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2|回复: 13

缺乏文化符号的中国软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7 14: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后,不少人建议中国积极拓展“软力量”,
<P>借助传统文化和华人流行文化的柔性吸引力,来为和平崛起“护航”。
<P>然而,缺乏核心、能为普世接受的价值,造成根本的困境,大大制约了中国“软力量”的实现。
<P>  无独有偶,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与闭幕影片,都是中国电影。从徐克的《七剑》到陈可辛的《如果·爱》,今年电影节的嘉宾将先后欣赏古代中国剑客文化和现代中国人的爱情观。为了庆祝中国电影百年,主办o(︶︿︶)o 唉还向中国名导谢晋发了邀请,力图促成本届电影节中的“谢晋专题展”。
<P>  这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不论是在流行文化界、艺术界,或者学术研究范围,中国的符号越来越多。汉语,是另一个日益普遍的中国符号。据中国官方统计,目前世界上学汉语的非汉族人口已经达到3000万,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
<P>为什么是孔子?
<P>  一只中国文化的大鹏,正从大中华地区飞出亚洲,飞向世界。为这只大鹏增添助力的,是崛起的中国经济。当“911事件”连续几年缠绕西方国家的注意力以后,欧美回过身来看到中国崛起已然成为事实,为了“和中国交往做准备”,大家纷纷积极认识中国、介绍中国。
<P>  这种现象过去或会被形容做“中国热”,但自从19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的“软文化”理论出炉并形成影响以后,人们对于类似现象有了新的理解。文化,不论高雅或者通俗,除了能改善国家形象以外,也是一种权势。
<P>  中国政府近来也有意无意地,尝试在政治和经济的领域外,拓展本国的影响力。国家汉语对外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去年底开办全球第一所专教汉语的“孔子学院”,就被普遍解读为中国建立“软力量”意图的明显信号。汉办表示将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拓展汉语教学,而这只是“初步计划”而已。
<P>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逐渐形成文化与制度的对外影响力,不仅是国家的主观意愿,而且往往也是国家发展的自然规律。 
<P>  乍看下,在经济发展的大力驱动下,中国发展“软力量”前景一片大好。深究下去,接踵而来的提问是: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为什么是孔子?
<P>  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除了汉语的经济价值外,中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口,有没有实质吸引力?
<P>美国靠“软力量”斗跨苏联
<P>  什么是“软力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而非“命令”或者“强制”他国做某些事或采取某种选择的能力。根据约瑟夫·奈的分析,相对于以军事、科技、教育、经济力为基础的“硬力量”而言,软力量的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念),以及国际规范与制度。
<P>  约瑟夫·奈是在他的著作《注定领导》(Bound To Lead)里,首次提出“软力量”的理论。奈认为,美国能在冷战中取得最后胜利,依赖的就是“软力量”,即美式民主和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作为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的“软力量”为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提供了论据。
<P>  今天,“软力量”的概念也被援引到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不同情况。在亚洲,日流和韩流是近年较突出的“软力量”例子。在韩剧、韩国流行歌曲的带动下,韩国文化崛起为亚洲的主流文化之一,并带动韩语、韩国科技产品,甚至韩国体育的受欢迎。
<P>  “中国经济发展20年走到了这一步,文化的对外辐射也开始了。现在面对一个问题是:中国文化能以什么为象征符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受访时,提出上述意见。
<P>中国建立“软力量”的困境
<P>  在雷颐看来,官方有意识地选择一个符号,作为文化对外辐射的象征,仅仅是“软力量”的一个方面。但“软力量”不能以人为方式构建,其先决条件是本国文化的蓬勃发展。要实现后面一点,相对宽松的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P>  他认为,中国要形成“软力量”,本国文化首先需要有更广阔的空间。现在的空间,他很谨慎地说:“起码还大有放宽的余地。”
<P>  尽管如此,雷颐同意“孔子”是官方可供选择的范围里,一个最理想的选择。
<P>  雷颐说,除孔子以外,中国政府恐怕再也拿不出第二个适当的偶像人选。o(︶︿︶)o 唉是中国o(︶︿︶)o 唉的象征,却不一定能够被世界所接受。孙中山是不错的人选,但他已是国民党的象征。至于其他中华民族英雄,在全球的范围里知名度就更低 了。
<P>  谁能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雷颐的提问本身凸显中国发展的尴尬处境。政治上中国标榜着社会主义,现实中所奉行的却是资本主义,这种言论与现实的“不一致”,正是中国无法进行有力的文化对外表述,积极建立“软力量”的一个根本困境。
<P>  在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之后,一些观察者,尤其海外华人建议中国积极拓展“软力量”,借助传统文化和华人流行文化的柔性吸引力,来为和平崛起“护航”。
<P>建立“软力量”路还很长
<P>  然而,从战略角度看,大陆学者却认为,中国距离形成“软力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P>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楚树龙教授受访时说,在文化的层面,中国目前仍处于守势,而非进攻。许多当代社会概念例如市场经济、民主、法制,中国还在向外求索,因此还谈不上建立“软力量”。
