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79|回复: 24

汉朝的酷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3 1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郅都——苍鹰的悲剧
  
  在中国史书里,有一类“酷吏”,喜欢刑法,用铁腕统治,杀人不眨眼。客观一点讲,在某些特殊时期,酷吏的存在,对国家对百姓,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读他们的故事,毕竟让人汗毛倒竖。西汉的郅都,就是这么一位人物,当时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苍鹰”。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顶撞皇帝的中郎将

  郅都,是河东郡大阳县人。汉文帝时代,他在皇帝身边当侍卫,称为“郎”,到汉景帝时代,就升为“中郎将”了。他生性胆大耿直,敢于直谏,经常顶撞大臣,有时候,连皇帝也敢顶撞。
  有一次,郅都侍驾到上林苑打猎游玩。景帝有一位宠妃姓贾,也跟着去了。休息的时候,贾妃上厕所方便,碰巧有一只大野猪,遛遛达达地跑过来,一拱一拱地,竟也跑进了厕所。
  景帝紧张极了,眼看着爱妃就要惨死在野猪爪牙之下。他不敢大声说话,只拿眼睛示意旁边的郅都,让郅都闯进厕所救人。郅都手持兵器,只保护在皇帝身旁,并不行动。景帝没办法,只好自己拿起武器,做势要救人。
  郅都这时候,方才拜倒在地,挡住景帝,不让他进去,说:“像贾妃这样的美女,天下有很多。死一个,明天还可以再进一个,陛下何必为她冒生命危险呢?陛下就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那还得考虑宗庙社稷和皇太后啊!(您不在了,他们怎么办?)”
  这么一说,景帝只好把心中的情爱放到一边,不再冒险。
  后来,那只野猪在厕所里玩够了,也没有伤害贾妃,又遛遛达达哼哼叽叽地出来了。估计它一出来,就被乱箭穿身了。
  事后,窦太后听说了,认为郅都是个难得的忠臣,能考虑宗庙社稷,直言进谏,就赏了一百斤黄金。汉景帝也做顺水人情,赏了一百斤黄金,并开始重视郅都,准备提拔他。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苍鹰展翅

  济南郡有个姓“瞷”的大家族,共三百多户,盘踞一方,为非作歹,几任的太守都整治不了他们。汉景帝听说后,就想起了郅都这个人才,派他去济南当太守,想办法铲除瞷氏。
  郅都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使命,上任后不久,就诛杀了瞷氏的首恶,该家族的其他成员,吓得两腿打颤,再也不敢违法乱纪。他在济南郡待了一年多,达到了“路不拾遗”的治理效果。他的治理手段可能很简单,就是抓人杀人,不仅本地的官吏百姓被震慑住了,就连周边十几个郡的太守,都很紧张,把平级的郅都当成上级来对待。
  景帝把郅都调回长安,担任中尉,这是个军事刑事都负责的重要官职。郅都意气扬扬,见了丞相,都只是做个揖就了事,毫不客气。办案时,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宗室列侯,一视同仁,严酷对待,好多犯罪的贵族都被灭族抄家。平时大家遇见他,就像看见刽子手一样,不敢正视,私下里,给郅都起了个外号叫“苍鹰”。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得罪了窦太后

  汉景帝的儿子刘荣,曾经做过四年的皇太子,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被对手击败,废为临江王。但对手仍然不放过刘荣,找了他一个小错误,大造声势,激怒景帝。景帝就把刘荣从封地召回,关进中尉府审查。
  中尉郅都,一向办案严厉,见刘荣是皇帝的钦犯,就很认真地进行审讯。
  刘荣是个年轻的贵族,身心脆弱,只过了几次堂,精神就垮掉了。他向郅都索要写信用的刀笔,要给太后和皇帝写信申辩,郅都怕他自杀,不允许。谁知道,魏其侯窦婴想帮刘荣的忙,派人悄悄地把刀笔送进去。刘荣写完信,就用削竹简的刀子自杀了。
