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81|回复: 14

[转帖]高姓来源、迁徙、分布、族谱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30 19: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高姓分布 </P>
<P>汉魏以后,高姓虽然不在山东四大姓、江南六大姓之中,但它一直居于我国大姓行列,特别是在北方,基本上处在30大姓以内的位置上。近现代,高姓的发展、尤为迅速。中国社会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于1992年对我国姓氏调查结果显示,高姓在我国各大姓氏中排第15位,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68%。目前高姓在我国约有1300万人。 </P>
<P>高姓族人的分布古今大体相同,以北方居多,南方较少。高姓发源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其播迁为三向形,西沿黄河向中上游的陕西、山西发展,东沿海向南北发展,南至江苏、上海,北至辽宁、吉林。所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江苏、上海是高姓族人分布术对集中的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进行随机抽查,高姓在7个地区的排列名次为:陕西第7位、北京第10位、辽宁第11位、上海第15位、福建第34位、四川第50位、广东第62位。这一结果更准确地说明了高姓的分布情况。 </P>
<P>另外,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亦有高姓,除前面已述及的朝鲜族外,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高姓。其得姓原因,大多为沿袭汉族姓氏的结果。</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P>关于“高”字 </P><P>高,它的远古的原始意思是高大的屋子,后来演变为尊敬、敬仰。 </P><P>《中文大辞典》和《辞源》中对高字含义的解释: </P><P>(1)与下、卑相对,崇的意思。如《国语·楚》上:“地有高下,天有晦明。”《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P><P>(2)尊也,尊显也。《礼记·月令》:“以大牢祠于高谋。”《唐书·萧崇传》:“位高年迈。” (3)年长,年老。《汉书·武帝纪》:“奉高年。” </P><P>  (4)物价昂高。《宋史·张亢传》:“物下而估高。” </P><P>  (5)声调激越。唐代白居易的《长庆集·纳粟》诗:“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 </P><P>(6)高尚,不卑俗。《宋玉·文》:“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P><P>(7)最上,最上位者。《尔雅·释亲》:“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后汉书·质帝纪》:“以高第五人补郎中。” </P><P>(8)巨大,高强。《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汉书·盖宽饶传》:“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 </P><P>(9)尊,贵。《战国策·秦策》:“张子必高子。”《吕氏春秋·离俗》:“虽死下愈高之。” </P><P>(10)对他人表敬意之词。如见解叫高见,笔墨叫高手。 </P><P>(11)姓。 </P><P>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高”字又作了现代引伸意义的解释: </P><P>(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高楼大厦。 </P><P>(2)高度:那棵树有3丈高。 </P><P>(3)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高速度,高温。 </P><P>(4)等级在上的:高等,高级。 </P><P>“高”字,借台观高之形指事而兼会意,由此派生出高字不胜枚举的美意。这使高姓家族在取名字时,就很得心应手,他们可以根据高字的美妙含义,然后从众多的汉字中,找出与高字组合在一起 </P><P>最能表示美好愿望、祝福等的名字。如历史上的高姓名人:高欢、高白年、高凤、高攀龙等等,这些名字都有着很美妙的含义。 </P><P>皇帝尊号与“高”字密不可分,大多功劳最大的皇帝被子孙称为“高祖” </P><P>在“高”字的含义中,有尊贵之意。所以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大部分的开国帝王,子孙以其功最高,称为高祖。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是最早被尊为高祖的皇帝,史称汉高祖。以后的王朝有的以高祖为庙号。纵观中华帝王史,先后有19个皇帝,被尊为高祖或高宗。他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后)汉高祖光文帝刘渊、前秦高祖明帝苻健,后秦高祖昭武帝姚苌、后秦高祖桓帝姚兴、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北魏高祖昭武帝什翼健、南北朝时期的宋高祖武帝刘裕、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齐高宗明帝萧鸾、陈高祖武帝陈霸先、陈高宗孝宣帝陈顼、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北齐神武帝高祖高欢、北周高祖武帝宇文邕,还有唐高祖李渊、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宋高宗赵构。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P>高姓起源主要有四: </P><P>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P><P>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P><P>《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P><P>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P><P>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口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就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们种植蔬菜。传说他正在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纷纷下落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掉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就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P><P>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作“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禀性,给人们治病。还传说,炎帝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因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到现在,人们一见那攀缘在墙垣或篱笆边上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都有了警戒,知道它的毒性猛烈,因为它曾害死过炎帝神农。据说在山西太原神釜冈,还保存着神农尝药的鼎。又说在成阳山里,还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场所,那山又叫神农原,或叫药草山。 </P><P>炎帝看见人民衣食虽然丰足了,生活上却还有些不方便,于是又叫人民成立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在市场上互相交换。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别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弃了工作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于是炎帝又教他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为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大家使用起来感觉着又准确、又方便,人人都很喜欢。 </P><P>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时人称齐太公。 </P><P>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姓的血缘初祖。齐太公,本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西),其后人即以吕为姓。齐太公,名尚,后人又称为吕尚。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氵因)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掌管军队的武官)。 </P><P>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西伯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以北)迁到丰(今陕西省户县以东),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死后,他又协助武王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P><P>姜太公对周武王开国有功,在周武王大分封时被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8世孙(亻奚)(即高(亻奚))受姓高开始,高姓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4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姓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P><P>太公望到齐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P><P>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代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亻奚)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亻奚)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因(亻奚)的功劳,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亻奚),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P><P>高(亻奚)字敬仲,他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他和齐襄公之子公子小白的关系很好,在齐襄公被杀后,高(亻奚)氏密诏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从高始,高姓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200多年。 </P><P>高侯生一子名庄子虎,庄子虎生顷子,顷子生宣,宣生一子名固。高固(前582年)时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又显赫起来。高固在齐惠公、齐顷公时为齐国的上卿。他曾在齐国与晋国的战争中为齐国立过功。史载顷公十年(前589年)鞍之战前,他只身进入敌营,向晋军扔石头,并抓住一个晋兵,然后坐上敌人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敌人的车上,以示与其它敌车不同。回到齐营后,巡行演说:“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大大鼓舞了齐军斗志。 </P><P>高固生一子,名厚。高厚为齐景公时大臣。他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在齐灵公改立牙为太子后,高厚又受灵公之托,辅佐太子牙。但此时高厚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齐国上层集团的斗争。在他任太子傅之职时,曾和国氏一道将崔杼驱逐到卫国,不 </P><P>久,崔杼趁灵公病危时,迎立太子光即位,为报私人恩怨,崔杼派人杀了高厚。 </P><P>高厚之子高丽,在齐国没什么政绩。高丽生一子高止。高止,字子容,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与各国大夫一同为杞文公营建新都。但因他喜欢生事,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竖,占据他的封地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发生兵变,后在齐军围攻下被迫将封地卢交还公室,逃亡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去了政治优势。 </P><P>在高固的后代失宠的同时,高(亻奚)的另一支系则接着又在齐国兴旺发达起来。在高止被放逐到燕国,高竖又据卢邑反叛之时,齐人以高偃的先祖贤良,立高偃为高氏继承人,此后,高偃的后代在齐国拥有上卿的地位。高偃之子高张(即高昭子)是齐景公时的大臣。