处可见:一为南薰殿藏明代皇帝画像,自英宗始,诸帝均着此种衮服。一为定陵所出神宗此种衮服,共五件。其中,刺绣品3件,均为红色底料;缂丝品2件,底色为一红一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12:28:1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P>甲胄  
  
  定陵所出土神宗皇帝甲胄与《出警入跸图》中不同,然定陵出土仅为半身,难窥全貌,今以《出警入跸图》参考绘制,其详待考。
    
  冠:铁盔,饰天鹅翎,插小旗。
  衣:罩甲,有鱼鳞甲片装饰,方领对襟,升龙戏珠二。内穿当为曳撒,行龙五彩云纹,两袖肩有黄金甲片,以红丝连缀。
  刀:定陵出土铁刀,长条形,鱼腹刃,刀柄有金十字护手,木质刀鞘,包沙鱼皮。</CC>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12:32:12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P>皇后冠服
  
  凡祭天地、宗庙及正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服礼服。燕居则常服。
    
  礼服(翟衣)
    
  凤冠:会典载以九龙四凤冠,按明皇后翟衣画像及定陵所出土实物,龙凤数量及组合各所不同,今按实物画九龙九凤冠。凤冠以漆竹丝为圆匡,冒以翡翠。上饰金龙、点翠凤、珠花、翠云、珍珠等。冠用三博鬓。
  翟衣:深青,织翟文十有二等(凡一百四十八对),间以小轮花。红领、褾(袖口)、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织金云龙文。
  中单:玉色纱为之,红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三。
  蔽膝:随衣色,织翟为章三等,间以小轮花四。以緅为领缘,织金云龙文。
  玉谷圭:长七寸。剡其上。瑑谷文。黄绮约其下。别以黄袋韬之。
  玉革带:青绮鞓,描金云龙文。玉饰件十,金饰件四。
  大带:表裏俱青红相半,其末纯红,而下垂织金云龙文。上以朱缘。下以绿缘。并青绮副带一。
  绶:五采--黄、赤、白、缥、绿、纁质。间施二玉环,皆织成。小绶三色同大绶。
  玉佩二,有小绶五采以副之。
  青袜舄。</CC>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P>常服(大衫霞帔)
    
  凤冠:双凤翊龙冠,以皂縠为之。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二珠翠凤,皆口衔珠滴。前后珠牡丹花、蕊头、翠叶、珠翠穰花鬓、珠翠云等。三博鬓(左右共六扇)。有金龙二各衔珠结挑排。
  大衫霞帔:衫--黄色,两领直下一尺,间缀纽子三。后身长于前身,行则摺起,末缀纽子二,纽在掩纽之下,拜则放之。
   霞帔--并列两条,尖端缝合,垂在身前,挂坠子,平端收纳于大衫身后三角形兜子内。深青为质,织金云霞龙文,饰以珠。用玉坠子,瑑龙文。
  鞠衣:红色,胸背云龙文,饰以珠。
  四襈袄子(即褙子): 深青为质,金绣团龙文。
  大带:红线罗为之,有缘。余或青或绿。
  缘襈袄子:黄色。红领褾襈裾,皆织金采色云龙文。
  缘襈裙:红色。绿缘襈,织金采色云龙文。
  玉革带:青绮鞓,描金云龙文。玉饰件十,金饰件四。
  玉花采结绶、红线罗系带一、白玉云样玎璫二(如佩制,每事上有金钩一)。
  青袜舄,与翟衣内制同。</CC>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P>常服襦裙
    
  为明代自宫廷至民间所通服的最具代表性的女装款式,上身为短襦(袄子、夹衣),下身以马面裙为主,饰有裙襕,初期上衣多为交领,并有白色护领,后期多用立领等,袖为弧形琵琶袖,袖口收窄,或有白袖缘。衣在裙外,短则及腰,长乃至膝,直至清代汉族妇女仍延续此穿法,并影响到朝鲜等属国,最终形成今日韩服。
    
  戴金丝(髟狄)髻,上插挑心、昆虫簪等,前有箍子及垂珠围髻,顶插顶簪,后用半弧形分心,两鬓插云型掩鬓,全套构成明代自上而下最普遍、最重要的女性头面,为女子日常必戴的假发冠。
  
  关于(髟狄)[dí]髻,和男子网巾一样是明代的一个显著的服饰特征,目前只在京剧的老旦扮相中有遗存痕迹,其它只能在传世的一些明代人物容像中看见,出土实物虽多,但没有作为整套头面复原展示,总是分散的标明为XX簪,且命名错误混乱。明代及清初小说大都有涉及(髟狄)髻的描写。
  
  《西游记》:“却说八戒跳下山,寻着一条小路,依路前行,有五六里远近,忽见二个女怪,在那井上打水。他怎么认得是两个女怪?见他头上戴一顶一尺二三寸高的篾丝(髟狄)髻,甚不时兴。”
  