  这件事本来怪窦婴,他是什么用心,到底是想帮忙还是想害人,后世不得而知。但窦婴是私下里操作,出事后也把头一缩,不肯暴露自己。郅都是中尉府的负责人,重要犯人自杀,他是难辞其咎。
  刘荣死了,奶奶窦太后伤心欲绝,总要找个人出气才是,所以就恨上郅都了,非要置他于死地。但汉景帝是信任郅都的,拗不过母亲,使把郅都免了官,赶回河东家里闲住。又趁太后不注意,悄悄地派人拜郅都为雁门太守,不到长安报到领旨,直接赴雁门上任。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匈奴人的克星

  雁门郡邻近匈奴,经常受到侵扰。但匈奴人也听说过郅都的威名,知道这只苍鹰不好惹。郅都到雁门郡上任后,匈奴人就引兵远去,好多年也不敢侵扰雁门。
  北方游牧民族,好像有一个风俗,喜欢把厉害的敌人形象,做成靶子,让士兵们练习射箭。北宋时代的名将杨业,就曾经被契丹人做成箭靶。而雁门太守郅都,也享受了这一待遇。匈奴人扎了一个草人,装扮成郅都的样子,树在草原上,让骑兵们练习箭术。据说,那些剽悍的匈奴骑兵,看见草扎的郅都,居然不敢正视,箭当然也射不中了。(郅都有没有这样厉害?难以考证了。)
  但匈奴也是有谋士和间谍的。郅都在雁门,让他们不得安生,他们就得想办法置郅都于死地。强攻不行,就用反间计,让郅都死在汉朝人自己手里。
  匈奴人究竟用了什么计策不得而知,但只要窦太后知道郅都还活着,还在做太守,那郅都的死期就到了。
  据说,在处理郅都时,汉景帝和窦太后发生了争吵。景帝为郅都申辩:“郅都是个大忠臣!”太后反驳道:“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
  窦太后是无理取闹,但她是景帝的亲生母亲,是尊长。最后,儿子只好忍气吞声,眼看着太后下达了处死郅都的命令。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酷吏、忠臣、清官

  郅都平生杀人无数,其中冤假错案肯定少不了。滥杀无辜这条罪名,他是逃不掉的。所以,最后他项上挨一刀,也不能算是冤枉。
  但郅都的好处,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诛杀豪强,维持治安,对西汉朝廷和平民百姓,是有好处的;他镇守雁门,使匈奴人不敢入侵,也有保卫国家之功。
  从个人品德上来说,郅都公而忘私,洁身自好。谈私事的信件,他不拆封;行贿求情,他不接受;请托办事,他不理会。
  他曾经向人表达过自己的心迹:“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8: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对汉朝酷吏颇感兴趣,今后会不断贴一些上来。希望网友能发表自己对酷吏的看法。
发表于 2007-12-13 22: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多循吏,三晋多酷吏,法家遗风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宣传——《后汉书》卷一O七  【说明】两汉官员在执法中所遇到的难题,无非是地方上的豪强和皇家的外戚、公主。前者在乡里横行不法,若加以惩治,就要“操兵诣府、称冤叫号”,甚至于闹些乱子。有些官员为了息事宁人,往往对事情不闻不问,这样吏治就无从澄清。但这些地方的豪强,毕竟势力有限,一些较有正义感的官员,还比较敢于惩罚他们。至于皇家的外戚、公主,因为直接有皇帝做靠山,所以一个官吏,不避贵戚去维护法纪,那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政治比较清明的东汉光武帝时,情况也是如此。在这篇《董宣传》中,董宣惩处了公孙丹的非法杀人,竟被人弹劾,几乎丢了性命。后来平定江夏郡的暴乱,立了功劳,却因得罪外戚阴氏,被免职,然而他的意志并未因此削弱。后来,他竟当着公主的面,格杀其恶奴,公主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也动了火,要杀他。