他多次奉命出使他国,曾与各国诸侯共修成周王城。后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齐景公病重时,命他和国惠子立荼为太子。景公死后,他们立荼为齐国国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第二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人王宫,高昭子为了救护国君,而被田乞杀害。高昭成为“姜齐”国一名忠臣。 </P><P>高昭之子高无邳(一作高无丕),亦为齐国大夫,他于齐荀公元年(前485年)与国书一共讨伐鲁国。当鲁国会同吴国一同进攻齐国时,高无邳率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今莱芜东)展开大战,结果,齐军被打败。前472年又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在齐国末年,他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无邳在高氏于齐国失宠之后,就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 </P><P>当时齐国新旧贵族的斗争很激烈,主要是在田氏、栾氏、高氏、鲍氏、崔氏、庆氏等十几个大宗族中展开的。原来,齐国的政局为旧贵族栾氏(即逃难到齐国的晋国栾氏的后裔)、高氏霸占。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他们采取在向贫苦民众发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的办法,很得民众拥护。田桓子就利用栾氏、高氏的弱点,联合鲍氏,于公元前 532年打败他们,从此这两个宗族就一蹶不振了。40年后,田桓子之子田乞,于公元前490年,又联合一些小的贵族再次进攻高氏,把公室和高氏、国氏的联军打败,杀了大批贵族,国夏逃亡到莒,高张、弦施、晏圉逃亡到鲁。高氏势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到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立为齐侯,并改元,自此,由姜姓所建立的齐国为田氏取而代之,故称为“田齐”。“田齐”建立后,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已基本丧失。 </P><P>高(亻奚)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高(亻奚)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高洪的家族为当时的望族,子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望。 </P><P>齐国高氏的先祖高克、高渠弥在高(亻奚)受姓高之前,已在郑国当官,所以《古今姓氏辩证书》卷11上说:“齐之高氏其先已仕郑。” </P><P>高克是郑国大夫,但他不太受郑人欢迎。史书记载,闵公二年,郑人让高克率军屯兵于河上,过了很久一段时间还不下诏让他撤回,最后高克师溃而归。高克气愤之下投奔了陈国。 </P><P>与高克相比,高渠弥则在郑国受到郑庄公的爱戴,他还积极参与了郑国皇室内部的斗争。高渠弥当时是郑国执掌军政大权的大臣,曾为郑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周王为由,亲自率领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四国的军队攻伐郑国,高渠弥率领中路军迎战于(纟需)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大败周王军队。 </P><P>后来当郑庄公的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形势已对高渠弥不利了。因为在忽当太子时,其父郑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可是忽厌恶高渠弥,劝庄公不要任用高渠弥。庄公不听,最后还是用高为卿。所以郑昭公忽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战战兢兢,担心昭公杀掉自己,这种担心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高渠弥决定先发制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便趁与昭公一起出外打猎的机会,在野外将昭公射杀。 </P><P>高渠弥射杀昭公后,将郑昭公的第三子子璺立为郑国国君,高渠弥仍为朝中重臣。他陪同子璺去参加齐襄公主持举行的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诸侯会盟,在盟会上子璺为不拜谢齐襄公,齐襄公大怒,在盟会时暗中布置下伏兵,将子璺杀死。高渠弥从首止逃回郑国,与大夫祭足相谋,把当时正在陈国的子婴迎回,继立为郑国国君。子婴在位期间,高渠弥仍掌握朝中大权。在子婴被杀,郑文公继位之后,高渠弥在郑国的政治生涯结束。 </P><P>高克、高渠弥的后裔情况,文献没有记载。</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P>二以王父字为氏。 </P><P>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P>
<P>三、以邑为氏 </P><P>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联的,宗法制度则是由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P><P>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国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所以许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带有“邑” 旁。如: </P><P>随着一层一层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于是“胙土命氏”逐渐遍及天下。不仅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国名成了国君后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后、高(高阝)、莫、(莫阝)……的邑名也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邑为氏”者共161个。 </P><p><P>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 </P><P>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P><P>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P><P>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P><P>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o(︶︿︶)o 唉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o(︶︿︶)o 唉国。高氏在o(︶︿︶)o 唉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o(︶︿︶)o 唉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o(︶︿︶)o 唉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o(︶︿︶)o 唉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o(︶︿︶)o 唉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o(︶︿︶)o 唉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o(︶︿︶)o 唉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P><p><P>五、有以“高”字开头的复姓,改单姓为高的。 </P><P>如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P>高姓迁徙史 </P>
<P>春秋至秦时期 </P><P>从春秋中期齐国高氏形成,到秦朝这一时期,高姓族人虽因战乱连绵等因素而不断播迁,但大多数仍在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繁衍生息。因高氏形成于齐国,所以高姓在齐国有着特殊的地位。高俣之后世代为齐国上卿。在齐国有史记载的高氏名人还有高厚、高子容、高龄、高无丕等。这一时期湖北、广东等地亦有高氏族人。据《广东通志》记载,东周显王时(前 368一前320),楚国灭掉南越国(今广东一带),南海(今广东省广州市)人高固归顺。高固以其才能受到楚威王的赏识,用作为宰相。在高固的辅佐下,楚国逐步强大起来,取得霸主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高固自称是齐国高氏后裔,其子孙在广东发展繁衍。 </P><P>春秋时期,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有高俣裔孙高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高柴,字子羔,比孔子小30岁。子羔身高不满五尺,性格仁和,且多孝心,后来在卫国做宰相的子路(孔子的学生)让他做了费邑 (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长官。《古今万姓统谱》说他为人智不足,而厚有余。后世封他为共城(今河南省卫辉市)侯。另外,孟子弟子高叟亦为高侯之裔孙。 </P><P>战国时,赵国(今山西省、河北省一带)有高氏族人高共。赵国初年建都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因高共为赵初人,所以可以说高氏此时已播迁至山西境内。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454年,晋国的智伯联合韩、魏进攻赵,将赵襄子包围在晋阳,时间长达一年多。晋阳城中断粮断炊,许多大臣都已起外心,对赵襄子失去君臣礼仪,多有怠慢,只有高共仍严格遵循君臣礼节。后来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围城,说服韩、魏,这样,韩、赵、魏联合一举灭掉了智伯而三分其地。赵襄子对群臣论功行赏,高共得到的奖赏最高。张孟谈疑惑不解,问:“晋阳之难,只有高共没有功劳,为何厚奖?”赵襄子说:“当晋阳危急关头,群臣都懈慢而不顾礼仪,只有高共不失人臣之礼,所以他的功劳在先。”宋朝大诗人范成大对高共极为推崇,在诗中写道:“颠沛须臾犹执礼,古来惟有一高共。” </P><P>战国末年,燕国(今北京市、河北省一带)人高渐离,因随荆轲刺秦王而闻名天下。《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擅长击筑(一种乐器),秦王嬴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在易水送行时,他击筑和唱。燕国灭亡后,他隐姓埋名,伺机报仇。后来被人发现,秦王得知他善于击筑,就熏瞎了他的眼睛,使其为己击筑。高渐离为秦王击筑时,他在筑内暗藏铅块行刺,结果没有击中秦王而被杀。 </P><P><P>汉魏时期 </P><P>秦朝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后又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是我国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西汉建立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的200多年间,其统治相对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口从汉初的两千万发展到西汉末年的近六千万,增长了将近两倍。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各姓氏稳定发展的。时期,高氏同其他姓氏一样,发展较为稳定。大多数高姓族人仍集中在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地区繁衍生息。 </P><P>汉初的高起则为这一时期高氏的佼佼者。据《史记·高祖本纪》载,一次汉高祖刘邦在南宫 (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大摆酒宴,说:“各位爱卿不要对朕隐瞒,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并且看不起别人,项羽仁慈且有爱心。但是陛下派人攻占城池,所缴获的战利品能够分与部下,与天下人共同享用。项羽则嫉贤妒能,取得战功的人反而受到迫害,有贤能的人被怀疑,取得胜利不予以奖赏,得到的土地不分给部下,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起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予奖赏,源源不断的后方补给,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杰出的人物,我能够利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从这一记述中,不难看出高起或为刘邦的谋士,或为大将,其地位自然不低。 </P><P>汉初的高色也为高氏名人,被列于《汉书·功臣侯表》。高色在楚汉战争中有功,被封为祝阿侯,其子高成嗣祝阿侯爵,其孙 </P><P>高弘为长陵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上造 (官名)。西汉高氏被封侯的还有汉武帝时的高不识。据《汉书·功臣侯表》载,高不识因跟随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打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宜冠侯。另外,西汉末年还有大学问家高相、高康父子。 </P><P>东汉时期,高氏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前所述,高俣第十六世孙高洪做了渤海太守,因居住在渤海蓓县,子孙枝繁叶茂,世代为官,成为当地望族。高氏中的“渤海”堂号即源于此。高洪的四世孙高褒做了太子的老师,高褒下传六世到高隐,当时已是西晋末年,高隐官至玄菟郡(今吉林省南部、朝鲜北部及辽东半岛一带)太守。 </P><P>西晋的政治是在世族大家的把持之下,黑暗o(︶︿︶)o 唉,从皇室贵族到各级官吏都极为剥削人民,搜刮钱财,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这就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西晋末年,各地起义不断,在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也不断加剧。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国号汉。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子聪继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俘杀太尉王衍等,又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这一时期为“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的范围大致 </P><P>在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以及河南东北部一带,渤海高姓族人正在这一范围内。为躲避战乱,高隐率族人数千户从蓓县迁往幽州(今天津市蓟县)。四世孙高湖于南北朝时又率族人3000户南下,回迁至东阿镇 (今山东省东阿县)。这次迁徙是有史记载的高氏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P><P>除此之外,汉魏时期高氏还有两次迁徙。汉初,汉高祖刘邦为了打击原六国豪族的势力,采纳了大臣娄敬的建议,把原六国豪族迁往关中。从公元前198年开始,迁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等千万余口于关中,给他们良田豪宅。其后又陆续把诸功臣、官宦世家、富豪之家也迁到关中皇帝的陵地周围,也分给他们田园和住宅。这次迁徙中,山东高氏的一部分迁到关中,并在那里繁衍生息。 </P><P>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以后,吏治更加o(︶︿︶)o 唉,终于导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这次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以北、海河以南的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起义军活动。部分高姓族人为了躲避战乱,从山东、河北迁往了江苏南部。 </P><P>汉魏时期高氏还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东汉时期的高诩,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人,被征为博士,官至大司农。其祖父高嘉,曾教授西汉元帝鲁国诗赋,官至上谷太守,其父高容为光禄大夫。汝南新息 (今河南省息县南)人高获,少年游京师,与汉光武帝刘秀交往深厚,通晓天文地理,数次被拜官而不受。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高彪,举孝廉第一,参与《东观汉记》的编校。涿郡(今河北省涿州)人高诱,东汉有名的著作家,少年受学于同县的卢植,曾任司空掾(yuan,官名),东郡濮阳(今河南濮阳市)令等职,著有《孝经解》、《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 </P><P><P>南北朝时期 </P><P>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扩张势力,争夺地盘,在一百多年中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过去史书上说有五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十六个国,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建立政权的不止五个少数民族,还有汉族,政权也不止十六个,其中,匈奴族有三个政权,羯族有一个政权、鲜卑族有九个政权,氐族有三个政权,巴氐族有一个政权,羌族有一个政权,汉族有五个政权。北燕(今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一带)是汉族五个政权中的一个。北燕从公元409年建立政权,436年为北魏所灭,共立国27年。前已述及,渤海高氏高隐率族人从蓓县迁至幽州,幽州在北燕的统治范围内,故高隐之子高庆、孙高泰、曾孙高湖三世都仕于北燕。高庆官至太子詹事、司空,高泰任吏部尚书,高湖任散骑常侍。慕容宝即位以后,任命高湖为征虏将军、燕军太守。后来慕容宝出走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县),兄弟相残。高湖见北燕国力衰退,就率领族人三千户投奔北魏,居于东阿镇。北魏太祖通武皇帝赐爵高湖为东阿侯,并封右将军、镇西将军、秦州刺史等职。 </P><P>高湖生有四个儿子,长子高真,次子高各拨,四子高稚,三子高谧,官至侍御史,后因触犯法律,被发配到怀朔镇(今山西省朔县,后魏六镇之一)。高谧生子高树生,任镇远将军,官至大都督,死后被追封为冀州刺史、渤海王。据《北齐书·帝纪第一》载,高树生,性情直率,不爱管理家业,居住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以南,因他居住的地方数次出现赤光紫气,邻居们都认为此现象怪异,多次劝他搬家。高树生却说:“怎么就知道这不是吉祥的征兆呢?”于是仍旧居住在那里。直到高欢出生,其夫人韩氏死去。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P>北齐王朝 </P><P>高欢,字贺六浑,因祖父高谧犯法被发配到怀朔镇充军,几代居住在北方边关。因居住地是鲜卑人集中的地方,所以到高欢这一代已经完全浸染了当地人的风俗 </P><P>习惯,以致不少人都认为他是鲜卑人。据《北齐书·帝纪第一》记载,高欢目光炯炯有神,长脸盘,高颧骨,牙齿洁白如玉,相貌非凡。年轻时家里很穷,直到娶了匹娄氏 (后被迫谥为武明皇后),才有了马匹,因而能够到镇上找到一个队主的差事。镇将辽西人段长觉得高欢相貌堂堂,对他说:“你有安国兴邦的才能,不会长期这样下去的。”于是就嘱托他照顾自己的子孙。到了高欢发迹以后,追封段长为司空,并提拔了其子段宁,加以重用。 </P><P>后来,高欢由队主被提升为函使。函使是负责把怀朔镇的公文送往洛阳的小军官。他任函使长达六年之久,常到洛阳,因而对当时北魏的o(︶︿︶)o 唉政治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高欢最后一次从洛阳回来,花费了大量家产,结交天下豪杰。亲戚朋友都感到奇怪,问他原因。高欢回答说:“我到了洛阳,恰好碰上宿卫的羽林军纠集在一起,焚烧领军张彝的住宅,但朝廷害怕他们作乱,却不加追究。政事到了这样的地步,以后的状况可想而知。财物这东西难道能够死守一辈子吗?”从此,高欢立下了澄清天下的大志。高欢与怀朔镇的省事云中人司马子如,以及秀川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结为能奔走相助的朋友,另外怀朔镇的户曹使孙腾、外兵史侯景也和他们结交在一起。 </P><P>由于北魏朝廷的腐朽统治,北方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柔玄镇人杜洛周在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举兵起事,高欢于是和他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去投奔。后来因看不惯杜洛周的所作所为,又暗中与尉景、段荣、蔡俊图谋搞掉他,但事情没有成功,只好投奔与杜洛周同时起事的葛荣,不久又跑到秀容(今山西省忻县西南)转投契胡酋长尔朱荣。 </P><P>在此之前,高欢的朋友刘贵已经投奔了尔朱荣,他曾在尔朱荣面前极力赞扬高欢的才能。高欢由于长途奔波,衣貌不整,尔朱荣一见面没有看出他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于是刘贵为高欢换了一套新装,再次求见。尔朱荣带高欢来到马圈,圈中有一匹烈马,尔朱荣要高欢为它剪毛。高欢没用绳索辔头把马捆起来,就直接为它剪了毛,那马居然没有踹咬他。高欢对尔朱荣说:“驾驭坏人,也就和驾驭这匹马一样。”尔朱荣见他的言行不凡,于是就把高欢带入卧室,向高欢咨询时事。高欢说:“听说您的马匹有十二山谷,按颜色分为大群放牧,要这些马究竟做什么呢?”尔朱荣说:“尽管讲你的想法吧。”高欢说:“现在的天子愚昧孱弱,太 </P><P>后淫乱,得宠的小人专权,朝政荒废。凭着明公您的雄才大略,抓住这个机会奋发而起,讨伐小人郑俨、徐纥以清君侧,一举马鞭就可以建立霸业。这就是我的想法。”尔朱荣听了大为高兴,他俩一直从中午谈到半夜。自此以后,尔朱荣经常让高欢参与军事机密的策划。 </P><P>不久尔朱荣让高欢做了他的亲信都督。正值当时魏明帝痛恨郑俨、徐纥专权,但碍太后胡氏的面子和势力,不敢加以控制,就暗中命令尔朱荣发兵开往京城。尔朱荣派高欢为前锋。军队开到上党,孝明帝又暗中下诏命令停止前进。孝明帝暴卒以后,尔朱荣统兵开入洛阳。魏孝庄帝即位以后,封高欢为铜凝伯,尔朱荣则把持了朝政。为了镇压各地的起义军,尔朱荣派高欢利用过去在起义军中的关系去做分化工作。高欢就把起义军中七支小股称王的将领和一万多名将士拉到朝廷那里。后来随同行台于晖在太行山大破羊侃的军队,不久又和元天穆一起在山东击败以邢杲为首的起义军。因战功累累,升任第三镇民酋长。 </P><P>一次,高欢在尔朱荣的牙帐内,尔朱荣问左右的人说:“一旦我不在了,谁能够统率全军?”大家都说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可以担此重任。尔朱荣说:“尔朱兆最多只能 </P><P>统率三千骑兵。真正能代替我主掌全军的,只有贺六浑一人。”因而告诫尔朱兆说:“你不能和高欢相比,最终一定要受他驱使。”于是委任高欢做了晋州(治所在白马城,今山西省临汾县)刺史。 </P><P>由于尔朱荣专权,引起孝庄帝的不满,于是设计杀掉了尔朱荣。尔朱兆准备从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发兵攻打洛阳,派人征召高欢。高欢派长史孙腾复命,推辞说绛蜀\汾胡等部族图谋作乱,不能丢下这里随同入洛。尔朱兆对此怀恨在心。孙腾回来报告了情况,高欢说:“尔朱兆擅自兴兵,犯上作乱,是国家的大奸贼,我不能长久侍奉他。”从此有了图谋反对尔朱兆的计划。尔朱兆开进洛阳后,俘虏了孝庄帝,高欢派人劝阻没有成功,最后尔朱兆杀掉了孝庄帝,另立长广王元晔为皇帝,改元建明,尔朱氏又执掌北魏大权。 </P><P>此后费也头部落的纥豆陵步藩出兵占领秀容,逼近晋阳。尔朱兆又征调高欢救援。高欢准备出发,部下贺拔焉请求故意迟缓行动,这样就对尔朱兆不利。高欢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一再找借口停止不前,最终尔朱兆败走。当初,魏孝庄帝杀尔朱荣时,就预料到他的党羽事后肯定还会造反,就曾暗中命令纥豆陵步藩,让他在尔朱氏的军队背后发动袭击。纥豆陵步藩打败尔朱兆以后,军队势力日益强盛。尔朱兆再一次向高欢请求援救,高欢考虑到纥豆陵步藩日后强大起采更不好对付,于是同意与他合兵。双方同心协力打败了纥豆陵步藩的军队,纥豆陵步藩死于阵中。尔朱兆非常感激高欢,与他订立誓盟,结拜为兄弟。当时尔朱家族的尔来世隆、尔朱度律、尔朱颜伯在洛阳共同执掌朝政,尔朱天光占据关西地,尔朱兆占据并州,尔朱仲远占据东郡,各自拥有重兵,实行暴政,天下百姓痛苦不堪。 </P><P>葛荣的起义军被打败以后,其余部流落进入并州、肆州的有20多万人,被当地的契胡人欺压侮辱,都感到无法生存,大小共造反26次,被杀掉的将近一半。尔朱兆为此十分头疼,向高欢征询计策。高欢说:“这些人都是六镇造反的残余,不可能全部杀掉,应该选派大王的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如果有人犯法,就惩罚他们的主帅,这样就用不着惩罚很多人了。”于是尔朱兆派高欢承担此任。高欢立即就到阳曲川建立了牙帐,统一整编部署军队。六镇兵士一贯厌恶尔朱兆,乐意接受高欢统领,听到命令,无不纷纷赶到。 </P><P>不久,高欢又派刘贵向尔朱兆报告,说并州、肆州一带连年遭受霜冻和旱灾,六镇的降户有的挖掘黄鼠采吃,百姓都面黄肌瘦,白白地糟蹋了这块土地。希望让这些人到太行山以东生存,使他们得到温饱,然后再加以调遣使用。尔朱兆同意了这个计划,他的长史慕容绍宗进谏阻拦说:“不行。现在天下纷乱不已,人们各怀打算,况且高欢这人有雄才大略,而且又手握重兵,以后局面将控制不了。”尔朱兆说:“我们结拜为兄弟,立过重誓,有什么好担心的!”慕容绍宗说:“现在亲生兄弟也不能完全相信,何况结拜兄弟呢!”当时尔朱兆的左右侍从大都倾向于高欢,于是就说慕容绍宗是挑拨他们不和。尔朱兆就把慕容绍宗关押起来,并催促高欢赶快出发。 </P><P>高欢从晋阳出滏口,通过太行山,共东行60天。部队出滏口的时候,高欢下令对将士严加管束,民间一丝一毫的东西都不准侵犯。部队穿过麦田时,高欢率先牵马步行。远近的老百姓听说此事,都赞扬高欢统兵严明,对他更加仰慕。北魏普泰元年 (531年)二月,高欢的军队抵达信都,高乾、封隆之在城中开门迎接,于是就这样轻易地占据了冀州地区。同月尔朱度律废掉了长广王元晔,另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 </P><P>高欢自从进入太行山以东地区以后,休养士卒,修缮兵器,禁止军队掠夺民间财物,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后来攻打尔朱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有借口发兵进攻尔朱兆,高欢伪造了一封书信,说尔朱兆打算将六镇人分别配给契胡族人做部曲家丁,六镇人闻讯无不震怒。接着他又假造了一份并州来的公文,说要征集军队讨伐步落稽。随后,高欢调集了一万名士兵,准备派遣。孙腾、尉景假装恳求高欢,让这些士兵再多留五天。如此一再恳求了好几次,最后出发时高欢亲自到郊外送行,洒泪和他们告别。士兵们十分伤心悲痛,哭声震天动地。高欢故意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背井离乡的人,情义就像一家人一样,没有料到上司突然征调你们!现在西去作战就要送命;延误了军期,按军律又该处死;配给契胡人做部曲,最终也会被虐待致死;该怎么办呢?”大家说:“看来只能造反了!”高欢说:“造反倒是一个应急救命的办法,但必须推举一个人做首领。”于是大家拥立高欢。高欢说:“你们这些人和我都是同乡,不好管制。