<P>  楚树龙问道:“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你的核心概念,中国领导人目前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领导人从来没有把这个核心概念推向世界的意图。”
<P>  在美国,全国从政府至民众由上至下普遍认为,自由民主是普世间最优良的价值。美国总统布什在今年的《国情咨文》里,就直接运用奈的“软文化”观点,提出要推行“民主和自由”。
<P>  相比之下,楚树龙认为,当前的中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口并不具吸引力。何况,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所谓仁、爱、勤俭等传统价值,也从大部分年轻人身上消失了。
<P>  他说:“中国文化中,大概只有中国饭是对其他人最有吸引力的。”
<P>  对于汉办成立孔子学院,楚树龙将之理解为“部门行为”,而非“国家行为”,或者是“战略行为”。楚树龙说:“那可以说是一种公关吧,但是多点人学汉语,对于扩展中国的影响会有多大帮助?我觉得不会有很大帮助。”
<P> 
<P>软力量——国际竞争新领域
<P>在国际舆论日趋复杂化的今天,“软力量”已经成了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可以说,“软力量”领域将是世界强国的必争之地。
<P>继孔子学院之后,中国媒体界目前正在讨论,如何通过打造知名媒体以布局中国“软力量”。
<P>美国的信息传播量占了世界的65%,在“软力量”媒体层面上,美国有极大优势。
<P>  不过,相对于中国学者的保留态度,居于其外的第三者或许能从别的角度,看到中国建立“软力量”的潜力。 
<P>  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同样和平的世界环境,需要广交朋友,需要塑造温和、理性大国的形象。中国最近大事庆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并强调郑和“和平使者”的形象,借此向邻国释放善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有条件进行,并且正在努力的方向,是让周遭邻国以及世界一些落后国家,都能从中国崛起中受益。近年中国加入亚细安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参与湄公河的开发,都带有这样的意义。
<P>  不论这是出于“实事求是”,或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王道”精神,它都是中国向外发出的积极善意。
<P>  虽然,这种善意不会如可口可乐、薯条和好莱坞电影一样,能立刻被一般民众所体会与享用,但有人认为,它最终也会构成外交上的“软力量”,并且发挥长远而持久的效用。</P>
发表于 2005-8-7 1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道理的
发表于 2005-8-7 22: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P>文化,相当于你的核心概念——这话总结得不错。</P><P>美国的文化软力量,早就润物细无声地入侵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甚至成功地替换其理念思想 人生哲学,可谓相当成功。如果没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内核,被侵润(这里用到一个肿瘤学名词,应该比较合适)自然也是正常的事。中国的儒道禅宗,今天对西方人来说古老而神秘的,但不幸的是,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成了一种“另类”,中国文化今天已经不叫中国文化,而叫“古典”文化,似乎成了作古的东西。</P><P>本来,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我们理应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根系来支撑我们这个庞大的民族,支撑她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但由于种种外在的,内在的和历史的因素,扪心自问一下还是心虚的很。就像楼主文中讲的,我们究竟寻求什么样的“软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基和标志?今天还在争论和探讨。</P><P>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恐怕是最明智的,因为那本来就是我们量身订做的文化:仁爱包容,端庄正直,自强积极,和谐中庸,天人之道……那本来就是千秋的智慧,积累锤炼使之愈加浑厚而深邃。回归传统文化,远比自己不伦不类地去模仿外域文化要聪明得多。不过,话又说回来,邯郸学步要不得,但善于扬长避短弃糟取精却是另一回事,因为今天的中华是开放的,我们也需要发展的眼光。</P>
发表于 2005-8-8 0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P>什么是“软力量”,我的理解是:自有文化的辐射力、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国家制度的先进性。</P>
<P>一个国家仅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硬力量”,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左右世界的大国;作为“超级大国”,软力量是必须具备的,它与“硬力量”同等重要。</P>
<P>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硬实力提高很快,但是“软实力”则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这与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长期遥遥领先世界的东方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文化、核心价值观、制度力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中国真正要“和平崛起”,软实力战略名正言顺地提上议事日程是迟早的事。</P>
