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71|回复: 8

考据与实践--中华古代带制简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9 14: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07-02 14:46百度汉服吧   宝城正信 1954

这篇文章是我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充分翔实的文献资料,还有我亲身实践的作品实物。希望大家读过后能有所收获.



先来谈谈大家对于带制的误区
关于带制的误区
1,皮革腰带不是古代汉人服饰的主流。穿汉服就应该要围布条
不对,自从史前时代,汉族祖先就开始使用皮革做腰带了。皮带上用的带钩,从上古到明清一直没有中断过。商周时期革带的制作越来越精美华丽,后来不但把带鞓(tīng音汀)漆上颜色,还镶嵌金玉装饰。从考古发现的材料证明,早在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里集墓就有方形素面铜带钩出土秋中期的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

2,只有穿圆领需要用皮革腰带。
不对,圆领+革带确实是绝妙搭配,但是早在商周,贵族们就普遍使用皮腰带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采用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勾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所以就把革带直接束在外面来了。古文献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的国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的故事。

3,腰带越宽越好
不对,典型的小农思想。首先这牵扯到腰带的学问。腰带不仅具有装饰和实用功能,还有保健功能。个子高的人用宽带,矮的人用窄带,可以让人的身体比例显得协调。宽大的服装用宽带,紧窄的服装用窄带,可以让衣着协调。瘦人用宽带,胖人用窄带,可以起到束缚腰腹,保护内脏的作用。古人早已知道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腰带了。从文物来看,古代的实束式腰带都是3.5厘米以下的窄带,虚束腰带则都是4厘米以上的宽带

4.革是现代人造产品
不对。过去人民对皮革的定义如下:皮是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在皮革生产中专指未经加工的生的动物皮毛。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而今天,皮革一词则是指经鞣制、硝制或用别的处理方法而具有抵抗腐败作用,并且在天气干燥时比较软和柔顺的加工过的动物皮毛。“真皮”在皮革制品市场上是常见的字眼,是人们为区别合成革而对天然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在消费者的观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义。动物革是一种自然皮革,即我们常说的真皮。是由动物(生皮)经皮革厂鞣制加工后,制成各种特性、强度、手感、色彩、花纹的皮具材料,是现代真皮制品的必需材料。

5,现代人穿着汉服可以不必计较腰带之类的饰物
不对,自古以来,先民就特别重视服饰的礼仪。冠,带,履,都是是男子着装时必须穿着的,古人称之为服章之礼,今天人们称之为体面。即使是穿着汉服常服,也要注意搭配得体,腰带是身体部位最显眼的配饰,决不能敷衍了事,一条用料考究,做工精良的腰带是自信男人必备的饰品,要是随便拿一条廉价的现代皮带搭配汉服,见人也要矮三分。穿着汉服礼服时就更不用说了。古人束带,不仅是为了表明地位,更是为了表现品味。注重体面的现代人不可不察

虽然过去人们对文物研究和服饰研究中都有涉及带制的,但系统性的研究还是没见过。
首先我把古代带制的演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先秦秦汉,萌芽与成长
魏晋隋唐,吸纳与正名
五代辽宋,融合与发展
明清近代,辉煌与消失

下面我们就来逐个叙述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5: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阶段 先秦秦汉,萌芽与成长

先秦秦汉的带具--带钩
    古人衣着佩束的腰带有大带、革带两种,大带以布帛制作用于束腰紧身,革带多以生革为之,主要用于系佩组绶、印章、囊、刀剑等物。因革带硬而厚实,无法同大带一样系结,使用时多借助于带头扣联,此类带头通常被制成钩状,称为带钩,省称为钩。带钩起源较早,一般认为不迟于春秋时期。《左传》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墨子·辞过》:“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庄子》“以钩注者惮”、“窃钩者诛”;《孟子·告子》:“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上引文献中的“钩”均指带钩。春秋战国墓出土的带钩实物也不少,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带钩与楚简简文互证,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带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了。  
   