还记得葛荣是怎么失败的吗?虽然有一百万以上的军队,但没有立下刑罚制度进行管理,最后失败了。现在你们推举我当首领,就要与以前不同:不准欺负汉族百姓,不准违犯军纪。否则,我不能因为你们而被天下人耻笑。”大家都再三叩头,表示生死都交给高欢掌握。第二天,杀牛摆宴,犒劳军士,晓谕他们讨伐尔朱兆的计划。封隆之上前称贺说:“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天下百姓太幸运了。”高欢说:“讨伐奸贼,是顺乎天意的事情;救民于水火,也是流芳百世的业绩。我虽然没有这种能力,但也要不惜生命努力去做,怎么敢推辞呢?” </P><P>6月,高欢在信都正式举旗,但没有明确表示背离尔朱氏。直到李元忠和高乾打下殷州,提了守将尔朱羽生的首级来见,高欢才说:“今天造反算是造定了!”这时军威已经振作起来,于是向朝廷上表,列举声讨尔朱氏的罪状。尔朱世隆等人把这份表扣压下来不上奏。孙腾提出建议,认为朝廷为尔朱氏所控制,音讯不通,如果不暂时另立一个皇帝,就无法号召大家。十月,拥立章武王元融的儿子、渤海太守元郎为皇帝,年号中兴,这就是北魏废帝。当时尔朱度律、尔朱仲远率军进驻阳平,尔朱兆前来与他们会合。高欢采纳了大将窦泰的计策,在他们中间挑拨离间。尔朱度律和尔朱仲远果然不战而退,于是高欢在广阿打败了尔朱兆的军队。 </P><P>公元532年,高欢攻下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青州建议大都督崔灵珍、大都督耿翔都派使表示归附高欢。同年 3月,尔朱天光从长安出发,尔朱兆从并州出发,尔朱度律从洛阳出发,尔朱仲远从东郡出发,分别率兵到邺城城下会合,军队号称20万。魏节闵帝任命长孙承业为大行台,总督这些军队。高欢则命令封隆之留守邺城,自己率军到城外的紫陌驻扎。当时高欢手下马匹不满两千,步兵不到三万,与敌军相比众寡悬殊。于是在韩陵列成圆阵,把牛、驴拴在一起堵住退路。全军将士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从四面奋勇出击。尔朱兆指责高欢背叛了自己。高欢说:“我们原来戮力同心,是为了辅佐皇室。但现在皇帝在哪儿呢?”尔朱兆说:“孝庄帝无故杀害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我不过是为天柱大将军报仇罢了。”高欢说:“当初我亲耳听见天柱大将军定计,你那时也在门前站着,难道能说天柱大将军不是谋反吗?况且君主杀死臣下,哪还有报仇的道理?今天我们已经恩断义绝了。”于是双方展开大战,尔朱氏的军队大败。 </P><P>4月,北魏大臣斛斯椿擒拿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送回洛阳。长孙承业也派都督贾显智、张欢率兵赶回洛阳,抓住了尔朱世隆、尔朱彦伯,并把他们杀掉。尔朱兆逃回 </P><P>并州,尔朱仲远投奔南朝梁,后来死在那里,至此尔朱氏的势力被推翻。随后,高欢进入洛阳,废掉了节闵帝元恭及废帝元朗,拥立元修做皇帝,是为孝武帝。孝武帝即位后,加授高欢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的头衔,封户增加到15万户。高欢辞掉天柱大将军的称号,又辞掉5万封户,由洛阳返回邺城。并州被平定后,高欢认为晋阳四面都有险阻屏障,于是在晋阳建造大丞府,定居下采。 </P><P>高欢居于晋阳,以大丞相身份遥控洛阳北魏政权。魏帝元修不愿受高欢的控制,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元修杀掉了高欢在洛阳的亲信高乾,高乾的两个弟弟高昂、高慎都投奔到高欢那里避难。元修想利用拥兵关陇的尔朱氏旧部贺拔岳的势力,就任用其兄贺拔胜为荆州刺史。贺拔岳被依附高欢的侯莫、陈悦所杀,元修又扶持陇西宇文泰的势力来对抗高欢。公元534年 5月,元修下令调集河南诸州士兵,企图袭击晋阳。高欢先发制人,调集了20万军队分兵南下。元修见大势已去,放弃了洛阳,轻骑入关,投奔宇文泰。高欢进入洛阳以后,于10月拥立年仅11岁的皇族元善见为帝,是为魏孝静帝;迁都于邺城,史称东魏。 </P><P>元修到长安以后,宇文泰想把他当做傀儡皇帝,元修不甘心,双方矛盾尖锐起来。公元534年冬,宇文泰杀死元修,拥立元宝炬为帝,是为魏文帝,都于长安,史称西魏。 </P><P>东西魏分治以后,这两个割据的王朝都企图吞并对方,不断发生战争。公元546年,高欢亲率大军十多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省稷山县西南),想拔除西魏安扎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遭到了西魏守军的坚决抵抗。东魏军队苦攻玉壁50多天,士兵战死、病死的有七万多人,最后连高欢也病倒了,只好解围而去。这就是玉壁之战。高欢回晋阳不久即病故,时年52岁,其子高澄继续执掌东魏大权。 </P><P>高澄 字子惠,为高欢长子。公元 531年,被立为渤海王世子。534年,加封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536年,开始辅佐朝政,进一步加封为左、右京畿大都督。538年,官拜吏部尚书。540年,被封为大。将军0548年,被魏帝封为使持节大丞相,统领诸军。549年,高澄在邺城被人刺杀,时年29岁。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P>高澄死后,其弟高洋继续执政。高洋为高欢次子,字子进。据《北齐书》记载,高洋,少有大志,沉敏过人,外柔内刚,果敢能断。535年,被授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等官职勋爵。543年,加封侍中。544年,又封尚书左仆射、领军将。547年,授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550年,加封齐王、拜国相。同年废去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改国号齐,年号天保,史称北齐。 </P><P>高洋称帝以后,追封其父高欢为献武皇帝 (天统元年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追封其兄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并大赦天下,设坛祭祖。冀州的渤海、长乐 (治所在今河北省冀县)二郡为先父高欢的始封之国,并州的太原郡、青州的齐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临淄镇),是高氏建立霸业的地方,故这四郡的田租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另封高氏宗室,高岳为清河王、高隆之为平原王、高归彦为平秦王、高思宗为上洛王、高长弼为广武王、高谱为武兴王、高子瑗为平昌王、高显国为襄乐王、高睿为赵郡王、高孝绪为修城王。又封诸弟,青州刺史高浚为永安王、尚书左仆射,高淹为平阳王、定州刺史,高(氵攸)为彭城王、仪同三司,高演为常山王、冀州刺史,高涣为上党王、仪同三司,高清为襄城王、仪同三司,高湛为长广王、高(氵皆)为任城王、高浞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高洋在位10年,于天保十年(559年)亡于晋阳,时年31岁,谥文宣皇帝,庙号威宗。高洋之后,又先后有5位高氏宗室登基称帝,不过时期都很短暂。 </P><P>与东魏相对峙的西魏,其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宇文泰手中。为了富国强兵,宇文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如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奖励生产等,在军事方面创立了府兵制,使国力逐步增强。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执政。557年,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周,史称北周。 </P><P>560年,周武帝宇文邕继位以后,又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改革政洽的措施,使北周的国力进一步增强。而此时北齐则日益衰落。北齐虽然据有黄河流域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人口有2000万,农业和手工业本来都比较发达,但由于北齐统治者贪图安逸享受,吏治混乱,国势益弱。加之,魏晋以来,统治者多信奉佛教,佛风日励,北齐境内就有4万所佛寺,僧人达三百万之多,这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576年,北周发兵进攻北齐,攻占了晋阳。577年,周武帝亲自率兵东进,攻下邺城,北齐灭亡。 </P><P>北齐立国共28年,称帝者8人(加工追谥的),高氏宗亲嗣孙有49位封王,此外,帝系宗亲任太守、刺史、司空、司徒、大将军、太师、太傅等不计其数。北齐高氏成为国姓,其发展也是空前的。首先,高氏的地位得到确立,国人以高氏为荣,如前所述,元文遥、元景安、徐隆之或赐或改为高氏。其次,高氏执掌北齐军政大权,高氏宗亲多为统治高层。高欢有15子,长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九子高湛皆曾称帝,其余诸子皆封王。被封王的诸子都官居高位为重臣,以下分别予以简述。 </P><P>三子高浚,字定乐。天保初年,封永安简平王,为青州刺史。 </P><P>四子高淹,字子邃,元象中朝,封平阴郡公,官至尚书左仆射。天保初年,封平阳靖翼王,历任尚书令、开府义同三司、司空、太尉等。皇建初年,为太傅。大宁元年任太宰。其食邑所在地平阳郡(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亦为其父高欢受封之地,平阳郡下辖杨县 (治所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范村东古城址,隋末改为洪洞县),其子孙在此繁衍生息,成为高氏的重要一支。 </P><P>五子高(氵攸),字子深,元象初年,官拜通直散骑常侍,封永乐郡公。武定六年(548年),出任沧州刺史。天保初年,封彭城王,相继任司空、太尉、司州牧、尚书令、领大宗正卿、太师录尚书事等职。 </P><P>六子高演,字延安。538年,封常山郡公0550年,进爵为王。文宣皇帝高洋死后,其子高殷继位。由于高殷年幼,当年就被废掉,高演登上皇位,是为孝昭皇帝。《北齐书》记载:“帝(高演)聪敏有识度,深沉能断,不可窥测。”“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看。自居台省,留心政术,闲明簿领,吏所不逮。及正位宸居,弥所(克刂)励。轻徭薄赋,勤恤隐。”561年,崩于晋阳宫,时年27岁。 </P><P>七子高涣,字敬寿。天资雄杰,风流倜傥,幼年时,常以将才自居,深得高欢的喜爱。长大以后,力大无比,能扛得起宝鼎,文韬武略,精妙绝伦。538年,封平原郡公,550年,封上党王,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镓尚书事等职。 </P><P>八子高洧,封襄城郡王,早逝。 </P><P>九子高湛,538年,封长广郡公。550年,进爵为王,任尚书令,兼司徒、太尉等职。561年,孝昭皇帝死后,登皇位,为武成帝。565年,让位与其子高纬,称太上皇,568年,崩于邺城,时年32岁。 </P><P>其余诸子依次为:十子高浩,封任城王,历任司徒、太尉、省绿尚书事等职。十一子高浞,封高阳康穆王,官至司徒。十二子高济,封博陵文简王,任定州刺史。十三子高凝,封新平郡王(后改安定王),任中书令、齐州刺史等。十四子高润,封冯翊王,任定州刺史,后官至太师、太宰。十五子高洽,封汉阳敬怀王,早逝。 </P><P>北齐时期,除皇室封王的外,还有不少皇族宗亲被封王、封公及官居高位的,共同构成北齐的高层统治。高氏之发展,于此可见一斑。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P>隋唐时期 </P><P>高氏继南北朝魏齐时期空前发展后,进入隋唐,高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577年,北周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578年,周武帝病死,他的儿子宇文(斌贝)(yun)继位,是为周宣帝。周宣帝是一个荒淫奢侈、任性胡为的皇帝。580年,周宣帝病死,继承他的是8岁的宇文阐,即周静帝。这时,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大官僚杨坚被一些掌握宫廷实权的关西士族郑泽、刘防等拥戴,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第二年,杨坚废掉宇文阐,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这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陈,自西晋末年以来分裂了270多年的中国,至此又归统一。 </P><P>从北齐灭亡到隋朝建立,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此时高氏虽然失去了往日皇室国姓的辉煌,但作为门阀势力、望姓大族仍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的大盛时期,姓氏门第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隋唐时,这一制度虽然有所削弱,但其影响仍不可低估。渤海高氏经过北齐的发展,在北方成为继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后的少有的几个望姓大族。 </P><P>隋朝,高氏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高(颖-禾+火) (jiong),渤海蓓县人,与北齐皇室同宗。其祖父高季安官至抚军将军、兖州刺史。父亲高宾,初仕北齐,后遭人诬陷而投奔北周,官至(若阝)州刺史。高颠,字照玄,少时聪敏,善于辞令。隋建立以后,官拜尚书左仆射,封渤海郡公。58之年,隋文帝杨坚命高 (颖-禾+火)率军攻打南朝陈国,正赶上陈宣帝驾崩,高颠认为按礼节不能发丧,于是奏请班师回朝,因此高颠声望大增,甚得人心。隋文帝对高颠极为赏识,每次上朝都喊他独孤,而不呼他的姓名。589年,隋以高颠为元帅长史,派兵攻陈,由于高(颖-禾+火)足智多谋,一举攻下陈国。高颠因功勋卓著而被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隋炀帝继位以后,侈靡荒淫,高(颖-禾+火)因劝谏而被诛杀。高颠文韬武略,明达世务,当朝从政20年,朝野推极。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高颠推荐的,都各尽其能,成为一代名臣。高颠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被发配到边关。