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14|回复: 3

[转帖]丁姓源流与族谱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5 19: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丁姓来源 </P>


<P>一、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其始祖为姜,以谥号为姓氏。 </P>
<P>姜太公于西周初年官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其儿子名极,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后中国丁氏家族人土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一支丁氏,史称丁姓正宗。 </P>
<P>炎帝为姜族始祖,姜族起源于岐山境内的古姜水流域,故姓姜,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炎帝的子孙经夏、商至周初时有了姜尚,俗称姜太公或姜子牙,他于西周初年任太师,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而被封于齐 (在今山东北部,建都营丘,即今山东淄博东北)。齐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姜太公因此也被称为齐太公。齐太公之子姜伋为周成王时的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赠谥为齐丁公。其第四子叔庚承封济阳,以父谥为姓,便成为丁姓。 </P>
<p>
<P>二、出自丁侯的后裔。 </P>
<P>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子孙四散各地,部族有的以丁为氏。丁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早在商朝末年,就有一丁姓贵族被封为诸侯,人称丁侯,是丁姓见于史册记载的最早一人。据《姓氏考略》记载,周武王伐纣之时,丁侯因不愿跟从而为周所灭,其子孙遂四散各地,但其部族仍以丁为氏。显然,后来的丁姓至少有一部分是从丁侯这里传承下来的。然而关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却因古籍记载的语焉不详而无从探知,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虽能肯定丁姓起源甚早,却无从获知最原始的丁氏家世源流。 </P>
<p>
<P>三、他姓改姓 </P>
<P>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是为江苏丁氏。 </P>
<P>历史上的西域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人很多,进入中原汉化以后往往改姓丁氏。 </P>
<P>出自于氏所改。 </P>
<p>
<P>四、出自子姓 </P>
<P>西周初同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约给微子启,建都商丘,称为宋国。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姓氏,称丁氏,是为河南丁氏。 </P>
<p>
<P>五、少数民族丁姓 </P>
<P>少数民族中存在丁姓的记载。《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功臣表》中就记有:阳都敬侯丁复,以越将从汉高祖刘邦举兵于薛,至霸上,入汉,后助高祖平定三秦,破龙且于彭城,任大司马,讨平项籍,封阳都侯 (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食邑七千八百户。丁复死后,其爵位被其子丁宁及孙丁安城所袭,至孝景帝二年 (前155年),丁安城因罪被免职,封国亦因此被取消。汉武帝时,有一方士名叫丁夫人,应劭认为他是丁复的后代,三国吴名将丁奉本庐江安丰人,而庐江一带为越族移民密集地,因此有人以越族有了丁氏为由,推测丁奉可能亦出身越族。</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9: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P>丁姓迁徒史 </P><P>丁姓家族的支派相当复杂。依据有关史料的记载,丁姓最初是以今山东省境为其繁衍昌盛之地,后逐渐成为“济阳’一带很有名望的家族。汉至晋之际,是丁氏繁衍迁徙最为昌盛时期。东汉时,已有丁氏后裔播迁干南方的广东。三国时代丁氏家族随不断升级的战乱播迁更远更广。而长江以南的东吴,又有孙匡一支改姓丁氏,使得南方的丁姓阵容更加庞大,此时丁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从有关史料记载丁姓的分布情况看,历史上南北方各地的丁姓大多是由发源于山东省境的丁氏播迁而去的。其中长江流域的江苏南部、浙江大部丁氏,则大部分是来自东吴之孙氏改姓为丁的这一支。而进入福建等地的丁姓,其先世仍为“济阳”丁氏这一支派系,于唐初入闽。唐末时,又迁居泉州乃至广东等地。宋代以后,丁姓已遍及全国各地。播迁徙衍 由于丁姓家族系出多源,故要确切的说出其先后流变的经过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 </P>
<P>关于丁氏播迁徙衍的原因: </P><P>1.避兵乱。这是引起迁徙的最主要的原因。如夫椒丁氏是宋元之际因避兵乱自常州徙居夫椒之古竹里;杭州丁氏则是因清初家室毁于战乱,时其祖丁无相贾于杭州,遂留居不返;南通丁氏也是元末避乱,自苏州迁通州,后转徙石港场南乡板桥山庄;崇明丁氏于宋靖康间自容城迁居崇明;缙云丁氏则是南宋末避兵乱自金华迁来缙云。 </P><P>2.异地为官。如丹阳东门丁氏,始迁祖丁仙芝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任余杭尉,遂迁家至丹阳;日照丁氏于明洪武间自海州东海县北徙至日照城南刘家寨,后以军籍隶青州卫,所居遂名为丁家庄。 </P><P>3.扩枝散叶。如武陵丁氏迁居湖南后,人丁兴旺,子孙便渐渐散居于衡州、澧州、常德等地。</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9: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P>丁姓家谱介绍 </P><P>家谱作为宗族世系的记录,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历来备受重视。有的宗族旧谱在战争年代散失后,还往往要重新编写。如吴兴丁氏宗族,因元朝“用兵江南时,其家文籍尽散佚,世绪无所于考”。族人“乃惕然以为隐忧,搜遗讨残,积以岁月,作《丁氏世谱》一卷。……而凡祖考告身、举制、遗文,墓志咸载,并买佳石以重刻之”。同时修“时思庵”于墓侧,此即“墓祠”,而石谱是时思庵中的主要设置。为免遭毁损,竟然将家谱刻在石碑上,足见古人对家谱之重视。然而由于文革中家谱被列为四旧之属,遭到惨重破坏,故而现存家谱多为残本,而且由于年代久远,清以前的家谱现在基本上已很难见到了,如从上海图书馆现藏家谱情况看,其所有丁氏家谱多为清末或民国时期之作,共计有 8种,大多为残本,如其中的《上虞夏湖溪丁氏家谱》为清丁耀南纂修,原有16卷,现仅存清光绪23年(1897年)瑞松堂木活字残本。 </P>
<P>家谱的内容 </P><P>丁氏家谱的内容与一般家谱类似,包括始祖遗训、宗规、得姓本源、世系、传、像赞、诗文、祭规、祭产、迁徙记、出姓记、诰敕、疏稿、碑志、行述、纪淑录、母仪录、墓图、家箴、墓志铭、贤行略、贞节录、艺丈、服制图等,此外,家谱中往往还附有名人贤士所作的序或跋,如《南塘丁氏六修真谱》内就有欧阳修、王安石、顾栋高、林则徐、翁同和、阮元、丁福保等所撰序、传、志、状等;在家谱中,常有辈分字行,如民国土4年丁远福等纂《丁氏族谱》,江苏如皋丁姓一支字行为:“昌忠正邦佐,广吉仁义良。”又清宣统元年丁允和修《丁氏族谱》,江苏仪征丁姓一支字行为:“惠炳庆祥,文诰绪生。”</P><P>以上转自:<a href="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4/HundredName/DL/DL-20040217162113" target="_blank"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4/HundredName/DL/DL-20040217162113</A></P>
发表于 2006-7-17 17: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P>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是为姬姓丁氏。</P><P><a href="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6-7/20067122353760947.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6-7/20067122353760947.jpg"></A></P><P>丁姓占汉人0.42%,人口500万以上。分布很广,但不均匀。</P><P>宋代28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明代40万人,形成以江浙为中心的聚集区。当代人口500万以上。形成以江苏为中心的聚集区。</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7:38 , Processed in 0.0968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