    在战国中晚期的使用相当普遍,出土及传世皆很多,很多带钩制作考究,镶金嵌玉,雕铭文,美不胜收。带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人们使用带钩,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钩甚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带钩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石等多种,玉质带钩是其中较为珍贵的一类。关于玉带钩的起源,不少研究者认为始见于史前良渚文化时期。在已发现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死者尸骨下半部出土一类短而宽的玉质钩形器,正面投影呈长方形,两端下卷,一端有两侧对钻而成的圆孔,一端卷成弯钩形,据此有人认为该钩状物就是玉带钩的初始形态。由于无法确知良渚时期的衣冠服饰及用玉制度、佩玉习俗,至今又未能发现良渚文化之后至西周时期的带钩实物,春秋之际的带钩与上述短宽钩状物形制差别较大,因而良渚文化中的此类器是否就是后世的玉带钩尚难以作出肯定的结论。目前所见的早期具成熟形态的玉带钩始见于春秋中期墓葬中,这类带钩已具备了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完整结构,其分布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西周时期是否有玉带钩存在,有待于今后出土实物补证。带钩的出现与流行,应与古代衣冠服饰的演变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是上体的“衣”与“裳”分开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联为一体的“深衣”,这种服饰制度的变革使革质腰带——革的大量使用与流行成为可能,用于扣系带的带钩亦随之大量出现并流行起来,春秋之前的带钩很难发现,这或与当时的衣冠服饰制度有关。   
   
    目前已知的最早玉带钩,出土于陕西凤翔高庄秦墓中,年代约在春秋中期。河南固始侯古堆、湖北曾侯乙墓及山东鲁国墓地出土的玉带钩,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河南泌阳官庄北岗秦墓也出土了阴刻勾连雷纹的精美玉带钩,中穿一金属扁柱,是这一时期带钩中较为罕见者。春秋至战国初期玉带钩出土量不多,分布区域小,少量带钩还没有钩钮,有的钩尾穿琢一方扁状孔用以系革带,表明这一时期应为玉带钩的始创阶段。从总体情况看,此期玉带钩体型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最小的不足2厘米。雕琢工艺简单,多为水禽形,钩首向上回望,体背设钮,素面或刻卷雷纹。钩钮多靠近钩尾,随着年代后移,钩钮有渐离尾部而向体中部靠近之势,长度亦渐趋加长。  
 到了战国中、晚期,玉带钩的制作与使用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出土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制作工艺精,其形制、长度、纹饰较前有了很大变化,但由钩首、钩体、钩钮组成的完备形态已经定型,时代特征较为明显。体形较小的水禽形玉带钩依然沿用,但头小,颈部变细,腹面为素面或上刻细阴线纹,腹背面置钮,钮顶端大而圆。另一类常见的细长曲棒形玉带钩,体长而扁宽,有的腹部呈扁柱状,钩首多为龙首形,龙首刻琢简约,嘴短宽,圆眼外凸,仅见轮廓,腹面为素面或上刻几何、兽面纹,钮端部多方扁状,宽度约等同钩身。还有一类短宽形带钩也较流行,此类器钩首略呈方形,颈腹部同宽,多素面,有的在钩首或腹面刻有凸起的弦纹。这一时期玉带钩钩钮继续远离钩尾而向体中央移动,多数位于距钩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个别已移至钩体中部位置。带钩长度超过10厘米的已屡见不鲜,也有个别长度超过20厘米的。  
  
   汉代是玉带钩制作、使用的鼎盛时期,尤其西汉时期社会用玉之风甚盛,玉带钩在承袭战国同类器特征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创新。这一阶段玉带钩制作用料考究,刀法简约大气,琢磨抛光细腻,纹饰线条或粗犷挺劲、简洁精整,或娴熟自然、圆润流畅,尽显独特艺术神韵。带钩出土的数量之丰,形制的多变及分布区域的广泛也是前代所无法企及的。《淮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秦族训》“带不厌新,钩不厌旧”。说明当时带钩使用的普遍性与形制的多样性。前代较流行的禽鸟形带钩在汉代仍十分常见,但钩首、颈部更加细长,钩身宽而略薄,钮端多呈扁平状长椭圆形,整器造型夸张变形,着力突出禽鸟的动态美感,体表多面无纹。亦见纹饰精美者。

