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2|回复: 9

【妙文转帖】余秋雨《钟山风景区碑文》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7 04: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轩辕按:最近老余因为一篇《钟山风景区碑文》又被狂拍,说实话,真不冤,无论从文字水平或是创作态度上,说老余很无耻,是不过分的。有谁读过老范的《岳阳楼记》的,一比较就知道了,那水平,天上地下,哈!霄壤之别。   对于网上的狂扁,老余的对策依旧是老套路——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说什么那是我的真实的心声,是想了很久才写出来的,靠!如果很认真写出来的东西是这个水平,那只能说明更臭!这种水平的东西也要拿出来示人,只能说老余真没把自己的脸面当回事儿。
   我怎么样?不敢说写出来的比老余强,但有一点,如果这个是我写的,至少我知道这个不能给人看,咱还没愚蠢到心里没个高低深浅,哈!
   网上搜得一篇点评的帖子,诙谐有趣,哈!转来大家看看呗:
   来源:新语丝     点评者:末儿老爸
    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废话,而且是呆子的),却有寥寥几处(何来转折?什么逻辑?),深嵌历史(啥意思,别扭)而风光惊人(那有这样夸人的,笑跟哭似的)。其中之一(笨),在南京钟山之麓(才写到这,都是废话。知道“此地有西瓜出售,2毛钱一斤”典故乎?)。此地(冗)山雄水碧(泛而不切),古迹连绵(笨,拿豆包不当干粮),徜徉其间,步步皆是平仄不偕,意思不切,好吃力)六朝熏风,南唐遗韵;隐隐可见(咋说?不明摆着吗,怎么叫隐隐?没带眼镜?夜半进山?为文造情,故示高深)大明王气,伟人身影(这俩东西不是一类啊,能往一块摆吗)每当清秋时节(四时皆有可观,何必秋天?不讲理),重重悲欢归于枫叶(不通啊不通)滔滔故事(文风浮薄,不可救药)凝于静穆(静穆和枫叶不成对呀,乱来)。山岚夕阳,明月林禽,真可谓之最高诗境也(搞了半天中国文化最高诗境就是这个呀,领教领教)。

   钟山风景(说白则无余味矣),美则美矣(这话咋说,小心人家不给你润笔费赶你出去啊),无奈龙虎际会,风雨苍黄,历尽浩劫(胡乱堆砌),日渐颓芜。所幸得逢盛世(着急拍马屁了)重新打点江山(听说过打点行装,没听说过打点江山的,气虽盛而言不宜啊,奈何),南京人民(南京人民?瞎说。这种事都是官府办的抽头捞好处的买卖,老百姓何曾与闻)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这几句费了不少劲吧,搞的蛮整齐。可惜偶马上想到暴力拆迁、泼油-_-|||,岂有余哥的好心情)新建栈道,呼集物种(咋呼集,赶羊进圈吗?),辟出诸多(好笨啊)公园,重修两大陵墓,一时气象万千(要抄毛诗?),如画卷新展(俗),岭苑初洗,经典再现(啥经典啊?不懂)。金陵古城,自此更可俯仰岁月,迎迓远近;中华文明,由此增一聚气之谷,读解之门(干啥?要搞黄白之术?辟谷?房中?堪舆?说明白点,别唬俺们老杆)。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自恋如此,不可救药矣)。

[ 本帖最后由 轩辕箫歌 于 2009-12-17 04: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04: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咱这个坛子里
要写出比老余这个水平高的
也能选出几个呢
发表于 2009-12-17 12: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到处乱刻乱画的风气还不是从老余开始的。
你们看那位巴蜀鬼才写不出戏文以后,满世界的到处搞他的“魏碑”,连饭店,住宅小区都去“碑”了一番~~~
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何妨回家钓鱼抱孙子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2: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超低水准的东西能够大行其道
说明有司们的文化水平更加的等而下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2: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人家老范同志的水平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发表于 2009-12-17 15: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听说这余魏二人还是朋友。
魏说过:知我者,浦江秋雨也~~~~~
这回老余鼓捣出这么个玩意儿,猥琐地揣测一下:不会是被老魏送的花椒给麻倒了咩?[em09] [em09] [em09]
发表于 2009-12-17 23: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重悲欢归于枫叶,滔滔故事凝于静穆

说实话满篇这两句还像个样子。然马上又来了一个‘真可谓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也’,喷茶ing
发表于 2009-12-17 2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好笑,而评文更是拨动笑神经也~
发表于 2009-12-18 1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有限。。。观看而已。。。。。顶一下~~~~~
发表于 2009-12-20 12: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好玩(转某人对余文的又一点评)

