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00|回复: 11

七 夕 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1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2 0:18: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8-21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000099>七夕节习俗</FONT></B></P><P><P>  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传说西汉的窦太后自小秃头,家人嫌她丑陋,就不准她出门看星。当然,并不是每个女孩都像窦后小时候一样的不幸。事实上,七夕的重头戏就在这些女孩的身上呢!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形成了,只不过是後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曝晒,过了一段时间後,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所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鲜花向织女乞巧。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从此之後,她的「巧思益进」。   

  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就是巧乞得少。   

  另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必须要是个童女,在夜阑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近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妇女间乞巧,男子也没闲着。俗传七月七日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 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踱处乎如口。 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欹。 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鳌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 的,莫不各怀所愿。於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 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叁年才会应验。 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告当年的收成,天河明显,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晦暗 ,收成就不好,粮价就贵。有的地区在七夕作「青苗会」乞谷,也是一种许愿的活动。   

  佛教传入中国後,汉人从佛经中吸收这个神名,用来为玩偶命名。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後的 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愈作愈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叁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   

  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 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东京城里所卖的磨喝乐,以来自苏州的最为精巧,号称天下第一。用来进贡宫里的磨喝乐,其可爱精致自不在话下,奢侈一点的,甚至以金银铸造而成。   

  其实,磨喝乐应是妇女乞子时所供的吉祥之物,但从磨喝乐的生平中,我们找不出任何与七夕或求子有关的事迹。尽管如此,七夕供奉磨喝乐的手中经常拿着一枝荷叶,因此在七夕时,许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服饰鲜丽,手持荷叶,在大街小巷o(︶︿︶)o 唉嬉戏。   

  除了磨喝乐以外,北宋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几天,市面上还会推出各式应节的特殊产品。例如以蜡铸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作成凫鹰、鸳鸯、 、龟鱼等动物之形,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於水上,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又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作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谷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长出数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开之际,有人便动脑筋,折下未开的荷花,作成假的双头莲,造形可爱,颇受时人欢迎。   

  这许多应节植物成的各色花样,充分显现了一个盛夏节日的活泼朝气。而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 晒书、晒衣。现代的科学报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历史上关於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过几则有趣的小故事,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於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蔑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世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麽,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麽,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P>
发表于 2004-8-22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8-22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夕 节

好阿,七夕快乐
发表于 2005-7-31 0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P>又闻七夕……</P><P>洒泪~重光殿~~</P>
发表于 2005-7-31 02: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了快了~[em01]
发表于 2005-8-4 2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们很喜欢七夕啊~~年轻的就~~~
发表于 2005-8-4 22: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年輕人也喜歡了,一年有兩次玫瑰生意有啥不好的?[em05][em07]
发表于 2006-6-28 0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em01]
发表于 2006-7-14 1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P>马上就七夕了列````````````</P><P>       不过热死了````&gt;&lt;    </P>
发表于 2006-7-25 0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七巧巧 悲悲戚戚切切
发表于 2006-8-22 2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漫何有于我哉?但是我愿意选择诸葛猪哥的浪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2 21:56:0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4:11 , Processed in 0.0811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