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祖宗有些遗训颇令后人唏嘘感叹,比如:“淡泊明志”,又比如:“为富不仁”。历史上,中国真正的收藏大家多是一些轻钱财、重大义的知识名流,他们好古识古,许多人穷其一生的精力与积蓄,收藏了大批价值连城的国宝珍物,却从未将自己的藏品视作家产遗儿传女,而是回报生养之地、原乡故国。 1956年,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的奇才名士张伯驹,携夫人将自己30年来倾家殒命抢收的中华稀世文物——陆机的《平复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卷、李白《上阳台帖》卷、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黄庭坚的《草书》等18件无价国宝,全部无偿捐献国家。我们且以庸俗之心暗算一下:此等宝物价值几何?有拍卖界人士笑曰:“其价值不说连城,也可造一座新城!”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部长、著名经济学家章乃器一生清贫却好古,几十年倾其所有收藏了大批青铜器、陶瓷、石器、雕塑、玉器、货币、竹木牙角和漆器等,几乎涉及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56-1958年,章先生先后分两批将1192件珍贵家藏文物全部捐献国家,其中92件文物精品,还被故宫博物院作为专题陈列展览,受到国人敬仰; 香港收藏家杨铨一生嗜古如命,他花费40年时间,节衣缩食、东挪西借,基至不惜变卖家产,购得珍贵文物6200多件。其中不少文物被英国博物馆挑中有意高价购买,但遭到杨先生的婉拒,最终倾其所藏全部捐赠祖国,没有留一件给自己的子女。甚至连两个宝贝儿女结婚,他也只是各赠一个现代陶瓷花瓶; 天津著名的文物鉴赏家、经济学家徐世章,是“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的堂弟。天津解放前夕,所有亲戚朋友力劝其逃离大陆去美国定居,但被他一票否决,理由只有一条:“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绝不能从我手中流散到国外!”原来,徐先生家藏满库文物珍宝,他不愿意这些文物在迁移时流失海外。此前,曾有美国古董商多次来天津洽谈,要以百万美金收购徐先生的藏品,但都遭到他的拒绝。1953年冬,身染重病的徐世章,将子女唤至榻前听其遗嘱:“我毕生精力致力于收藏文物,几十年呕心沥血,终于将它们由分散变为集中。如要传给你们,势必又由集中变为分散。我考虑再三,只有捐献给国家,才更易于保管,供全社会、全民共赏……”徐先生身后,他收藏的2749件古砚、古玉、字画拓片、金石、书帖、印章等珍贵文物,一件不拉地无偿捐赠国家,至今仍收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 捐赠国宝文物的不仅有名人雅士,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如赤峰人张砚钦,只是一位普通的民国旧军人,他在1971年去世前,分3批将自己在解放前40余年省吃俭用、借债寻购的400多件珍贵文物全部捐赠给当地博物馆,其中有名贵国画——承德离宫《避暑山庄图》,有宋代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