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44|回复: 18

恢复华夏衣冠当从深衣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8 0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作者:信而好古</P>
<P >
鄙人前几日发帖《深衣制作过程》,跟帖者甚少。究其原因,恐怕很多人对深衣尚不知为何物。以至于有些人将内衣与深衣混为一谈。如能了解深衣在华夏衣冠几千年发展史中所处的地位,绝大多数拥护汉装复兴的同道一定能够支持鄙人的观点:恢复华夏衣冠当从深衣开始。

《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深衣的制作,有四个标准:规、矩、绳、权衡。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这些标准反映出古圣先贤制作衣裳的理论根据,也体现了五千年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
深衣的使用不分贵贱贫富,上至天子,下及黎民百姓,皆为常服。在古代,文官能用,武官也能用。外面的礼服是深衣制,里面的内衣也是深衣制。平日家居时是深衣,婚丧嫁娶时也是深衣。所以说深衣应用面最广。
东周后,礼崩乐坏,衣冠制度很多人也不再遵守。《论语·乡党第十》:“非帷裳,必杀之。”朱子集注曰:“杀,去声。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积,而旁无杀缝。其余若深衣,要半下,齐倍要,则无襞积而有杀缝矣。”孔子“必杀之”,其他人就未必“必杀之”了。从这一段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制作深衣不遵照先王之制了。虽然不遵守制度,但是人们仍然习惯于称那种衣与裳相连的衣服为深衣。最近几十年来,地下考古发掘出从战国一直到明代的大量古代服装。其中这种衣与裳相连的深衣式服装占据最大的分量。

所以说,无论从服装制作的理论根据上,服装使用的普遍程度上,还是服装发展的历史渊源上,深衣在我们华夏衣冠当中都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

恢复华夏衣冠当从深衣开始,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理解。参照鄙人所作《深衣制作过程》一帖,基本上已经可以制作出比较象样的深衣。当然,仍有一些细节尚待考证清楚。其中衣领的制作,内襟的处理最为突出。希望诸位致力于汉装复兴的同志共同努力,力求在最近几年内让我们祖先的服装出现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p></p></P>
<P ><p> </p></P>深衣是一種上衣下裳相連的服裝。深衣剪裁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於朝祭之服,下裳必裁 12 幅,以應 12 個月,符合古人對天時的崇敬,如同冕服的天玄地黃十二章(皇帝冕服,上玄衣,下纁衫,共有飾品十二章)。深衣的長度大致在足踝間。
《禮記》上說:「既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即可以擯相,又可以治軍旅。」所以深衣既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倍受人們喜愛。不分男女,不論尊卑都穿。《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深衣的用料多為麻布,領、袖、襟等部位鑲彩色邊,作為裝飾。
发表于 2004-9-22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作者对汉服颇有研究。请问楼主这“信而好古”是何许人也?
发表于 2004-9-22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而好古对传统文化有研究,是汉网名人。
发表于 2004-9-25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
发表于 2005-2-25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帖子,希望多贴贴,最好有图文并茂就好了</P>
发表于 2005-2-25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深衣、直裾、襦裙都为汉民族服装最基本样式,不能偏废。
发表于 2005-2-26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而好古是汉服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之一。
发表于 2005-9-14 22: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最喜欢曲裾深衣了</P><P>显的人多苗条高雅啊</P><P>漂亮啊</P>
发表于 2005-9-15 06: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P>深衣好看是肯定的,而且交领右衽的深衣,真的是很“中国特色”,值得作为中国国际形象推广。</P><P>不过古代布幅不宽,裙摆分成好多块,因此而形成一些中华“礼仪特色”的文化说法;</P><P>在现在,很多纺织条件先进了,深衣可不必分那么多缝即可裁制成,本人还是更喜欢“天衣无缝”的风格,所以很少做分那么多片的深衣。</P><P>剪裁简洁,又合体,是现代裁剪的风格,我现在努力在简洁的裁剪线基础上,做到合体的立裁效果,我认为那才是既“有中国特色”的,又有“现代特色”的“中国汉服”。</P><P>以上是我个人意见。</P>
发表于 2005-9-15 06: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
东周后,礼崩乐坏,衣冠制度很多人也不再遵守。《论语·乡党第十》:“非帷裳,必杀之。”朱子集注曰:“杀,去声。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积,而旁无杀缝。其余若深衣,要半下,齐倍要,则无襞积而有杀缝矣。”孔子“必杀之”,其他人就未必“必杀之”了。从这一段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制作深衣不遵照先王之制了。虽然不遵守制度,但是人们仍然习惯于称那种衣与裳相连的衣服为深衣。最近几十年来,地下考古发掘出从战国一直到明代的大量古代服装。其中这种衣与裳相连的深衣式服装占据最大的分量。
</P><P>这一段尤其能说明一些“礼仪规定”和“实用选择”的问题,上下连裳,遮盖全身,这个格式因为实用,所以一直为人们所选择和延续,但是具体幅片怎么裁,就没有一直遵照古制,而是怎么方便,跟着每个时代的纺织进步的程度,和社会财富水平的高低、习惯来走,这就很符合自然选择的发展结果。 </P>
发表于 2005-9-15 19: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P>穿衣戴帽各有所好</P><P>萝卜白菜各有所爱</P><P>因人而衣吧</P>
发表于 2005-9-16 00: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沒見竹子兄弟嘹~[em28][em45][em48]
发表于 2005-9-16 0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系竹子啊,楼主是阿莲嘛。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0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古代布幅未必不宽 下裳裙摆分多片 而上衣却要求左右各一整<FONT face=宋体>幅</FONT> 须下裳用布四幅方可达整</P>
<P>上衣</P>
<P>

</P>
<P>下裳</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8-11 11: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P>可惜!!!现在的人对汉服越来越不想了解了,反而代之换成的影剧装!!</P>
发表于 2007-8-22 21: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P>同意楼上的,但是,偶好像之前也这样...一定改进~</P>
发表于 2007-8-22 2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衣是最应该重视的服制, 男女官民文武借可服之, 无衣裳制礼服之烦琐,有礼服之纯正, 理应是现代汉服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发表于 2007-8-22 22: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齐鲁风</I>在2007-8-22 21:13:04的o(︶︿︶)o 唉:</B>
深衣是最应该重视的服制, 男女官民文武借可服之, 无衣裳制礼服之烦琐,有礼服之纯正, 理应是现代汉服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DIV>同意此说法!!
发表于 2007-8-30 1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深衣 曲直都是最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1:51 , Processed in 0.2414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