良渚文化于1936年在良渚首次发现,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反山遗址与瑶山遗址是迄今等级最高、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器类最为丰富、制作最为精美、最具影响力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良渚文化考古中最为重大的成果,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人类先民视玉为圣洁之物。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得到空前发展。良渚文化玉器大致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四大类,不仅造型端庄、品种丰富,而且有鬼斧神工的精湛技艺
良渚时期玉带钩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玉钩









春秋时期青铜带钩



兵马俑中可以看出钩带在战国时代是多么普及了



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可见,秦俑腰间浅浮雕出腰带,带头和带尾通过带钩而连接。带钩一般宽3~5厘米,带钩饰于带头,带尾有扣连带钩的带孔,带孔一般为3个,也有2个或4个的。钩接的方法是带头居右,带尾居左,带钩从左侧带尾孔中钩出。皮带用钩的具体使用方法分为单钩法、并钩法、环钩法三种。根据秦俑所使用带钩的实例观察,秦俑皮带用钩使用了“单钩法”,即将带钩钩柄固定于皮带的一端,钩头在皮带另一端的几个孔中选择松紧,然后从孔中穿出。



安装方法是,把钩钮镶进革带



就像这样,方形钮装进皮带后不会晃动,圆形钮更适合配丝带使用



使用时要右手持钩,勾住带尾,这样系在腰间



      看先秦秦汉的带制,有一点需要留意,那就是在当时并没出现用带制度,用什么样的带具只跟使用者的财富有关,贵族用玉,士大夫用金,庶人用木石,都是财富多寡所致。这个时期的金玉带钩,做工考究,十分大气,风格和后世明显不同,当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产力状况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数量锐减,类型单调。这说明此时带钩的实用意义在减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5: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阶段 魏晋隋唐,吸纳与正名

两晋后蹀躞带异军突起,钩带衰微。隋唐开始有了明确的用带规定
蹀躞带(战国-辽金)
    蹀躞带本为胡制。带间有带环,用作佩挂各种随身应用的物件,如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石之类。其制本采自马上的秋根,为适应马上需要。蹀躞带自魏晋时传入中原,到唐代, 曾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以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朝廷有新的规定, 一般官吏不再佩挂。但在民间,特别在妇女中间,却更为流行, 只是省去了原来的“七事”,改成了狭窄的皮条,仅存装饰意义, 已无实用价值。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一品官以下佩带刀子和砺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佩银带。届时的玉带大多是双鞓、双扣、双铊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即玉带板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官员的级别地位。

    唐代北方突厥墓葬出土的金蹀躞带,此带系黄金所造,并附佩刀二把,为突厥贵族带饰,纹饰反映了突厥族在草原上的狩猎生活情景,对研究唐代突厥族的生活习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
由其原始形制可知,“蹀躞带”原本是适应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一种服饰,为汉人使用后,发展成区分官级的标志,形制也发生了变化,饰牌上不再使用的环、鞢,失去了生活实用的功能。精美的带不再具有实用功能,仅起装饰作用,其质地和数量已成使用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唐代中期。



忍冬蹀躞带銙,东北地区出土的唐代文物



唐初佩戴蹀躞七事的官员



以下是我根据文物复原制作的一些蹀躞带,附带的银囊也是我的得意之作
忍冬纹金蹀躞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5: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隋代虽已普遍使用“蹀躞带”,但还没有具体详细的带制度。当时带制简易,天子朝服亦如“百官常服”, 仅以十三环金带为最尊贵的“天子服”。  
唐高祖最早对带制作了明文规定:“三品以上饰用玉革带,四、五品用金革带,六、七品饰银革带,八、九品及庶人饰石、铜、铁革带。”
 
    唐高宗对带质地和数量作了更具体规定:“文武官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二;四品,金带,十一;五品,金带,十;六品、七品,并银带,九……庶人服黄铜铁带,六。” 唐睿宗对带制作了调整:“一品至五品并用金,六品、七品并用银,八品、九品并用石。”唐代服带制度对宋朝带制有一定的影响