其中长子高盛道,为莒州刺史,被发配到柳城(今o(︶︿︶)o 唉鄯善县西南鲁克沁)。三子高表仁,被发配到蜀郡 (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P><P>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它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政治统一,国势强盛,经济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边疆各族的社会经济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内地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集权力量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猖獗,宦官把持朝政,政治o(︶︿︶)o 唉。高氏于唐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不足三百年的时间里,前后有5位高氏做了宰相,同时高氏又有两次较大规模的迁徙。 </P><P>隋末,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沧州阳信 (今山东省阳信县西南)人高开道,原以煮盐为业,后跟随义军起事。由于作战勇猛,高开道很快成为义军首领,先后攻克沧州 </P><P>(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海曲(今山东省日照市)等地。618年,率兵攻打北平(今河北省完县东南),隋军守将李景弃城而逃。同年,攻占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高开道自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620年,高开道受唐招安,封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阳曲镇)总管、上柱国、北平‘郡王。次年,又自称燕王,起兵反唐,后被其叛将张金树所杀。 </P><P>唐朝,高氏有两次有史记载的迁徙。唐初,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夷”,经过9年战争,局势平定。686年,陈元光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并率将士在当地开荒屯田,招徕流亡者,因此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随陈氏父子赴闽的将士均为中原人,计有1000人,64姓,其中有不少高氏。高姓将士的家人陆续迁至福建,一起垦荒置家,繁衍生息。唐僖宗时,又有高氏入闽,传六世至高镔、高镒,迁居安平(今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其后裔再迁至南安埕边(今福建省南安县)和安溪太平(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南枫亭)。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P>五代十国时期 </P><P>荆南高氏 </P><P>唐末农民起义,给唐朝的统治以重大打击。907年,占据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军阀朱温废掉唐哀帝李祝,自称皇帝,建号为梁。五代十国的局面从此开始。 </P><P>所谓五代,是指先后占据中原地区的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 (951—960)五个朝代。五代的统治地区主要在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一带。淮河以南另有9个割据政权,它们是吴 (892— 937,都扬州)、南唐(937—975,都金陵)、吴越(893—978,都杭州)、楚(896—951,都谭州,今长沙)、南汉(905—971,都广州)、闽(925—965,都福州)、前蜀(891—925,都成都)、后蜀(925—965,都成都)、荆南(907—963,都江陵)。这9个政权加上割据山西的北汉(951—979,都太原)史称十国。十国中的荆南政权为高季兴所建。 </P><P>据《十国春秋》记载,高季兴,字贻孙,陕州峡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南)人,原名高季昌,因避后唐献祖名讳而改季兴。少年时喜爱武术,有胆略,与孔循、董漳同为汴州富商李让家童。朱温镇守宣武时,随李让投U王朱温,并改姓朱氏并为朱温看中,任为毅勇指挥使。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朱温率汴州军队攻打凤翔 (今陕西省凤翔县),守将李茂贞紧闭城门不出来迎战,朱温想收兵退回河中。季兴进言说:“天下的英雄豪杰期待这场战役都有一年了,现在城里的兵都已疲惫,破城只在旦夕,而大王您所忧虑的是守军闭门不出以使我军劳累,这可以想办法诱使他们出来。”朱温觉得此话有道理,就命季兴o(︶︿︶)o 唉此事。高季兴招募到一名勇敢的骑士,名叫马景,并向他面授诱敌之计。马景带领几个骑兵跑到凤翔城门下,拍打城门告诉城内的守军说:“汴州的军队准备东撤,前锋已经离去。”城内守军信以为真,于是打开城门,追击汴州的军队。朱温的军队随后杀进凤翔,斩首九百余人,大获全胜。高季兴从此名声大振,903年被任命为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团练使,后升任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防御使,复为高姓。 </P><P>唐末,霸据一方的各藩镇势力相互混乱。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赵匡凝打败占据荆南(湖北省江陵县)的雷彦恭,派其弟赵匡明把守荆南。后来汴州军队攻打襄州,赵匡凝投奔了吴,赵匡明投奔到蜀,荆南遂为汴军所占。906年10月,雷彦恭又率兵攻打荆南,荆南留后贺環(gui)闭门自守,不敢出战。朱温认为贺環胆子太小,于是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观察留后取代贺環 907年4月,朱温称帝,建立后梁,5月封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荆南政权由此建立。 </P><P>荆南原下辖8州,唐僖宗、昭宗以来,数次被其他州郡蚕食,高季兴上任时,只剩下一个江陵城了,并且经过数年的战火,已是市井凋零、破烂不堪。高季兴据守荆南以后,采取了招纳流民、安抚百姓的措施,百姓得以重操旧业,恢复生产。908年,后梁封高季兴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912年,朱温死去,荆南不再向后梁朝贡。913年,后梁又封高季兴为渤海王。荆南政权从907年建立政权,到963年归依北宋,共立国57年,历四代五王。由于荆南政权地方狭小,国力有限,而且又处于南北征战的要冲,所以荆南政权先后依附中原各 </P><P>朝及南方的吴、楚等,为十国中力量较弱的国家。 </P><P>经过高氏数年的苦心经营,荆南政权辖地不断扩大,到后唐时,荆南已下辖一府、二州、一军。一府为江陵府,领有江陵、枝江、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公安、长林等八县。二州为归州和峡州。归州领有秭归、巴东、兴山三个县。峡州领有彝陵、宜都、长阳、远安四个县。一军为荆门军,其实就是荆门县。 </P><P>928年,高季兴去世,享年71岁,葬于江陵城西龙山,现在江陵县西仍有高王庙、武信王祠,又称土主庙。929年,高季兴长子高从诲继王位。高从诲为人聪敏,足智多谋,开平年间入梁,为供奉官,后升任鞍辔库使,梁王恩赐回荆南事奉其父。在荆南,高从诲先后任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等。即位以后,追封先父高季兴为楚王,谥武信。933年,后唐赐爵高从诲为渤海王,934年又封南平王,故荆南政权又称南平。948年,高从诲驾崩,时年52岁,亦葬于龙山,谥文献。同年,高保融继位。保融字德长,为从诲第三子,后唐长兴初年,补为太子舍人,后晋天福年间,任制授检校司空、判内外诸军,随后迁任荆南节度副使。开运末年,兼峡州刺史、检校太傅。951年,后周封高保融为渤海王,兼尚书令。954年,后周又改封保融为南平王。960年,高保融病逝,时年41岁,亦葬于龙山,谥贞懿。同年,高保勖即位,并受宋太祖赵匡胤封爵。高保勖,字省躬,为文献王第十子,与保融同母。后晋天福初年,任汉州刺史。保融嗣政以后,令其判内外诸军事 951年,加封检校太傅、并任荆南节度副使。由于高保勖体弱多病,即位不到三年就病逝了,时年39岁。之后,荆南节度副使高继冲执掌荆南政权,高继冲为贞懿王高保融的长子,字成和。963年,归顺北宋,荆南割据政权结束。 </P><P>荆南高氏归顺北宋以后,子孙后裔大多为宋所用。其中武信王四个儿子,高从翊任右卫将军、高从让任左清道率府率、高从谦任左司御率府率\高从诜任右衙率府率。文献王六个儿子,高保绅为卫尉卿、高保节任司农少卿、高保逊任左监门卫将军、高保衡任归州刺史、高保膺任峡州刺史、高保寅任内作坊使。保寅四个儿子高辅政、高辅之、高辅尧、高辅国皆中进士。武信王有五个女儿,自小偏爱佛道,后都削发为尼,各居一处,为佛华寺、菩提寺、庄严寺、石佛寺、法轮寺等。 </P><P>在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契丹族逐步强大起来0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部族首领。916年,他仿汉人王朝体制,称皇帝,建立国家。耶律阿保机死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936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举兵反唐,唐派兵讨伐。石敬瑭向契丹求援,称耶律德光为父,并答应事成后割地称臣。契丹兵南下灭唐,立石敬瑭为帝,这就是后晋。石敬塘则割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还送帛30万匹。 </P><P>十六州是:幽(今北京市)、蓟(今天津市蓟县)、瀛(今河北省河间县)、莫(河北省任邱)、涿(河北省涿县)、檀岭北京市密云县)、顺(今北京市顺义县)、新(今河北省涿鹿县)、妫(今河北省怀来县)、儒(今河北省延庆县)、武(今河北省宣化县)、云(今山西省大同市)、应(今山西省应县)、(今山西省朔县东马邑镇)、朔(今山西省朔县)、蔚(今河北省蔚县),北宋末称这些州为燕云十六州。十六州是河北和山西北部形势险要的地方,契丹得到这些地方对中原是一个威胁。 </P><P>石敬瑭对契丹奴颜婢膝,虽买得了契丹主子的欢心,却引起了晋国臣僚对他的极大不满。他死后,其侄石重贵即位,改变政策,对契丹称孙不称臣,表示要摆脱臣属关系。944年,契丹兵南下攻晋,辽晋战争打了两年 947年,耶律德光又进军开封,晋亡,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契丹兵占领开封后,大肆抢掠,从开封到各州,从官僚到平民都不能幸免。契丹兵的强暴,引起了广大汉人的强烈反抗,最后不得不撤回北方。晋辽争战的地区,正是高姓族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躲避战乱,部分高氏南迁至江苏及河南南部。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P>宋元时期 </P><P>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发动兵变,推翻后周小皇帝柴宗训,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北宋建立以后,经过十几年的征战,先后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及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P><P>北宋建立之初,辽国更趋于强盛,在宋西北部的党项族也强大起来,以后建立西夏国。辽和西夏多次进犯中原,对北宋的国势及政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北宋是靠兵变建制立国的,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北宋对军队进行了改革,解除了军人节度使的职务,使兵、将分离,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虽然便于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但却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宋与辽和西夏争战的地区为河北、山西、河南一带,如前所述,这一地区是高氏比较集中的地区,为躲避战乱,有不少高姓族人南迁。 </P><P>北宋末年,生活在我国东北的女真人发展起来1113年,完颜部阿骨打继任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统一了女真各部。次年,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反抗辽国的斗争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政权,称金,定都于上京 (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1125年,金灭辽。 </P><P>金灭辽以后,看出了北宋的腐朽和空虚,于当年10月,分两路南下进犯北京。宋徽宗对金的进犯,事前毫无准备和防范,听到金军南下的消息大为恐慌,忙号召四方出兵勤王。年底,宋徽宗又传位于太子赵恒 (是为宋钦宗),自己跑到南方避难。1126年初,金军渡过黄河,包围了汴京。汴京军民在主战派大臣李纲的带领下数次击败金军的进攻,各地勤王的军队也陆续到达。但无心恋战的宋钦宗在投降派大臣李邦彦的唆使下,向金军求和,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巨额赔款等条件,金兵退去。尔后,宋徽宗又回到汴京,依旧过着腐化安逸的生活,置边事于不问。投降派得势,主战派李纲被迫离开京师。1126年9月,金引攻下太原后,再次举兵南下,于11月底包围汴京,城中军队很少,勤王的部队早为投降派遣散。但汴京军民仍然坚持抵抗了一个多月。后来,由于宋钦宗相信一个无赖郭京会用“神兵”退敌,撤下城上守军,大开城门,才被金军攻下。1127年4月,金军把宋徽宗、钦宋、后妃、公主、宗室、大臣三千多人,各种财物及技艺工匠等全部掠走。在这次进犯中,山东、河北、河南一带都受到严重骚扰,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统治了160多年的北宋政权灭亡。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靖康之难。 </P><P>1127年5月,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称帝,历史上称之为南宋。赵构登基以后,就大举南撤,最后把都城定于杭州。中原的大族亦纷纷随同南宋政权,举家南迁,部分高姓族人也从河北、山东、河南迁往江南。 </P><P>此外,还有一支高氏,早在汉末时由陇西南迁至滇中,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 (1094年),高升太夺取大理国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其子高太明于1096年又将王位还于段氏,被封为中国公,自立年号,世为大理国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三代,均为云南士司。据《士官底簿》记载,楚雄士知府高政,传位于妻子及女儿高冬梅。还有鹤庆军民士知府高隆,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归附,传子高仲将,孙(高)兴,兴弟宝结,宝结子高伦。又有鹤庆府士千夫长高海,其先人高赐,元朝为士千户。高海于明初归附,为千户长,传至高玉时,玉子高藩臣,世袭指挥佥事。再传至高应星,即裁撤。又有北胜州士判官高亮,于明洪武士6年上任,下传子高琳,孙高瑛,曾孙高庆、高广,广子高珍。 </P>
