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89|回复: 2

【广汉会】3月14日参观省博物馆青花瓷展活动召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1 2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穿汉服,欣赏学习青花瓷!
                                                       ——【广汉会】参观省博物馆青花瓷展活动召集

活动时间:2009年3月14日 14:00-17:00
活动地点:省博物馆(博物馆正门集合)
活动主题:参观、学习青花瓷相关知识及鉴赏
特邀嘉宾:广东省博物馆 著名青花瓷器 研究专家:冯教授
组织策划:广汉会
活动背景: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流行歌曲《青花瓷》,以现代流行方式,述说着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的精彩,随着这首歌,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青花瓷。
           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馆藏明清青花瓷器展览”,是省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精心制作的又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展览,共展出馆藏明清青花瓷器122件(套)。展品均从省博物馆馆藏万件陶瓷藏品精选而出,器形丰富,品种多样,较全面地反映了明清各个历史时期青花瓷器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本次活动,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广东省博物馆的著名青花瓷器研究专家——冯教授,亲自给我们讲解青花瓷器的渊源历史和发展,将为我们进行各种相关问题的解答咨询。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冯教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待我们。
           【广汉会】热诚的邀请大家着汉服参加,让我们一起从点滴学起,继续努力的去继承、宣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活动内容:
          1、14:00  准时集合,进门;
          2、14:10  介绍冯教授;
          3、14:15-15:10   由冯教授带领参观,讲解青花瓷相关知识,以及各件藏品的特征、鉴赏方式等;
          4、15:10-16:00   自由提问及交流时间,冯教授会抽空帮我们解答相关问题;
          5、16:00      分流:有其他事情的可先行解散;欢迎其他朋友们继续交流,一起聚餐。
活动费用:
        参加晚餐聚餐的,晚餐费用AA;
        不参加晚餐聚餐的,无费用产生。
报名联系
1、本贴跟贴报名,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广汉会已有联系方式的不用再留);
        2、QQ或者手机短信报名:钢牙猫(QQ:12919571,手机短信:13763389799)
活动感谢:
本次活动感谢谷神子的积极联络,感谢悠哉游哉、凤凰传说、上官、冷氏春秋、祉彤、白桑儿、冷星月、华夏之子、青青子衿、保尔、逍遥子等朋友关于组织文化活动的积极建议!
        感谢各位朋友对【广汉会】的支持和厚爱,一路走来,广州以及各地的朋友们,都给了我们相当多的好的建议跟批评,还有更多支持的表扬。因着你们的支持,广汉会才能够一直发展到今天。本次活动主要是为了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青花瓷的部分,这也是多位朋友给我们提建议,要求增加一些关于汉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机会,能多组织一些有文化深度的活动。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以后能够继续的关注我们,能够多多给我们建议和批评,谢谢!!
         再次诚挚的邀请各位朋友的到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2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瓷相关背景资料:    
   明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中国古陶瓷史迎来了转变期。中国的瓷器不仅在数量上突飞猛进,工艺和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彩瓷的绘画题材和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
    
   青花属于釉下彩,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河南巩县窑的产品;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景德镇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明初的青花瓷器较多地延续了元青花纹饰丰满的特点。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此期器型主要有瓶、罐、碗、杯、盘等。工艺水平比永、宣时大为逊色。
    
    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正德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宝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犷。
    
    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时间最长,故此朝的器物发色不尽相同,早期的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以小件器为主。万历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
    
    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此期的年款器甚少。但民窑器由于朝廷的控制力减弱、官窑工匠和原料的外流而大放异彩,精品较多。精品使用的钴料是浙料,发色清丽,纹饰绘画逐步吸收了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生动而富于个性。
              清廷开始,政权由满族人统治,但是无数的汉族人依旧在他们的生活中创造着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扬了灿烂的汉族传统文化。
    
    清初顺治(1644—1661),青花器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纹饰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画面布局较丰满,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康熙(1662—1722),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
    
    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纹饰内容较多图案化的缠枝花纹,或寓意吉祥的图案。
    
    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较咸丰、同治时产量大增,生产了大批的日用器、陈设器、祭礼用器和仿古器。仿康熙器水平较高,有的几可达到乱真的程度,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发表于 2009-3-17 1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观活动很成功,大家学到很多中国瓷器的知识,希望以后多办这样的活动[em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6 13:38 , Processed in 0.0597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