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9|回复: 6

(燕赵都市报)追忆、打量、反思、憧憬、思辩----中秋节复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7 1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color=#ff0000><b>●中秋节复兴特别策划-策划人语:中秋月下
●中秋节复兴-追忆:温情怀旧追忆中秋
●中秋节复兴-打量:月饼中秋?
●中秋节复兴-反思:中秋节的冷与热
●中秋节复兴-憧憬:我们期待的中秋
●中秋节复兴-思辩:洋节 VS 中国节,谁能走得更远</b></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color=#ff0000>●中秋节复兴特别策划-策划人语:中秋月下</FONT></b></P><P>在传统意义上,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除了吃月饼,赏月,祭月外,各地还有不同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苏州的石湖看串月,苗族的跳月,傣族的拜月……然而,这些美好的东西正渐行渐远,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民间文化开始变得缺乏足够的呼吸空间。 </P><P>  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业文明,如今,工业文明甚至商业文明已经取代农业文明,传统节日已丧失精神基础,消逝是必然的。 </P><P>  由此看来,中国传统节日的式微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亦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人们看到红衣服、白胡子的圣诞老人而备感亲切时,似乎才突然感觉到———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落伍了。 </P><P>  比起正在消逝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商业化的全球语境,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这或可被称为进步的现代文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也因此少了一种乐趣,一种纯粹的乐趣,而乐趣似乎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所在。 </P><P>  因为失落,所以复兴。 </P><P>  相对于节奏性的前进,复兴更意味着一种颠覆性的力量,或可称为革命。正如一道辩证式的问题,复兴需要一个充满智慧的创新式的解答———以创新式的手法不断更新、完善中秋内涵,似乎更有利于中秋的传延。 </P><P>  当然,复兴需要更多重力量的共同支撑。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面前,我们必须使自己变得更主动一些,复兴与革命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而应引进入更广阔的辩论、更顺畅的信息流通。 </P><P>  这也许就是我们使命所在。虽然一张新闻纸还远远不能完全承载这场变动,但我们仍然希望加入到这个复兴的大军之中,并发出我们的声音。 </P><P>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的声音期待更多的回应。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color=#ff0000>●中秋节复兴-追忆:温情怀旧追忆中秋 </FONT></b>
</P><P>30岁人记忆中的中秋: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P><P> 人群标志: </P><P>  我们是这样一群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上半场”,随处可见的最高指示与大字报只是童年记忆中偶现的碎片……我们赶上了第一批全国统一教材,语文课本的第一篇是“你办事,我放心”……改革开放中,基础教育十年制改成了十二年制……东欧剧变时,我们正好高考,类似的时事考题试卷中还没出现……考上大学后,我们是第一批交学费的,毕业时,我们是第一批双向选择的,结婚时,我们是最后一批必须婚检的…… </P><P>  回忆中的温馨: </P><P>  初秋的下午,几位30岁的朋友坐在临街的咖啡屋里,聊了起来。 </P><P>  “中秋节?小时候,有一个中秋节印象挺深:那时候我生活的军队家属院,一到中秋就在大操场放电影。心中想着今天可是中秋节呀,于是看电影时就紧张兮兮,总觉得今天应该和平时不一样呀。电影照例是《南征北战》之类的战斗片,耳畔枪炮声隆隆。看着看着,我想,今天是中秋节呀,得看看月亮啊,于是抬起了头,金黄的圆月正从浮云中悠悠走出”———“夜战白桥(夜站白瞧)”的露天电影和几块从食品一厂买的硬邦邦、不太好吃的月饼浓缩着李红卫先生童年的中秋记忆。 </P><P>  这一席话像一把钥匙,大家都开始追忆起似水年华。 </P><P>  “那是1992年的秋天,桂园里的桂花飘散着让人难以拒绝的幽香,一轮金黄的满月凝视着绿树掩映中的武汉大学”———沈英姿女士开始了她的追忆之旅:“校园里人来人往,情侣们当然有他们的计划,单身的同学们也呼朋引伴,大家在山间湖边消遣着无边的月色。学校广播台也很会煽情,清寂的校园中回荡着一首接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当时孟庭苇正走红,她的那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是当晚的主打歌,伴着这首轻灵忧伤的歌曲,我和同学们不由放下了脚步,最后在体育馆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我们就这么静静地坐着,我们的心似乎和歌声、和温暖的月光、和青春的校园融成了一体……歌声远去的时候,有人在篮球场上翩翩起舞,舞者越来越多,最后我们也加入其中。”———轻歌曼舞,花样年华,30岁人最难忘的校园版中秋。 </P><P>  50岁人记忆中的中秋:“革命”中的节日轻漫怀旧温情 </P><P>  人群标志: </P><P>  我们生在红旗下,沐浴着阳光雨露,领袖一挥手,我们开始了o(︶︿︶)o 唉燃烧的岁月,绿军装、武装带、红袖章勾勒着我们青春的模样,东方红兵团、大串联、上山下乡是我们青春的乐章……考大学我们不用考试,看的是手指的茧子……当我们想正式开始美好生活时,改革的阵痛需要我们承受,“内退”、“下岗”成为我们中许多人的选择。 </P><P>  特殊的回忆: </P><P>  别样的人生,只会让人对生活的体悟更加深沉。“革命化”的烙印无损美好的回忆。这是记者对几位50岁朋友走访的体会。 </P><P>  “1973年秋季,我们行业下属各企业,抽出200多人,被派到一个村庄去收秋。在收秋的过程中,正好赶上中秋节。在当时强调革命化的时期,固然没有人员敢提出回城的要求。不仅不能回城,而且就是在中秋节那天,还要坚持在田间劳作,更不准提前收工。中秋节那天,晚饭较前丰盛多了。那就是在每个人的饭碗中,加上两种蔬菜,三块小炖肉,两块“月饼”,另外,还有两个苹果。这天的中秋之夜,天空格外晴朗,万里无云,一轮明月当空,大地如同白昼。面对这中秋美景,可是又有谁去欣赏呢?”这就是在那个年代,高国彬先生在武清县度过的中秋之夜。 </P><P>  “那年,‘革命’轰轰烈烈,中秋节那天,家里备了月饼,放在饭桌上。晚饭前,父亲率全家老小,在主席像前唱《东方红》,诵《老三篇》,算是节日革命化……”李治国先生这样回忆自己最为难忘的一个中秋。 </P><P>  在“革命任务”压倒一切的日子里,春节、端午、中秋都被从头到脚的“革命化”了。“文化”都已被“大大”地“革命”掉了,文化之下的民俗节日只能偷偷保留一点点怀旧的温情了。


  70岁人记忆中的中秋:月圆时分的香气四溢 </P><P>  人群标志: </P><P>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已经七十岁了,而七岁的事情似乎就在眼前。我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所置身的历史背景,都可以在中国革命史中找到详细的记录。回首往事,只觉得风尘压身。看着孙儿天真的笑脸,我们又开始了一段白纸一样的人生。 </P><P>  难以抹灭的回忆: </P><P>  人过七十,最鲜活的记忆都聚焦在青春年少时。 </P><P>  “我的家乡是一座江南小镇”,钱恒祖先生这样打开了话匣子,“50年代时,全镇只有两家杂货店生产月饼,一家叫天香斋,一家叫美味斋。我那时就读于镇东门的省立中学,从镇北门的家去上学,必经过这两店门前。” </P><P>  “中秋节前半个月,那烤月饼的香味从两店后的作坊里飘出来,真使人垂涎欲滴。每次经过,都要多吸几口香气解馋。” </P><P>  “过节的晚上,明月高挂,在庭院的桂花树下,母亲在茶几上敬上几炷香,摆上四颗月饼(象征事事如意),敬过上苍之后,便切开月饼分食。也许是年轻,胃口好的缘故吧,感觉月饼味道极佳。那是典型的苏式月饼,馅有洗沙和五仁两种,外面包的是层层擦油的酥面皮。一口咬下去,总有些香香的酥皮要往下掉,舍不得丢掉,总是用另一只手掌接着,再送往嘴里。” </P><P>  “……母亲总是在天香斋和美味斋各买两个……当时,还未公私合营,两家的竞争很激烈,千方百计提高月饼质量,宣传也很有特色:天香斋挂的横幅是“天香数第一”,美味斋则挂起“美味盖天香”的横幅与其抗衡。” </P><P>  “那时五分钱可够买两个烧饼一碗豆浆,而月饼我记得是两毛钱一个,所以,除非是过中秋节,是舍不得买月饼的。” </P><P>  忽然,一抹秋阳钻进了钱恒祖老人的书房,不觉中我已做客了两个钟头。看着钱老深邃的眼神,我知道他正穿行在时间的河流里。恍然中,我也似乎乘坐着那艘溯流而上的小舟———来到了上个世纪那个五十年代的江南小镇…… </P><P>  溯源:中秋节的来历 </P><P>  拜月说 </P><P>  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P><P>  嫦娥说 </P><P>  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嫦娥便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P><P>  拜土地说 </P><P>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P><P>  驱除鞑虏说 </P><P>  有人认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 </P><P>  中秋节习俗集萃 </P><P>  赏月、吃月饼,是最为“主打”的一个习俗。 </P><P>  此外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P><P>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P><P>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P><P>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P><P>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 </P><P>  本报记者:王荣娟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color=#ff0000>●中秋节复兴-打量:月饼中秋?</FONT></b></P><P>
  ●中秋节复兴-打量:月饼中秋? </P><P>“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教我打月饼……”儿时的童谣还在耳边回荡,不知间已过了多少中秋月圆夜。可不知怎的,儿时对中秋圆月的祈盼,到现在只剩下商场里满眼的“月饼大战”。 </P><P>  只剩下了月饼? </P><P>  键入“中秋”,上网“百度”一下,出现了6万多条新闻,而这其中90%都与月饼有关;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月饼广告、商家中秋促销的消息也让人目不暇接…… </P><P>  以团圆、赏月为主的中秋节,不知不觉间,已改朝换代,成了“赏月饼”,收获最大的可能要算“热热闹闹过中秋,敲锣打鼓卖月饼”的商家; </P><P>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感怀,不知不觉间,被商家“月饼经济”的硝烟所缭绕; </P><P>  对中秋的记忆“烙印”,不知不觉间,已成为让人瞠目结舌的天价月饼,被“新闻调查”的陈馅月饼事件…… </P><P>  中秋怎么只剩下了月饼? </P><P>  “同住在一个城市之中,父母兄妹平时已走动颇多,对于中秋的团圆,已不太在意;而家远的人们,这一天未必能赶回去和家人团聚。