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0|回复: 7

【转贴】尴尬的汉服,迷失的华夏——感触当前汉服事业的几个瓶颈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22: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尴尬的汉服,迷失的华夏——感触当前汉服事业的几个瓶颈现象汉服事业的起因,单从表面看,似乎是汉族人对自己没有民族服装尴尬的一种补偿,但仔细分析,实际不会是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会没有民族服装?这就会涉及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旦涉及到历史,就必然会涉及到民族;一旦涉及到民族,就必然会涉及到政治……话题越来越敏感,前行越来越微妙。所以,看似容易的一个问题,也慢慢遇到一些瓶颈。

尴尬一:汉服发展速率的极端不平衡。

虽然汉服这个词汇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汉服发展的初期,这个词的轰动效应带来的普及速率却很惊人——至少我就是——第一次接触到“汉服”这个词,我的内心深处不亚于发生了一次造山运动;第一次披上自己设计的汉服,一缕久违的熟悉暖流传遍周身,从来没有作为一个汉族人而这样自豪过……实际上,凡是加入汉服事业的朋友,几乎都是以这种骤然顿悟的方式开始的,足见这个事物的震慑力。

汉服运动的早期,贡献比较大的主要在于汉网网友的宣传,这些网友们通过翻查古籍史料,穿着自己真挚揣摩出来的汉服,在异样的眼光里走上街市,走进辫子马褂一片、三牲屁股朝着孔夫子的祭孔现场……在民族血泪史的回顾上,也让失忆的汉族人回忆起了淡忘的历史——毕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在现在的汉族人的心里确实是模糊的。这些行为,像一道犀利的闪电,灼痛了人们的眼睛,随之,震撼了内心。

汉服,一开始带来的是一阵清新的华夏之风。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汉服本应该已经开始融入寻常大众的生活、开始出现在各个代表汉民族的场合了,可实际上,在近一两年里,汉服的普及发展速率又骤然回落,汉服圈的范围维持在一个范围,以比较缓慢的速率增长着。统计一下汉服网站的出现速率,以及汉服网站注册会员的增长速率就会发现了。

尽管不断有媒体报道的消息传来,但小打小闹的规模,离我们的目标不知还有多少距离。我们的汉服,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开始踯躅不前?我们的汉服,为什么久久不能走下网络?我们的汉服,本该蓬勃日上、开始迎接它的发展盛世,为什么这么快就进入了平台期?  

尴尬二,从汉服圈的封闭性来看

我和一位朋友聊汉服,他说:“感觉现在搞汉服的像一个亚文化圈”——当时他用的是英语subculture,我很惊讶。“感觉就像一群人在自娱自乐。”他接着说。

我一开始听了很生气。因为,我最反感一些人混沌不清“古装”和“汉服”的概念。我们做汉服事业的人,不是在玩古典小资情调,而大多是些有民族抱负的人。或痛心于当前民族意识的淡薄,或伤心于传统文化的荒漠,让我们成为一个没有华夏的中国……我慷慨激昂地反驳道。

而他淡淡地笑:“不是,这些我知道,我是说,汉服者们正在把自己封闭到一个圈子里。”我愕然。他随之慢慢说道:“你看,实际上,凡是经常泡论坛的,基本都知道‘汉服’这个词,但是为什么没有广泛宣传开呢?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讨厌这个词呢?为什么那么多大的论坛一概不感冒——甚至有的见了就封呢?最大的军事论坛‘铁血’、最大的文化论坛‘天涯’、最大的政治论坛‘强国’、最大的八卦论坛‘凯迪’,常常为这个吵得不可开交。为什么会吵成这个样子?……连网络上的年轻人中都不能流行,还指望难网络下的大众会普及吗?”

“这就叫作‘一墙之隔,冷暖两界’。”他总结说。我更加愕然……

唉,是什么隔断了汉服先行者和大众之间的桥梁呢?

尴尬三,从权威机构、官方媒体对汉服发展的态度来看

如果说学术界的嗅觉稍显迟钝的话,那媒体的鼻子可就灵敏多了,纵使性子比较稳健的官方的媒体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汉服圈内的如火如荼,重大的官方媒体几乎置若罔闻,这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事实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擅长运动的中国人就深知媒体的重要性,尤其是官方声音的论调。曾有汉服志愿者前往中央台宣传,但并没有被接受。毕竟在中国,凡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必然要事先评价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后果,而汉服当前的形势,却给了我们的官方媒体一个尴尬的选择题——难道官方媒体不知道汉服这个新名词的新闻意义?只是,现在的媒体,敢触浅水者有,敢触深水者无,首先具有的是避祸心理,官方媒体就更是顾虑重重.