唐代中原款式的玉銙蹀躞带

1,带銙下连接玉环的款式


2,带銙不穿孔的款式


初唐时与官员的品级相对的带饰数量



文物赏析

玉梁金筐宝钿真珠装蹀躞带
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窦皦墓出土, 青白玉,部分泛浅绿,此玉带表框皆以青白玉制作,框内为“金框宝细真珠装”。它由圆首矩形銙四,圆形带銙八,圆形偏心孔环一,忍冬形蹀躞带饰和玉带扣各一所组成。玉表框在唐代文献中称为“玉梁”,该玉带玉质温润莹秀,制作考究,“金筐宝细真珠装”豪华富丽,工艺精湛。

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窖藏出土的唐代伎乐纹狮纹玉带,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




成套胡人纹玉带板 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窖墓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佩剑官员装束--圆领袍,蹀躞带



下面是唐开元以后的玉蹀躞带复原作品
















藏于日本正仓院的蹀躞带文物


这是我制作的单扣蹀躞带。带銙上的孔可以实现小皮带的自由拆卸,单独一条作为革带使用也是唐朝的一种风尚。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开始出现了一种双扣式腰带。唐代包括唐代之前流行的蹀躞带都是单扣单铊尾带 ,唐代开始出现零星双扣双铊尾带,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武士像的腰带就发现双铊尾带。双铊尾带为周鞓装銙提供了可能,对后世的带制影响巨大。
以下是我做的复原作品







唐朝将官服饰,可以看到这时出现了一种双扣式腰带

使用双扣腰带的唐代武士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蹀躞带的传人,针扣即皮带扣也在中原流传开了。针扣到底是何时何地出现的,早已无据可查,据我研究,应该是古代西亚人最先发明的。随后由波斯人传播到了欧洲和中亚(古希腊就有了,时间比中国早了近千年)。然后被游牧民族传到中原。这种设计将会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图为我根据文物形制设计的加厚扁圆带扣。



还有一个关于颜色的问题。古代有没有染制的黑色皮带?皮革染色看似简单,其实在现代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工程。现代各色染料都是化学药品,跟染布用的完全不同。黑色皮革一直以来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生产量非常巨大。过去百年间,现代制革工艺从西方传入,生产中使用了各种污染性强的染色剂,其中黑色染料甚至有致癌作用。近年来,人们才开始注重环保,安全的染色皮革。1995年以后,国家开始规定使用无公害染料进行皮革生产,于是出现了 无偶氮黑色皮革染料(PGD),所以今天我们能买到的黑色真皮都是安全环保的产品了
因此我推测,古代并没有染制的黑色皮革(什么,你想用墨汁涂?)当时的黑色皮革实际是表面刷漆制成的,缺点当然是漆容易发脆,导致皮革断裂,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蹀躞带就是例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5: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阶段 五代辽宋,融合与发展

    五代和宋时期,单鞓和双鞓的玉带同时并用。总的说来,从鞓、带扣和铊尾的数量来分类,玉带可分作:单鞓、单扣、无铊尾;单鞓、单扣、单铊尾;双鞓、双扣、单铊尾;双鞓、双扣、双铊尾;三鞓三扣双铊尾(原来的前鞓被一分为二,三台处多一插接式暗带扣)等几种制式。
    在使用双鞓的情况下,前鞓两端均钻有穿插扣针用的小孔,鞓的末端缀有铊尾,穿过带扣后,铊尾在后腰际垂向地面,取“顺下”之意。后鞓的两端装有带扣,通常用金属制成,但是也发现过用玉制成的带扣。五代时期的玉带,前鞓不镶玉,后鞓缀有7块方形玉板,号称“排方”。宋朝玉带,前鞓缀有2 – 6块带板,后鞓是排方