<P>明清时期 </P><P>元朝末年,由于元贵族及封建地主对良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致使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日益频繁,仅1341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就爆发起义百余起。此后,农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元朝廷派出大量的精锐部队与农民军决战,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竭尽残暴之事。两淮、河南、山东、河北成为主 </P><P>战场。豫、鲁、苏北、皖之民十之七八被杀或逃亡,造成“赤地千里少人烟”的荒凉景象。 </P><P>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等灾害也相继发生。黄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记载,仅元朝末年,雨、旱灾山东有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从1341—1365年,黄、淮河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同时,大蝗灾、瘟疫也相继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朝廷不得不把一些路、州、府降格,据史料记载,在河南“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州者六十” </P><P>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采纳了部属的建议,进行移民屯田,其移民规模之大,时间之久都是历史上少有的。 </P><P>明初洪武年间,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所谓靖难之役,是指明初朱元璋为了稳固政权,派他的儿孙们到各地镇守一方,以辅佐皇室。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又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经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近四年的战争。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朱棣即位以后,继续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P><P>明初移民的重点是山西地区,因为山西兵乱较少,又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同邻省相比社会较为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据统计,洪武十四年,山西的人口为四百多万,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县丈是平阳一带人口稠密之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塞,北达幽燕,东接齐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明时迁民,虽然不是专迁洪洞人,但把洪洞县作为移民的重地。为此,明政府便在洪洞县城北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广济寺前的汉植大槐树下,成为移民聚集,开拔外迁的集中之地。所以后来河南、河北、山东、皖北等地许多姓氏大族追根问祖,都说自己是山西洪洞人 </P><P>山西高氏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高姓族人迁到这里。北齐高氏亦起家于山西,高欢第四子平阳靖翼王高淹就封于平阳,子孙后代在此繁衍,山西高氏遂成望族。明初的迁民,有不少高姓族人从山西平阳移至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山东东明西 </P><P>关《高氏族谱》载有:“念我高氏不能纪远闻,自前明,由山西洪洞迁徙居于东明之西关,今祖茔始祖之墓犹存遗址。” </P><P>山东郓城北关《高氏族谱》亦记载:“始祖明公偕始祖母米孺人于洪武二年率领二子一侄自山西洪洞县迁濮州之南。二子长居杨妃店,次居饲鹤池,侄往东不知其处。适民国二十四年,高老庄祠堂落成,与祭者七十余村。”山东、河南、河北为高氏发祥地,山西高氏大部分为渤海高氏后裔,明时山西高氏迁徙当为回迁。 </P><P>明末,李自成起义军自西安经山西北上入京,山西洪洞高氏又有人东迁河南、河北、山东,其中一支迁入河南安阳东夏寒村,子孙繁盛,遂成大家。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P>迁居台湾 </P><P>高姓人居台湾大多从福建出发,在台湾的高姓业绩辉煌,高姓人居台湾的时间,是在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明末崇祯年间,因福建大旱,福建巡抚熊文灿和郑芝龙招募灾民数万人,每人给了银两,3人给1头牛,到台湾开荒种地,有高姓族人随同前往。1624年和1626年,荷兰与西班牙殖民者分别入侵了我国台湾的台南和基隆,1624年,荷兰人打败了西班牙人,独占台湾。清军入关南下以后,郑芝龙降清,其子郑成功则坚持抗清。1661年,郑成功率两万多人,乘数百艘战舰向台湾进发,于次年打败荷兰人,收复了台湾。为了保障给养,郑成功让军队进行垦荒屯田,还鼓励沿海居民渡海到台湾开垦荒地。清政府为了对台湾进行经济封锁,在沿海地区实行“迁界”政策,使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而流离失所,由于受到郑成功移民政策的鼓励,有数十万不愿迁到内地的沿海居民东渡到台湾垦荒种地。闽南高氏有人东渡去台湾。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块降清后,福建沿海居民又掀起了东渡台湾垦荒的高潮。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福建人高钟泽、高钟口(此字缺)开垦今台北深坑乡。10年后,高槐青由深坑迁至顺寮,开垦发达、阿柔埔、麻竹埔、枫子埔等地。乾隆初年,有福建安溪人高德意开垦台北县平溪乡东村,高飞开垦砥村,高业开垦台北深坑乌涂村等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有国子监生高启辉在新园里建仙隆宫。嘉庆二年(1797年),有福建同安人高时荣在今台南设立“鼎美号”商铺,经营糖业,终成巨富。1949年,国民党溃逃至台湾,不少高姓官兵遂在台湾安家立业。据统计,现在高姓在台湾属30大姓之一,大部分聚居在台北一带。 </P><P>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汉朝,我国已有使臣到达南洋海域。唐朝时,已有不少人散居在南洋各地,当地居民称他们为“唐人”明朝初年,为了发展与南洋、西洋各国的贸易联系,明政府从1405年到1430年,先后7次派郑和率领巨大的贸易船队下西洋,发展与各国的贸易往来。郑和下西洋时,在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附近)一带已有华侨数千人;爪哇岛上的新村,原本是一片沙滩,由于中国人的定居开发,此时已成为千余家的华侨聚居的村落。郑和下西洋以后,南部沿海居民到南洋各地谋生的就更多了。到了明末,仅吕宋(菲律宾)就有华侨数万人,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华侨也很多,各有数千人。在众多的南洋华侨中有高姓族人,这些高姓族人多为福建、广东沿海高氏的后裔。 </P><P>据《台湾省通志·氏族篇》记载: 清政府收复台湾后不久,福建太平高氏各派就先后入台,择地垦辟,定于淡水,聚族文山一带(今景尾、新店等镇)。他们成为人垦地高姓的始祖。 </P><P>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高钟潭从福建入垦淡水县拳山堡万顺庄深坑(今台北县深坑乡)。 </P><P>1737年前后(乾隆初年),福建安溪人高培皤入垦今台北县景尾镇景仁、景南二里。 </P><P>1746年(乾隆十一年)高标印与方、刘二姓入垦台北县木栅乡头廷村鱼衡子。 </P><P>1746年福建安溪人高德意人垦同县平溪乡东势村,后又与高飞入垦石底村。 </P><P>1746年高举人垦今台北县深坑乡乌涂村四份子。 </P><P>1747年(乾隆十二年)有高某居凤山,捐建县学明伦堂。 </P><P>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高资深入居今屏东县板寮乡。 </P><P>1780年高启辉倡建新园里山隆宫。 </P><P>1797年(嘉庆二年)福建同安人高时荣人居台南府大西门外顶南河街(今台南市)经营糖业。 </P><P>1799年,高苏达人居风山县,后被列名于“新旧捐银襄事姓名碑”。 </P><P>今日台湾的高姓,已是台湾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P><P>经过清代至今数百年的移民与繁衍,到今天,高姓已是台湾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台湾的10027种姓中,高姓占第30位,有6000多户,其中台北县最多,几乎占了高姓的三分之一。在台北市设立有高姓宗亲会,高汤盟为理事长,高廷深为总干事、秘书长,会址在台北市罗斯福路6段2421号,邮递区号711,电话9313097。 </P><P>在今天台湾高姓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其中较著名的有:台南的高英士先生,他经营有长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阳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好奇股份有限公司、长镱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的高信治先生在纺织业界颇有名望。台南县学甲镇的高清愿先生,获得了美国林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75年当选为台湾地区的十大杰出企业家。任台北市高姓宗亲会理事长的高汤篮先生在金融业界也颇有名气。 </P><P>附:《台湾省志》统计的高姓在各县的分布情况: </P><P>台北县1950户,宜兰县20户,新竹县214户 </P><P>苗栗县200户,台中县141户,南投县236户 </P><P>彰化县440户,嘉义县576户,台南县439户 </P><P>屏东县30户,花莲县67户,澎湖县411户 </P>