他毫无畏惧,据理力争,最后使光武帝也不得不承认:“天子不与白衣同”,反而给予奖赏。董宣不但严明执法,而且为人清廉,他死的时候,家无长物,更显出其人格的高尚。如果说古人的事迹还有值得为今人取法的,董宣恐怕可以算一个突出的例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被司徒侯霸所辟举,擢取高第,屡迁官为北海相。董宣到官,任命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公子孙丹新建住宅,而占卜者说此地当有人死去,公孙丹就叫他儿子杀了个过路人,把尸首放在新屋内,就算应了占卜的预言。董宣知道后,立即逮捕公孙丹父子,将他们杀死。公孙丹的宗族亲友三十多人,拿着兵器来到官署前称冤叫闹。董宣因为公孙丹过去曾附从王莽,恐怕他与海贼相联结,于是把他们全收捕进剧县监狱,并让门下书佐水丘岑把他们全部杀掉。青州刺史因董宣杀人过多,上奏控告董宣的行事,并拷问水丘岑。董宣因此被传讯到廷尉那里。董宣在监狱中,早晚读书,毫无忧虑之色。到当被拉出受刑时,他过去的属官们准备饭菜来送他。董宣严历地说:“我董宣生平从未吃过别人的食物,何况现在要死呢!”上了囚车而去。当时一同受刑的共九人,依次将轮到董宣,光武帝派人骑快马特免董宣的死刑,并命令他回监狱。光武帝派使者诘问董宣多杀无辜之事。董宣便照事实回答说水丘岑是执行我的意旨,罪不在他,请求杀我赦免水丘岑。使者向光武帝报告了董宣的供状光武帝下诏贬董宣为怀县令,并命令青州不要查问水丘岑的罪责。水丘岑后来官到司隶校尉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P>后来江夏郡有剧盗夏喜等在郡内抢掠作乱,朝廷任命董宣为江夏太守。董宣一到郡界,就发出公告说:“朝廷认为我太守能够擒拿奸贼,所以居此职。现在我带兵到了郡界,发布的檄文一到,为非作歹的人应考虑怎样自安的办法。”夏喜等听到了,很害怕,立时解散投降。后因皇家亲戚阴氏有人做郡都尉,董宣对他傲慢,因此被免官。后来被特别徵召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人,作案后藏匿在公主家中,官府抓不到他。等公主出行时,却以这个家奴陪她一起乘车。董宣在夏门亭等候公主,见到后叫停住车马,用刀划地,毫不顾忌地指责公主的过失,叱令家奴下车,就把他杀了。公主就还宫向光武帝诉说,光武帝大怒,把董宣叫来,要打死他。董宣叩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而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有圣德而中兴,却纵使奴隶杀害良民,将何以治理天下呢?我不须棍杖,请求自杀。”说着,董宣就用头撞柱,流血满面。光武帝叫小黄门制止他,并叫董宣对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肯。别人按他的头颈,硬让他低头,董宣两手支着地,到底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光武帝刘秀字)做平民时,藏匿逃亡和被判死罪的人,官府不敢上门追索。现在做了皇帝,威信竟不能使用于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道:“皇帝跟平民不一样。”因此下令让“硬脖子县令”出去,赐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吏佐们。从此他惩处豪强,无不惧怕。京城中称之为“卧虎”。民谣唱道“鼓棰不敲鼓不鸣,吏治清明董少平。</P>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宣在洛阳县任职五年,七十四岁那年死在官任上。光武帝派使者到他家察看,只见董宣的尸体用布被覆盖,只有妻子和儿子相对哭泣。家中有几斛大麦,破车一辆。光武帝知道后很感伤,说:“董宣的廉洁,我直到他死后才知道!”因为董宣曾官至二千石,赐他艾绶,以大夫礼下葬。任命其子董并为郎中,后来董并官至齐相。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樊晔传——《后汉书》卷一O七  【说明】樊晔字仲华,主要活动于光武帝时期,为政严猛酷烈。