<P>当然一些具有官方色彩的战略专家“王顾左右而言它”,大概是出于“韬光养晦”的既定官方策略,o(︶︿︶)o 唉对这些问题一向采取一种低调的姿态。然而策略归策略,有计划、有步骤的增强国家“软实力”,这一步骤是必然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8 0:03: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8 0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P>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只有政治经济强大,而文化落后的国家。</P><P>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为全人类共有的理念使文化力量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无论哪个国家都很重视本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力。</P><P>  可惜当年我们要政治,不要文化,后来要经济不要文化,现在想到要文化了,我看,很艰难啊,失去的东西怎么找回来?</P>
发表于 2005-8-8 0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的儒道禅宗,今天对西方人来说古老而神秘的,但不幸的是,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成了一种“另类”,中国文化今天已经不叫中国文化,而叫“古典”文化,似乎成了作古的东西。</P>
<P>本来,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我们理应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根系来支撑我们这个庞大的民族,支撑她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但由于种种外在的,内在的和历史的因素,扪心自问一下还是心虚的很。就像楼主文中讲的,我们究竟寻求什么样的“软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基和标志?今天还在争论和探讨。</P>
<P>这些说的非常好 我们到现在还在为用哪种文化来支撑我们的民族而争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一种悲哀了 </P>
<P>和我们相邻的很多民族早已经找到了本民族的文化(即便是原本因为已经做了古的文明)和现代文化(是经过近代改革了的多多少少已经西化了的文明)的契合点,----即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兼收其他文化,然后在大步前进了, 而中国一直在要不要以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汉文化)核心之间徘徊,如果任此发展那么所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将只是我们口中炫耀的资本,中国就真的只是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了,我理解的中国足以影响其他国家的软文化应该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塑造了我们民族性格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这是一种在世界上影响力很大的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在现实中的具体做法是坦诚的接纳和加强传统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就是大力加强国学教育,这方面台湾和香港要多的好一点) 提倡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且对西方的文化兼收并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8 1:25: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8 1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发表于 2005-8-8 14: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万的签名印章真不错啊,从哪里搞到的?
发表于 2005-8-8 14: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佛会画画,可能是用电脑的画图软件做的,原创。印章上的字好象是天汉使节万佛公主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8 19:29:2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8 15: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P>哦,是我们的亲家汉唐论坛的斩妖刀斑斑做的,应该是用字体库和软件做的吧,可以去这里向他要[em05]</P><P><a href="http://www.han-tang.org/php/bbs/viewthread.php?tid=6591&amp;fpage=0&amp;highlight=&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han-tang.org/php/bbs/viewthread.php?tid=6591&amp;fpage=0&amp;highlight=&amp;page=1</A></P>
发表于 2005-8-8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耶!!</P><P>我去怎么说呢?</P>
发表于 2005-8-8 19: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緊(︶︿︶)o 唉?不栋?想要啊~,你是我公主的侍从~[em31]
发表于 2005-8-8 21: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P>提醒一下</P><P>请各位朋友在发非原创文章时,务必注明转贴</P>
发表于 2005-8-8 22: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万佛朝综</I>在2005-8-8 19:14:22的o(︶︿︶)o 唉:</B>
你緊(︶︿︶)o 唉?不栋?想要啊~,你是我公主的侍从~[em31]</DIV>
<P>
<P>好啊,鬼姐![em07]</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3:27 , Processed in 0.0667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