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94|回复: 9

『转载』 淺論漫談成語中的漢服文化-------作者:青雲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9 2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久未露面,没什么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惟有去云衣那里借些好东西来与大家分享了。

这是云衣从微处看汉服汉文化的文章,视角颇为新颖,故死乞白赖求来。

甚谢甚谢!


以下内容转自青雲衣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C7%E0%D4%C6%D2%C2

---------------------------------------------------------------------------------

淺論漫談成語中的漢服文化(一)

2007-12-02 00:26


中國的成語,短小卻精,充分體現了中國漢字博大精深。
而成語裏面,有不少與漢服有關的,現在一一找來,淺論它們與漢服之間的關系。
頭,首也,有第一、最早之意。牽一發而動全身,故,從頭說起。
讓我們在這些簡潔精深的成語中探索有關漢服的蛛絲馬跡,跨越時空,與古人進行思想交流,從這些寶貴的語言文化結晶中,看到我們華夏文化的縮影,有助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我們的漢服漢文化。

以下所論,只能大致分類,均是當時想到的成語,屬於個人的漫談淺論,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站和古代服飾史書等等。争取每日更新一篇。


『一』首服


首服,又名頭衣,指的是頭上的飾物或裹首之物。男子的冠帽、女子的首飾頭巾都屬於此列。

------------------------------------

(1)被發左衽(pī fà zuǒ rèn)

【解釋】:被發:散發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出處】:《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近義詞】:披發左衽

--------------
首先想到的是這句成語,它出於孔夫子的口中,這是他評論管仲的話裏提煉出來的成語,相信大家也是經常看到這句的出現。
直譯孔夫子說的話就是:“沒有管仲,我們就要披散頭發、穿著左衽的衣服了。”,真實意思就是說沒有管仲,我們就成為那些異族夷狄、沒有文化的之人了。
管仲是什麽人呢?他是提出“尊王攘夷”之人,提出“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論點之人,是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位霸主的人。孔夫子雖然在別的方面不贊同他,但是在維護華夏正統這方面,作為遵守先王法制的孔子,還是對管仲有著比較客觀的評價的。
為何孔子將被發左衽視為夷狄野蠻的象征的呢?這得從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說起。

《易。系辭下》有雲: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自那時候開始,我們華夏民族的服飾體制從此確立了一個完整的框架系統,與異族的風俗文化不同,我們華夏民族歷來是盤著發髻、穿著交領右衽為主的服飾,而異族之人則是穿左衽 、披散頭發,這在我們華夏民族裏面看來,左衽是胡人或者死人的標誌;而且,古人認為,身體發膚都是受諸父母,不能輕易損傷的,所以無論男女皆是蓄發為主的。。”《左傳·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是為華”,《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華夏民族的來歷眾所周知,禮儀和服飾在我們的文化裏面是占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恰恰被發左衽是與我們華夏民族最根本的文化是相悖的,所以,被孔子挑出來說明管仲在維護華夏正統文化上的功績。

[ 本帖最后由 残夜魅 于 2009-6-29 22: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2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淺論漫談成語中的漢服文化-『首服』-紅紫奪朱



2007-12-03 11:36

(2)紅紫奪朱

【解釋】:謂紅、紫以間色奪朱。比喻以邪奪正。
【出處】:《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 鄭 聲之亂雅樂也。’” 邢昺 疏:“此章記 孔子 惡邪奪正也。惡紫之奪朱也者,朱,正色;紫,閑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也。”亦作“ 紅紫亂朱 ”。 漢 趙岐 《<孟子>題辭》:“ 孟子 閔悼 堯 、 舜 、 湯 、 文 、 周 、 孔 之業將遂湮微,正塗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
-----------


第二寫這個成語,也是源於上面提到的管仲和齊桓公之故,這個故事與他們還是有點關連的。中國古代從殷商開始就崇尚五行,所以古代的五種正色,就是來源於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因而那五種正色分別是白、青、黑、朱、黃,相對應的有五種間色。所為間色,指的是紺(紅青色)、紅(赤之淺者)、紫、縹(淡青色)、駵黃這五種,皆是有兩種正色混合而成的,所以稱“間色”,在古代,間色象征卑賤,只能作為便服、內衣、婦女和平民服飾,譬如《陌上桑》裏面提到的“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羅敷作為平民婦女穿的就是間色;又如《九歌》中的《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中東君作為神的服飾。作為統治階級,是要根據禮制和身份高低、場合去選擇服裝色彩的。紫色作為間色,是卑賤的象征,原本是不被貴族階級重視的,偏偏諸侯裏面出現了一個異數,他就是著名的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同學了。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有雲:“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史記·蘇代遺燕王書》:“齊紫,敗素也,而價十倍。”,這些記載都說明了齊桓公作為一個身份尊貴的統治者,居然會喜歡穿紫色的衣服,進而導致國內都穿紫色,使得紫色面料的價格比其他正色的面料價格還要高很多,姜小白同學這種也許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服飾品牌代言人吧,那些賣紫布的商人應該感謝他的代言的。而作為嚴格遵守先王法制的孔子當然不滿紫色奪去朱色的地位,所以發出“惡紫之奪朱”之言。不由想到金庸裏面喜歡喬峰的阿紫和阿朱兩姐妹,估計亦有那個意思所在吧,對於喬峰而言,始終只有阿朱才是他的真愛,而阿紫只是妹妹。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2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淺論漫談成語中的漢服文化-『首服』-冠冕堂皇 和 裂冠毀冕
2007-12-06 02:46