<p><P>移居海外 </P><P>朝鲜 </P><P>在今天的朝鲜的100多个姓中,高姓也是常见的大姓之一。朝鲜高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古代o(︶︿︶)o 唉王朝的后裔,他们构成今日朝鲜高姓的主干;二是从中国大陆迁居去。晋朝末年的“永嘉之乱”中有不少中国人为逃避战乱携全家徙居o(︶︿︶)o 唉,迁去的高姓家族主要有高抚、高顾兄弟二人,他们在那里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其后裔大部分在那里长期居住下采。中国古代迁入朝鲜的高姓宗族,经过数千年历史沧桑,已完全融人高丽民族,他们演变成今天朝鲜人中的“高姓”,高姓在朝鲜的最兴旺时期是古代o(︶︿︶)o 唉国时期。 </P><P>传说中的朝鲜高姓始祖高朱蒙。 </P><P>据朝鲜史书《三国志》、《三国史记》以及中国史书《北史》、《隋书》、《新唐书》等记载,朝鲜o(︶︿︶)o 唉国的高氏祖先出自夫余。传说夫余王娶河伯之女为妻,将她幽团于室内,使之受日光之照,夫余王之妻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佘王把它弃之与狗,狗不食,弃之与猪,猪不吃,弃之于路,牛马避之,弃之于野外,众鸟以毛茹之。夫余王想剖开它但却剖不破,于是将卵用物品裹住放于温暖之处,有一男孩破壳而出,他年幼时善射,夫余俗语称善射为“朱蒙”,所以就以此为名。夫余人认为朱蒙非人所生,请除掉他。夫佘王不听,让他养马。朱蒙私下测试,知道马的好坏,他把好骏马采用减食的办法让它瘦下来,对不好的马则采取喂食美味食品的办法让它肥起来。夫余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就把肥马留下自己骑,瘦马给朱蒙骑。后来,他们二人到田间狩猎,因为朱蒙善射,就给他一个箭头,朱蒙虽只有一矢,但打到的野兽却很多。夫佘国的大臣又谋杀他,朱蒙的母亲将此事告诉了朱蒙。朱蒙就和焉违二人往东南方向走,中途遇到大水想渡河又没桥梁,后面还有夫余追兵,情况危急。此时朱蒙就告诉水说:“我是太阳的儿子,河伯的外孙,今追兵垂及,如何能过去?”于是鱼龟排队为他架起一座浮桥,使其得以顺利渡过,摆脱了夫佘兵的追逐。朱蒙逃难到普述水(一说沸流水,即今鸭绿江支流佟佳江)遇见三个人:一人着麻衣,一人着衲衣,一人着水藻衣。他们和朱蒙来到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在那里定居下来,号曰“o(︶︿︶)o 唉”,因此以“高”为氏。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在纥升骨城建立了o(︶︿︶)o 唉国。高朱蒙于公元前 19年病死,号东明圣王。事实上高朱蒙是o(︶︿︶)o 唉部族的一个部落首领。朝鲜旧时以高朱蒙为开国始祖,在平壤建立东明圣王庙,岁时祭祀。现在朝鲜国中的高氏,大部分是高朱蒙的后代,他们尊高朱蒙为自己的始祖。 </P><p><P>o(︶︿︶)o 唉国 </P><P>o(︶︿︶)o 唉国的形成历史比较悠久。大约在公元前后,古代朝鲜居民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居住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是韩人,在那里形成了三个部落联盟:辰韩、马韩、弁韩。他们后来建立了新罗国和百济国。居住在朝鲜东海岸的是涉貊人的部落联盟,在中国辽东及鸭绿江中游一带的o(︶︿︶)o 唉人的部族就属于涉貊部落联盟中的一个分支。 </P><P>公元前37年高朱蒙建立了o(︶︿︶)o 唉国。此后很久一段时期内(前 37年一公元699年)o(︶︿︶)o 唉国的王位都由高氏家族世袭继承,使高氏在朝鲜古代历史上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的辉煌地位。o(︶︿︶)o 唉国建立后,它的势力也发展很快,公元3年,国都由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迁到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到第6世大王高宫 (53—146年)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国家体制初具规模。4世纪到5世纪初,o(︶︿︶)o 唉又先后攻占了乐浪、玄菟、辽东等郡,建成了地跨今中朝两国界河两岸、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国家。此时,北魏已经统一中国,o(︶︿︶)o 唉西进受阻,于427年迁都平壤。475年又南攻百济夺取汉江流域,使o(︶︿︶)o 唉国达到了最鼎盛时期。590年—618年,o(︶︿︶)o 唉又联合百济与新罗争夺汉江流域。642年西部大人泉盖苏文拥兵发动政变,掌握了o(︶︿︶)o 唉的实际统治权,并继续联合百济共抗新罗,新罗向中国的唐朝求援,唐朝玄宗李隆基派兵前往朝鲜半岛攻打o(︶︿︶)o 唉。朝鲜高姓的始祖高朱蒙;高氏与o(︶︿︶)o 唉国的兴衰密切相关,如今,高氏与朝鲜高姓已融为一体。接连受到唐朝攻击的情况下,被迫和中国唐朝建立了臣属关系,其国王接受中国王朝的册封,o(︶︿︶)o 唉国向中国进贡。高琏、高云、高安、高延、高成、高汤、高元、高建成等8个国王都先后被中国朝廷册封为o(︶︿︶)o 唉王、辽东郡公。在o(︶︿︶)o 唉国于668年被新罗和唐朝的军事势力联合灭亡后,唐高宗授高建武之子高藏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都督,封朝鲜王。唐朝在朝鲜设立安东都护府(治所初设在平壤,后移至辽滨城),让高藏负责该都护府的事宜。后来,高藏暗中与妹揭相通谋反,被发觉,唐朝又将他召还,发配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并将其辖境内的百姓迁徙到河南、陇右诸州。在这一次迁徙过程中有一部分朝鲜高姓迁人中国内地。686年,武则天皇帝又封高藏的孙子高宝元为朝鲜郡王。698年又封为忠诚国王,委任他统率安东旧户,699年又授高藏之子高德武为安东都督以领旧番。自此以后,高氏君长在o(︶︿︶)o 唉的统治结束。 </P><P>o(︶︿︶)o 唉国的高氏有一部分徙居中国,在中国历史上有高云、高琳、高仙芝等著名武将。高云在晋朝时,曾建立了大燕国,一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高琳,在他的五世祖高宗时,归附了北魏,拜为第一领民酋长,赐姓羽真氏。祖父高明、父亲高迁都在北魏做官。高琳在北魏孝明帝正光(520—525年)初,任卫府都督。后被拜为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孝武帝时又被封为巨野县子,历授龙骧将军,直阁将军、平西将军,加勇直散骑常侍。北周时,曾因抵抗南朝陈兵有功,进大将军,成为北周时期一员名将。唐朝时高仙芝父子从o(︶︿︶)o 唉徙居中国后,也受到了唐朝政府的重用。高仙芝的父亲高舍鸡为四镇校将,高仙芝也以父亲之功被补为o(︶︿︶)o 唉将军,戎马一生,为唐朝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P><P>o(︶︿︶)o 唉国被新罗灭亡以后,高氏经历了长久的沉默,直到明代,在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壬辰卫国战争中又涌现出了一个著名的抗日英雄高敬命。高敬命在壬辰卫国战争中是全罗道义兵的首领。1592年4月,朝鲜全罗道的人民组织抗日义兵,推举高敬命为大将。高敬命率军进击恩津,想经过忠清、京畿、黄海诸道北上勤王。日军集军于锦山,南下企图占全州,7月,高敬命率领义兵协同官军攻打锦山,重创日军。为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为朝鲜高姓宗族增添了光辉。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P>菲律宾 </P><P>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目前大约有90多万人,其中80—90%以上原籍福建。他们绝大部分来自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漳州及厦门一带,尤以晋江人最多,约占菲律宾华侨总数的50%。 </P><P>闽南人到菲律宾始于何时,史无明确的记载。宋元时代闽南人同菲律宾人已有了密切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闽南华侨开始大规模移居菲律宾,他们的足迹遍布菲律宾的每个角落。有的捕鱼、有的从事农耕,有的种植蔬菜,有的从事木匠、泥水匠、铁匠,也有许多从事小贩、小商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他们为菲律宾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P><P>菲律宾的高姓华侨是何时移居过去的,史料尚未记载,但至少在近代开始就有高姓渡海去谋生。菲律宾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高华岳、高明轩等华侨著名人物。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把战火扩大到东南亚地区,使当地人民和华侨备受侵略者的屠杀和蹂躏。日本侵略者在菲律宾的暴行,激起菲律宾人民和华侨的愤恨与反抗,他们纷纷拿起武器打击侵略者。1942年 5月19日,菲律宾华侨抗日o(︶︿︶)o 唉队在中吕宋成立,这是配合菲律 </P><P>宾人民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支武装队伍,这支队伍当时又叫“四十八支队”。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八路军、新四军威名远扬,菲律宾人民非常敬佩,所以八路军、新四军的数目编在一起,成为“四十八”,用来称呼华侨支队,同时这个支队决心向八路军、新四军学习,发挥中国o(︶︿︶)o 唉战争的特长。菲律宾华侨抗日支队建立初期,只有52人,条件很艰苦。但在3年多的o(︶︿︶)o 唉战争中发展到了700余人,建立了5个大队,他们转战在吕宋岛的14个省和马尼拉市,参加过大小战役260多次,立下了不少战功。有70多位中华儿女贡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祖籍福建南安县的高华岳,在菲律宾人民的抗日o(︶︿︶)o 唉战中表现突出。高华岳任菲律宾华侨抗日o(︶︿︶)o 唉支队(简称华支)的副队长,他能征善战,纪律严明,他的队伍受到了菲律宾人民的拥护和支持。1943年12月16日,他在南吕宋内湖省被叛徒暗杀,为菲律宾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旅菲侨胞和当地人民纪念在菲律宾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华侨烈士,在菲律宾马尼拉华侨义山建立了一座“菲律宾华侨抗日烈土纪念碑”。纪念碑上有高华岳的名字,他将受到菲律宾人民的永远怀念。出生于福建晋江的高明轩,1936年赴菲律宾谋生后,也参加了当地的抗日爱国运动。1938年,又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侨联第一副主席。 </P><P>高姓在现代菲律宾华侨中以高祖儒最知名。他是在辛亥革命后随父母移居菲律宾的。在马科斯总统执政时期(1965—1980年),因曾以巨额资金资助马科斯竞选总统成为马科斯的台湾及华人事务顾问。后任《联合日报》董事长。 </P>
<P>印度尼西亚 </P><P>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位于东南亚的南端,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之国。印尼之开始有华侨定居,据考古发掘资料,也许可以追溯至两千年前的汉代。据可信的文献资料,公元9世纪下半叶。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当起义军攻陷广州城时,对城内的外国商人进行屠杀,并使城内的中国商人受到威胁,迫使这些人成批地逃离广州,流亡至东南亚各地避难。此时有成批的中国移民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定居。所以唐代可作为印尼华侨史的开端。到宋代,特别是南宋(12—13世纪),印尼华侨社会初步形成。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至15世纪)印尼华侨社会已相当繁荣。到本世纪80年代初期,印尼的华侨约有440万人,其中约有50万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约有390万人(约占88.6%)已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印尼籍华人,不再是华侨。 </P><P>印尼华侨大多数来自福建及广东两省,尤以广东籍为最多。福建籍华侨以厦门、漳州及泉州一带的为多。广东籍华侨以客家人、潮州人为多。其他各省华侨来自广西、湖南、湖北、山东、河北、浙江和江苏等地。印尼华侨世世代代不断地自然同化或自然融合于当地社会,形成了一批土生华人,他们积极地参与印尼的政治生活,本世纪30年代他们成立了印度尼西亚中华党,高姓在印尼的代表人物高厥忠于1934年当选为该党的中央主席,使印尼的高姓华侨一度声威大振。 </P><P>1932年9月25日,林群贤等在泗水建立了印度尼西亚中华党。该党坚决主张把新客华侨和土生华人分开,只吸收土生华人人党。并规定其宗旨是:帮助印尼在经济、社会、政治上走向全体人民都享有平等权力和义务的国家;力图通过巩固土生华人的经济地位,特别是政治斗争中与目标相同的印度尼西亚政党合作的途径,来实现它的目标。1932年10月9日,高厥忠就筹备建立了印度尼西亚中华党三宝垄支部,但高厥忠宣布土生华人和新客体华人都可以吸纳入党,这和林群贤的观点有所不同,也是他们日后分裂的一个主要原因。三宝垄支部成立后高厥忠任主席,另一位出生于马吉冷的土生华人高载盛任书记。在高厥忠三宝垄支部的带动和影响下,印度尼西亚中华党在中爪哇还建立了若干个支部。1934年,高厥忠当选为印尼中华党的党中央主席。1935年至1939年间,他代表该党参加了印尼的国民参议会。但在1939年的国民参议会选举前夕,高厥忠与林群贤发生了冲突。林群贤指责高厥忠试图破坏印尼中华党,他反对提名高厥忠为印度尼西亚中华党在国民参议会里的候选人。林群贤被提名印度尼西亚中华党参加国民参议会选举的第一个候选人,而高厥忠则作为无党派的候选人参加国民参议会的选举,结果林、高二人都没有当选。选举后不久,高厥忠被开除出印度尼西亚中华党。高厥忠在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改变了他的观点,他开始赞同华人同化于土著社会,他甚至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穆罕默德·沙勒。事实上,他在土生华人当中是最早姓名改为印度尼西亚人姓名的。 </P><p><P>日本 </P><P>中国人在日本定居,至少在隋朝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中国侨民的后裔高向玄理,在608年随同遣隋使人隋朝,在中国长期留学,640年回日本。645年被任命为国博士(类似高级顾问),次年任遣新罗使。649年参与僧定曼八省百官,o(︶︿︶)o 唉本大化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参考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订了《大宝律令》。654年,为缓和日唐关系,亲任遣唐押使,同年病死于长安。 </P><P>唐代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也有僧人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当时由(革末)(革曷)部建立的渤海国,与日本有着友好的关系。先后有5名渤海国中的高姓官员奉命出使日本,他们是高贞泰、高多佛、高承祖、高南申、高南容。其中高多佛于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随和部少卿高南容奉使聘于日本。第二年(810年)高南容归国时,他未随正使归国,而是留在日本的越前,教日本人学渤海语。后日本赐他姓高庭氏,名高雄,定居于日本,子孙以高庭为氏。今天日本的高庭氏乃为高多佛的后代,他们在日本发展壮大,成为日籍华人的重要一支。 </P><P>中国人在日本具有侨民性质的定居并且逐渐形成一个华侨社会,是在明末清初时期。自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平定倭乱,重开宁波、泉州、广州三港以后,便有不少私商出海贸易。当时广东的南澳,就出现了一个以许栋为首的走私日本的集团。这些私商初时往往做完一笔生意就回来,后来由于发展的需要,一些商人便羁留下来,有些还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成为华侨。