中秋,到现在也就是个‘意思’吧,也只有吃月饼可以‘代表’一下,过中秋了!”一位中年人直言他的内心之想,快过中秋了,单位发月饼、逛商场看月饼、走亲访友拎着月饼,这才能渲染起中秋节的气氛。“本来中秋不像春节等隆重,传统意义上的团圆、赏月又逐渐的淡化,如果再缺少月饼这个中秋‘道具’的烘托,那就真的有点寂寞了。” </P><P>  离开月饼中秋? </P><P>  面对淹在月饼里的中秋,不少人对中秋有了渐行渐远的感觉。 </P><P>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感叹,小时候,对节日的祈盼都离不开一张嘴,能吃上平日里吃不上的美食,再加上一些传统节目,自然对过节“刻骨铭心”。但如今,日子过得可以天天像过节一样,工作忙得无法休闲,即使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月饼,那中秋的滋味,也淡了许多! </P><P>  “一过中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商家的月饼大战,中秋简直就成了商家的‘月饼经济’,我觉得,月饼经济只是在人们心中‘撑’起了中秋的繁荣景象,而现在有多少人还会真正地静静地坐下来,好好品尝一下香喷喷的月饼、体会一下中秋的感觉呢?只不过到了这个季节,购买月饼、送出月饼表达一种牵挂。而更多的人会以此来联络感情,礼节性的成分更多一些。‘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情景早已不见了。”老新闻工作者感言,“传统”有时候也得顺应时代发展,虽不敢说中秋节将来可能会越来越清淡,但非得“强调”出什么,也没有太大必要。“过去说,父母在不远游,而现在要好男儿志在四方,这是时代发展所必然的。我更希望将来的中秋过得更随意一些,比如发发短信,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等,失掉了实质意义的月饼经济,没太大意思。” </P><P>  对这种观点,石家庄社科院研究员梁勇则不以为然:“有些农业文明的节日,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抛弃,比如寒食节(那天不能生火做饭)到目前已完全被现代文明抛弃,这种自然淘汰是正常的。但对于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节日,还是应该维持下去的,要不然,民族文化会在年轻人当中削弱,将成为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梁勇认为,这种维系应该依靠政府,国家应该将一些民族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唤回老百姓心中的传统。当然,传统节日也要与时俱进,除了月饼文化,还有“电子月饼”、“短信月饼”等,吃的文化可以淡化下去,但承载的亲情符号等要越来越重。 </P><P>  专家观点:将月饼中秋进行到底 </P><P>  有人说,现在的中秋,只是异化了的月饼与商家炒作,月饼经济不知究竟还能走多远?对此,梁勇先生是个乐观派,他很肯定地认为,商家的月饼炒作,对中秋节是有好处的。 </P><P>  “这种炒作也是一种弘扬和烘托。”既然商家能炒作,说明月饼经济还是有充分的市场,中国人对月饼的认知度很高,月饼作为传统节日的文化载体还是有生命力的,不仅如此,现在的月饼越做越精,中华传统美食还是有很大影响力,这也是一种推广。商家的月饼炒作,是有意义的,但不要承载“o(︶︿︶)o 唉”,失去了月饼的文化意义。我觉得,月饼经济还会延续下去。

   

  “新”中秋经济,“月饼黄牛”悄然来 </P><P>  离中秋还有一个星期,省会某小学的李老师收到了她今年的第一张“月饼票”,———一位同学的家长送的———凭这张票,就可到指定地点去领取一盒价格不菲的礼品装月饼。李老师知道,这张月饼票不是这位家长自己掏腰包买的,而是这位家长的关系单位送的。 </P><P>  中秋越来越近,月饼票的“交易”也就越来越火:一些单位发放福利,为了方便,交了钱让职工自己去取;一些需要客户“大力协助”的单位,一到中秋也需要表示表示……需求就是导向,不过,这月饼票一多,打它主意生财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P><P>  俗话说,吃的不买,买的不吃。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手里的月饼票多得用不完而有些人要送礼,如果能买到便宜的月饼,那该多好?于是,一个新的行当诞生了———月饼票黄牛党———可以让月饼票流通起来。 </P><P>  如果赶得巧,在商场超市或者糕点屋门口,你会碰到他们,轻声问你———要便宜的月饼票吗?如果正赶上你需要,那么好,两头高兴———黄牛们以超低价从那些用不着这多票票的人手中拿到的月饼票,再以低价卖给了你,他赚了一笔你省了一笔,“出票人”也不亏。 </P><P>  本报记者:王荣娟 </P><P>  异化了的中秋,月饼的牢骚 </P><P>  我叫月饼,大家都知道,我是中秋节的时令点心。论理儿上与饺子相比,在中国传统食品大家庭中,我的地位不算突出;可最近几年,我渐渐成了这个大家庭中最具新闻性的话题之王。 </P><P>  当年,“陈馅事件”令享誉百年的“南京冠生园”破产倒闭,在业界震惊一时。而这仅仅是我陷入是非漩涡的开始,每年中秋前的一个月,关于我的爆料最多:黄金月饼、鲍鱼月饼……我,这个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出身并不高贵的传统点心与天价、o(︶︿︶)o 唉和权钱交易搭上了界,频遭口诛笔伐,最近还有专门的包装立法,要对我着什么装、穿几层衣服、戴什么首饰严格限制,即如果它们的价值超过我的价值的1/3就不得上市销售。 </P><P>  回溯我的历史,至少上千年。我叫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或者团圆饼,不想因为盒子里的名酒、金匙被人改名成“o(︶︿︶)o 唉饼”。相传月饼的名字是唐明皇和杨玉环这对爱侣所给,寓意美好、团圆,我不想被权钱交易误了名声;我的传统配料是面粉、糖和各类果仁,本是能被最普通家庭享用的平民点心,实不想在全民话节能,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加在我身上的“罪名”———“每生产月饼1000万盒,其包装将消耗400到600棵胸径10厘米的大树”已足够将我塑造成“千古罪点心”。 </P><P>  “去伪存真,还我本来面目”,今年中秋月圆夜,我许下这样一个愿望。 </P><P> (辽沈/文) </P><P>  记者调查:今年如何过中秋 </P><P>  中秋前夕,对于今年打算如何过中秋,记者随机调查了一部分读者: </P><P>  57%的受访者表示,要在中秋节回家与父母团聚; </P><P>  24%的受访者表示,离家太远,无法和父母团聚,但一定会给家长打电话问候节日快乐; </P><P>  19%的受访者表示,因为工作需要,可能不能和家人团圆,或者还没有想好到底怎么过; </P><P>  32%的受访者表示,会给自己要好的同事和好朋友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祝福节日; </P><P>  16%的受访者表示,因为今年中秋正好是个星期天,所以要与好朋友一起出去玩两天; </P><P>  对于过中秋的方式,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吃月饼,看电视;一部分人要在酒店里预订团圆宴,与家人们共进晚餐。 </P><P>  本报记者:王荣娟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color=#ff0000>●中秋节复兴-反思:中秋节的冷与热</FONT></b></P><P>
他们的中秋节 </P><P>  有多少人会认认真真地过一个中秋节呢? </P><P>  “我不敢有回家团圆的奢望,中秋节只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想家的机会。”李哲,一名游子,我们这个城市中的一个白领,家在遥远的南方,中秋节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文化上的符号,过节的冲动对他并没有丝毫的诱惑。 </P><P>  不同的人对中秋怀有不同的情感和寄托,但这个节日的原始内涵却似乎与现代人渐行渐远,“我越来越不愿过中秋节了。”在行政o(︶︿︶)o 唉供职的王先生向记者诉说了他的苦恼,每到中秋节,他都要为打点方方面面的关系煞费一番脑筋,“这种做法说起来很俗气,可是多年来这已经成了习惯,大家都在这样做,你有什么理由置身事外呢?”在他看来,中秋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传统已经让位于功利化的目的,这个节日最初的宗教意义和道德内涵已经被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无情地拦腰截断。 </P><P>  与冷漠相对应的是,也有喜欢这个节日的,一位乡下的亲戚近日进城,谈及乡间习俗,记者惊讶地得知如今在他们的村子里,每到八月十五的晚上还都要焚香上供,许多人还在用手工自制月饼,这样的情景多少年来几乎没有改变,换句话说,只要这种农耕模式下的乡村能够延续,那么这种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的庆祝就将一年一年地上演下去。 </P><P>  事实上,中秋节这个产生于数千年前农耕时代的乡土节日,在21世纪的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多少显得有些苍白而无所适从。 </P><P>  商家的失落 </P><P>  假如没有月饼,中秋节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P><P>  正应了“盛极而衰”这句古话,月饼这个节日的特殊纪念物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疯狂之后,今年终于开始回复它的本来面目。 </P><P>  “其实,以前那种动辄成千上万的天价月饼,都不过是商家宣传的一个噱头,它是一个畸形状态下的产物,月饼经济成为折射这个社会另一面的一个缩影。如今国家政策上的限制,就是对这种畸形经济的一种纠正。”一位月饼经销商向记者慨叹,过去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暴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比起往年来,他今年的生意冷清了不少。 </P><P>  已经有社会学家认为,月饼已成为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就好像端午节的粽子和元宵节的汤圆一样,是延续我们这个民族传统的一个符号,在每个时代,它都会有不同的蕴涵和象征。 </P><P>  月饼从近年来的暴利跌回到今年的平民身份,其间可谓几人欢喜几人愁,从制度的层面来考量,以政策的干预来矫正月饼市场的畸形发展,抑制了这个产业链条上的暴利成分,尽管这种抑制对平民阶层来说并无太大影响,大部分人群并未因为政策的抑制而减少购买需求,但这一国家干预政策的影响其实更多在于调节社会心理,满足大众对公平和平等的渴求。 </P><P>  在这其中,受损最大的当属那些一心追求高额暴利的生产商和经销商,他们的失落将令这个中秋节变得另有一番趣味。 </P><P> 沉重的节日 </P><P>  国学研究专家朱汉民教授认为,“中秋”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每逢佳节倍思亲,写照了中秋节自古以来具有的“爱国爱家”的文化情结。 </P><P>  “中秋”除了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外,还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成就———是我们的祖先经过长久的经验累积才计算出的这一历法,为我们的生活有节奏、规律地进行提供了“时间观念”。 </P><P>  节日被赋予某些伦理道德之类的沉重元素,却缺乏轻松娱乐的精神,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过节的一大缺陷。如果说,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节日里相对丰盛的吃食等物质因素还能够给人们带来诱惑、带来欢愉的话,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点诱惑、欢愉也正在消失殆尽。这使得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变得老气横秋、暮气沉沉。 </P><P>  对传统的回归使得近年来人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诸如中秋节升格为法定假日,以及中秋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类的话题,但这些外在的形式却无法支撑起中秋节的精神内核,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和割裂,使得许多年轻一代审视中秋节之类传统节日的目光游移不定。

   

