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6|回复: 0

[转帖]香山明代石像身世之谜 可能与魏忠贤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0 17: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35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TABLE height=1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LINK href="../css.css"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TABLE width=158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a href="http://www.cng.com.cn/allarticle/article/photos/article/open.asp"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g.com.cn/allarticle/news/img/200510191456230.jpg" border=0></A></TD></TR>
<TR>
<TD align=middle></TD></TR>
<TR>
<TD align=middle><a href="http://www.cng.com.cn/allarticle/article/photos/article/open.asp"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g.com.cn/allarticle/news/img/200510191456170.jpg" border=0></A></TD></TR>
<TR>
<TD align=middle></TD></TR>
<TR>
<TD align=middle><a href="http://www.cng.com.cn/allarticle/article/photos/article/open.asp"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g.com.cn/allarticle/news/img/200510191456090.jpg" border=0></A></TD></TR>
<TR>
<TD align=middle></TD></TR></TABLE></TD></TR></TABLE></TD></TR>
<TR>
<TD>
<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vAlign=top>

</TD></TR></TABLE>  可能与魏忠贤有关?

  近日,一尊高3米的汉白玉武将石像在香山碧云寺出土。石像雕刻精致,保存完好。该武将双手执鞭,身披盔甲,威武刚猛,栩栩如生。文物专家认为,此像有明显的高等级明代特征,距今有382年历史。其规格与明代皇陵相似,应为明代太监魏忠贤墓葬的附属文物。那么,这尊武将石雕塑究竟有何来历?明代太监魏忠贤墓附属物为何会出现在香山?

  香山管理处铺设监控系统时,挖出一明代石像。

  记者赶到香山碧云寺时,石像还仰面躺在碧云寺里,周围已经加了栏杆。
据香山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石像是在铺设监控系统时被无意发现的。当时,施工人员在挖土时,碰到了硬东西,把上面的土层除去,发现一石刻的人手,此时,石刻的左手食指上已被铲下来一小块“肉”。现在石刻虽没有被立起来,但石像的正面可以完全看得清楚。记者眼前的石像一副武将装束,眉头紧蹙,怒目圆睁,头戴翅盔,身穿战袍、战甲,胸前有护胸、护心镜、束胸,手臂上戴着护肘,脚蹬战靴,腰间系一约四指宽的束腰。雕刻者的高超技艺,脸部雕刻非常细致,不仅有卷曲的“八字胡”,甚至连眉心痣、抬头纹这样的细节都被表现出来。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尊石像宽约1.2米,长约3米,加上底座,专家估计总量应在5~6吨左右。石像的花纹是以对称的形式雕刻而成,但在战甲下边,两边的雕刻花纹并不完全一样,一边是牡丹,另一边则是菊花。

  石像名叫石翁仲,专家考证应与魏忠贤有关。

  该石像发现的地点为香山碧云寺内,这种石像一般同石兽出现在皇室或达官贵人的墓葬前面,名叫石翁仲,有文武之分,而这次发现的应为“武翁仲”。有人认为和魏忠贤有关。但按《明汇典》介绍,三品和三品以下的官员是不允许有石翁仲的,魏忠贤为四品,不应当有石翁仲。

  对此,刘卫东先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这个石翁仲可能与明代大宦官魏忠贤有关:一是因为它与史书记载吻合,虽然据说在碧云寺藏了几十个太监,但都缺乏详细的记载,只有魏忠贤墓有这样的记载。据史料记载,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魏忠贤在碧云寺后为自己修建生圹(在活着的时候建好的坟墓),悉仿皇陵建制,墓前有“汉白玉石狮、石兽、文武翁仲”,有逾制的地方。四年后,魏忠贤被崇祯赐死,没有埋进此墓。他的义子把他的衣物放入墓中,现在所说的魏忠贤墓实际是他的衣冠冢。二是因为它有几个逾制之处。明十三陵的石翁仲高3.2米,同为明朝大太监田义墓前的石翁仲仅高2米,而此次出土的石翁仲高3米,是非常的逾制了。而且它是满雕满饰,这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是违反当时规定的。另外,香山公园管理处周明也指出:“2003年,在碧云寺外发现了一对明代石兽,怀疑是魏忠贤墓附属物,这次出土的石像再次印证了墓地的存在。”

  “二龙戏花”的图案究竟有什么样的寓意?


  记者发现,在石翁仲鞭的手柄与鞭的连接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二龙戏花”图案。为什么不是“二龙戏珠”呢?这个图案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刘卫东先生说,该“二龙戏花”的图案明显有逾制的嫌疑。龙的图案一般只有皇室才能使用,一般人是不能用的。一般人使用时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皇帝恩赐,另一种情况是墓主人自作主张。如果是皇帝赐的就不属于逾制,但如果是墓主人自作主张,那就反映了他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想通过刻龙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他的野心;另一方面他的胆子还没那么大,因此把龙的图案刻在不显眼的地方,还把传统的二龙戏珠变成了二龙(这两个龙都是草龙)戏花,刻龙属于逾制,但以花代珠又把逾制限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论是哪种可能都反映出墓主人在当时有很高的地位。而这与魏忠贤当时的权势与地位是相适应的。

  专家认为,该石翁仲像还存在诸多疑点。

  围绕石像何时埋入土中,专家作出两种推测:一种是,据记载,天启七年即崇祯元年(公元1627年),魏忠贤被赐死,然“寺僧(对于寺庙及地上文物)供护甚力”,为掩人耳目将墓道两侧的石像埋入土中;另一种是,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巡城御史张瑗在香山发现魏忠贤墓,康熙下令“仆碑铲墓”,石像可能此时被埋。由于出土的石翁仲保存非常完整,顺势倒下,身上只有挖时产生的轻微的磕碰痕迹。
刘卫东先生认为,如果是有意破坏性地推倒,应该有很大的破坏痕迹,不能如此完整,因此,僧人有意(保护性的推倒埋藏起来)给埋起来的可能性更大。刘卫东先生认为,现在还有几个疑点。是否还有其它的石翁仲?石翁仲一般是成对出现的,或是一文一武,或是两文两武,在周围至少还应该有一个相对的文翁仲,甚至可能还有3个。石像是否移动过?这对确定墓葬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是原地放倒的话,现在金刚宝座塔前的甬道很可能是神道(冢前之路),而墓室很可能就是在塔下面。刘卫东强调,现在所说的都是推测,只是可能,一切都要等待进一步的发掘来证明。他认为,无论这个石武翁仲是不是魏忠贤墓前的文物,它本身的完整性,满雕满刻,都是具有很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同时,对于研究古代墓葬制度、古代军戎服饰,以及魏忠贤本人以及碧云寺的历史沿革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关知识

  陵墓前为何要立石翁仲?

  翁仲原本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个名为阮翁仲的大力士。相传,曾被秦始皇拨派去守临洮,威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他铸了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就把立在宫殿、庙堂或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翁仲,是河南登封县中岳庙前两座四角亭内立着的一对国内最大石翁仲,高3.14米,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0 17:24:2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9:32 , Processed in 0.0661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