最后,从汉服先行者们对汉服历史使命的分歧来看

汉服圈内倾轧、混乱的局面,是我最不愿提及的现状,也是最现实、最严重的问题。汉服圈的混乱源自哪里呢?表面上,是汉服事业者们对汉服发展思路的分歧,而内在看,则是对汉服所折射的民族历史观念及态度的分歧。

历史的血债要不要还?历史的仇恨怎么化解?当年的华夷大防,却被历史塑造成了一种的生存方式的共同体,如今又怎么面对?

古往今来,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为了坚持理想而断送理想的人,不胜枚举。

汉服,首先是汉民族的人文财富,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对它的象征和意义,需要用最大的虔诚去思考和探索,而不应该把它变成一种狂热宣泄的载体、运动的旗帜。如果没有认清华夏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就叫嚣着要复兴华夏文化,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在华夏文化里的涵义,衣服永远不可能只是“衣食住行”一类的基本生活问题,衣冠问题在华夏的礼乐文化里始终是一种文明的象征符号。章服之美,仪礼之大——是为华夏。它一方面反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念,一方面又联系着衣冠断代史下的民族耻辱。所以,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汉服,至少承载了双重的意义:作为历史的耻辱,它牵涉到民族情绪;作为文明的标志,它维系着文化的复兴。所以,汉服的历史使命至少有2个指向:指向过去和指向未来。  

和汉服一样,同时90%以上的国民也具有双重的身份属性:作为汉族人的身份属性和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属性。一方面,没有民族特征的民族是没有凝聚力和发展前途的民族;但另一方面,当今的世界中,不依附于国家构架的民族如同没有家的人、没有根的飘萍,也很难屹立在世界中。看到当今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在为家园的问题而浸泡在血火中,我们难道不该庆幸自己有一个坚实的安身立命之处?

的确,在汉服事业的初期,强调历史,对汉族几乎失忆的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祥林嫂式的悲情是弱者的表现——汉人什么时候才能不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侵略者不够强大凶狠上呢? 一个人决不会真正被别人击溃、被别人征服,能击溃他的只有他自己。一个大国的国民,必然充满了昂扬的大国的、强者的心态,而不是以受害者和弱者的心态面对这个残酷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最后要说的,虽然汉服曾经凝聚了太多的血和泪,如同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但是它的定位绝不应该只指向历史,而应该指向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汉服,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复兴的先导和桥梁,实现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
发表于 2008-3-18 08: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也想了很多,可就是说不出来这么有条理
发表于 2008-3-18 12: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錯的文章。
不過有些方面我並不很贊同文中的觀點:現在全國影響的活動固然似乎少了點,但是地方上的活動並不一定就少,就浙江來説,據我所知,近幾月來,溫州、金華、臺州都開始進行漢服活動,並建立了自己的交流論壇,其中溫州的活動還很有聲勢,並建立了每周的讀書會制度;漢服變得不那麽驚動人,説明已逐漸滲透進日常生活,這也不正是我們的目的嗎;至於大網站的爭論,很正常,那裏總有些人要罵人的,活著沒事幹,什麽帖子都要罵的,能有人幫漢服説話,也很不錯啊;漢服還進入了奧運會相關的活動,也是不錯的了。
總之大家繼續努力,向前看就是了。
发表于 2008-3-18 12: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嗨   净是些说不着的话
龍居塢·文孝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3-20 14: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3-24 06: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汉族人,但是我支持汉服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服若想成功,不应该只单一的定性为一个民族的服装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了
发表于 2008-3-24 1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说的问题的确存在的,但太过悲观了些。我认为我们的汉服运动也不是全无成效的,近一年来特别能感到汉服在普通大众中造成的震动,这一点大部分应归功于汉服成人礼、传统节日复兴的成功。在一些细节方面,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人们的微妙的变化,比如之前的在国外去表演茶艺的MM,如果在前些年,我想她穿的一定是旗袍,而不是汉服!我觉得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我们的确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圈内的统一(对概念的统一、意义的统一、式样的整合,式样从秦汉到明有那么多,风格又各有异,各个时期的是不是该有各自统一的样式?各个时期的随便什么场合穿呢还是有区别?等等问题),然后才是通过什么形式将我们的圈子扩大,直至没有圈子!
发表于 2008-3-26 1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做汉服事业的人,不是在玩古典小资情调,而大多是些有民族抱负的人。--同意

历史的血债要不要还?--这个我们不必操心,以后社会越发民主,这种问题就不要问了。你想想WEN GE不可思议的爆发,不单单靠一两个人喊一下口号就能引起的,这都是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的。所以你问这个问题是多余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4:56 , Processed in 0.0682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