【文】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其中之一,在南京钟山之麓。
【评】这是典型的大鼓书开篇,只需改为:“话说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看官,你道在下要表其中哪一处?说的乃是南京钟山之麓”,就词完意足,惟妙惟肖了。 勿过,即使是民间艺人也不至于如此无文化,在如此之小的空间中弄出如此之多的毛病来:“却”字用得不尴不尬,不明不白,盖上下文意毫无转折之处,纯属冗赘。“历史”并非玉石,岂可“深嵌”?“风光”不是“迷人”而能“惊人”,莫非是好莱坞恐怖世界?
【文】此地山雄水碧,古迹连绵,徜徉其间,步步皆是六朝熏风,南唐遗韵;隐隐可见大明王气,伟人身影。每当清秋时节,重重悲欢归于枫叶,滔滔故事凝于静穆。山岚夕阳,明月林禽, 真可谓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也。
【评】 “连绵”多指山岭,岂能用于“古迹”?莫非古迹不是断续分布,而能构成连续曲线?“六朝熏风”乃是大笑话——他以为“熏风”是“文化熏陶之风”,却不知道那专指“夏天的风”。哪怕是只看过说部演义的小学生都该知道,春为和风,夏为熏风,秋为金风,冬为朔风,莫非六朝只刮夏天的风? 这儿列举六朝、南唐、大明、伟人等,无非是历数在南京建都的朝代(他忘了太平天国),可惜这些典故都不咋的——“王气”“熏风”没有一个不被北方来的“朔风”吹散得干干净净。一部南京历史证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而是“朔风压倒熏风”。他还特地用了“王气”,生怕大家想不起“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来。如此哭丧文字也能用于庆功碑,绝了。
“步步皆是六朝熏风,南唐遗韵;隐隐可见大明王气,伟人身影”分明是骈句,可惜平仄弗调不说(还亏余大师是学戏曲出身的,连这都不懂,没有一处平仄对上了,当真难得。我即使有意为之,恐怕也做不到),“步步”是名词,何以对“隐隐”的形容词?“六朝”岂能对“大明”?“南唐”如何对“伟人”?以“遗韵”之形名结构对“身影”的重复结构,端的是神来之笔,中师和小师乃至幼师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重重悲欢归于枫叶,滔滔故事凝于静穆。山岚夕阳,明月林禽”又是骈文,又犯了上述同样毛病:平仄不对,词语不对,“悲欢”之对仗结构不能对“故事”之形名结构,而以名词“枫叶”对形容词“静穆”,绝对是人间第一shit对。“山岚夕阳,明月林禽”也是同样毛病,都是连幼师都写不出来的大笑话。
这也罢了,更难得的是余大师胡乱搭配的词语令人笑脱下巴:“悲欢”如何“归于枫叶”?“故事”(“旧事”之意)岂能“滔滔”?又怎样“凝于静穆”?
“真可谓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也”乃是连文学青年都不屑写的鄙俗句子。若上面那些四六不通的烂句子就写出了“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那中国文化实在不堪入目。含泪请求余大师,不要用自己的无文化贬低侮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怎么惹您啦,活该让您如此糟蹋?
大师此文,“步步皆露才拙,时时可见技穷”,他不但不懂对仗,而且毫无驾驭文字的起码功力,才思枯槁,只会用陈词滥调。例如“步步皆是六朝熏风”完全可以写成“步步皆沐六朝熏风”,那样就远比原句雅驯得多。可怜他从无炼字经历,但凡需要使出此类功夫来时,便只能靠胡乱搭配哗众取宠,弄出“归于枫叶”、“凝于静穆”的生涩句子来。
【文】钟山风景,美则美矣,无奈龙虎际会,风雨苍黄,历尽浩劫,日渐颓芜。
【评】这儿的主语乃是“风景”,因此全句说的乃是“风景颓芜”。既然是风景,那除了人文风景外当然尚有自然风景,请问后者又该如何“颓芜”? “美则美矣”俗不可耐,前人早说过了,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未用一富贵字样,然富贵气象自出。只有胸无点墨、毫无才思的技穷文匠才会以美字赞美景,写出这种恶俗句子来。 “无奈”是大鼓书艺人的绝活,“奈”字足矣。“龙虎际会”又是大笑话——那一般是指君臣遇合,轰轰烈烈大干一番事业,岂可用以引出“历尽浩劫,日渐颓芜”来?
【文】所幸得逢盛世,重新打点江山,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 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新建栈道,呼集物种,辟出诸多公园,重修两大陵墓,一时气象万千,如画卷新展,岭苑初洗,经典再现。
【评】“重新打点江山”少了主语:是谁“打点”来着?“江山”又是怎么个“打点”法?莫非那是行装一类的东西?“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不知是歌功颂德,还是曲笔讥讽?移民两万余是否得到人家的允可?是否悉数加以妥善安置,并充分补偿了人家的经济损失与诸多不便?莫非余大师的“大文化”大得过了份,以致容不下一个“人”字?
“呼集物种”是不是《西游记》上抄下来的?那似乎是金角大王、黄风老怪的干活,怎么能用来歌颂政府涅?“经典再现”是何意思?儒道释中哪家的经典?
【文】金陵古城,自此更可俯仰岁月,迎迓远近;中华文明,由此增一聚气之谷,读解之门。
【评】“金陵古城” 怎么个“俯仰岁月”法?“聚气之谷,读解之门”鄙俗不堪,暗示“谷道之门”。
【文】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
【评】压轴笑话还在此,果然是“豹尾”。已有无数网友指出,“烟霞满纸”乃是夸奖他人的用语,岂能用来自吹?正是“方落数语,已陶然自醉”,笑死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0:32 , Processed in 0.0886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