  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一个口号,然而,这种“回归”毕竟来得太迟,而且缺乏实质的内容。回顾这些年我们的传统节日,无一例外不是“匆匆过客”,昙花现过又立刻消失。所以,总有人感叹过年没有年味了,端午的粽子没有以前好吃了。现在,距离中秋已经很近了,市场上那些提前上货架的月饼,虽然包装漂亮,看上去也很可口,然而真正感兴趣的人却很寥寥,月饼与中秋的密不可分正好说明了我们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上的浅薄,在我们看来,粽子只能端午吃,或者月饼只能中秋吃,囿于这样的观念,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只能是越来越淡。其实,我们丢失的远远不止这些。在国外,聪明的商家们将传统节日的含义延伸得很广。比如圣诞节,会有与圣诞相关的产业出现,玩具、音像、饮食,使圣诞节更像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产业。在中国的很多玩具店里,几乎都有“圣诞老人”的影子出现,而我们中国有关传统文化的产业却是少之又少,每年,从春节开始,然后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年年是一样的过,但味道却一年比一年淡。 </P><P>  纵深:传统节日缘何被冷落了? </P><P>  观念上的“破旧”和行动上的“立新”存在着矛盾。传统节日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如春节祭灶君,端午祭龙、祭屈原,中秋祭月等。很长一段时间里,上述节日和习俗被贴上迷信和封建标签,以至于谈到传统民俗文化,每每可以听到诸如“弘扬正面影响,消解负面影响”之类的担忧。 </P><P>  过节却没有过节的时间。如今,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除春节外,端午和中秋都没有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人们依然是“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有过节的时间,是个实际情况。 </P><P>  传统节日所组织的娱乐活动大多由政府或单位举办文娱演出,又普遍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春节看“电视o(︶︿︶)o 唉”,中秋购买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这一家一户的闭门过节,能好玩到哪去? </P><P>  新造节庆的极度频繁正在使日子过度节庆化。在旅游节、电影节、音乐节乃至啤酒节、美食节等新世俗节日层出不穷的蜂拥之中,中国的传统节日十分不显眼。 </P><P>  片面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消费主义,使已有的节日多少变成了所谓“促销的时机”和“旅游的项目”,节日的意义日渐沦为经济学上的统计数字。 </P><P>  古今月语 </P><P>  ●诗词抒怀 </P><P>  杜甫:“……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P><P>  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P><P>  苏轼:“……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P>  ●短信祝福 </P><P>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天,有谁知五六月?七夕相聚太遥远,八月半月圆人盼圆,九重登高把你念,十里长街望穿秋水! </P><P>  一起看月亮去! </P><P>  八月十五将至送你一只月饼,含量:100%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P><P>  本报记者:赵志国;实习生:袁志广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color=#ff0000>●中秋节复兴-憧憬:我们期待的中秋 </FONT></b></P><P>“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P><P>  一任时间砥砺,圆月依然会准时在月半悬挂天穹。作为传统节日,中秋节淌过了千年的历史河流,这一与落后生产力紧密相连的产物,在交通、通讯异常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该怎样过?除了吃月饼,我们还能想到什么? </P><P>  中秋假,离人的归家路 </P><P>  这是一个时速以“百公里”计算的时代,面对电脑,声画也能同步传播到千里之外。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异地亲人的团聚反而变成了一件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的奢侈的事情。 </P><P>  “交通越发达,人们越分散。要是有了中秋节假期,也许能给团聚一条生路”,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表示。他说,在以前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出行一般都是在100华里以内,中秋是一个庆祝丰收、离人归家的日子;而现在,交通和通讯发达了,人们渐渐离家更远,而快速的工作节奏,让许多人根本无暇回家,要是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也许团聚的含义会回归。 </P><P>  其实这样的建议,早已经有人大和政协委员提出,并且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P><P>  “人与人之间加强交往和沟通,应成为中秋节的更深内涵。”河北省社科院民俗专家陈旭霞也非常认同在现代增强中秋的团圆意义。她表示,中秋节起源于古老的对月亮天体的崇拜,是中国传统节庆中一个备受重视的象征团圆的节日。