    五代玉带饰 五代时的玉銙玉质白润,碾琢隐起云龙,工制极精,背面有穿孔,其带饰板形式和云龙造型均为晚唐五代玉器的标准作风。刀法雕琢鲜活,线条奔放流畅,不受拘束,较唐代纹泽稍弱。已经表现为汉人的形象,一改少数民族的服饰,为宽袍大袖,毡毯铺地。采用唐代半浮雕琢刻的技法,但仅在人物周围取地,而框板内框均不取地斜挖。

    宋代玉带饰 宋代玉带饰制度虽有不同,仍是以带銙的质料及数量划分贵贱,人物雕刻与唐代带板接近,但人物都为方领宽袖的汉人。人物雕像全作儒者打扮,颇似古代所谓之“高士”风度。碾工处理上也有变化,依然是减地隐起,但浮雕效果较唐代有了显著的提高,细部刻饰,不再用阴线勾勒,而是顺其自然,转折合理,不再施用那种装饰性的线条,衣褶线条刚劲柔和,暗明折叠随之而现,更加趋向写实化。

    辽金玉带饰 辽代统治者契丹族在礼制用玉上均沿袭五代晋制,五品以上可见用玉之广。金代女真族除了保全本民族固有的信仰,主要吸收了宋辽的典章制度,女真以玉为上,金次之,从契丹那里承袭下来的春汇秋猎活动,不仅贯彻始终而且得到健全,并加以艺术化,成为女真族喜爱和惯用的图案,在服装束带上固定下来。宋、辽、金玉器在碾琢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基本没有大的差异,只是辽金玉器在制作工艺上略显粗糙。

文物实例 单鞓、单扣、单铊尾革带
名  字: 五代·鹦鹉纹鎏金银腰带
年  代: 五代
尺  寸: 通长68.2厘米
来  源: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这副外表鎏金银质腰带为1套13件,由方形4件、半圆形7件、圆首矩铊尾1件、带扣1件组成,出土时排列有序,镶嵌在铊尾后面的皮革尚有保存。四周有一圈凸棱,中下部有一长条形孔,和铊尾的正面饰12只展翅飞翔的鹦鹉,以珍珠作地纹,背面焊接35个银钉,嵌入皮革内。带扣由可活动的扣环、扣针以及一端用银钉固定的两片扣身组成,扣身的反面浅刻“弟子陈承裕敬舍身上要(腰)带入宝塔内”15字。陈承裕其人,史书不载,根据其腰束十一銙金带(外表鎏金者等同金带),推测此人大概是一位官至四品的官员,也有人根据“鹦鹉”的谐音“英(俊威)武”推测,此人可能是一员武将。腰带是当时极受人们重视的服饰用品,佩带者将代表自己身份的腰带敬献佛祖,足见对佛的虔诚。


名称:五代盘龙纹玉带 典型的双鞓双扣单铊尾腰带
类别:玉器
年代:五代
收藏:四川博物馆
出土时间及地址:1943年四川成都前蜀惠帝王建墓出土
五代盘龙纹玉带呈白玉。銙及铊尾皆扁体,其中方形銙七块,圭形铊尾一块。正面均以浅浮雕手法饰盘龙纹,头向前,身曲腾,爪刚劲有力,神态生动。背面皆有象鼻小孔,可与鞓结缀。出土时皮质已朽,仅少量痕迹附着于銙及铊尾上,从残迹看,带鞓分两节。根据残存痕迹复原。铊尾背面有阴刻楷书一百十八字。记载永平五年(公元915年)玉料曾被火焚,前蜀王建发现并命工制作玉带,称之大带,方形带板名胯方阔二寸,圭形带板(铊尾)名獭尾六寸有五分。此器是了解五代玉带的形式及帝王服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条是我按照上面的文物款式制作的双扣单铊尾麒麟纹玉带








复原作品--五代-北宋龙纹白玉大带,后鞓包真丝,雪花玉制

铊尾用铜钉铆接在带鞓上




后鞓整体包裹提花真丝


前后两条,全重800克左右




双鞓、双扣、双铊尾式革带。这类的在南宋时最常见,可惜我找不到什么清晰的图片,文物也几乎找不到,只有古代画作上的可供作证。
中兴四将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銙带有左右两个带扣,前带上也镶有带銙,一般是4或6銙,而后带都是7銙



