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林荡漾 于 2016-10-1 16:58 编辑
眾所周知,學生想來是思想最活躍、對新事物認同度最高同時熱情也是最飽滿的群體,如何在學生這一群體中擴大漢服運動的影響力便是我認為現在我們應該著重投放精力的地方。事實上,針對學生群體的深入宣傳應該盡早展開。假使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宣傳在一部分學生心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且促使他們加入到復興漢服的隊伍中(或者至少可以讓他們對漢服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并願意在生活中為之宣傳),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將會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上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加入漢元素,讓下一代在潛意識中生成對漢服的熱愛和對華夏文明的認同——而這些將是我們舉行上百場宣傳活動也難以企及的效果。現在不對學生進行宣傳,未來還要連上他們的下一代和思想已經根深蒂固的他們一起進行宣傳,這無疑降低了推廣漢服的效率和質量,又會造成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上的浪費。來自父母的教育總是比外來的教育要好得多,也是更容易深深扎根于孩子心中的。如果我們現在不進行宣傳啟蒙,等到學生們被歌頌屠殺、醜化漢服運動的不良分子給誤導了思想,並把這些錯誤的思想傳遞給下一代,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麼?因此,研究如何擴大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便是提升當今漢服復興運動效率的有效措施。
但同時,我對這一做法又有著一定的憂慮。學生的特點是思想活躍、容易被人鼓動——這雖然對於我們的復興而言是好事情,但在某種意義上也可能成為極大的不利。我們在宣傳漢服的時候,將不可避免的提及漢服的興亡史,從而觸及那段被刻意隱藏起來的、被塵封的血腥歷史。我所擔憂的就是某些學生會因為被祖先們的悲慘遭遇激起,而藉此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并因此引起老師和某些社會人士的擔憂,進而遭到社會道德主體乃至政府的抵制甚至封殺。那麼漢服運動也一定會被徹底塵封,漢家衣冠也就.........到那時候,我這個倡導者就真正變成了華夏的罪人,更沒有臉面去面對溪山琴況兄了。關於這一點我自身真的無法做什麼評判。
此外,我本人作為一個處於普通縣城的普通高中的普通學生(儘管這并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想就我在學校裡發現的幾個現象談一談。
⒈很多學生本能的表現出對漢服的不自覺的認同和親近,對於我們祖先的衣裳常常會情不自禁地讚歎“好美!”、“好想穿上試試!”、“儘管不知道是什麼但還是好漂亮!”之類的。這些話語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我在對身邊的人進行漢服的展示后得到的反應。這個現象反映出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或者嚴重一點說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包括學生在內的人民群眾對漢服缺乏基本的歷史了解,甚至已經到了以“旗袍”、“馬褂”為“華夏傳統”而全然不知漢服為何物的地步,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情況。在當今國內歌頌滿清屠殺、壓抑漢族的大環境下,甚至有許多學生主動認為“我們漢人就應該被屠殺,這是滿人賜予我們的一種‘淨化’”,這表明現在的奴化教育及漢族壓抑政策已經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前的社會形勢對於我們來說前所未有的嚴峻,經過自滿清入關以來三百多年的文化斷代,歷經剃髮易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再加上現在中央刻意壓制漢族的政策及清宮劇在全國電視台鋪天蓋地的佔領,民眾全然不知漢服為何物,甚至潛意識中還會有些抵觸,認為其是“極端民族主義”,更不用說了解和認同了。
全國範圍內的文盲還有不少,但我相信“漢盲”的數量肯定是要遠遠多於文盲的數量的。因此,面對著這麼多對於漢服沒有一點了解的人群(知識來源廣闊的學生除外),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喚起他們(我再強調一遍學生這一群體除外)對漢服的認同,而是在歌頌屠殺的滿清遺留分子對他們進行醜化漢服運動的洗腦之前給他們灌輸一些必要的觀念,(這裡我斗膽借用溪山琴況兄的言論)
即:①漢服是“漢民族”的服飾,不是“漢朝”的服飾。
②漢服運動非但不是“復古運動”,恰恰是一種繼承基礎上的求新運動,目的是尋找、學習和弘揚漢文明-華夏文明最核心的精神內涵、價值取向和文化風貌。
③漢服雖然經過了幾百年的沉淪,並且如今仍受某些遺留勢力的阻礙,但漢服的重新崛起是歷史的必然,是勢不可擋的,它反映了“草根的話語正在不可遏阻地上升為強勢和主流”這一社會現實,是符合歷史發展的新事物,註定要將舊勢力的殘留毀滅殆盡。
但我們在宣傳和推廣的同時更要牢記,向民眾宣傳漢服是為了藉此來重建華夏文明下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道德素養及美好追求。如果不能把目標定在這裡,反而在不知不覺中為了宣傳漢服而宣傳漢服,或者內心過於浮躁、腳步拓展的太快,從而讓民眾對其抱有抵觸或者說在大量的宣傳活動中漸漸不把漢服復興當一回事,那麼就得不償失了。
⒉現在學生的性格整體上呈現兩個分化,
即:①煩躁而沒有自制力,對什麼都不上心、持一種玩耍的態度。
②埋頭于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曾思考過也從未關心過整個華夏的命運走向。
這兩種態度是在漢服推廣中(至少是在針對學生這一群體的推廣中)我最不想遇到的,但很不幸,目前就我國的現實情況來說擁有這兩種性格的人還是佔據了絕大多數。前者可能心裡也是善良的,也對復興漢服、振興華夏有著強烈的願望,但是等到新鮮期一過,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便會迅速將其拋之腦後。針對這樣的人,除非真正從心底震撼了這顆麻木的心靈,否則就只能在其一生中或者說在其徹底成熟之前進行不間斷的高強度宣傳,而這顯然是無法做到的;後者看起來似乎很刻苦,為了父母家庭而奮鬥,其實不然,他們只是刻意地將自己和民族整體割裂開來,將自己對於整個民族所能盡的一份力給無視掉了(如果他們接受了系統而深入的宣傳卻仍然裝死的話),和古代那些只知道功名利祿而不擇手段甚至通敵的人沒什麼兩樣,是一種極其沒有民族責任感的表現。
當然,對於他們的這些行為或觀念我們也沒有資格干涉,只是在他們的心中難道就不能有一點點振興民族的責任感嗎?我們也無法要求什麼,但在日常生活中只是耗費一點口舌宣傳漢服也是無法做到的嗎?或許有人覺得宣傳漢服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但是和整個民族的榮辱比起來,個人的榮辱又算得了什麼呢?要想解決這一點,我所能想到的最佳方法(我也強烈希望有其他人能夠提供跟好的意見和方法)也只是改變宣傳的內容。宣傳中用到的文章可以交由專業人員處理並由有影響力的漢服復興者(如蒹葭從風前輩和百里奚前輩,當然還有我最尊敬的漢服復興先驅、已然仙去的溪山琴況前輩)進行審核,增加其渲染性和震撼性,通過對他們心靈的直擊來促使他們完成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覺醒(雖然效果可能並不理想,但我認為出發點是好的)。由漢服宣傳活動引起的學生內心的思考可以讓潭門從心靈上拷問自己。而在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后,再次接受宣傳時因為有了思考的積澱,那時一定會有一部分人(數量可能不多,卻是復興所點下的星星之火)爭先恐後地加入復興漢服的隊伍中來。
總之,我們應該全面準備進行宣傳方針上的改變,即除了保持“通過復興漢服來重建華夏文明”這一中心的基礎上,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對學生群體進行深入宣傳”和“通過大範圍地開展活動來掃除‘漢盲’”這兩個基本點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