其号为酷吏,主要是与残酷打击地方上的豪绅强人大户有关。崇尚刑狱,反对教化,在任杨州牧和天水太守期间,颇有政绩以至于老百姓作歌赞颂他。但他作为酷吏,确实有过于严酷的一面,传中说他“人有犯其禁者率不生出狱”,即为明证。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他和光武帝年轻时曾有交游。建武初年,被征召为侍御史,迁为河东都尉,光武帝在云台召见他。当初,光武帝贫贱时,曾因事被新野县拘留,当时樊晔为市吏送给光武帝一竹筐饼。光武帝感念旧恩不忘,所以召见时赏赐以皇帝的御食,以及皇宫中的器物,而且因此开玩笑说:“一筐饼换得个都尉,怎么样?”樊晔顿首道谢。到郡后,诛杀和惩罚大姓马适匡等人。盗贼被肃清,吏员和平民都怕他。数年后,迁为杨州牧,教百姓耕田种树及治家的办法。任职十余年,因犯法贬官为轵县长。隗嚣破灭后,陇右地区仍不安定,于是光武帝任命樊晔为天水太守。樊晔o(︶︿︶)o 唉政事严猛,喜欢申不害、韩非的法术,对人的善恶立时作出决断。人们犯了他的禁,大抵不能活着出狱,吏员、平民及羌胡诸族都很怕他。他使天水道不拾遗。行路人到夜间,把衣服行李放在路边,说:“交给樊公”。凉州人作歌说:“游荡的人常是贫穷,勤奋的人天给他富裕。宁可见到母老虎的洞穴,不能进天水郡的官署。樊晔大笑时犯人必死,愤怒时也许倒能宽恕。感叹我们的樊府君,哪能再逢遇!”任职十四年,死于任上。永平年间,明帝追念樊晔在天水时o(︶︿︶)o 唉政事的才能,以为后人没有能赶上他,下诏赐给他家钱百万。子樊融,有特出才能,喜欢黄老之学,不肯做官吏。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章传——《后汉书》卷一O七  【说明】李章字第公,与樊晔同时代,活动于光武帝时期,《后汉书》将其列入《酷吏传》,主要是指他严厉打击地方上的豪门大族,用酷烈手法维护地方上的社会治安。这在当时确也达到了安定一方的作用,不过,李章杀人,也有过滥之病,这是为后世史家所多有贬责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章字第公,河内怀县人。祖孙五代官至二千石。李章学习《严氏春秋》,通习经典,教授学生,曾做过州郡的吏员。光武帝做大司马时,平定黄河以北,召李章来任为东曹属,曾多次跟从光武帝征伐。光武帝即位,任命李章为阳平令。当时赵、魏一带的豪门大族,往往武装聚居。清河大姓赵纲甚至在县界修筑坞壁,配备武器盔甲,到处为害人民。李章到后,摆设筵席,而请赵纲来谒见赵纲佩着有雕饰的剑,身穿乌羽编织的衣服,带着百余人来到。李章和他相对宴饮,一会儿,亲手持剑斩赵纲,伏兵也起来把赵纲的随从全部杀死,乘势驰向坞壁,攻破了它,从此吏员百姓遂得平安。李章被升为千乘太守,因斩杀盗贼过于随便,被征下狱免官。年内被任侍御史,又出任琅邪太守。当时北海郡安丘大姓夏长思等叛,把太守处兴办禁起来,就此占据了营陵城。李章听说后,就发兵千人。驰赴当地攻讨。掾史劝阻李章说:“做二千石官的不能走出郡界,军队不能擅自出动。”李章抚剑说:“叛者横行不法,竟囚禁劫持郡中太守,这还哪里能够容忍!如果因为讨贼而死,我不后悔。”李章就领兵到安丘城下,召募勇敢的人烧城门,和夏长思交战,把夏长思斩杀,共斩首三百多级,得到牛马五百多头而还。处兴回郡后,把事情上奏光武帝,光武帝命以所得的财物全部分发慰劳给有功的官吏士兵。李章后因计量人家土地不实被徵,因为过去有功,只付司寇论罚。被罚劳役月余得释回家。后来朝廷又征召他,正巧逢上他得病死去。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纟亏传——《后汉书》卷一O七  【说明】周纟亏纡,字文通。崇尚韩非之说,为官治政手段严酷。与其他同时代的酷吏一样,坚决打击地方上的土豪劣绅,而且直接和外戚如马氏、窦氏等为敌,敢于揭发其不法行为,甚至直接上书皇帝,弹劾夏阳侯窦瑰,其胆识是很值得称赞的。他为人清廉,免官后甚至靠打土坯自给,这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办事严酷,周纟亏曾经几次被贬。