这是我做的南宋款式金銙带




三鞓三扣双铊尾式革带
目前我们只能在宋代帝王肖像里看到这种腰带了,我以前试做过,但被人说这款腰带很滑稽,后来也没继续研究





这一时期的带具形制主要是总结和融合两晋隋唐传统,而在制度上有一些改变,到了元代,带制已经比较接近明代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5: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汉转运使 于 2016-5-19 16:01 编辑

最后一个阶段,明代的辉煌和清代的消亡
明代带制简






北方草原民族非常喜爱腰饰,所以在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上层社会腰佩玉带的风尚得到进一步的发扬。辽金时期的玉带已接近明制,带板数约20块左右,图案大多为春水秋山、猎狗、天鹅、海东青之类,雕工考究。只不过桃形带板的朝向比较乱,有朝上的也有朝下的。实际上,至少到了元朝,革带的带銙形状和数量就已经程式化了。但是,直到明朝早期,带銙数量还允许在16 - 25块之间不等。明代腰佩玉带的风尚随着治玉业的发达而继续兴盛。这个时期对于佩玉带的制度有所放宽,但对不同级别官员使用玉带的质地、形状、数量、纹饰,仍然有明文规定。洪武十五年明政府对于玉带的佩带制订了硬性规定。明张自烈《正字通》戌集上·銙字条:“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3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铊尾),有辅弼2小方。后7枚,前大小13枚。”

应当注意的是,圆桃尖端的朝向甚为重要。按明朝的制式,左右两排圆桃,其尖端都朝向后腰。从正面观看,3个尖朝左,3个尖朝右。藏品中的带板,其圆桃尖端的朝向可以从带板上面的图案来判断。有的藏品带板中的圆桃,尖端朝上或朝下,也有的左右朝向混乱。这样的带板不是标准明制,恐系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或系后世仿品,仿制者不懂制式,凭空想象出来的。在很多古装电视剧里,无论皇帝还是臣僚,都是用一条宽布带子束腰,有的只不过宽布带上面多了几块玉饰而已。这种玉带与实际生活中玉带的差距已经近乎于离谱。尤其是是明朝的腰带,明朝开国之初便已规定为革带,带上缀有带銙,即按官员品级的不同分别用玉、金、银、铜、乌角等不同材料制作的装饰板。这样的革带也就分别称之为玉带、金带、银带等等,其中以玉带最为尊贵,一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
腰带装上这许多装饰品之后就变得相当长,而官员们腰腹一般没有那么粗,故明朝的革带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细绳系于腋下衣肋之际。于是,明朝的革带不象唐宋时代那样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只有着军装或穿甲胄者,其革带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带与衣服相衬之下,确实起着显著的装饰作用,使着衣人显得十分华贵,气度大方。由于革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有时会向上仰至胸部,有时会向下垂至腹部,为了保持平衡,必须用手扶着。另外,两只铊尾也就失去原来的意义,干脆也贴在革带上,作为装饰之用。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玉带就是束而不系的。当他的玉带上仰到胸部时,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当他的玉带下垂到腹部以下时,则表明皇帝要大发雷霆之怒,甚至要杀人。另外,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塑像上所系的玉带就是上仰到胸部的(话说太监有资格用玉带吗?)

