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军师诸葛亮(181—234)与曹魏作战时,需要从四川盆地向北边的汉中等地运送大量军粮,但要通过艰险的秦岭,一般畜挽车根本不能通行,于是他设计了“木牛流马”运输军粮以解决问题。可是,“木牛流马”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直到现在研究不衰。在电视里也出现了成群结队的“木牛流马”,慢慢地负重运行,而且有牛头的样子。纷纭的看法,使人莫衷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发点和方法就是历史上的原始记载。《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只有简单的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南北朝时裴松之(372—451)给 “诸葛亮传”作注时对诸葛亮作“木牛流马”引用了《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文字,现全部录于下,以便研究:
<P>
亮集载作木牛、流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P>
这段五六百字的记载,明白说明“木牛”和“流马”是两件运输工具,绝不能理解成一件。
<P>
记载中主要说的是木牛、流马的外形构造;包括形状和大小尺寸,精确到几寸几分。木牛和流马并不是样子像牛像马,而是指它们的作用和牛马一样能驮运东西。木牛在结构上有些部件仅可比喻为牛的什么。而流马的“形制如象”,大约是由“ 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而来, “靬”音 jiān ,意为干燥皮革[1],应是挂在流马的前面,但不像是大象的长鼻子。
<P>
木牛“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特行”,是指单独行走,可走数十里,比较好理解;“群行”就不这么简单了,从字里来看就是一群木牛的运行。如果联系诸葛亮创造新的运输工具主要是为了克服“蜀道”难行的目的理解的话,那么“群行”只能是前后一串同时在山路上运行,甚至走的是栈道,绝不能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后错落并行。由于一长串相随而行比单独行动必然要慢。所说的“数十里”、“二十里”,根据下面的分析知是指一天,可以说速度相当慢,就是“数十里”估计也不过是三四十里或四五十里而已。
<P>
至于载重量,木牛一头载一岁粮,未说具体单位。当时诸葛亮所用单位应是东汉的,据研究东汉成卒每日发给粟6升 [2],每升容积约合今200毫升左右[3]。粟的比重不好准确地说,我们假定与水的比重相近,1升≈200克、6升≈1,200克。365天×1,200克≈438,000克≈400公斤。流马有“方囊二枚”,应是两个盛粟的木箱子,“每枚受米二斛三斗”,数量确切,容积相当于46,000毫升,米的比重比水大,可估为50公斤,二枚应为100公斤,是木牛的四分之一,与木牛载重量相差较大,但行进速度,应快得多。
<P>
木牛、流马是用什么动力使之运行,记载中没有明确提到。很可能是,在诸葛亮看来是人们熟知的,不需讲述,仅在对木牛的说明中涉及到人力。他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可能是指群行。我们设想:每头木牛的前头有一人拉,手扶双辕(“牛仰双辕”,应是用于手扶),后面一人双手推车,主要掌握牛体的平衡。形成一个长串牛群。一天前进20里,而“人不大劳”,清楚说明人是动力只是“不大劳”而已。对流马则未提到有人同行,也未提到一日走多远。毫无疑问,载重量很轻的流马,同样必由人推着前进。
<P>
除人力外不可能有其他可用动力,风力和水力根本无法利用,用牲畜拉或驮也行不通(因为车的宽度和马的高度在很窄的行军路上很难行动)。
<P>
<P>我们赞同学术界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木牛流马”是独轮车。但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很大的讨论余地。如一般将“木牛”和“流马”说成是同一件运输工具,便与文献记载不符。</P>
木牛有“一脚四足”,不好理解。从字义上讲,足就是脚,是人和动物的行走器官。有人认为一脚是一个轮子,四足是前后的四根支柱,但把木牛和流马合为一物[4],与原始记载不合。我们认为将脚理解为轮子是可取的,但四足是什么还需进一步探讨。文中说“转者为牛足”,是否可以理解为轮辋或轮辐,即木牛的车轮由四段轮辋组成,轮辐可能也是四根。
<P>
木牛的脚(轮)有多大呢?根据“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可计算出来。木牛行使时,轮子每转过一个轮辋,为1/4周。所谓“牛行四步”,我们理解为轮子正好转一周,一周的长度应与人行距离相等,也就是六尺。由此可推得轮的外直径约为一尺九寸一分。当时的尺长较短,只相当于23.5厘米或长一点 [5]。轮的直径约合44.9厘米。这样大小的轮子稳定性较好,车身两头斜向翘起,便于山路行动。不过由此引起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就是木牛、流马的整体体积有多大。
<P>
原始记载的尺寸中,流马的“肋长三尺五寸”,相当于3.5×235=82.25厘米。以占全身长的一半计算,则全身长为82.25×2=164.5厘米。方囊“高一尺六寸五分”,与车轴半径接近,则流马的车轮直径估计约三尺三寸,即约0.78米,比木牛车轮大一些。木牛因载重量大,身长当比流马要长,长多少,实无从谈起。