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纟亏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为人刻薄少恩,喜欢韩非的学说。青年时曾任廷尉史。明帝永平年间,任南行唐长。周纟亏到任以后,告诉吏员和百姓说:“朝廷不嫌县长的无才,叫我来管理百姓,而我生性仇视刁滑的吏胥,志在铲除豪强,希望你们不要以身试法!”于是他就杀了县里最为不守法的几十人,吏民大为震恐。迁博平令,收捕考问奸恶及藏匿犯人的,被捕的都死或监禁在狱中,没有人能出狱。周纟亏因威名颇盛迁为齐相,行事也很严酷,专靠刑法,而更善于写文告公牍,为州内的人所取法。后因杀了无罪的人,被贬为博平令。章帝建初年间,任勃海太守。每次朝廷发大赦令到郡,周纟亏总是隐藏不公布,先派人到属县全部处决罪犯,然后公布诏书。因此被徵到廷尉问罪,免官归家。周纟亏为官廉洁无家产,常造土坯以谋生。章帝听说后很可怜他,又任用为郎,再迁为召陵侯相。县署的掾吏害怕周纟亏严明,想损害他的威信,于是清早把死人的手脚砍去,立在县署门口。周纟亏听到后,便到死人旁边,装出和死人对话的样子。暗中察看死人口眼中有稻芒,于是暗中问看守城门的人说:“知道有谁把稻草运进的?”看门人回答:“只有廷掾。”又问手下小吏:“外人有怀疑县令和死人说话的吗?”回答说:“廷掾怀疑你。”于是就收捕廷掾审问,廷掾招供:“没有杀人,是取路边的死人。”后来谁也不敢欺骗周纟亏了。周纟亏被徵召为洛阳令。一下车,先问大姓主名。吏员数说里巷间豪强来回答。周纟亏厉声发怒说:“我本是问贵戚像马姓、窦姓这些人,难道能了解这些卖菜的奴才?于是属员们窥测他意旨,办事力求激切。贵戚们很惶恐,京城吏治清平。皇后的弟弟黄门郎窦笃从宫中回家,夜间到止奸亭,亭长霍延拦住窦笃,窦笃的家奴和霍延争吵,霍延就拔剑指向窦笃,破口大骂。窦笃把此事表奏章帝。章帝下诏召司隶校尉和河南尹到尚书处责问。又派卫士拘捕周纟亏送廷尉诏狱数日后放出。帝章知道周纟亏守法痛恨奸邪,不伺侯贵戚,但苛酷度,多次为有关部门所参奏建初八年,就被免官。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又任御史中丞。和帝即位,太傅邓彪上奏以为周纟亏在任过于酷虐,不宜在京城和皇帝车驾下任职,于是被免职回乡。后来窦氏贵宠兴旺,窦笃兄弟掌握大权,凡是一瞪眼的旧怨,无不置人死地。周纟亏自认为无法保全,于是守在家中,以等待灾祸到来。然而窦笃因为周纟亏为人公正,而且怨隙已久,就不敢加害。和帝永元五年,又被征为御史中丞。窦家诸人虽被杀,而夏阳侯窦瑰还在朝廷中。周纟亏很恨他,于是上疏说:“臣听说古人臧文仲的服事君主,见到有礼于君主的人,就伏侍他如同孝子的奉养父母;见无礼于君主的人,就诛戮他如同鹰鹞的捕杀鸟雀。案夏阳侯窦瑰,本是个行为轻薄,心志邪僻,不通经术,却又妄建讲授之所,招引生徒,实则是聚集奸邪违法之徒。他轻视皇帝的威严,怠慢王家,又造作了巡狩、封禅方面的书,迷惑民众不守法度,当伏罪诛戮。而主管者苟营私计,不为国家考虑。那些涓滴之水虽少,汇集起来则成江河;星星之火虽小,却最终能焚烧原野。踩着霜就渐渐成冰。怎可不预为惩戒?应当追思吕产专权窃位之乱,常想到王莽篡逆的祸乱,上以安定国家,下以解除万民的迷惑。”适逢窦瑰去位回到封邑,周纟亏迁升为司隶校尉。永元六年,夏天大旱。和帝亲自到洛阳监狱讯问囚犯,见有二人被打得伤口生虫,因此贬周纟亏为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死于任上。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昌传——《后汉书》卷一O七  【说明】黄昌字圣真,为官严厉凶猛。在酷吏中,黄昌是最具滥杀之嫌的一个。此传中说到的他杀贼曹一家,杀登楼观看他出行的彭家妇女等,都可指责为滥杀。不过黄昌也有可取之处他对于被强盗劫走,沦为他人之妻的妻子,能坦然接纳,重新团聚,这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情况下,不仅富有戏剧性,而且是很难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1:39 , Processed in 0.1083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