典型的雕花玉銙革带



标准的20銙玉带,素面白玉,价值连城


文物赏析
一套金带銙







灵芝獬豸纹金带板 明万历
1956年浙江省临海县张家渡石塘山王士琦墓出土。


金质,共二十块,长方形八块,长条形四块,桃形六块,铊尾两块。带板除长条形銙上装饰灵芝纹外,余者均饰獬豸纹。迄今为浙江明墓考古中仅见的完整一副金带銙。
【王士琦】(1551~1618)明代军事家。字圭叔,号丰舆。临海市城关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后任兵部郎中。十八年,出任福州太守。二十三年,任重庆太守。时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谋反,王士琦单骑前往招抚,事平,升四川按察副使。万历二十六年(1598),任山东参政,与总兵刘延从经略邢介出兵抗倭,竭力主战。栗林一战,倭寇被困10余日,求救于头目平义智。王士琦为防两支倭寇会合,一面以水师伺于海,一面亲率陆军急夺险地曳桥,斩首数百,乘胜入城。事平,升河南左布政使。以后,出任山西右布政,巡视冀北至云中;又任山西左布政,兼领冀北军防。万历四十四年(1616),升右都御史,巡抚大同。王士琦久镇云中,严守北疆,处理边疆事务,刚柔相济,威信素著。在任期间,边境平靖。著《封贡纪略》、《三云筹组考》,记安攘、封贡、军实、险要等事及守边经验。万历四十六年(1618),奉调巡抚江南,未行,以积劳疾深,卒于山西。墓在临海城西石塘(今张家渡)。


打开大明衣冠,随便哪个王公大臣都身穿大袍,腰间束带,十分霸气,现代人实际穿着效果呢?
博物馆里虽然也有组装在革带上的玉带板,但大多装得不对,所以我多方查证资料,自己制作了一条全铜素面带銙的大革带,不论外貌和结构都是高度还原文物原貌。








穿着效果,如果是配大袖衫就好了




宽大的革带只是穿着袍服时作为装饰,自己本身就是被挂着的,几乎无法配挂物品,那穿着武服戎装时该怎么办呢。明代就有另外一种戎装上用的窄条革带,通常是3厘米宽,实束于腰间,对于武将来说,一样是显示官位品级的标志,上阵时专门配挂兵器等物品,也能起到勒紧铠甲的作用。当然,配合铠甲用的腰带不可能用玉带銙,最高级的带銙是纯金,明代玉革带也根本没有实束的





这是我做的戎装用金銙革带,为了保证结实实用,没有使用三台结构,也没有使用副带,结构和宋式的双鞓革带一样,不过带銙的排列方法和正常革带还是一样的








明代有地位的女性穿着礼服时,除了普通革带还有一种特别的革带,虽然没有明确的称谓。我们姑且叫做翟衣革带吧,这张图的结构不是很明白


这是我制作的翟衣革带,因为考虑给女生用,所以做得尽量小巧精致








明代带制很丰富,传世文物极多。上面那些是朝廷规定的式样,而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少款式特别的腰带,充分反映出明代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手工艺的发达
这是从先秦一直沿用下来的带钩,明代也有不少变种



明代特有的扣环式玉带钩


这个是我定做的,雪花玉料,不贵


金属制成的三台式革带(图片中的可能是清代的,反正结构都一样)




这就是三台式革带,正式名称忘记了


注意倒数第二个,那叫子母扣,现代服装箱包上比较常见,原来在明代就有了


金镶玉,而且既是三台又是带钩


清代带制的消亡
虽然很多清代带具也是华丽惊艳,但是由于满族服饰占了统治地位,皮革腰带全部退化成了扎在马褂里面的束腰用具,玉质带饰在皮带上消失,演化成了腰间的玉佩。带具完全失去了装饰和显示身份的作用,之前各朝代的带饰也变成了达官显贵的收藏玩物。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的束带文化也随汉服一起消失了 。直到近代,西式的带具随着洋人的西装皮鞋一起占据了中国人的身体,华夏衣冠不复矣。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带扣


清代铜带扣


清代银带扣


清代玉佩


不得不承认,清代的手工艺品的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被外族统治的汉族人民已经做不出过去那种手艺之魂了,明代有子岗,清代无数玉匠没有一个能与他一样有名。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件精美的文物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它们包含的民族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最后,诸位同袍在欣赏祖先的服饰之美时,也别忽略了服装的配饰。别忘了给你的汉服配一条像样的腰带啊。
中华古代带制简述 2013年6月23,宝城十刀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5: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部分文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6: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部分作品展示:

新作--大唐金珠白玉蹀躞带,在此补充














根据定陵文物素面白玉带制作的明式玉革带,文物与本人作品的对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19 21:1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搬运辛苦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5:28 , Processed in 0.0702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