另一方面,此时国内正处在明清易代之际,政治动乱不已,不仅有许多华商举家迁往日本,而且还有大批不愿事清的明朝遗民东渡,避难于日本,他们主要定居在长崎。据《炎黄源流史》载:明朝末年,福建漳州府医士高寿觉迁日本长崎。寿觉的儿子高超方于1643年任日本“唐大通事”(充任翻译和负责处理华民与日方之间的事务)。因其属渤海高观之后,故改为日本姓名渤海久兵卫,成为日本人渤海氏。高超方的次子高玄岱,号称“日本才子”。 </P><p><P>美洲 </P><P>高姓最早移居美洲的时间,史料缺乏记载。至少在辛亥革命以前高姓在美洲已有相当一部分人数了。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革命宣传,将华侨中成立的兴中会分会,一律改为同盟会分会。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建立的同盟会分会组织约有93个(不完全统计)。高姓华侨中有两人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并任会长:高云山在加拿大的域多利、高廷槐在美国的滑慎威利都建立了同盟会分会。他们利用这个组织,积极向海外华侨宣传同盟会的宗旨,并积极为辛亥革命的武装起义筹集经费。高姓华侨也为中国的辛亥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P><P>据美国官方统计,移居美国的华人(不包括华侨)约有80万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0.2%,但是华人专家学者却已成为美国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有12万多名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华人约占1/4。在美国80多所大学里,华人教授就有1500多人。美国著名大学系主任(特别是物理系和数学系)的1/3是华人和华裔。在这批杰出的美籍华人中,高姓也涌现出高锟这样一个典型代表人物。出生于上海的高锟,将光纤应用于调频带传送介质,在现代资讯传播领域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获得了被称为电机工程诺贝尔奖的“马尼可奖”,还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特别会员,美国光学会会员。1974年回国访问讲学。1983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邀请再次回中国进行讲学交流,后来又任美国国际电话及电报电子显微部门副总裁兼总工程师。 </P><p><p><P>北齐建立之后,高欢家族中有近40人被封王,可谓宗室庞大。但遗憾的是,在北齐存在的28年中,同室操戈、自相残杀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来很有政治前途的高浚、高澈等人都在窝里斗中惨死在自己兄长的手下。内部的争权夺利,严重削弱了北齐的实力。皇帝在位期间,不仅政绩平平,而且大多都骄淫奢侈,心狠手毒,使政权也得不到百姓的支持。这样高欢打下的江山就被他的后代轻易地葬送了。577年,北齐被北周灭亡后,周武帝将任城王高滑以下大小30个王都带归长安,最初都给他们封了爵位。但第二年(578年)北周还是以谋反的罪名将高纬、高延宗、高恒、高(氵皆)、高廓、高绍信、高仁邕、高仁俭等数十人皆赐死。至此,高欢子孙剩下十分之一二。即使侥幸没有被北周赐死者,也都被迁到边远地区,以防止他们东山再起。 </P><P>亡国后,高氏皇室迁徙的主要走向是今四川省,高演之子高百年徙蜀郡、高淹之子高亮迁四川龙州(今四川平武东南)、高孝琬之子高正礼迁居绵州(今四川绵阳县)。高彦理,因其女人北周太子宫,免于一死,隋朝还当了并州刺史,卒于任上。高欢的后裔后来就在四川省平武县、绵阳县及今山西晋阳一带生息繁衍,成为今天那地方高姓的重要一支。</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高姓家谱介绍 </P><P>概述 </P><P>家乘又称家谱、家牒、族谱、宗谱、世谱、支谱等,是记载宗族世系、人物的历史图谱,是宗法血缘制度的产物。其内容相当广泛,记载着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全族的坟墓和族田的四至方位,也包括家法、家训、风俗习惯、社会变故等宗族文化。家规家法,有的家族有成文法,有的家族则只有习惯法,有成文法者皆载入家乘。大凡全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户口人丁、祖宗墓地、族产公田等,在家乘宗谱上一查就着。 </P><P>家谱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它又有宗谱、族谱、家乘等不同的名称。宋朝以后,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 </P><P>高氏家谱的内容,一般说来也是包括上述几个方面。如收藏在辽宁省,阳县高家的《高氏宗亲谱册》主要内容:谱序、命名旋盘、先人坟茔坐落、人任显荣者传以及世系图表等内容。 </P><P>有了祖谱,人们就能区别、分明和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在大多数高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都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高姓宗族也很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所以尽管在十年“文革”中有许多家谱被迫烧掉或毁掉,至今仍然有一部分高姓家谱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特别是在满族的高姓中至今有保存谱书和谱单的传统,每年逢祭日,便将宗谱从祖宗匣中取出,敬除房内西墙板上,全家跪拜祭祀,以示不忘祖宗恩德并祈求祖宗的保佑。 </P>
<P>修谱 </P><P>过去修谱是家族中的重大事件。没有家谱的家族要新修,已有的要续修。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嫁出女子,增减人口,还要死去老人,夭殇子女,新增坟茔。族产公田也会有新变化。为了及时将种种新情况反映到家谱上来,所以每个家族的家谱都定期续修。修谱有一定的体例和原则,代代相袭,不许族众干预。 </P><P>家谱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于把全族的子孙固定在一个地方——祠堂的周围,不致因分化、流徙而使家族瓦解,也不致因异姓或同姓异族的迁入而使家族的血缘关系发生混乱;其次是提倡尊尊亲亲,向族众宣传血亲相爱、亲族团聚的观念,从思想意识上防止家族溃散,以达到收族的目的。正因为家谱对家族的存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家族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祠堂读谱仪式。祠堂读谱,有的家谱一年一次,有的则一年数次。仪式的隆重与祠堂祭祖差不多。 </P><P>各家修谱,一般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人作序,高姓族谱也不例外。在谱序中,有的是叙述本族的发展历史,有的是叙述修谱的缘起和经过,也有的是叙述修谱的重要意义。因此说,一篇谱序就是一篇本族发展的简短历史或本族所应遵循的道德文章。 </P><p><P>高氏族谱 </P><P>高氏族谱,最早的当数隋唐时期官修《高氏小史》,此书记载了渤海高氏,特别是北齐一宗的发展变化情况,宋以后佚失。今天能见到的大多是明清修订或续修的,也有民国年间续修的族谱。仅就现存的高氏各谱来看,南方的高氏族谱修订的较早,世系详尽,保存的也较完好,修谱也较有规律性,一般都能定期续修。而北方的高氏族谱多有佚失,并且修谱较晚。山东郓城《高氏族谱》记载:“适民国二十四年老高庄祠堂落成,与祭者七十余村,有二十一世孔贤,因各村老谱失传者,约各村记几世,即自几世序之汇印成牒。”旧谱的佚失给续修族谱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容易造成世系的不详。族谱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自宋以后,北方动荡较大,受北边各族的入侵较多,致使迁徙频繁。同时,北方高氏较为集中,各宗支混杂相居也为修谱带来一定的难度。郓城《高氏族谱》又载:“其间逃而复还者又不知几高氏与焉,迄今五百余载矣,迁于彼又迁于此者更不知几高氏与焉。”而南方高氏宗系则较为单一,各宗支一般多聚族而居,据江苏常州《芳田高氏族谱》记载,高氏“星罗郡东殆遍”,合计有五六百家,被称为“郡东望族”。同姓同宗同支聚族而居,有共同的祠堂,共同的义田,这样就从根本上使修谱续谱有了保证。当然这并不是说北方高氏族性不强、淡于谱事,事实上北方高氏谱要比南方多,只是囿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才造成上述情况的。不过,从北方各高氏族谱来看,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辽宁等省区的高氏,也包括一些南方高氏多为渤海高氏后裔。不论迁徙多么频繁,宗支多么混乱,但最终都能追到渤海这一支上。</P>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P>高姓家谱文献目录 </P>
<P>《高氏宗谱》1册69页高映昭 高海成等纂修 1963年抄本 </P>
<P>《苦田高氏宗谱》重4卷1281页 </P>
<P>《清》高茂元等纂修光绪四年活字本 </P>
<P>《江阴高氏宗谱》12卷1026页 </P>
<P>《清》高鸣盛纂修光绪七年敦睦堂活字本 </P>
<P>《高氏《三续》宗谱》4卷326页 </P>
<P>《清》高桂阳纂修民国三年铅印本 </P>
<P>《高氏大统宗谱》55卷60册3152页 </P>
<P>《民国》高昌祚等纂修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P>
<P>《普敦高氏宗谱》16卷90页 </P>
<P>《民国》高近纲等纂修民国二十年绿野堂活字本 </P>
<P>《锡山高氏宗谱》10卷首1卷804页 </P>
<P>
<P>《民国》高德兴纂修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P>
<P>《海宁岩门高氏五修家谱》26卷首1卷末1卷直638页 </P>
<P>《清》高德等修咸丰三年报本堂刻本 </P>
<P>《海宁岩门高氏六修家谱》33卷首末1卷2087页 </P>
<P>
<P>《清》高克勤等修光绪三年报本堂刻本 </P>
<P>《越州萧山高氏家谱》重0卷799页 </P>
<P>《民国》高德良修民国四年刻本 </P>
<P>《如皋高氏宗谱》17卷首1卷1556页 </P>
<P>《民国》高元升等修民国十年石印本 </P>
<P>《海宁岩门高氏七修宗谱》39卷首丑卷末3卷3457页 </P>
<P>《民国》高其镜纂修民国十四年报本堂活字本 </P>
<P>《续溪霞问高垂裕堂支谱》四卷 298页 </P>
<P>《民国》高耀镜纂修民国二十年石印本 </P>
<P>《续溪霞问高垂裕堂支谱》四卷 303页 </P>
<P>《民国》高秉松等修民国二十三年石印本 </P>
<P>《梁安高氏宗谱》重2卷13亚7页 </P>
<P>《清》高富浩纂修光绪三年活字本 </P>
<P>《高氏家录》3册107页 </P>
<P>《清》高树然纂修道光年间刻本 </P>
<P>《中山高氏家谱》3册174页 </P>
<P>《清》高腾纂修 光绪元年刻本 </P>
<P>《恤俑》1卷72页 </P>
<P>《清》高心夔撰清刻本北海高氏族谱》不分卷160页 </P>
<P>《清》高守顺纂修嘉庆二十年刻本 </P>
<P>
<P>《东里高氏世恩录》2册133页 《明》高拱辑清刻本 </P>
<P>《鄢陵高氏族谱》1册167页 </P>
<P>
<P>《民国》高家宝纂修民国六年铅印本 </P>
<P>《高氏五修族谱》26卷首1卷 267矍页 </P>
<P>
<P>《民国》高彦驻纂修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P>
<P>《资阳高蚀三修族谱》12卷首2卷208重页 </P>
<P>《清》高国延纂修嘉庆二十四年活字本 </P>
<P>《鹤庆高士司谱略》 《时代不详》佚名纂修抄本1册21页以上家谱均收藏在山西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 </P>
<P>《高氏宗亲谱册》道光十年、道光二十六年修收藏在辽宁本溪 </P>
<P>《高氏谱单》同治十一年修收藏在辽宁本溪 </P>
<P>《高氏家谱》修谱时间不详收藏在辽宁本溪 </P>
<P>《高氏宗亲谱册》道光十年、道光二十六年、民国六年修收藏在辽宁省辽阳县 </P>
<P>《高氏宗谱》道光十年修收藏在辽宁省辽阳县 </P>
<P>《高氏族谱》时间不详收藏在辽宁北镇 </P>
<P>《高氏谱书》修谱时间不详收藏在辽宁北镇 </P>
<P>《高氏家谱》修谱时间不详收藏在河南省新郑市大高庄 </P>
<P>《高氏族谱》6卷高蜓深纂修民国五十四年修收藏在台湾地区 </P>
<P>《高氏族谱》6卷高蜓深纂修民国四十一年修收藏在台湾地区 </P>
<P>《高氏族谱》高健仁纂修民国五十四年排印本收藏在台湾地区</P>
<DIV>
<DIV class=textBody>
<P>高姓字辈 :</P>
<P>在一些单字名中,有的用字的偏旁部首来表示其字辈。 </P>
<P>北齐高欢15个儿子均为单字名,单字名均带有“氵”偏旁。 </P>
<P>文宣帝高洋诸王子为双字名,字辈为“绍”,故其子名依次为高绍德、高绍义、高绍仁、高绍廉。 </P>
<P>五代十国时,荆南武信王高季兴,其子字辈为“从”,其孙字辈为“保”,曾孙的字辈为“辅”。所以,高季兴各子名为:高从诲、高从诩、高从诜、高从让、高从谦,诸孙名为:高保勋、高保正、高保寅……曾孙名为:高辅政、高辅之、高辅尧、高辅国。 </P>
<P>由于高氏分布较广,人口众多,所以各宗、各支、各房字辈名都不大一致。有的祖上数代、十数代字辈名一致,随着支脉的繁衍,各支脉向下又自行编排字辈名。一般同宗同支同房的字辈名基本上是一致的。 </P>
<P>河南安阳东夏寒村高氏字辈名从明末到现在已排出60世,其中前20世已用过,其排字辈如下: </P>
<P>鹏育岐安恒、天庭震九宗、清典宇体治、百世品仙成、聪明睿知临、宽裕温柔容、发强刚毅执、齐庄中正敬、忠孝传家宝、内圣基业宏、仁义布德宗、外王至善功。</P></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30 19:43:0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1-22 2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5:06 , Processed in 0.1811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