  《金瓶梅》:“又拿出一顶金丝(髟狄)髻,重九两。因问西门庆:‘上房他大娘众人,有这(髟狄)髻没有?'西门庆道:'他们银丝(髟狄)髻倒有两三顶,只没编这(髟狄)髻。”
  
  《红楼梦》:“(王熙凤)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可以去百度搜索相关文献:
  
  扬之水《明代头面》  
  
  孙机《明代的束发冠、荻髻与头面》  
  
  《潘金莲的发型》之明代妇女妆容发型</P>
<P></CC>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插话:

   韩国现在不断在“考证”他们的“辉煌历史”,以图证明世界乃至宇宙的文明都是韩国人创造的。他们可以在电视剧里让大院君打李鸿章的耳光,可以把唐太宗的眼睛射瞎,但是他们不敢丝毫改动他们“引以为傲”的“韩服”。朝鲜作为大明册封的“朝鲜郡王”,被加恩允许穿亲王服色,从朝鲜王、王妃到庶民,从衮服、襦裙、乌纱帽到网巾、护领、霞帔、特髻,他们丝毫不敢改动僭越,以服饰为标志宣示对宗主国的臣服。直到在日本裹挟下宣布“独立”,才把服饰等级提升到“皇帝”级别,旋即被日本吞并。
  
   可悲的是,在韩剧泛滥的情况下,中国(尤其港台)的“配合”简直令人诧异,在翻译上把朝鲜国王一再翻译为“皇上”,王妃翻译为“皇后”,大妃翻译为“太后”,而实际上连影视原声都不敢这么称呼。另外中国的影视剧把明朝衣服都设计成外星时尚装束,所有男子不但没有网巾,还一律披发,比朝鲜都要“蛮夷”,甚至韩剧也效仿之,只要出现中国人全部披发,这种自取其辱的行径在影视界比比皆是,令人发指。
  
   尤其在《明成皇后》、《大长今》火了之后,“韩服”也热了起来,商家推波助澜,没有人来说明“韩服”究竟是怎么来的,所有人都认为是朝鲜王朝的原创,当明代襦裙的实物照片出现在网络时,一再质疑是“韩服”、“受高丽影响”,每每看到,十分痛心。
  
   这种人为抬高还表现在对待女真(满洲)服饰上,认为清朝服饰全是满洲的独创,与明朝完全两码事,这完全是忽略明朝,不是把周边部落想象得过于发达,就是把明朝想象得特别落后。另外明朝本身并不排斥对于前朝(元代)一些服饰的继承,尤其体现在那些生活化的、简单便捷的服饰上,这反应了中原王朝一贯的文化开放与包容态度,并不担心会被同化,实际上明朝也没有“胡化”。
  
   而且服饰裁剪大量出现短装、窄袖、对襟、纽扣、领式繁多、强调弧线曲线,这些是古代服饰迈向成熟的标志,这和同时期的西方服饰发展的方向也是不谋而合的。不料一场改朝换代完全把当时的中国冲出了前进的轨道。但同时要申明的是,很多明朝服饰在细节异化的情况下仍然被清代尤其是民间继承下来,例如这种衣在裙外的女性标志装束,到了清代仍在延续,只是以立领为主(到明末期即以立领为主流,定陵两位皇后竟然没有交领女装出土),加入大量繁缛的滚边。同时,马面裙襕裙继续作为主流在发展,一直延续到现在,很多少数民族还是保留了这种装束习惯,衣在裙内的装扮基本已经只出现在仕女画中。
  
   所以,也希望中国的学者、影视剧制作者也能本着民族的良心和责任感让大家了解真实的中国历史面貌,而不要在以“从俗”、“媚俗”来误导大众,避免再出现儿子生出爸爸的荒谬言论。</CC>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1: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P>百子衣(夹衣)
    
  衣:定陵出土孝靖皇后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方领,对开襟,用金纽子五,前后襟及两袖以金线绣龙九,全衣绣百子图,其间缀以金锭、银锭、方胜、古钱、宝珠、犀角、珊瑚、如意等杂宝图案,以及由桃花、月季、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组成的春、夏、秋、冬四季景。
  裙:马面裙,用裙襕二,绣行龙及海水。
  冠:黑纱尖棕帽,为(髟狄)髻演变而来,有顶簪、箍子、簪、钗等。</CC>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比甲
  
  定陵孝靖皇后棺内出土,形制与罩甲相近。清代以此制为皇后朝褂子。
    
  衣:外用无袖方领对襟比甲,胸、背及各边饰升龙纹,如意纹串边,祥云填空,下幅加海水江涯、子孙龙纹。内为宝相花对襟立领夹衣。俱用金纽子。
  裙:马面襕裙
  冠:棕帽。</CC>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3:11 , Processed in 0.1495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