中秋之夜,摆上各样时鲜果品,合家团坐,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瓜果,这一切都在提示人们团圆的重要———月圆、果圆、饼圆、人喜团圆,人们借助各种象征团圆的节日事项,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祈盼团圆美满。直到今天,拜月的观念与礼仪虽然早已消失了,但是,中秋节依然应是最引动人们情思的一种习俗。 </P><P>  中秋,传统文化的盛宴 </P><P>  没有人强制我们过中秋节。可是在这一天,我们都会抛开繁杂,抬头看看天上的圆月。也许没有礼物,也许没有团圆,但一定会打个电话或写封信向家里问声好,报个平安。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所说,“尽管在形式上中秋节过的不像圣诞节那样红火热闹,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渗透着对这个节日的认同,形式上淡化中秋节也并不代表我们淡化了家和团圆的概念,作为现代人,我们只是照着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P><P>  “这是民族心理的一种自然的认知,凡是中华子孙,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归属的意愿。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当成为年轻人孕育传统文化基因的契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郑一民表示,我们的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与宗教、休闲的相关性不同,实际上都是一种重申民族精神的阵地。比如春节重感怀,端午重气节,中秋重团圆,重阳重敬老。“这些传统节庆在民族的精心呵护和拱卫之下,最终成为一个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他们肩负起凝聚民族智慧、引领文化承继的历史使命。”河北省社科院的陈旭霞表示。 </P><P>  反思中国传统道德在市井民间广泛而深入传播的历史,传统节庆文化的功劳是非常大的。这是陈旭霞的观点,她认为,这种传承不应当被物质生活的丰富所冲淡。 </P><P>  传统节庆文化对道德规范的传承,一方面得益于他无所不在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他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通过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节庆民俗予以耐心细致传播的结果。 </P><P>  除了吃,还有什么? </P><P>  我们越来越漠视传统节日里的精神内容,它残存的外壳———庆祝形式也成了我们病诟的对象。我们不仅要问:“除了吃,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可以做”? </P><P>  错误也许并不在传统节日,而在于我们自己。现代人把极具文化气韵的中秋节简单归纳为吃,这说明现代人已泯灭了追求精神享受的心情与兴趣。 </P><P>  也许我们的先人意欲让精神的追求融入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他的终极形式便是衣食住行。而我们过传统节日的时候,上溯物质背后的精神本质,当是过节的核心所在。 </P><P> 中秋有望列入法定假日 </P><P>  今年6月有消息称,热炒已久的将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倡议已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目前,专家就此事可行性的咨询、论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一切顺利,有望明年进入立法程序。

  
  根据初步设想,列入法定假日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清明、端午和中秋,但现行的全年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总数不会做大幅度增加。因此新增的法定假日将用压缩“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时间的方法进行调整。另外,除夕日也有可能纳入春节假期,以便让民众好好享受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晚餐—————年夜饭。 </P><P> 声音 </P><P>  ◎正方——放假纪念民俗更浓 </P><P>  一位老师说,我觉得像什么端午、中秋都放假不太可能。大年三十放假确实有必要。 </P><P>  市民张先生:除夕夜的团聚和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标志,在外的游子和在外的民工,每年都要赶在除夕夜前到家,为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夜吃团圆饭。赞成在除夕和清明、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放假。 </P><P>  一位大学生说,现在人们对传统节日变得越来越冷漠,相反对洋节日越来越狂热了。难道节日也要和国际接轨?传统节日放假很有必要。 </P><P>  ◎反方——放假未必能保传统节日 </P><P>  传统节日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可现如今,不用说年轻人,即使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对端午、清明等节日的淡漠也是显而易见的。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传统节日不该被淡忘。 </P><P>  如今,过洋节已成时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更多的还是为了追求一种独特的西方文化情调,而“土节”不可能带给他们这些。因此,也有不少人以为,为传统节日放上一天假,当然可以不时提醒人们还有这么个节日,但是,如果不注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不为传统节日赋予适合当代青年的文化内涵,想让传统节日“不走向衰落”,其实同样很难。 </P><P>  建言: </P><P>  可以根据社会民众的需要,增添新的习俗内容。如开展社区赏月茶会,给民众创造交流机会和氛围。举办赏月游园活动或各种主题o(︶︿︶)o 唉,如“月光烛语”等烛光o(︶︿︶)o 唉,不管能不能回家,都提倡团聚———和同事的团聚,和朋友的团聚,和邻居的团聚。 ———河北省社科院陈旭霞 </P><P>  钢筋水泥的丛林使人们变得冷漠而孤闭,中秋节除了家人的团聚,更应当成为大众沟通的一个契机,更应当成为呼唤民族大一统,天涯共此时的一种渠道。 ———省文联副主席郑一民 </P><P>  中秋节理应成为调节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活动日。中秋节充分反映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所竭诚追求和拱卫的团圆氛围,在月圆之夜,以圆月象征人间的骨肉团圆;“花好月圆”、“千里共婵娟”的团圆心理,更分解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灵激荡。利用这一传统节俗的优势,实现社会人事的和谐。 ———河北省社科院陈旭霞 </P><P>  如果要设立假期,还可以在旅游上大做文章。“二泉映月”等美景可以成为更多人可以欣赏到的资源,用中秋假期出游赏月,加上秋季又是适合旅游的季节,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河北省社科院陈旭霞 </P><P>  中秋节等传统节庆实质上是一个高度浓缩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其丰赡的内涵在现在和未来依旧具有恒久的魅力,关键是我们选择怎样过。 </P><P>  本报记者:武岩生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1: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color=#ff0000>●中秋节复兴-思辩:洋节 VS 中国节,谁能走得更远</FONT></b> </P><P>失落与式微——传统节日的尴尬境地 </P><P> 小的时候,过年是很让人向往和憧憬的,不仅是因为在过年时可以大快朵颐,而且还可以大饱眼福,踩高跷、舞狮子、划龙舟、走旱船、敲大鼓,那种挤在人堆里看热闹的记忆成为孩童时代的珍藏。然而随着年岁渐长,这种过年的幸福感逐渐变得无处寻找,困惑也由此而生。 </P><P>  在北方的农村和县城里,以前每到春节时总要举行大规模的“花会”,最初的意图是旨在宣扬农村的富足和快乐,其后就固定为一种不变的模式,每年春节的这两天,四里八乡的村民们就会聚集到城里观看花会表演,但这种周而复始的表演却很容易引起观看者的视觉疲倦,到后来越来越演化成一场“走街秀”,观看者了无兴趣,表演者也敷衍了事,现在,这种花会已日见稀少,过年的气氛变得冷清了许多,年味也越来越淡了。 </P><P>  另外一个印证传统变迁的例子莫过于农村的庙会了,在北方的许多地方,庙会是流传至今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忙之后,闲下来的农民们就会为“赶庙会”盘算起来,而庙会不仅为农民们提供了一个购物的最佳场所,而且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演出,为忙碌一年的农民们提供精神上的休闲和娱乐。然而演进到现在,许多地方的庙会已经变了味,成为伪劣商品的倾销场和低俗表演的大杂烩,走形的庙会已经成为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鸡肋”。 </P><P>  仔细审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存在着这样的尴尬,而探究它的根源所在,我们可以发现,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系为中心的家族制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并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在传统节日中,“农事”、“祈福”、“驱邪”等主题之外,又添加了“祭祖”、“团圆”等“孝亲”元素。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乃至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工业化、城市化乃至全球化的冲撞下,传统节日虽然形式尚存,但却神髓尽失。 </P><P>  挤压与侵蚀——西方文化强势的背后 </P><P>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城市人对洋节的迷恋和追捧,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林林总总的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再加上精明的商家在推波助澜,不失时机地忙着打“洋节经济”的如意算盘,把洋节的气氛炒得更加沸沸扬扬。 </P><P>  小陈,省会某大学大四的在校生,他说,一年之中最想过的节日是愚人节和情人节。“因为这种节日可以让我们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来过,太自由了。”相比之下,传统节日则让人们觉得过于沉重。 </P><P>  “现在大家见了圣诞节穿红衣服的白胡子外国小老头,就感到某种亲切,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许多传统的东西,却感觉好像已经落伍了,这样一种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被强势文化浸染之后的态度。”其实,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人面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微妙心理。 </P><P>  如果做一个比较,就可以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与洋节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注重节日的形式,而西方人关注的是节日的内容,我们总是希望为节日附加许多东西,诸如怀旧、感恩、祭祀、家族意识等等,因此显得沉重,而西方人的节日则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的释放,显得轻松自由,这显然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东方人重死,而西方人则重生。 </P><P>  事实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民间节日文化正在经受几千年未有的大冲击,有的甚至正在面临消失。传统节日在不断淡化,外来节日则逐渐抬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和挤压。反观人们在节庆期间(包括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的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观念、方式上的具体改变,不难发现,我们的传统观念正在面临着一种复杂的转变。 </P><P> 传承与借鉴——中国节的复兴 </P><P>  有人担心这种西方文化的“入侵”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消亡,认为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全球化浪潮会击败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来解答。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经有一个观点,认为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顶峰是在唐宋时期,以“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吸纳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文化在当时成为世界的主流,但遗憾的是,这种自然演进不幸被异族的入侵打断,自明清以来,中华文化渐趋保守,发展至近代,终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坚船利炮面前败下阵来。 </P><P>  尽管如此,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历经5000年而绵延至今,其他文明则或随着异族的征服而烟消云散,或在历史进程中分崩离析,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明中的独有特质就在于,它像一个巨大的海绵,有着极强的吸纳力,外来的入侵内部的朝代更替,中华文化的传统却总能代代传承,并能因时而变,这正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巨大潜力。 </P><P>  其实,即使是那些备受人们追捧的洋节,在进入中国之后也不得不做出某些改变,聪明的中国人已经把洋节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从前面的调查中可见一斑。这表明我们并不是在西方文化面前全面照搬,而是在因时而变,把这些西方人的节日重新予以东方人的诠释。 </P><P>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传统的东西并不都是符合现代的,比如庙会的走向消亡就是一个例证,但我们不应轻视节日文化的内涵,不应该漠视节日文化的衰落,应该很好的保护它。传统和现代并不是矛盾的,只不过,有些传统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没有过去那么显赫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传统的彻底放弃,这些传统的节日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在社会中总会有它生存的空间。 </P><P>  演进: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P><P>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历制有关。 </P><P>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P><P>  记者调查:国人眼中的洋节与中国节 </P><P>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京、沪、渝、哈、穗、汉等六大城市调查发现,中国人眼中的洋节“虽近犹远”,多数人过洋节但仍“坚守”自己的传统节日。 </P><P>  被调查者中有85.7%的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重要,认为都重要的占14.3%。 </P><P>  在中国人所过的洋节当中,前四位排名依此为:圣诞节(65%),母亲节(42.5%)、情人节(37.5%)、父亲节(27.5%)。 </P><P>  在回答过节感受时,认为“表达情感方式奇特”的人占51.4%。从洋节在国人生活中出现的名位可见,中国人过洋节不再单单追求“原汁原味”,而是利用洋节来表达对朋友、亲人的情感。“过圣诞节是为了与家人团聚”这一回答,显示了“圣诞节”这个古老的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生活中已完全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P><P>  母亲节、情人节、父亲节,国人选择的都是“人情味”十足的节日,而不是“洋味”十足的节日。如颇能代表西方文化特色的万圣节、复活节则因其不能理想的传情达意和不符合国人思维方式而不被中国人所接受。在问及“过洋节方式”上,与“朋友娱乐”的占53.6%,与“家人团聚”的占35.8%,“送礼物”的占31.3%,而原汁原味的西方过节方式则为国人所弃。 </P><P>  “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水平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看来男女过洋节各有所图:男性注重过洋节时的精神交流,女性追求过洋节时的轻松自在。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6:09 , Processed in 0.0755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