(3)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成語:冠冕堂皇


【解釋】: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氣派的樣子。形容外表莊嚴或正大的樣子。

----------------------------------------------

成語:裂冠毀冕

【解釋】:1.比喻背棄王室。《左傳·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辭於 晉 ,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齊紀上·高帝》:“ 桂陽 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毀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後憂惶,元戎無主。”

2.比喻絕意仕進。《後漢書·逸民傳序》:“ 漢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毀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

3.比喻毀滅華夏文化,背離民族傳統。《宋史·胡銓傳》:“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毀冕,變爲胡服。”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且反古復始,人心所同,裂冠毀冕之既久,而得此數公者追論 姬 漢 之舊章,尋繹東夏之成事,乃適見犬羊
殊族,非我親昵。”

====================================

《禮記。冠義》:“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

上古時候,先民們最初為了在采集和狩獵的過程中隱蔽自身和免受傷害,就把獵物的皮毛尾羽收集起來做成羽冠,以達到類似現代的迷彩服那樣的作用效果,既為自身安全增添了一份保護色,也可以提高獵取動物的幾率。是出於一種保護和裝飾的目的的。

後世戴冠,是為了美觀,原本沒有什麽具體規定的,漸漸的被人們拿來表示自己的身份,於是在古代就成了“昭名份,辯等威”的工具。古代,男子二十歲就是成年禮,在那天,他的父親就要擇吉日為他舉行成年禮,為他進行加冠禮,所以男子的成年禮就被稱為“冠禮”,古語雲:“二十而冠”,說的就是這個。冠禮通常在宗廟舉行,禮儀舉行期間要加三次冠,第一次是緇布冠,第二次加的是皮弁,第三次加的就是爵弁,三加之後,該名男子要把頭發梳成成年人的發髻。加冠之禮出於商周,歷代皆有損益,到明朝時,除士大夫還嚴格遵照古制行加冠禮外,一般的家庭則是把冠禮和成親儀式一起舉辦的,明人沈榜在《宛署雜記》裏有載:“冠禮自士大夫家之外,多不特舉,惟於婚嫁之時,男家遣人為新婦上髻,女家遣人為新婿冠巾。先期各隨所備服飾,以一人禮送其家,猶有古意。”。

春秋戰國時的冠,稱之為首服。天子、諸侯、大夫們用於上朝和祭祀的禮服。

冠不僅僅是成年的象征,它還是君子和禮儀的象征。

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衛國做一個大夫的家臣的時候,蕢聵就和孔悝叛亂去襲擊衛國國君出公,子路聞訊趕回去相助,結果他在與敵人激戰的時候,用以系冠的纓絳被人砍斷,冠搖搖欲墜,為了不讓它跌落,子路放下武器去系好冠,雲:“君子死而冠不免。”,因此被人趁機砍成肉醬!這就是“士死不免冠”的來歷。

由此可見冠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其中,冕冠就是所有冠中最為特別的一種,具有強烈禮儀裝飾性的,它使用於各種不同的祭祀場合。《禮記·玉藻》有雲:“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大體上,冕冠的基本款式就是在一個圓筒形的的帽卷上,上面覆蓋一個冕板,後面比前面高,呈向前傾斜之勢,即有俛俯之狀,象征天子應該勤政愛民的含義,所以得名為:“冕”。

《禮記。冠義》疏引世本雲:“黃帝造旃冕,是冕起於黃帝也。”

雖然冕源於黃帝,但是冠冕制度初步建立並逐步完善,卻是在商周時期。<論語>有雲:"子曰,禹,吾無間然矣,惡衣服而致美黼冕。

"意思是說夏禹平時生活節儉,但是在祭祀場合則身穿華美的冕服,以示對神明的敬仰;《商書。太甲》有雲:“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毫”,也說明了貴族穿著冕服去舉行祭禮的。

後漢蔡邕在《獨斷》裏面曾經說過:夏朝時,把冕稱為“收”,《史記。五帝本紀一》中有雲:“帝堯者,放勛。……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訓德,以親九族。”;周朝稱冕為“爵弁”。

冕作為禮冠與之相配而穿戴,故稱此為“冕服”,是冠服制度中最嚴格的一種。《周禮·春官·司服》 中記載:“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群小祀,則玄冕。”,明確的說明了冕在各種祭祀場合的不同使用。周朝有五禮:吉、兇、軍、嘉、賓,其中吉禮為最重要的,吉禮就是祭禮,當時就曾設『司服』一職專門管理天子的吉兇冠服。冕作為首服,且是祭禮的禮冠,重中之重,秦滅六國時,就把六國國君所戴之冠賞賜給近臣所戴,借冠之被貶說明他對六國的征服成就。所以成語裏面用冠冕來做華夏禮儀文化的一個代表,用以造成語,大抵意義與秦之所為之用意有異曲同工之處。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22: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淺論漫談成語中的漢服文化-『首服』-视而不见 和 充耳不闻
2007-12-07 00:25