<P>
通过上面的分析,有关木牛、流马的一些问题比较明确了或大体上有点眉目;在一部分具体问题上还有不少谜,有待大家研究。
<P>
我国独轮车的构造,由于用途不同有多种型式。常见的有两类:一类车身上面是平的(图1);另一类是中间装有立架,两边载物(图2)。还有车身较低且前端向上翘起的独轮车(图3)。图1所示的平车为20世纪中期河北农村使用的一种独轮车,其直径约50厘米,与我们推测的木牛车轮直径相近。图1所示的有立架的独轮车是我国最常见的独轮车样式,车轮直径一般在90厘米左右,与我们推测的流马车轮直径相近,它两边载物,也与流马一致。另外,成都杨子山二号汉墓出土的“骈车画像砖”上,有表现一人推着一辆载有两个长方形箱箧的独轮车的图像。(图4)[6]可以认为,流马的形制与此相近。但图4中的两个长方形箱箧似装在车的轮轴后面,人的负重较大,流马当为它的改进形式。四川渠县浦家湾东汉时期的无铭阙浮雕上也有独轮车的图像。(图5)[6],反映了早期独轮车的构造形式。因轮轴安装在车身的最前端,推车人要负担一半多的重量,负重较大,使用时是相当费力的。木牛可能也是这种独轮车的一种改进设计。图1、图3所示的独轮车可以说都是其改进形式。木牛的改进之处应当是车轮安放位置改为较靠近中部的地方,前面加了拉车的双辕,同时车身的高度也有所增加。我们认为,木牛、流马是独轮车技术上的一次重要革新。
<P>
人们为什么把木牛流马看得神乎其神,可能和200多年后祖冲之(429~500)的传记中一条记载有关。记载说:祖冲之“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7],没有进一步说明“施机自运”是怎么回事。好像“机”能起动力作用,把它发动起来就能自己运行。它“不因风水”,“不劳人力”;笔者之一早在30年前已指出:“不管怎样,木牛流马不可能是自动的运输工具,因为在三国时代还不能够制造任何一种动力的发动机。”[8]祖冲之同样做不到这一点。关键是“不劳人力”这句话,“不劳”不是不用,只是减轻了劳动强度,“施机自运”很可能是祖冲之传的作者的夸大其词,绝不可信。
<P>
祖冲之以后,又过了600年左右,北宋的陈师道(1053—1102)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
<P>
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9]。“蜀中”即四川,三国时蜀汉的政治中心地;“独推”指一个人推动,未说几轮,可能是独轮车,车的前端像牛头状。是一种独轮手推车。
<P>
宋代的容积制度是1石=10斗=100升。但是历史上没有留下宋代容积大小的资料,从发展趋势来看是逐渐增大:前述东汉1升略大于200毫升,明代的一件铜斗(十升)为9,600毫升,1升为960毫升[10]。宋代升的大小应小于明代,而大于东汉,估为600毫升,仍以比水的比重稍大的比重(米)计算,宋代1升的重量比600克多点。宋代的1石应大于60,000克,相当于60多公斤,8石则有60×8=480多公斤,比对诸葛亮木牛载一岁粮的估算多几十公斤。四个人推的大车载重600多公斤,比较轻松。
<P>
陈师道的记载有一定可信度,但毕竟上溯到三国时代已相距700多年,所以理解为是木牛流马的遗风较为妥当。可是700多年后的满族水利专家麟庆( ? —1844)把当时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车”(如图6)说是陈师道记载的木牛流马:
<P>
土车: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餉。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后山谈丛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今之土车独推,犹存储葛遗制[11]。
<P>
其中“后山”即陈师道,“谈丛”是指陈师道的一部散文性著作。
<P>
根据上面的文字,可知麟庆是把木牛和流马分开的,明确指出了土车为独推的流马,而木牛是另一种有前辕的小车。但他引陈师道的说法,又把两者混在一起了,按此看法,木牛有前辕由一人拉着而手扶前辕,后面应有两个把,另一人两手握把推着。
<P>
从陈师道到麟庆都说木牛流马是手推车,与祖冲之传中的记载有根本区别。这可能是现代研究者两种完全不同观点的来源和依据。我们根据对原始文献的分析研究,认为手推车是合理的,绝不可能是什么自动运输工具。
<P>
我们的结论是:木牛和流马是两件运输工具,原始记载中说的十分清楚。木牛和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群行”是一串前后相随运行,比单独的一头要慢得多。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大一些,由一人推,运行速度很快。由此,我们认为诸葛亮所说“木牛流马”应是比喻它们运行的灵便程度和载重量的大小:木牛行动较笨而慢,像牛;流马行动敏捷而快,像马。不是说它们外形像牛像马。陈师道所记“前如牛头”是后来四川农民加上的装饰,与诸葛亮的木牛无关。
<P>
<P>图1河北邯郸的平车
图2 装有立架的独轮车
</P>图3 成都地区使用的独轮车
图4东汉“骈车画像砖”拓片
图5 四川渠县浦家湾东汉无铭阙浮雕拓片
图6 土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9 19:49: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