(4)

shì ér bù jiàn

成語:視而不見
【解釋】:指不註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chōng ěr bù wén
成語:充耳不聞
【解釋】:充:塞住。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出處】:《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上面既然說到冠冕,那必定要說這兩個成語了。

冕冠的組成,大致分冕板和冠兩部分。冕板上前後都有垂下用五種不同顏色的彩色絲線串成的五種顏色的珠玉,這五種顏色就是五行正色:白、青、黑、赤、黃,象征五行生克和歲月運轉。其中,彩色絲線名為:“藻”或“繅”,被串聯起來的珠玉名為“旒”,合稱“玉藻”或者“冕旒”。《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蔬》:“天子玉藻者,藻謂雜采之絲繩,以貫於玉,以玉飾藻,故雲玉藻也。”。《後漢書·輿服誌·冕冠》:“冕冠,垂旒,前後邃延,玉藻。”。據史籍資料可知,天子的冕冠上垂下的冕旒是前後各十二串,每一串十二顆五色玉,每顆玉石之間還要打兩個結固定,兩結之間稱之為“就”,這些冕旒垂在冕冠前,正好擋住了戴冠者的視線,表示君主目不視邪,不視不正之物,即使看到也當沒看到,所以由此衍生出“視而不見”的成語。


與之相關的成語就是“充耳不聞”,它在現代是作為一個帶貶義的成語來使用的。但是最初卻是非貶義的。

“充耳”是冕冠上的裝飾物,又稱“瑱”或”黈纊“,是從冠上的玉笄兩端下來垂在耳朵兩旁的。


《漢書·東方朔傳》有載:“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大戴禮·子張問入官篇》所講的“黈纊塞耳,所以弇聽也。”,所說的就是充耳。《詩經。國風·衛風。淇奧》有記載:“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漢毛亨傳;“充耳謂之瑱。琇瑩,美石也。”;《弁師》:“玉瑱玉笄。”,鄭玄註:“玉瑱,塞兒者。”;按制,天子用的是玉瑱,諸後用石。充耳的象征意義就是表示天子不能輕信讒言,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由此可知,古代“充耳不聞”的含義與現代的含義是大相徑庭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22: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淺論漫談成語中的漢服文化-『首服』-及笄年華

2007-12-07 13:42

(5)jí jī nián huá
成語:及笄年華
--------------------------------------------------------------------------------
【解釋】:笄:古代盤頭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出處】:《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笄。”

笄是簪和釵的祖宗。最初,上古先民們把披散的頭發挽成發髻,可能是用一根樹枝或細骨,後來學會了刮磨雕刻,就制造了”笄“。周朝時,男女皆用笄約發或固定冠帽,固定冠帽的笄被稱為“衡笄”,它也是周朝王後的首服,搭配著六服穿著的,周朝設“追師”一職來掌管王後的首服。六服就是對應天子的六冕的王後禮服。笄是單股的,整體造型簡潔,頭部有簡單的裝飾圖案,後來改用金、銀、銅等金屬來制作,越來越註重笄的頭部的雕琢,越發的精美,就演變成了“簪”。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上面說到男子的成年禮是冠禮,那女子的成年禮就是笄禮,與男子的冠禮步驟相同,均要三加三拜。女子年幼時,所梳的發式是梳丫髻為主的,這種發式又稱為“丫頭”,發展到後世,丫頭就成了年輕女子的代稱;成年後梳的是丫鬟,等到出嫁的時候丫鬟又要梳成婦女的發髻。

按周制,女子滿十五歲,如果許配了人家,就可以舉行加笄禮,由主賓為其梳成年女子的發髻,在發髻上還要束上一根五彩纓線,作為女子已許嫁他人的標誌,待到洞房夜方可由新婿解下纓線,束五彩線時,主賓還要在發上插上發笄,並為其取字,從此便被視為成人,享受成人的待遇,故少女之成年禮稱為“笄禮”。倘若到十五歲尚未許配人家,最遲到二十歲也要舉行笄禮,此時的笄禮比許嫁女子的笄禮相對簡樸,笄禮完畢後,女子仍然梳回原來的未成年前的發式,以區別已經許嫁的女子,但是同樣享有成年的待遇,包括喪事的規格也是按成年人的來辦的。笄禮到明朝時逐漸式微,後被上頭之禮代替。但是大體上還是笄禮的延續。所以以笄來造成語,表示女子已經成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6-29 22: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共五篇,据说还有后续,不知云衣何时补上……[em19]
发表于 2009-7-4 12: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学习中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发表于 2009-7-4 16: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啊,学习中[em17]
发表于 2009-11-22 1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em31] [em31] [em31]
发表于 2009-11-29 16: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厉害啊,什么叫兴趣的最好的老师,我们从没在学校学过,但却可以自学成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20:43 , Processed in 0.0721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